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题主您好。您泡绿茶一泡就发黄。而且还很苦涩。主要原因可能有两个。一个是您把茶投入杯中加水以后。泡的时间太长。茶在里面闷泡久了。茶叶会变黄。而且味道苦涩。另一个是您泡茶的水温过高。相当于把绿茶煮了一次。茶叶也会变黄。苦涩明显。
喝茶时。泡茶方式很重要。如果泡茶方式正确。即使是同样的茶。泡出来的茶汤会好喝很多。一般说来。如果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就可以泡出一杯好喝的绿茶啦。
一、选择适合自己的泡茶方法
泡绿茶方法常见的无外乎两种:
一种是闷泡法。就是将茶放入杯或壶中。冲水以后。茶汤和茶不分开。喝掉一部分茶汤以后再注水。直至茶汤味道变淡。闷泡法比较简便。但是也有缺点。这样泡出的茶苦涩度要稍微高一些。
另一种就是茶汤分离法。就是功夫茶泡法。水冲下去以后把茶底留在盖碗或紫砂壶中。快速把茶汤分出来倒在公道杯里。喝的时候倒入品茗杯中。随喝随倒。这种泡法可以有效地降低茶叶的苦涩度。但这种泡法比较费事。需要茶台、功夫茶茶具(盖碗或者透气性比较好的紫砂壶、公道杯、品茗杯)。不如闷泡法一个玻璃杯或紫砂壶省事。
二、选用正确的泡茶茶具
很多人说绿茶不挑茶具。这个观点个人不太认同。有些茶具并不适合绿茶。如保温杯(用保温杯泡出的绿茶。茶叶会发黄、茶汤浑浊苦涩)。厚壁透气性不太好的紫砂壶等。绿茶叶嫩。很怕高温。用这两种茶具泡茶。相当于是在煮绿茶。泡出的茶汤适口性大大降低。
按闷泡与茶汤分离两种方法来看:
适合闷泡法的绿茶茶具有直筒玻璃杯(不带盖。直筒杯聚香。玻璃杯透明比较方便观赏茶汤)、薄瓷盖碗、透气性比较好的薄壁紫砂壶等。
适合茶汤分离泡法的绿茶茶具有功夫茶茶具等。
有的茶友泡茶不太注意选水。会用自来水来泡茶。中国绝大部分城市的自来水消毒水味道特别重。不适合泡茶。如果用这种水来泡茶。茶叶的品质越高。泡出的茶汤喝着心理落差越大。
所以。我们在泡茶时可以使用经过过滤的自来水。如买一个净水器(对家庭用水安全也有好处)。或者在自来水过滤站买水。如果再讲究一点。可以使用一些硬度没有那么高的山泉水。有山泉的可以自己去打山泉水。如果没有。可以超市里买一些瓶装水。如农夫山泉等。纯净水也可以。但是泡出的茶厚度、柔滑度、层次会差一些。我泡茶时很不喜欢用纯净水。
很多茶友泡茶时。水烧开了就直接冲下去。沸水泡绿茶是大忌。这样泡出的茶茶叶会出现题主所说的那种现象。茶叶发黄。茶汤苦涩。
泡绿茶时。我们可以根据所买绿茶的嫩、老程度选择合适的水温。
如果泡的绿茶大多都是芽头。像西湖龙井、信阳毛尖等茶的明前茶。水温在85度左右就可以了(不用水温计。开水壶水开以后揭盖半分钟。或者静置四五分钟即可)。
如果泡的绿茶以芽叶为主。比如黄山毛峰、安吉白茶、日照绿茶、恩施玉露等。水温可以高一点。90度左右就可以了(开水壶水开以后揭盖十几秒。或者静置一两分钟即可)。
如果泡的绿茶采青粗壮。比如六安瓜片、太平猴魁。沸水冲泡也是可以的。水温低了反而泡不出真味。
有时候。我们在茶叶店试喝一款茶的时候喝着非常细滑甘甜爽口。结果回家一泡。苦涩粗浊增加。远远没有在茶叶店里喝的那么好喝。很多人以为是茶叶店把茶掉包了。当然不排除有这样的奸商存在。但是也很有可能是我们泡茶的方式不对。一个是水温太高。一个就是注水方法的问题。
泡茶时注水方式有很多。以玻璃杯泡茶为例。泡绿茶时注水建议将玻璃杯斜着。让开水壶的壶口挨着玻璃杯。让水缓缓流进玻璃杯。而不是将壶口高高地倒水下冲。使用这种低缓注水法泡茶。同样的茶。比用高冲法泡出来的茶汤会清澈很多。茶的苦涩粗感也会大大地降低。
如果用盖碗泡茶。可以将壶口低下来。定在盖碗的某个点。低缓注水。这样泡出的绿茶口感比高冲法泡出的绿茶要细滑、甘甜爽口得多。
泡绿茶时也要注意投茶量:
如果是闷泡法。茶和水的比例在1:40为佳。即120毫升的玻璃杯或者盖碗。投茶量不要超过3克。当然了。如果茶友口重。可以适当增加一点投茶量。
如果是茶汤分离法。茶和水的比例在1:20为佳。即120毫升的盖碗。投茶量在5克到6克为宜。如果是紫砂壶。因为紫砂壶出水稍微慢一点。可以酌情更减。
泡绿茶时。如果投茶量太小。茶会太淡。喝着没意思。如果投茶量太大。茶汤的苦涩会增加。既浪费茶。泡出的茶口感也不会好。喝茶过量对人的身体也不好。
绿茶投茶法有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几种方式。如果觉得水温不好控制。可以从投茶法入手来避免高水温将茶烫坏的现象。在泡茶时。可以根据绿茶干茶的嫩老程度来选择不同的投茶法。
如果泡的绿茶大多都是芽头。适合采用上投法。即先将沸水倒入玻璃杯中。然后再往杯子里放茶。像西湖龙井、信阳毛尖等的明前茶适合这种投茶法。
如果泡的绿茶以芽叶为主。适合采用中投法。即在玻璃杯中倒一半开水再投茶。投茶完毕后再倒入另一半水。像黄山毛峰、安吉白茶、日照绿茶、恩施玉露等。如果不是特殊批次。这些茶一般是芽头带一两片嫩叶。比较适合这种投茶法。
如果泡的绿茶采青粗壮。适合采用下投法。就是我们通常所用的先放茶。再注水泡茶方式。像一些绿茶的雨后茶、六安瓜片、太平猴魁都适合用这种投茶法。
我们平时泡绿茶一般会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闷泡法。一种是茶汤分离法。不同的方法。茶水浸泡的时间会不一样:
闷泡法:一般投茶以后。泡半分钟就可以喝了。时间再长。茶汤的苦涩度会增高。
茶水分离法:一般水注入盖碗或者紫砂壶中十几秒就可以出汤了。紫砂壶时间还可以更短一点。因为紫砂壶出汤比较慢。
结语
泡茶是个技术活。注意泡茶方式的目的就是要避开茶的缺点。凸显茶的优点。即所谓的扬长避短。如果我们注意泡茶方式。即便是品质一般的绿茶。我们也能扬长避短。泡出稍好的口感出来;如果不注意泡茶方式。即便是品质很好的绿茶。泡出来的口感也会与我们花费的价钱相差甚远。
其他观点:
欢迎关注【懂茶帝】
您泡绿茶的时候是不是喜欢盖盖子?这样泡出来的茶汤容易发黄。绿茶的多酚类物质含量多。如果冲泡温度过高或时间过久。多酚类物质就会被破坏。茶汤不但会变黄。其中的芳香物质也会挥发散失。
绿茶属于不发酵茶。比较细嫩。不适合用刚煮沸的水泡。以80℃~85℃为宜。茶与水的比例以1:50为佳。冲泡时间为2~3分钟。最好现泡现饮。
常用3克茶叶冲水150毫升。冲泡出来的绿茶汤浓淡适中。
具体方法:冲泡绿茶最好用瓷杯。冲泡时先用1/4水把茶叶润一润。过20秒或半分钟再冲水饮用。泡绿茶一般不盖盖子。否则茶汤会发黄。
每天分享实用茶知识。邀请专业人士为你答疑。欢迎关注我们哦!
其他观点:
绿茶滋味发苦?发涩?有熟味?可能是你泡法不对啦。朋友!虽然每个人的习惯和泡法可能都有微妙的区别。很难去说谁的方法绝对正确。但是就泡茶来说。发挥它的优势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扬长避短。掌握一般的泡法就可以激发出它的长处啦。
泡茶有三点很重要。这三点决定了一泡茶好不好喝:水温、投茶量、冲泡时间。绿茶的优点是比较鲜嫩。茶多酚、氨基酸的含量高。鲜爽的滋味和香气就是它最大的特点。
泡茶三要素
为了更好地展现绿茶鲜爽特点。水温不能太高。一般是85℃左右。对于全芽等特别细嫩的茶叶温度可以更低一些。过高的水温会把茶叶烫坏。泡出来的茶汤就会有一股熟味。且沸水会把茶的内含物质很快地浸出来。那么第一泡茶就会特别地浓、涩。
有朋友可能会觉得麻烦。我总不能每次泡茶都拿个温度计吧?那么其实也有小技巧。烧开的水放置两三分钟;或者是将烧开的水先倒入公道杯。再倒出来泡茶。一般的投茶量比例是1:50。150mL的盖碗大约放3g的茶叶即可。比较方便的观察方法是差不多铺满盖碗底部。投茶量按照各人的口味。但是不建议投太多。冲泡时间的话。绿茶建议迅速出汤。注完水之后马上出汤。注水的过程就已经完成一次冲泡了。
茶具
再说一下茶具。用盖碗、玻璃杯、或者茶壶都可以。选择茶壶要注意壶身要选择矮的。因为绿茶不能闷。如果用玻璃壶泡。还可以欣赏茶叶。用玻璃杯可以欣赏绿茶在水中的沉浮。特别好看。尤其是对形态好看的名优绿茶而言。摘取一小句玻璃杯泡龙井的形容。“冲泡在玻璃杯中。芽叶嫩匀成朵。一旗一枪。亭亭直立。”
图为六安瓜片
顺便提一句。用玻璃杯泡由于不能茶水分离。所以投茶量可以再少一点。有2g也就可以了。还有一种“留根泡”的说法。由于玻璃杯底部的茶与水浸泡时间久。滋味比较浓。茶汤留1/3不喝。直接续水。
我认为喝茶能品出三种味道。一是本真味。二是文化味。三是生活味。我是【小茶一丛】的创始人许炜鑫。自小长于茶圈。迄今走过476个茶园。拜访了619位茶农。对茶有着些许个人见解与格调追求。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大家。喜欢喝茶的朋友可以私信我。回复“茶”。一起交流茶闻佚事。【私信方式】在今日头条App内关注【小茶一丛】。进入主页。点击右上角“发私信”即可。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21497.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绿茶,茶汤,盖碗,玻璃杯,水温,茶叶,茶具,紫砂壶,苦涩,适合
没想到大家都对泡绿茶的正确方式是什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题主您好。您泡绿茶一泡就发黄。而且还很苦涩。主要原因可能有两个。一个是您把茶投入杯中加水以后。泡的时间太长。茶在里面闷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