成人怎样学英语?
原创

成人怎样学英语?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谢邀。先讲一下我学英语的几个基本态度。首先呢。要善用零星时间。可以是上下班路上、午间休息的时候、晚上睡觉前等;其次。少就是多。慢就是快。一天可以只学一两个音标。不要贪多;最后要持之以恒。永不放弃。为自己创造一个学习英语的环境。养成学习英语的习惯。不要半途而废。

抱着这三个态度。你就可以开始学习英语了。可以先花三个月的时间学习音标。然后花三个月的时间学习日常会话。然后开始大量阅读文章。在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后就可以开始学习语法和写作。最后是进行听力训练。具体的学习方法可以从《赖世雄的英语学习方法》这本书里找到。

我学英语的时候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只能跟着唱片机学习。现在互联网那么发达。纯正的美语发音视频、各种免费的阅读材料和听力材料都可以在网上找到。祝你成功。

最后。我高考的时候英语只有 7 分。一步步到现在能够把英语学好。成立常春藤英语集团。有了自己的英语教育事业。我可以。相信你也可以。

其他观点:

我想我是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因为尽管我十七岁时开始学英语(那时中国刚恢复英语教学)。但我在学校只学了半年英语。然后就毕业了。七年后。二十四岁又开始重新学习。可算是百分百的成年人了。尽管在学校只学了半年。但那半年里我把英语读音规则掌握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因为那是记单词的方法。

成人学外语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是理解力强。很容易就能看懂一些语言知识。理解的东西就容易记忆。劣势是母语对外语构成的障碍会更大。(…the more firmly consolidated the basis of a first language becomes, and later in life that a second language is begun, the more learners will be subject to resistance and prejudice deriving from the framework of their original language. Gimson’s Pronunciation of English第一种语言的基础越牢固。第二种语言开始学习的越晚。学习者就越容易受制于由于第一种语言的结构而产生的抵触和偏见.《吉木森英语语音学教程》)。

后来我在学法语和俄语。认为都是西方语言。都没有汉语的四声。重读方式和语调应该是一样的。就总是想用英语的语调去读法语和俄语。但是根本行不通。法语的重音模式和英语几乎是相反的。没办法还得老老实实去听。其感觉。去练习。下面就介绍一下我的学习方法。

该文在以前回答的问题时用过。但为了免去读者翻找的麻烦。我就再用一次。望读过本文的读者原谅。

“自然”外语学习方法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而然学外语

说到英语学习方法。很多人都会认为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已经不新鲜了。事实也的确如此。无论现在还是过去都流行过许多种学习方法或教学方法。很多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有很多人运用这些方法学会了外语。但是。和其他任何科学一样。新的东西总会不断出现。总会有人不断总结和完善以前的东西。使之更加科学。更加系统和更加完整。笔者是在几乎完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完全凭自己的兴趣和毅力。经过40多年的努力。不但学会了外语。而且还总结出一套比较完整系统的学习方法。并愿意将自己的方法公之于众。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少走弯路。尽快走上通往成功的道路。

以前也有很多学习方法。但那些方法只讲方法不讲原理。而且很多方法要有顽强的毅力支持。所以有很多人坚持不下来。今天我将全面介绍学习方法并分析其原理。让我们以一种清晰的思路学习外语。

一、失败原因分析 在介绍方法之前。

我想首先分析一下我们没有成功的原因。我们很多人学习外语没有成功。既有方法不正确的问题。也有心态不正确的问题。学习外语首先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心态。要想学好外语。首先就应该对学外语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遗憾的是我们很多人一开始就走入了误区。以至于盲目地学习。结果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要想以一种清晰的思路学习外语。我们首先就要了解在哪方面我们走入的误区。

(一)只是苦学。没有考虑智力差异

其实我们在学习外语时总是忽略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我们已有的智力水平和我们所面对的学习材料对我们智力水平的要求之间的差异。请不要理解反了。我不是说我们的智力低于我们所接触语言材料对我们智力的要求。从理解的角度说我们的智力大大高于语言材料对我们的智力要求。我们几乎是在能够用母语读懂小说的时候。才开始学习“Excuse me. Is this your handbag?”这样的简单句子的。我们一开始学外语时所接触的语言都是比较直观的语言。就其所描述的内容而言都是比较简单的。所以。理解不是问题。从记忆的角度说我们的智力又显得差了很多。理解那些内容容易。但要记住表述那些简单的内容的语言却很不容易。我们在背数学公式或哲学概念时。也觉得很吃力。因为它们很抽象。但至少表述这些公式或概念的语言对我们来说还是很熟悉的。就算暂时不理解。我们还可以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把它们记住。而陌生的语言远比概念抽象还要难记。为什么这么说呢?从心理学的角度说。长时记忆的编码主要是语意编码。我们在记忆抽象概念时。用的是本族语。我们的大脑中已经有了完整系统的本族语编码体系。所以。无论多么抽象的东西我们都能够进行编码。而我们头脑中并没有外语的编码体系。我们不知道该怎么编码。编码出了问题。哪还谈得上记忆呢。所以。一开始学外语时。记不住东西是正常的。懂得这一差异后。我们就应该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不要要求自己学什么就记住什么。记不住东西时。也不要认为自己笨。不要指望速成。速成是不可能的。要有耐心。要打持久战。我们既要根据我们正常的智力。像学习其它学科那样积极主动的学习。我们还要象婴儿那样。使自己处于一种无知无欲的状态。默默地接受着一切输入我们大脑里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老子让我们“复归于婴儿”。以一种平和的心态看待外语学习。尊重学习规律。恪守自然之道。学会外语只是个时间问题。

(二)只重理解。不重记忆

你可能认为这话说得不对。你可能会说:我每天都在背单词。难道背单词不是记忆吗?首先我要告诉你:我说的不重记忆。不是说不记单词或语法规则。而是不记语言材料。背单词。背语法规则不等于学语言。它们只是语言学习的一个方面。不是全部。即使你能背熟一部外语词典里的全部单词。也不等于你把语言学好了(这和背本族语的词典不同)。很多人认为学会语法。记住单词就能够自如使用外语。这是不可能的。你必须记住大量的语言材料。即:大量的惯用法和表达方式。而这些东西要想做到脱口而出。你就得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听来获取并记住它们。语法是骨架。单词是砖瓦。没见过房子的人就是有了一堆砖瓦也不能造出房子来。要想会盖房子就要看一看别人的房子是什么样。然后才能造自己的房子。学外语也是这个道理。

(三)只管阅读。不管听力

很多人学外语都不愿意进行听力训练。都认为阅读时理解得更好。听的时候什么都不懂。索性就不听了。但这样做的结果是你永远不能真正学会语言。据语言学家统计。70%的交流是通过口语进行的。书面语只占30%。口语就是进行听和说。听不懂如何能说得出?

(四)盲目练习。没有标准

很多人也在练习口语。但练得很盲目。他们通过朗读课文来练习口语。这样做没有错。但是。你在朗读课文之前。是否是在认真听熟了课文录音之后才开始朗读的呢?如果不是。那你怎么保证你的语音是正确的呢?你可能说:我根据音标来读。不会有错的。那我就告诉你一个事实:即人的正确语音不完全来自音标或语音理论。还来自听力。要想练出地道的口语必须多听。多感觉。认真体会录音带的读音。并以此为标准去认真模仿。盲目朗读实际上是养成不良发音习惯的重要原因。

(五)虽重记忆。但不重方法

更多的人知道学外语要进行记忆。但是却不讲究方法。我们记单词时。经常犯两个错误。一是一遍一遍的写单词。把一个词写上十几遍。甚至几十遍。似乎不动笔就不能记单词。二是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拼单词。老师在检查我们是否记住单词时。总是让我们把整个单词逐个字母地拼出来。很多人把单词写了很多遍之后还是记不住。也有人能把单词拼出来却不会读。这样做是不科学的。我们是用脑子记单词而不是用手记单词。能不能写出单词不取决于我们的手是否好使。而取决与我们脑子里是否有那个词。脑子里没有。即使你能用手在钢琴上弹奏出“蓝色狂想曲”来。你照样不会写单词。当然。记单词更不是为了训练手的灵活程度。 拼单词更是错的不能再错。一个单词就算有一个音节。如果我们能够做到根据词形读单词。我们发一个音就可以。如果一个单词有四个字母。比如book,我们要按字母拼出来。就得读四个音节。B。O。O。K。我们花了四倍的时间来记一个本来一个音节就能解决的单词。结果是。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去背单词。最终还是没记多少。最后得出结论:英语太难了。我学不会。不学了。所以。学外语方法非常重要。具体方法将在下文中逐项说明。这里只想提醒大家不要盲目记忆。一定要讲究方法。好的方法省时省力。让人感觉轻松惬意。而且效果好。不好的方法让人感觉吃力。紧张。效果不好。效果越不好。我们就越紧张。越紧张越记不好。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六)为什么中国人认为学英语难?

自从1978年全国恢复英语教学到现在已有40多年了。学英语难已经成了国人心中的思维定式。学英语真的那么难吗?为什么国人有这样的思维定式?

首先我说学英语不难。这不是好了伤疤完了疼。更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英语本身不难。学习方法错了。学起来就难了。错在哪儿呢?错就错在我们很多人没有按照学习外语的规律来学外语。而是按照学习汉语的方法学习外语。

我们先来比较一下东西方语言的差异。看看汉语和西方语言到底是如何不同的。我们就以“这是一本书”这个句子为例:

英语 This is a book.

法语 C’est un livre.

德语 Das ist ein Buch.

俄语 Это книга.

日语 これは本です。

汉语 这是一本书。

从上述这几个句子可以看出。汉字的读音与汉字的书写是没有任何联系的。换句话说。汉字的每一个笔画并不代表这个汉字读音中的任何一个声母或韵母。在“书”这个字中。没有任何一笔代表声母sh。也没有任何一笔代表韵母u。汉语的字形和读音是人为地捏在一起的。是约定俗成的。字形和读音是没有关系的。而西方语言的词形和读音是紧密相联的。上述英语单词book中。字母b代表辅音音素/ b /。两个元音字母oo代表元音音素/ u /。字母k代表辅音音素/ k /。日语中的汉字也和汉语一样。而其它西方语言的文字也都和英语相同。所以。你可以根据西方语言文字的书写形式。把它准确地读出来。或是听到一个词。你可以根据它的读音把它写出来。而汉语和日语是做不到这一点的。这样。英语的语音和文字关系就比汉语简单得多。所以只要我们按照外语本身特有的规律来进行学习。学外语就不难了。

而我们很多老师在一开始教英语时就让学生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的背单词。就像我们在上小学时老师教我们写汉字一样。比方说。我们学习‘田’字。老师会一边在黑板上写这个字。一边把它的笔画说出来。即:一竖。一横折。再来一横。再来一竖。再一横。学生也照样做。一边写着。一边说出这个字的笔画。然后一个字写十遍。因为汉字是表意文字。我们只能以这种方式学习。我们用很多年的时间才能具备基本的读写能力。不过。尽管汉语有5万多个字。常用的只有3千多。只要记住这3千多个字。我们就能具备很好的读写能力。而使用英语的人要想到达同样的读写能力就要有两三万个单词。这么多单词都要逐个字母地背。能不难吗?所以。用这种方法学英语是行不通的。

二、学习方法介绍

知道了上述差异后。我就谈一谈英语的学习方法。我将从语音、单词。语法和课文的学习以及听。说。读。写。译几个方面训练来谈。

(一)语音的学习 ‘心’中有‘音’方为“意”

汉语的意字是上面是个音字。下面是个心字。意思是说心中有音才能有意。所以。语音的学习是外语学习的第一步。你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看懂口腔示意图。搞清楚每个发音器官的位置和活动方式。在学习具体音素时。要先去感受老师(或录音带)的发音。然后在根据发音要领说明认真体会并进行模仿。注意:练习单个音素时。一定要按照发音要领把音发到位。该圆唇的一定要圆唇。该滑动的一定要滑动。不该滑动的一定要保持口型不变。单音练好了就可以练单词的拼读。这一阶段要以听为主。不要认为自己会拼读单词就可以不听了。作为初学者。你拼读出来的单词几乎不可能是完全正确的。你要经常通过听录音来矫正你的发音。拼读单词的时候一定要按照每个音素的发音要领去读。要把每个音都发到位。要慢读。一开始不要求快。而要求准。朗读句子时也是如此。进入课文学习阶段更要把听放在首位。英语是一个口语和书面语有很大差异的语言。文字不可能把口语中的东西全部体现出来。有很多语音现象。如连读。声音。同化。弱化等等。在文字中是体现不出来的。要想学会这些语音现象。不听是绝对不可能的。要学习语音理论。因为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但它本身不是实践。它不能解决你的发音问题。而且。语音理论也不只是教你如何发音。它也教你如何听音。语音学的一个分支就是听觉语音学。所以。要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听力训练。而且要贯穿整个外语学习过程。

语音学习是个漫长的过程。外语学习中最难过的一关就是语音关。我指的不是练习发音。说语音关难过。一是因为语音转瞬即逝:人对通过语音获取知识的记忆远不如对通过文字获取知识的记忆。简言之。人的听觉记忆不如人的视觉记忆。二是因为把语音和语义建立起联系要比把文字和语义建立起联系要难。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即:看到文章能读懂。同一篇的文章却听不懂。其实这也是视觉记忆和听觉记忆的差异造成的。三是实际的发音与文字所体现的发音有出入。很多人错误的认为。只要学会音标就能学会英语。但实际情况绝非如此。因为无论你语音理论掌握的多么好。无论你单个单词读音多么准确。这些都不是你听到的确确实实的声音。当真正现实的声音被我们听到时。我们可能还是不知道听到的是什么。尤其是在听到一连串的发音时。这样看来。发音可能好练。但现实的读音却很难分辨。也很难记。我们在学母语时。认字之前就已经知道了很多字的读音。等到我们学习认字的时候。只要把我们已知的读音与代表其形式的汉字对上号就行了。我们不用担心会忘掉这个字的读音。因为我们早就把汉字的读音和它所代表的意思建立起了联系。可以说我们是先把音和义联系起来。后把形和义联系起来的。我们只要记住汉字的书写形式就可以。但是。我们在学习外语时就没有这样的有利条件。一切都是陌生的。读音和文字形式不熟悉。唯一不难的就是意思。因为外语词汇所表达的概念是我们已经知道的。只是以不同的读音和书写形式出现。书写形式还算是好记的。所以。学习外语功夫主要应该下在读音的识别和记忆上。也就是功夫应多下在听上。首先通过听来获取地道的发音。我说的是地道。不是正确。学会音标绝不等于学会语音。音标只是语音符号。当我们看到这些单独的符号时。我们很容易把他们读出来。把他们组成单词时我们也能读出来。但却不能保证我们读的很地道。比方说。argument。音标是/'ɑ:ɡju:mənt /。而美国人从来不这样读。他们只说/'ɑ:ɡi:mənt/。至于把sudden读成/'sʌdən /。把little读成 / 'litǝl/ 或/ 'litәʊ / 不但不地道。而且不正确。我们只要地道就可以了。其实在外国人心目中基本不存在正确与否的问题。只是可不可接受的问题。所谓地道就是被母语使用者所接受。所以真正地道的发音绝不是看音标拼出来的。而是听出来的。你要确保你所学单词的读音都是通过听录音学来的。 如果你有一位好老师能够经常纠正你的发音。那是最好。如果没有。你就应该经常把自己读的课文录下来。然后和原录音进行对照。找出自己的错误和不足。逐步改善。另外。语音练习不只是把单词和句子的发音读正确。你还要注意节奏。语速。音长。连读。弱读。省音。同化等一系列语音现象。只有把这些都注意到了才可以说语音过关了。

(二)单词的学习

第一、单词读音的学习。

单词读音的学习主要有两步骤;第一步是通过掌握读音规则和音标。也就是说要熟练掌握每个字母及字母组合在单词中所代表的音素和各个音素的发音要领。这样。每当我们遇到一个生词。就可以通过单词的书写形式判断出单词的读音。或是通过单词的音标把它读出来。第二步就是通过听来获取正确的读音。在掌握了读音规则和音标之后。学习单词读音就应该从听力入手。换言之。每个单词的读音最好是通过听课文录音来学习。

第二、单词词形的记忆

前面已经谈到读音规则。研究读音规则就是研究词形与读音的关系。英语单词的词形具有提醒读音的作用。而读音也具有帮助记忆词形的功能。也就是说我们不用担心忘记了那个单词的读音。只要我们看到它就能把它读出来。也不用担心那个单词不会写。只要听到读音或者记住读音就能写出来。

所以。对于一个初学者。首先要做的就是研究词形与读音的关系。认真分析每一个词中的每一个字母或字母组合所分别代表的音素。这些字母或字母组合所代表的音素相对来说是比较固定的。比如说字母igh在重读音节读作双元音/ ai /。那么。它无论出现在哪个词里。只要它处在重读音节。它都读作/ ai /。比如单词high, right, sight, delight等。弄清读音规则。记单词就没有问题了。你会觉得学英语是件快乐的事。

第三、单词词义的掌握

掌握词义要分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是在学习课文之前把单词表中的单词读音、书写形式和意思记忆一遍。这一步是为了扫除阅读时的词汇障碍。第二步是反复阅读课文。认真体会单词在课文中的真正含义。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具体要求我将在下面的课文学习中详细讲解。第三步是在熟知课文的基础上再把单词表中的和自己查出来的单词每隔一段时间复习一遍。如果你对读音规则掌握的较好。复习时你就不用把每个词都写若干遍。只要用手把每个单词的汉语意思盖住。看着英文单词去想一想它对应的汉语意思。或是把英语单词盖住。去想一想该汉语意思是哪个英语单词就可以了。这样记忆单词不但能记住词义。还能掌握其用法。而且记得很长久。节省时间。

如果你认为单词非写不可。那也要讲究方法。比方说今天我要记20个单词。老师要求每个单词写十遍。那么。怎样写效果才好呢?很多朋友写单词时。都愿意把一个单词写十遍。再写下一个。直至把全部单词写完。这样做是不科学的。因为当你写完做后一个单词的时候。第一个单词可能已经忘了。我们换一种写法。把20个单词从头至尾写一遍。然后。再从头至尾地重复十遍。我们写得总遍数没有变。但效果不一样。用后一种方法。写最后一遍时。所有的词你还记得。

写的最好的方法应该是这样:第一。不要一次只写几个或十几个词。一次写一百多个或更多。这样更具有挑战性。第二。保证这些单词都会读。而且读得准。不会读或读不准都不要写。第三。把所要记的单词汉语意思单独写在一个本子上。然后。按顺序看着汉语意思把他们逐个写出来。不会写的单词做个标记。全部写完后。打开教科书。把不会写的单词看一遍。再把全部单词写一遍。然后再检查不会写的单词。然后再从头至尾地写。然后再检查。如此这般。即使你智力一般。一二百个词。写上五六遍基本就能记住了。

(二)语法的学习

由于受到我国现行英语教学和考试模式的影响。一谈到语法。我们总能想到做语法题。其实。我们是没有弄清楚学习语法的目的。我们不应该为了学语法而学语法。有些朋友把语法学习当成了英语学习的全部。认为学好了语法就等于学好了英语。这是极其错误的。其实语法只是有关语言规律的知识。学习语法就是为了掌握这种规律。从而帮助我们更好的学习语言。所以。学习语法绝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能使语言学习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概念作者亚历山大说:我们学语法是为了忘记语法。We learn grammar in order to forget it)

那么。怎样才能学好语法呢?

第一。我们要了解每项语法术语的定义。然后。根据定义去识别和理解课文中的语法现象。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比如名词。首先。我们应该知道什么是名词。名词的定义就是表示人或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称的词。说到人的名称。我们就应该想到我们周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说到事物的名称。我们就应该想到我们周围的事物也都有各自的名称。比方说:我们说到小汽车。我们就会想到一个有四个轮子。里面可以乘坐几个人的交通工具。小汽车就是这个东西的名字。小汽车就是名词。语法术语的定义需要我们理解。只要理解了。在以后的不断使用中自然就会记住。

第二。掌握几个词类的词形变化。说到词形变化。英语要比俄语简单得多。名词只有单复数变化。动词只有五种变化。形容词和副词也只有三种变化。掌握了这些变化对准确地理解文章有极大的帮助。比方说。He is studying English. 和He studies English every day. 这两句话中的studying 和 studies分别表示正在学习和经常学习。学习各种词型变化需要我们记住各种规则变化和不规则变化。

第三。掌握虚词用法。英文的虚词有介词、连词和冠词。学习虚词重在记忆。因为理解虚词并不难。而且虚词在任何语言中的数量都是有限的。但他们的用法却比较多。所以。学习时应多加注意。学习虚词的用法是要慢慢积累的。不要急于求成。

第四。学英语要掌握七种基本句型和各种句型中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英语中无论多复杂的句子都不外乎是这七种基本句型的变化。同时培养句子分析的能力。可以说。是否具备句子分析的能力意味着是否有能力在没有教师指导下继续学习的问题。分析句子结构是学习任何外语的人必须做的事情。尤其是初学者。也是外语学习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否则。你的外语不可能学得快。学得好。

第五。掌握限定动词的用法。限定动词构成了各种时态。语态和语气。句中的谓语都是由限定动词构成的。这是一个很大的语法项目。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它进行研究。它既需要理解。又需要记忆。而且你必须记住各种时态、语态和语气的结构。否则。你将来无论何时说话。写作。还是阅读都会遇到很大的麻烦。

第六。掌握主从复合句。要想掌握主从复合句。首先要有句子分析的能力。要弄清楚谁是主句。谁是从句。主句和从句之间是怎样的一种修饰关系。还要记住一些主从复合句的连接词。记住这些连接词在各种句子中的语法作用。连接词的数量也是很有限的。不是变化无穷的。

第七。掌握非限定动词的用法。非限定动词是英语动词在不做谓语情况下的用法。这是英语中真正有一定难度的语法现象。难就难在它不像从句那样用连接词来表示从句和主句的关系。没有连接词。我们只能根据语义来分析它和主句之间的关系。但只要我们有了较好的句子分析能力。也就不会觉得非限定动词难了。学习非限定动词也是重在理解。理解了。记忆起来就容易。

(三)课文的学习

课文的学习是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谈到学习课文。我们总是有一个错误的认识。我们总是期望老师把课文中最重要的东西讲出来。然后为了考试就复习那些重点内容。这样我们就希望老师讲课的时候把课文浓缩成几个段落。几个短语或几个词。这是极不正常的。这是纯粹为考试而学习。尽管为考试而学习也不能算错。但是我们不应忘记:我们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使用这种语言。

那么。怎样才能把课文学好。学扎实呢?

首先。我们要养成很好的预习习惯。预习的目的是在老师讲解课文之前把课文中不认识的单词或短语找出来。同时。也是最主要的。要把自己读不懂的段落或句子找出来。这样在老师讲课文的时候。我们就有了很好的目的性。等老师讲到自己不懂的句子或段落时我们就能更加认真地听老师的解释。这比不去预习盲目听课的效果要好得多。那么。是不是新课文听懂了。学会了就万事大吉了呢?当然不是。

我希望同学们能记住这两个字:记忆。学习外语的人不要老是问自己学懂了多少。而要问自己记住多少。因为要学懂什么东西并不难。简单的知识自己就能看懂。稍难一点的知识经过老师指点也能很快理解。要理解一个新知识点多则几分钟。少则几秒钟。当然。个别的特别难理解。较抽象的内容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理解。不过。要想把几分钟甚至是几秒钟理解的内容长期的留在记忆中。你就得花几小时。几天。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做到。因此。我们说。学习外语最难的不是理解。而是记忆。所以。你应该把时间和精力更多地用在记忆上。学懂了课文。并不等于记住课文。怎样才能长久地记住课文呢?答案是复习。

我们很多人只是为了考试才进行复习的。其实。几乎在任何学科取得卓越成绩的人都是以不同的方式。自觉不自觉的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过大量的复习。俄罗斯的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认为。复习是学习之母。我们的老祖宗孔子早就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所以复习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那么。怎么复习呢?

这要看我们处在哪个学习阶段。

初级和中级阶段要进行强化训练式的复习。首先是听。学课文之前要听。学课文的时候要听。学完课文后还要听。要精听泛听结合。一直听到无论你听哪句话。哪个词。马上就能知道它属于哪一课。上下文是什么。不听的同时还就阅读。从头至尾反复读。一直读到你不需要查阅词典。单词表和参考书以及课后的注释就能完全理解课文。不但知道明显的故事细节。也能领会其中蕴涵的寓意。同时还能把握课文中疑难句子或段落的结构脉络。以及课文中的词汇与其它课文中词汇的关系。这样才算是真正把课文学会了。另外还要朗读。在听熟和理解的基础上朗读。放开声音的朗读。学习课文的最高境界是在朗读的同时也理解了意思。

高级阶段。在你能确保自己的语音语调非常好并且稳定的时候。就可以以听音和默读为主。因为此时朗读的速度没有阅读速度快。所以。反复阅读更能提高效率。

你的阅读速度也会逐渐提高。 复习时不要在一天内把一篇课文看很多遍。通过阅读复习时。把学过的课文在第二天和第三天各复习一遍。然后。要每隔几天把前面学过的所有课文复习一遍。通过听复习时。不要在乎现在听的是哪一课。只要有时间就听。

反复复习也是单词学习的最佳途径。我们总是希望老师在上课时把所有单词的用法讲给我们。认为这样我们就能学会使用它们。老师在课堂上讲解一个新单词。把它的不同意思都告诉我们。并且给我们很多例句。然后让我们按照例句造出自己的句子来。我们很多人都能做到。我们还以为我们这样就学会单词了。我们就高兴的不得了。因为我们当时确实弄懂了。但是。十天以后我们还会吗?两个月以后我们还会吗?单词的记忆只有通过反复复习。认真体会和比较每个词在一篇课文中的用法和这个词在不同课文中的相同用法和不同用法。复习的次数多了。你不但能够掌握词语的用法。还能对语言本身有一种感悟。这种感悟很难用语言来形容它。说简单一点。你会觉得它不再是外语。而像是母语。这就是所谓的“语感”。

三、如何进行自我训练

(一)听的训练

一说到听力。我们很多朋友就会想到听力考试。认为听力练习就是为了应付听力考试。这种思想是不正确的。我们当然可以考试。但考试决不是听力练习的主要目的。练习听力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交流。那么。是不是以交流为目的的听力练习对于考试毫无益处呢?当然不是。我们可以这样说。以考试为目的的听力练习对于交流没有太大的好处。而以交流为目的的听力练习则可以比较轻松的应付听力考试。这是因为。以考试为目的的听力练习只要求我们听懂一些关键词。只要听懂这些关键词就可以做出正确答案。而以交流为目的的听力练习则要求我们把每个细节都听懂。设想一下。一个连细节都能听的懂的人。在考试的时候还听不出几个关键词吗?

明确了听的目的。现在我就谈一谈如何练听力:

我们都有这样经历。即:阅读起来很容易的东西。听却听不懂。听到某一个词感觉很熟悉。却一时想不起来是什么意思。等想起来这个词的意思。后面的几句就什么也听不见了。其实这是听力练习过程中极为正常的现象。也可以说是必经之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我们对英语的语音语调太不熟悉了。我们还没有学会把单词的语音和语义建立起联系。我们在记单词时过分注重单词的拼写。尽管我们心里知道单词的读音。但这毕竟不是外界给我们的现实声音刺激。而且。我们根本无法判断自己内心的读音是否准确。当真正的外界声音跑进我们的耳朵里时。由于这个声音对我们来说很陌生。我们就想不起来这个声音所代表的意义了。这就需要我们在听懂内容之前先熟悉语音语调。读音不陌生了。我们才能逐渐学会把听到的读音和这个读音所代表的意义联系起来。而不是只把词形和意义联系起来。所以。在练习听力时要调整自己的心态。降低对自己的期望值。也就是说。不要求自己听什么就懂什么。其实。最初的听力练习不是为了听懂什么。就是为了熟悉英语的语音语调。

那么。怎样听比较合适呢?

在练习听力的时候。如果有大块的时间。你可以精听。也就是一句一句地听。尽可能听懂每一句话。没有大块时间则可以泛听。也就是随机地听。你可以在起床后就开始听。边洗漱边听。边做家务边听。可以你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是做一些不需要动脑筋的活计。你都可以听。泛听就是让录音机一直播放就可以了。不去管现在听的是哪一段。也不要考虑是否听得懂。也不要局限于某一段内容。听到了已知的内容就算是复习了一遍。而听到不懂的内容就算是预习了一遍。精听有利也有弊。它的好处是可以让你很快听懂所听内容。它的弊端是。你必须有大快的时间。另外。我们通常是犯这样的毛病。当我们听不懂的时候。我们不愿去听。而对于我们已经听懂的东西我们可能还是不愿去听。这就是多数人的毛病。只求理解。不求记住。结果是。尽管我们当时听懂了。但由于以后不再去复习。我们始终不能熟悉英语的语音语调。泛听的利大于弊。因为泛听时不需要精神高度集中。精神比较放松。泛听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时间利用率高。而且也是熟悉语音语调的主要途径。它的弊端就是有时候不能集中精力。可能有朋友会问:泛听的时候。不能集中精力听。这样听会有效果吗?回答是肯定的。

因为人的记忆过程的第一步就是识记。而根据人识记时有无明确目的。识记又分为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有意识记就是有目的的去记忆某些知识。比如说。老师让我们背课文。记数学公式。历史事件等等。而无意识记则是指事前没有识记目的。也不用任何识记方法的记忆。比方说。有人看完一部电影或读完一本书就能把里面的内容讲述出来。没有人让我们记住特朗普是干什么的。但我们都知道他是美国总统。这些都是通过无意识记获得的。尽管。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无意识记不如有意识记的记忆效果好。但无意识记也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有用途径。我们的很多知识都是通过无意识记获得的。利用零散时间进行听力练习就是充分利用人的无意识记能力来获取我们想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同时。泛听也是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受到正确的语音语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无论听什么内容。都应该精听和泛听相结合。先把全部内容泛听几遍。先大致了解一下基本内容。然后再通过精听来听懂细节。而精听过的内容再继续泛听。这既是为了熟悉语音语调和培养语感。也是为了记住所听的内容。这是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因此。精听与泛听结合起来会产生更好的效果。一开始可能觉得听懂的很少。但只要你长期坚持下去。你会觉得听懂的越来越多。

另外。精听时会遇到一些怎么也听不懂的词或句子。这个时候不要硬听。实在听不懂就看一眼文字材料。因为我们对外语的语音毕竟不熟。有很多东西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有很多你意想不到的东西。单凭听是不行的。所以听不懂时看看文字很有必要。

其实。听是为说打基础。通过听音来获取正确的语音语调。而语音语调的习得过程则是漫长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我们把某一特定的内容在一定的时期内反复听几十次甚至上百次才能使这些内容及语音语调在我们的大脑中固定下来。这样。随着听的量不断积累。我们才有可能在以后的口语交际中非常自然地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听也是读和写的基础。这样说朋友们可能感到奇怪。其实一点都不奇怪。记得以前看过的一部英文电影中有这样两句话。Every word is a part of a picture. Every sentence is a picture. 这就是说;阅读的时候是在内心里想象出画面来。其实。我们阅读汉语时何尝不是如此呢?但问题是我们在阅读汉语时能够想象出画面来。阅读英语时却想象不出来画面。因为我们在阅读英语的时候总是想把它翻译过来。而翻译时又总是受到词义和句法结构的干扰。顾不上文字所描述的景象了。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翻译的东西别人看不懂。真正的阅读应该是边阅读。边在心里想象出文字所描述的画面。而不是翻译。那么。怎样才能边阅读。边在心里想象出画面呢?我认为功夫不在阅读。而在听力。因为。要想通过阅读来培养出边阅读边看画能力。就必须把一定量的材料反复阅读好多遍。一直读到不再受单词和语法的干扰就能完全理解所读内容。但我们很少有人把学过的课文反复读几遍。很多人只求理解文章内容。或是只求知道文章中的语法要点和重点词汇。而不求记住承载这些内容的语言。所以。很多人一旦读懂文章就把它抛到一边。不再理它了。因为。你认为你已经读懂了。再读新的材料时。还要走老路。还要把精力集中在排除词汇和语法的障碍上。阅读的时候你总是有时间去揣摩语法现象和查阅词典。而在听的时候。你是没有时间去揣摩语法现象或查阅词典的。每次听的时候只能听懂一部分。而这一部分。由于不受语法等因素的干扰。就可能在你的脑海里形成支离破碎的图像。随着听的次数的增加。听懂的内容越来越多。图像就会变的越来越清晰。完整。

比如说。我们听到这样一句话:An old man is walking slowly in a busy street. 当你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时。你可能只听出了man一个词。在你的脑海里形成的图像也只有一个人的形象。以后你可能又听出一个street, 这时。你的图像里的人就有了背景。而当你听出walking这个词的时候。你的图像就变成了一幅动态画面。当你把其它的词都听懂的时候。你就会想象出一幅清晰的动态画面。即:一位老人在繁忙的大街上漫漫的走着。

这种在内心里想象出图像的能力一旦形成。它就会自然地移植到阅读上去。也就是说。你在阅读的时候也就边读边想图像了。这样。你的阅读速度会大幅度提高。你的英语思维就自然形成了。 听懂了。读懂了。又形成英语思维。写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其实。我们在听的时候不是什么都听不懂。由于个人情况不同。每个人对新材料所能听懂的量也不一样。但绝没有一点都听不懂的。只要所听的材料与自己的水平大致相当。每个人都可以听懂一些内容的。你完全可以以那些能听懂的内容为出发点。像下围棋一样。逐渐地把棋盘摆的满满的。只要持之以恒。你会成为博弈高手的。

实际上。听就是为自己创造一个心理语言环境。所以。听力训练要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可以说。我们花多少时间听外语都不为过。

(二)说的训练

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能说。这一点没人怀疑。如果你有一个很好的语言环境去练习说。那当然好。但是。就我们现在的条件而言。让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条件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只能通过其它途径训练说的能力。你可能认为同学之间互相对话就能练出说的能力。如果你是一名外语系的学生。你问问自己。每天在课堂上你有多少时间能和你的同桌进行对话练习。在外语课堂之外呢?非外语系的学生呢?自学者呢?所以。指望同学之间进行会话练习也不大靠得住。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训练自己说的能力呢?要想会说。首先得保证听得懂。然后要练朗读。读好了。读得和外国人一样。说的能力就自然形成了。

怎么才能读好呢?我们应从一开始就认真朗读每篇课文。朗读应在听熟的基础上进行。没听熟的东西最好不要读。不然你会养成一个不良的发音习惯。很难改正。最初练习朗读的时候一般都是较短的语言材料。所以。读的时候要想着每个单词中每个因素的发音要领。使每个音都发到位。使面部和口腔内各发音器官的肌肉都活动起来。一定要练到两腮发酸。并且仍然坚持练。只有这样才能练出效果。朗读时还要放开声音。现在正流行疯狂英语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大声朗读就可以了。不必疯狂。因为疯狂很难坚持。最好是在早晨读。因为早晨起来人的面部肌肉比较僵硬。这时候练习效果较好。不过你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随时练习。每次练习的时间最好在半小时以上。不要盯着一篇课文反复读。而要把你学过的课文从头至尾地读。每次每篇课文读一遍就可以。当然。个别比较难读单词或句子可以多练几遍。随着课文量的不断增多。你可以把前面读熟的课文甩掉。去读新学的课文。这样滚动着前进。你不但能够练出标准的发音和流利的口齿。还能记住大量的语言材料。而所有这些正是口语所要的东西。当你读的量达到一定程度,比如说。新概念四册书全部读熟。你的口语能力就自然形成了。即所谓量变产生质变。你大可不必为没有伙伴练口语而发愁。

(三)读的训练

首先。我们要弄清阅读的目的。用汉语阅读是为了获取信息或了解故事内容。用英语阅读则不然。前面讲过。我们的智力水平和我们所接触的语言材料之间是有差异的。作为初学者。我们读的内容无论在语法和故事情节上都是比较简单的。我们很容易读懂。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阅读的内容难度会逐渐加大。但是。要读懂他们。我们还是可以做到的。那么。阅读外语的目的是不是和阅读汉语一样呢?我只能说初级阶段不是。高级阶段是。我们先不谈高级阶段。因为我们谁也绕不过初级阶段。那么。初级阶段的阅读目的是什么呢?记住:我们是通过故事学语言。其实。在初级阶段我们所接触的故事并不重要。但承载故事的语言却是重要的。因为我们要学的不是故事。而是语言。要想了解故事内容。我们可以通过其它办法获得。比如看汉语版电视。读汉语版小说等。故事好记。语言难记。要想记住故事。我们读一遍就差不多了。要想记住语言。读一遍是肯定不行的。所以。读的训练重点应该是重复。

任何一篇文章。我们在阅读第一遍时。都觉得比较吃力。但随着重复次数的增多就不觉得难了。在精读阶段。读第一遍时首先要解决单词问题。有的单词在课后的单词表里已经列出。有的却没有列出。这就需要查词典。从词典中查出的词义不要写在所查单词的下面。在所查单词的下面画一条直线。在左上角。或右上角标上序号。然后按序号把词义写在书页上方或下方的空白处。这样做是符合心理学原理的。即反复阅读和试图回忆相结合的学习效果最好。当你再次看到这个词的时候。它的周围没有任何有关它意义的信息。这时你就可以回忆一下。看看能不能根据故事内容把它想起来。实在想不起来就看一看记录在空白处的词义。这样。一篇文章读上三四遍就能记得比较好。其次。在单词问题解决后。我们就得解决语法问题。首先是识别语法现象。即:哪句话用的哪种时态。哪句话用的虚拟语气。哪句话包含定语从句等。然后。遇到难句要仔细分析句子结构。搞清楚词与词。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学会把复合句拆成简单句。然后把每个简单句的意思弄清楚。最后根据各句之间的修饰关系把整个句子的意思组合起来。如此这般把整篇文章都读懂。剩下的问题就是复习了。前面已经说过如何复习。此处不再赘述。其实。无论是听还是读。都是在我们的大脑中构建语言编码体系的过程。一旦这种编码体系组建成功。我们的外语思维就形成了。此时的阅读就进入了高级阶段。阅读的目的就和汉语阅读一样了。是为了获取信息或了解文化。

(四)写和译的训练

写和译是外语学习的高级阶段。由于笔者写和译的经验有限。这里不敢妄谈。不过。我们中国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千真万确的。写的功夫一半在写。另一半在读。如果你有老师指导你练习写作当然好。如果没有老师。那就只好靠自己大量的听和读了。因为听和读是培养外语思维的过程。随着量的不断增加。外语思维终将形成。一旦思维形成。写就成功了一半。写的时候注意一些语法错误和表达错误。写的时候不要先想汉语。再翻译成外语。那样只能写出中式英语的句子。如果你不会用外语思考。那就是你还没有形成外语思维。这时。你最好先不要练习写作。还是先听和读吧。翻译也是在两种语言都有较好的驾驭时才能进行。另外。翻译不能闭门造车。要想练习翻译。首先应阅读大量的范文。多读一些大家的名篇。看一看人家是怎么译的。除此之外。还要多阅读外文资料来了解外国文化。翻译的最高境界是翻译文化。而不是文字。

四、两个小问题

(一)如何看待遗忘

学外语的人最害怕的就是遗忘。所以。很多人主张学外语时一定要背课文。我不反对背课文。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你可以背课文。但我不主张背课文。背课文有利也有弊。它的利是能让你很快记住课文。它的弊是你背过课文后总认为你记住了。所以。你就不愿意再去复习了。结果是。尽管你背过课文。但由于你不及时复习。最终可能还是把大部分内容忘记了。

首先。我们不能害怕遗忘。遗忘是人的正常心理现象。并不可怕。意识到自己遗忘比意识到自己记住还重要。因为。只要你还知道自己把什么东西忘了。你就会提醒自己去再记一次。从这个角度说。遗忘也是件好事。前面不止一次谈到要反复复习。而不是反复背诵。这是根据19世纪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结合笔者的个人经验而提出的。其原理很简单。比方说。你与一个人见面。你们见面的全部时间为30分钟。如果这30分钟见面是在一天进行的。那么。十年后或二十年后。你仍然认识他的可能性非常小。除非你有周恩来那样的记忆力。但是。如果你把这30分钟分成十份。每年与他见面三分钟。十年后。你不但仍然认识他。而且还可能对他有较全面的了解。这十年的每个三分钟都是对这个人的所有已知信息的复习过程和新信息的了解过程。这样学习的过程会很轻松。精神压力也会很小。不背诵。你就能暗示自己:我还没记住。我还得看一看。如果你背诵了。你可能就不会提醒自己了。

(二)如何查字典

很多年轻朋友不大会使用英文词典。遇到生词时就去查字典。看到这个词的第一个意思就把它记到书上。也不管这个意思用在那句话中合不合适。结果是翻译出来的东西别人看不懂。查字典的时候。一定要把该词的所有意思都看一遍。然后选出一个该词所在的句子中最合适的意思。不仅如此。还要把这个词条下面所有的短语都看一遍。看一看有没有相关的成语。如果有。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所以。我们要养成一个良好的查字典习惯。把一个单词的所有信息都阅读一遍。

五、结束语

以上就是笔者经过40多年的努力总结出来的学习方法。笔者并不是一个聪明人。也没有上过大学。这点经验也只是愚者千虑。偶有一得。不过看到很多非常聪明的年轻人由于方法不正确而没有学好外语。感到非常可惜。所以。愿意把自己的方法贡献出来供大家参考。如有人能因此而有所进步。则将倍感欣慰。

其他观点:

别人怎么学。我不知道。但是我自己自学英语是16个小时都在学习。

疯狂吧!新东方俞敏洪。李阳疯狂英语。都是曾经有过一段全力以赴的学习阶段。

我是这么做的

1 在课堂的时候。认真学习英语。

2 在做地铁。做公交车的时候。反复使用“省心英语app”。一句一句循环听。

3 在家的时候。有电脑。就看英文电影。科幻搞笑片《回到未来三部曲》

一句一句暂停。不会的词。立刻查有道词典。

4 吃饭。工作。走路。看到一切都主动表达一下英语。每一分钟都主动去表达英语。

总之。一切都和英语有关。打造一个英语环境。包围自己。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少女恶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4:12:45

    单词,课文,读音,英语,语言,汉语,语法,语音,外语,记忆

  • 笑红眼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4:12:45

    没想到大家都对成人怎样学英语?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4:12:45

    谢邀。先讲一下我学英语的几个基本态度。首先呢。要善用零星时间。可以是上下班路上、午间休息的时候、晚上睡觉前等;其次。少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