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个月的宝宝不顺她意,就会跪地上磕头,怎么办?
原创

22个月的宝宝不顺她意,就会跪地上磕头,怎么办?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恐怖的两岁”。其实来源于外国的一个词。叫做terrible two。不知道这位妈妈有没有听过?

作为一位二胎妈妈。我既听过。也经历过。

“恐怖的两岁”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个叛逆期。这个阶段的宝宝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喜欢用语言或行动来挑战大人的权威。想跟大人证明。我不是一个宝宝。

这个时候的宝宝。会说。不要这个。不要那个;也会跟大人说。我就要这个。我就要!

除了这位妈妈说的磕头、有些孩子还会躺地上打滚、摔东西、乱发脾气或者无缘无故的哭闹。

这些行为在我们父母眼中。简直是无理取闹。特别是在商场或户外。孩子突然这样。有些父母还会觉得很没面子。

我家孩子在2岁的时候。也有过这样的阶段。 比如二宝。挑衣服穿。喜欢的就指着要穿。不喜欢的就坚决反抗不穿;

她喝牛奶的牛奶空盒。大人帮她扔掉。她就哭。非得捡回来自己再扔一遍;

吃饭的时候。没有经过她的允许。帮她夹菜。她就不干。不要吃。要自己去夹;

自己的宝宝尿盆。非要自己去倒。大人怕她泼地上脏。那个哭啊。恨不得重新尿一次再倒!

这个阶段的宝宝想独立。但是因为还小。又没有办法跟爸爸妈妈彻底分离。需要大人对他的行为有所反应。但是。大人如果看不下去。动手帮他了。他又不干了。

1.不发怒、不打骂。让她冷静

刚才也说到。有时候逛超市或商场。宝宝想要玩具。你不买。宝宝就躺地上。磕头。打滚。这种很容易引起围观。大人会觉得尴尬。丢脸。都不想站出去认领“这是我孩子”。

这个时候。不要去打骂她。批评他她。站在她身边陪着。等她情绪冷静下来。

2.理解并接纳孩子的特殊情绪

我有个朋友。孩子跟我们家大宝一样大。以前我们经常约出来一起玩。 这孩子不顺他意。就会躺地上不起来。商场。家里都躺过。 说实话。我商场那次我觉得有点尴尬。

但是。我朋友没有发怒。而是安静地陪在孩子旁边。等孩子情绪发泄完之后。抱着孩子沟通。然后换了个地方玩。孩子很快就投入新环境中。

她后来跟我们说。自己的孩子如果就是有这种特殊的情绪。那么自己作为母亲。只能包容。和接受他的不完美。

其实。如果你理解了这个阶段孩子的特点。那么你就能理解孩子的情绪。多些耐心。陪着孩子一起渡过这个成长阶段。加油!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请联系删除。

欢迎关注二宝妈的慢生活

我们一起聊育儿。一起打怪。一起成长!

其他观点:

题主遇到的这个问题几乎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的。只是孩子的表现形式不一样罢了。所以首先题主不必过于焦虑。过度的焦虑只会扰乱我们的思绪。对于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行为特征。最忌讳的就是过度解读。过度解读不但会干预孩子的成长。更会加重家长在育儿过程中的焦虑心情。从而分裂亲子感情。

对于题主的疑问我认为:

一、孩子出现这种“撒泼打滚”的现象是正常的。虽然与日常的教育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不要因为孩子的成长特征而产生过度的自责、内疚心理。

二、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家长迫切想要改变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像孩子出现继发行为的背后肯定是日积月累的成果。所以想要改变就得慢慢来。切忌“操之过急”的干预。

其实看到这个问题时。我也仔细回忆了一下我孩子之前的行为。能让我印象深刻的就只有两次:一次是在商场里;一次是在家里。今天我跟题主分享一下。一方面是想缓解题主的焦虑心情;另一方面是想告诉题主孩子的行为离不开心理发展特征。

一:

大概也是2岁左右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孩子总喜欢把所有的玩具按照自己的想法排列。那时候经常回家一开门就能看见客厅的玩具排列的整整齐齐。并且不允许任何人去改变玩具的位置。有一次爸爸不小心将玩具弄乱了。因为是整体布局被打乱了。所以孩子特别生气。就开始各种撒泼行为。自己将所有玩具都扔了一地。当时我们对孩子哄了好一会都不见效。只是一味的扔玩具。最后采取吼叫的形式结束了这场风波。后来想着那天吼孩子的声音大概隔壁邻居都可以听见。所以自己还是很后悔。用这种方式来解决成长冲突。

心理特征:其实当时的孩子应该处于“秩序敏感期”。我们最后采用的行为表面上是快速制止了孩子的撒泼行为。实质上是干扰了孩子秩序感的形成。“2岁-4岁”是宝宝秩序敏感期形成的重要时期。幼儿在秩序敏感期。从最初的对物品摆放位置、动作发生顺序、人物的呈现、物品所有权等有着几近苛刻的要求。到逐渐上升到对规则的要求;孩子在秩序敏感期的表现分为三个阶段:1、因为秩序的破坏而哭闹。秩序一旦恢复就会安静下来;2、为了维护秩序而说“不”。自我意识开始萌芽;3、为了维护秩序而固执。要求一切重新开始。

大概三岁左右的时候。孩子开始对轮滑感兴趣。一次外出游玩时碰见了自己特别喜欢的轮滑鞋。轮滑鞋上的图案是他喜欢的《超级飞侠》里面的人物“酷飞”。所以孩子非要当时就买下这双鞋。只是作为家长我更想买另一家里的轮滑鞋。因为另一双鞋的质量更好点。只是没有他喜欢的图案。并且当下这家店的老板看我没有要买的意思已经下了逐客令。所以我就拉着孩子往出走。后来就出现了孩子大闹商场的局面。哭的撕心裂肺的。来往的目光全部聚焦到我们母子身上。开始我就安抚他。立马去买另一家店里的轮滑鞋。可是对于任何安抚他都不为所动。来往的人开始议论。有人说“这孩子气性这么大的。这么能哭”。有人说“不就一双鞋么。给娃一买算了”。当时我都没有理会。我就找了一个坐的地方看着他哭。后来我看他稍微平静了一点。就把他拉到没人的角落问他是否只想要有“酷飞”的轮滑鞋。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当下我不可能给他买到。并且让他知道了这么哭闹是没有任何作用的。还会让自己和妈妈都不开心。

心理特征:婴儿在出生后就知道用哭声来表达各种需求。比如尿了拉了、饿了、困了、生病了等。这是一种生存的本能。哭也是一种情绪发泄方式。随着宝宝的心智发展。除了哭。宝宝会逐步学会用语言以及非语言的表情、肢体动作等表达自己的意思。再加上孩子的情绪控制能力有限。所以在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就出现了哭闹行为。

其实这两个案例应该大多数家长都遇见过。之前我也因为孩子的成长问题无限焦虑过。是不是自己总是忙于工作疏忽了孩子的成长。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行为特征都归结于是自己的过错。其实静下心来分析后才明白。孩子行为的背后隐藏着生长发育特征。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有一定的差异性。有一定的特性。父母的教育可以起到一定的引导性。但是却无法改变孩子的成长轨迹。

如何正确面对孩子“哭闹”

一、切记焦躁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是会有各式各样的突发状况。并且因为孩子的个体差异性。很多孩子的生长发育是不同步的。不管是客观舆论压力还是主观意识。这时候总会引起家长的焦虑情绪。而这些焦虑情绪会促使我们采取急功近利的方式解决当下的问题。孩子的成长都是日积月累的成果。改变也应该是一朝一夕逐步推进。凡是急于求成的方式都有弊大于利的特征。并且家长焦躁的情绪也容易感染给孩子。让孩子更加自卑。胆小。

孩子小的时候特别胆小。也不喜欢集体活动。当时的我就特别着急。总觉得是因为自己没有全职陪伴才导致孩子如此。后来急于求成的我贸然尝试了很多其实并不适合孩子的方式来锻炼他的胆量。其中一个就是让他过早的进入托班生活。上了两个月托班后我发现孩子虽然适应期只有一个礼拜还算正常。但是不正常的是孩子在托班的时候总有一个老师单独陪着他。并且并没有改善他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的特征。后来我也想过。很庆幸孩子遇到了一些负责人的老师。否则像我孩子当时的情况应该会受到不小的创伤。

二、尊重孩子的成长特征

孩子的成长都带有一定的特征。这些特征背后隐藏的是孩子生长发展的规律。孩子都是在犯错中成长的。所以在面对孩子这样那样的行为特征时。我们首先要学会尊重这样的规则。而不是急于打破规则。打破规则就相当于过度干预。过度干预的后果都会在青春期显现出来。

三、教养要有原则

孩子所有无底线的行为都来自于平日里无原则的抚养方式。对孩子行为的设限并不是压迫孩子成长。而是促进孩子正向成长。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认知。像题主孩子这样的行为应该不是第一次。如果孩子第一次因为某个行为而得到满足。那么后面的行为只会过之而无不及。

其实那次买轮滑鞋是我主动提出来的。最后我没有满足他买下那双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不想让他以为自己的哭闹起作用了。有时候面对孩子无理的哭闹就是要狠心拒绝。用事实告诉他哭闹是最没有效果的行为。

四、学会正向排解情绪

其实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学会正向排解情绪是生活必备技能。只是有一点。想要孩子学会情绪控制的前提就是家长要首先自己学会控制。对于生命初期的孩子来说。自主行为形成的主要方式就是模仿父母。所以家长要首先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正向排解。才能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形成一个正向的引导作用。

总结:孩子的成长也是父母的成长。我们都是第一次当父母。在面对孩子的突发状况时难免会做出有偏差的行为。但是这并不能证明我们就不是合格的父母。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对于孩子也要学会因材施教。只有用合适孩子的方式才能将“爱”与“教”完美结合。

我是欣若繁花。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帮你走出困境。感谢关注。

其他观点: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的回答有以下两个方面。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初心未变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4:21:28

    孩子,自己的,情绪,特征,秩序,宝宝,焦虑,有一定,家长,我就

  • 夜深时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4:21:28

    没想到大家都对22个月的宝宝不顺她意,就会跪地上磕头,怎么办?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擦掉眼泪我依然是王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4:21:28

    “恐怖的两岁”。其实来源于外国的一个词。叫做terrible two。不知道这位妈妈有没有听过?作为一位二胎妈妈。我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