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八路军敌后武工队的屠龙刀是什么?撅把子土枪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看过电影《地道战》的朋友们。也许都记得一个情节。群众和民兵都被敌人堵在地道里面。非常危险。民兵队长高传宝决定从一个隐蔽地道口杀出去。掩护群众突围。近距离作战不能用长枪。高传宝只在腰里别了一把仿造的左轮手枪。在他冲出去之前。妇救会长赶来将自己的一把手枪交给他。这把枪的外形很像大名鼎鼎的盒子炮。仔细一看却不是。它的做工粗糙。似乎是几块生铁拼凑起来。甚至需要像猎枪一样从中间折开装填子弹。外表难看。威力却大。传宝拿着这把枪冲出地道口。一枪就撂倒了一个鬼子。这把土枪。就是大名鼎鼎的撅把子。
撅把子是最适合军用的土枪
撅把子是一种结构极为简单。非常容易制造的土制手枪。
该枪在不同的造枪者手中。会有不同的外形。但制造原理相同。结构也相同。
一般都采用类似猎枪的两段式铰链结构。从打开的弹膛尾部直接装填枪弹。发射后要将握把向下撅开以便退壳。所以叫做撅把子或者两撅枪、独撅枪、独一撅。
这种枪只有枪身和枪管两个部分。复杂的装填机构不存在了。每次只能打一枪。然后再装弹。因为这个特点。有的地方也把它叫做单打一。
撅把子的零件不超过10个。不需要任何精细加工技术。农村铁匠也可以打造。对于最复杂的枪管。也不过是无膛线的滑膛结构。有的是一根铁管。有的甚至是几根铁条盘成的。
至于撞针就是一根铁条。质量很差。这种枪多用外露式击锤来击发。提高击发的力度。射击前一般先将击锤扳开。突出的击锤末端形状类似牛角。在北方的很多地方。又把这种土造手枪称作独角牛。
遗憾的是。即使用这种大力击锤。击发也经常失败。导致枪打不响。
至于发射的子弹也是乱七八糟。从6.35毫米到11.43毫米的七八种手枪弹。还有发射步枪子弹。甚至猎枪子弹的。
撅把子基本都是在15米内使用。超过这个距离。子弹就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好在这个距离内。这种枪的精度还是颇高的。
新四军八大队队员赵梓山回忆当时:大队长陆虎子。虽然他爱骂人。但枪打得准。我到现在也不知道大队长到底叫什么名字。反正上上下下都叫这个30多岁的领导“陆虎子”。陆虎子有一把被大家伙称作“撅把子”的手枪。装上子弹后。大队长随手一甩。树上的鸟儿应声而落。
由于是折中结构。一次仅能开一枪。之后必须将枪重新折开装弹。至少也花费几秒钟时间。火力持续性很差。如果一枪不能击中敌人。自己就很危险。
至于耐用性更是烂了!好一点的可以打几十发。差一点的撅把子打上七八枪。整个都散架了。
性能如此低劣。为什么八路军的民兵却选择撅把子作为“制式武器”呢?原因也不复杂。因为它是唯一适合打仗的土枪。
农村土枪无非是两种。一种是发射制式子弹的撅把子。一种是发射铁砂的火药枪。
火药枪打打兔子野鸡是没问题。不适合作为军用武器!如果要求威力大。就必须多装火药和铁砂。枪就很重很大。扛着都走不动。更不要说隐藏。如果做成普通步枪手枪那样。这种火药枪的威力又会很小。甚至十几米内都打不死人。毕竟人不是兔子和野鸡。
------------------这种装火药铁砂的土铳。才是民间农村就常见的枪。这种枪装弹速度极慢。无法连续射击。威力不大。显然不能作为军用武器。平时农民自己在家打打鸭子兔子什么倒是可以的。打鬼子就是做梦了!
况且鬼子不是兔子。兔子不会还击。鬼子则会。火药枪装填火药、铁砂的速度太慢。需要几分钟时间才能放一枪。打仗时候。这几分钟时间足以被别人打成马蜂窝。
撅把子体积不大。威力还可以。装填速度远高于火药枪。使用制式子弹。如果击中敌人。威力同制式手枪相差不大。还是非常实用的。
撅把子性能似乎非常低劣。但毕竟解决了有枪和没有枪的根本问题。如果没有撅把子。八路军的民兵就只能轮着大刀长矛向日军冲锋。自然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撅把子来源于民间。到抗战时候已经用了几十年。早在红军时期。这种撅把子就曾大量装备了红军。鄂豫边军委会兵工厂曾经制造3000多把撅把子。解决了部分红军战士只能拿梭镖作战的问题。
湖北监利设立的湘鄂西兵工厂。也曾经大量生产该枪。装备红军地方政权的干部和民兵。该枪和传统撅把子有一定区别。主要长度很大。达到0.6米。
长的目的是提高射程。因为撅把子是滑膛枪。枪管越长射程越远。
不要小瞧撅把子。很多红军部队就是用这种枪起家的。
1936年1月4日晚。 鄂豫边红军游击队在信阳吴家尖山小石岭村成立。成立时共有7人。共有3支枪:周骏鸣借1支七九步枪、吴仁甫借1支八音手枪、汪心泰借5元银洋买了1支“撅把子”。鄂豫边区有了一支属于自己的革命武装队伍。当晚处决了小石岭保长汪心乐。打响了鄂豫边区革命游击战争的第一枪。接着打宋冲罗楼、大桥洼、何大庙等几处 敌人据点。 锻炼了游击队员。扩大了党的影响。鼓舞了鄂豫边区群众。在各级党组织的支持下。游击队很快发展到30多人枪。编为3个班。2个长枪班。1个炊事班。
抗战中。撅把子显神威
抗战以后。八路军和新四军很多部队因缺乏枪支。又没有造制式枪支的能力。也大量制造撅把子。八路军兵工厂曾经将农村造枪作坊和造枪小贩。大量收入部队帮忙。而这些人最擅长制造的。自然还是撅把子土枪。
早在1938年。八路军129师先遣支队就开办修械所。1940年2月20日正式成立军工部四所。
1943年夏。为粉碎敌 人对根据地的蚕食。我党决定发展敌后武工队。插入敌人的心脏。军工部指示四所为地方武装研制一批适用的枪支。四所的工人试造出一种叫“撅把子”的单响短枪。口径7.62毫米。由于携带方便。使用灵巧。射击命中率高。很受地方干部欢迎。四所生产这种枪近2千支。有力地支援了地方武装。
1941年4月。活动在江汉平原的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奉命整编为新四军第5师。李先念任师长兼政委。1942年初。各县地方武装也得到发展。应城、安陆等县相继设立“撅把子”手枪制造厂。
红军时代的撅把子和八路军时代的撅把子。在使用上有一定不同。
------------------大名鼎鼎的撅把子。它也有很多种式样!
撅把子一大特点就是轻且小。除了鄂豫边区独特的长撅把子以外。其他的都和普通手枪差不多。红军时代。红军在自己的根据地作战。主要需要撅把子的轻。便于携带翻山越岭打运动战。
而八路军时代。由于多是在敌后作战。尤其武工队之内经常要穿便服。还要和日伪军打照面。撅把子的小就特别重要了。
长枪无法隐藏几乎无用。而撅把子可以放在轻松的藏在身上。
八路军地方武装和民兵。都大量使用撅把子。
绝大部分时候。这把射程很近且只能打一发子弹的土枪。是用来自卫的。
冀中地区的八路军第三纵 队民兵马扶增。回忆当年用来防身的撅把子:1942年5月。日军集中优势兵力。对冀中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残酷的“五一大扫荡”。三纵队虽给予敌人一定打击。但主力部队损失很大。被迫撤到平汉铁路以西。冀中军区抗日家属学校被迫分散。17岁的我没法回家。也没能转移。他转入地方。开始从事敌后斗争。一开始。我在安国县二区当交通员。送情报、搞联络。后来。我任二区武装委员会主任、区委委员。 当时敌对分子不少。他们给鬼子通风报信。很可恨。几乎每个村都有敌对分子。日伪军还经常扫荡。斗争环境特别恶劣。那时候。缺枪少药。我一开始用的是土枪。土话叫‘撅把子’。打一枪就得掰开上子弹。身上最多时只有5发子弹。多是用来自卫。
其他人的回忆更有意思: 一九四二年冬至一九四三年春。挖地道是任河县党政军民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刘青山传达了地委的指示。布置了任务。区、县两级领导层层发动。当时在群众基础好的村庄。每天夜间青壮年和民兵都投入到挖地道中。每晚都挖到半夜或拂晓。一九四三年秋的一天。敌人包围了西杜各庄。民兵用“撅把子”打死了一个鬼子。和群众钻进地道。敌人拽住一个尚未钻洞的民兵赵景珩。用绳子拴上他。拉着栓他的绳子。让他下去喊群众出来。赵景珩下洞后。群众给他解开绳子。他拉拉绳子向洞口的 敌人说:“再见!老子走了”。气得鬼子哇哇直叫。
必要的时候。撅把子也是进攻利器。
河北八路军安国县敌后抗日武工队队长孙佐培。回忆用一把撅把子起家的往事。写到:
1942年。日军进行 “五一大扫荡”。保定地区许多抗日组织遭到破坏。为避其锋芒。主力部队撤到外线。这时。我被组织任命为安国县第一区“青会”主任兼武工队队长。领导当地群众开展敌后斗争。武工队创建初期。仅有一支能单发的土枪。那就是我手中这把“撅把子”。就是靠着这把土枪。武工队才慢慢发展壮大起来。农历七月初八这天。伪乡长刘富刚的长子结婚。我和3名队员装扮成贺喜的亲戚来到刘家。不一会儿。敌人三三两两地从炮楼里下来。也到刘家喝蹭酒。等鬼子汉奸酒醉八分时。我装作敬酒的样子凑过来。冷不防把酒碗砸在一个鬼子的脸上。抬手一枪打死另一个鬼子。其他敌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下了枪。等炮楼上的鬼子冲进刘家大院。我们已趁乱撤出。消失在青纱帐里。这次行动缴获了1支短枪3支步枪。得到了上级的嘉奖。
----------------撅把子独特的装弹方式。从中间撅开。撅把子虽土。却是一种不错的土枪。为什么呢?关键部位制作的不错。使用制式子弹。近距离威力很强!电影中。妇救会主任把枪打开。检查一下子弹。
李向阳的原型。太行军区 七分区乡辉县武工队队长郭兴谦的回忆也差不多。
他也是靠着一把撅把子。拉起了队伍:1941年1月。太行军区七分区的皮定均司令员到辉北检查工作时。对我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决定让我到七分区工作。于是。我终于实现了从军梦。经过1个月的接触。皮司令员发现我办事干练。具有一定的指挥能力。 就给了我3个兵2把枪。一支老掉牙的“汉阳造”长枪。一支“撅把子”短枪。长枪只有3发子弹。短枪只有2发子弹。让我回家乡组织敌后武工队。发动群众抗日。临 走前。皮司令员找我谈话。给我明确了3项任务:第一。用5个月的时间。把队伍拉起来。要壮大到七八十人;第二。一年内消灭5个日本鬼子、100个伪 军;第三。从敌人手中夺取2挺机关枪、100支步枪。手枪不限。 我回到家乡后立即着手发动群众。组建武工队。群众一听说要打日本鬼子。都争着报名参加。当年9月。队伍发展到40余人。这期间我们还积极寻找战机。同敌人 打了好几仗。就靠着一长一短两把枪起家。前后消灭日伪军100多个。缴获步枪110支、机枪2挺。
撅把子的制作很粗糙。使用时间一久。往往还容易生锈。看起来就像一块破铁。因为这种武器实在不像枪。鬼子还因此闹过误会。
一个日军老兵回忆。他曾 经在1945年应征入伍。分配到胶东负责修建沿海工事。防备美军登陆。当时刚刚17岁的他和几个新兵奉命在周边村庄抢粮食。突然被打了冷枪。一个日本兵手臂中弹。他们四处搜索。抓到了一个强壮的汉子。从他身上搜出一把撅把子。可是这几个新兵都不认识土枪。就问这个汉子:这是什么?汉子沉稳的回答:这是做木匠的工具。日本新兵看着这个粗糙不堪的铁块。做梦也没有想到是枪。就扔还给他。背着抢来的粮食。扶着伤兵走了。
回到部队。向小队长一汇报。他们每人都吃了一记耳光:什么木匠工具。那个就是枪。你们这群蠢货。放跑了八路!
等到他们再追回去。那个八路军民兵自然早就跑没影了。
---------------------------撅把子难看。威力却不小。一枪就撂倒了鬼子。它解决了有枪和没有枪的问题。如果没有撅把子。民兵就真的只能用大刀长矛和日本人干了。估计死几十个。才能拼到一个日军吧。
撅把子可以说是最差的手枪。却让八路军战士不需要赤手空拳和鬼子对抗。大大增强了敌后武工队的战斗力。
从这个角度来说。撅把子也是抗战的大功臣!
自然。如果能有一把最差最破的制式手枪。即便是八路军的民兵。也是不愿意用撅把子的!
撅把子不过是无可奈何的产物罢了!
其他观点:
我以前就感觉。抗战当中我军的轻武器是收藏家的天堂。军需官的噩梦。
光从步枪来说。除了比如汉阳。中正。三八。元年式之类常能听到名字的。还包括各个厂生产的以这些枪原型(毛瑟1888。毛瑟标准型。毛瑟98之类)的小改变体。
另外比如意呆利的卡尔卡诺1891。20年代时候曾购入数万支。可能和当年意呆利帮国军组建空军有关。
还有诸如奉系少量装备过的捷克半自动步枪ZH29
其他比如奥地利的曼丽夏。法国的勒贝尔也都有。在当时战场上都拖出来用了。如果细分可以写一本书。这还只是步枪...
另外还有比如有人提到的八一式马枪。其实还有一把土造的向应半自动步枪(不过这个已经是解放战争时期了)
其他诸如毛援的各式武器。中美租借法案的各式武器。加拿大援助的各式武器...
解放战争结束之后。上缴的枪里边几乎就没你想不到的...
其他观点:
抗战时期我国的枪械可以说是万国造。型号很驳杂。冷门枪械实在太多了。介绍几种名气较大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步枪类
1.毛瑟Kar98k步枪
现在很著名的98K。从1935年开始服役。直到二战结束前都是纳粹德军的制式步枪。是二战期间产量最多的轻武器之一。中华民国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补充大量损失的军火因此向德国订购了数万把的Kar98k。由于纳粹德国大力扩充军力。导致产能也到达了极限。所以中国装备的这款步枪的数量不是很多。而且还有不少是残次品。抗战中。毛瑟系列步枪很多。但是真正的98K却很少。
2.莫辛-纳甘步枪
当时中国的莫辛-纳甘步枪又名为“水连珠”、“连珠枪”。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由当时的苏联提供了数万支枪支给国民革命军。后来关系破裂苏联的援助也告中断。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后到1939年。国民政府与苏联重新修复关系并向苏联购买军械。并于1939年中期中引进了5万支莫辛-纳甘步枪。
3.三十年式步枪
由于其保险杆用铜合金制造而且是钩形。所以在中国被称为金钩步枪。三十年式步枪是日本三八式步枪的前身。清朝末期。中国政府购买一定数量的三十年式步枪。到抗战时依然有少量的三十年式步枪的身影。
4.M1加兰德步枪
M1加兰德步枪。在中国被俗称为“八大粒”或“八粒快”。不过由于抗战时期。中国军队使用的武器口径是德式的7.92mm。而美国的武器口径是7.62mm。因为子弹口径的不同。给后勤补给造成不小的压力。所以M1加兰德步枪在抗战时。中国装备的不是很多。
5.M1卡宾枪
M1卡宾枪是美国陆军1940年左右要求研制的一种替代制式手枪的自卫武器。在二战期间。M1卡宾枪及其变形枪是一种相当有效的步兵近战武器。
1945年初。美国根据援助法案援助给中国国民政府的。刚开始装备给中国国民革命军宪兵。后来在解放战争中。大量被解放军缴获。
6.捷克zh-29半自动步枪
ZH-29是捷克布鲁诺兵工厂的瓦茨拉夫·哈力克设计的一种半自动步枪。在1929到1938年间生产。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后就停产。只有中国采购过这种步枪。第一批就订购了150支。后来陆续进口约10000多支。张学良的卫队采用过该枪。中央军一些部队(36.87.88师)的的班长的制式装备。
7.八一式马步枪
八一式马步枪是一种手动式步枪。于1939年由八路军总部军工部技师刘贵富组织研制。该枪的特点是体积小、射击准确、外观漂亮。枪管上的瞄准星被彭德怀誉为“天下第一准星”。最突出的是枪上可自动展开又能固定的三棱刺刀。
8.毛瑟1871步枪
1871年式毛瑟枪。此枪系德国著名枪械设计专家彼得·保尔·毛瑟于1866年发明。1871年为德军正式采用。采用枪机旋转闭锁机构。闭锁突榨位于机头部位。中国江南制造局1883年试造12支外。四川、河南、广东、广西等机器局曾先后生产。出川抗日的川军大量装备这种老式单发步枪。
9.李恩菲尔德步枪
李-恩菲尔德步枪。在中国被称为“英七七”。是1895年至1956年英军制式手动步枪。有大量衍生型。也是英联邦国家的制式装备。不过中国对英制武器一向不感冒。所以李-恩菲尔德步枪在中国装备的很少。
冲锋枪
1.司登式冲锋枪
司登冲锋枪一款让自己人和敌人同样头疼的冲锋枪。该枪整体的设计可以说非常的简便。枪管是有钢管构成的。在里面可以看见弹簧。枪托的话则是焊接而成的。简陋的不能在简陋了!司登冲锋枪最大的问题就是走火。不少盟军士兵不是被敌人打死。就是被斯登冲锋枪打伤或打死。甚至英国士兵相信。只要将司登冲锋枪扔出去。绝对会有走火的枪弹击伤敌人。抗战末期。有一些斯登冲锋枪支援到了中国。国人俗称“偏插梭”。不过大量装备还是在后来内战时期。
2.M3式冲锋枪
M3式冲锋枪,是二战爆发后。美国军队为了满足对冲锋枪日益增长的需求。而研制生产的一种冲锋枪。由于外型像是替汽车打润滑油(黄油)的润滑油枪。也叫M3黄油枪。抗战后期。开始援助给国军。不过大量进入中国还是在二战之后的内战时期。
轻机枪
1.苏联DP轻机枪
DP轻机枪是前苏联捷格加廖夫主持设计的。1926年设计定型。1928年装备苏军。因供弹具为一个大圆盘状的弹盘。所以国人又叫它“转盘机枪”。1937年8月。中苏正式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后。苏联开始向中国提供经济贷款和军事援助。中国遂得到了该枪。在抗日战争期间。苏联共提供了5600挺DP轻机枪给中国。除国民党政府外。八路军和新四军也得到一批。
2.芬兰拉蒂LS26轻机枪
由芬兰枪械工程师拉提和沙勒伦共同于1926年设计完成。全长1180 毫米。重9.3 公斤。发射7.62×53毫米子弹。由枪身下方的25发弹匣供弹。抗战爆发后。中国向芬兰政府订购了三万挺拉提M26轻机枪。并要求将口径改为可以发射7.92x57毫米毛瑟步枪弹。但由于日本向芬兰政府施压。最后只有1200挺到货。
3.法国哈奇开斯M1922轻机枪
哈奇开斯M1922轻机枪是哈奇开斯枪族成员之一。全长1150mm。重8.5公斤。发射法国7.5×54mm莱伯尔步枪子弹。由15、24、30发弹板或是20发弹匣供弹。中国自1931年起开始采购哈奇开斯M1922轻机枪。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已买了2,620 挺。
4.刘易斯机枪
“刘易斯”式轻机枪最初由塞缪尔·麦肯林设计。后来由美国陆军上校I. N.刘易斯完成研发工作。曾经广泛装备英联邦国家。刘易斯机枪有两个特征。一个是采用粗大的散热筒包著枪管。作用是当开火时令空气被吸入筒中成为风把枪管吹冻。但后来证实此筒对冷却枪管效果有限但却白白增加枪重。另一个是在枪身上方的弹鼓。刘易斯机枪原本采用47发弹鼓。弹鼓采用中心固定式。开火时弹鼓轴承转动把子弹推入枪内。
中国于20世纪20年代早期进口此枪。并参加直奉战争、北伐、内战、抗战、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战。
5.麦德森轻机枪
丹麦生产的麦德森机枪是世界上第一种大规模生产的实用的轻机枪。从1905年至1950年间。麦德森机枪大量生产装备本国及出口。有不少于36个国家装备过麦德森机枪。并在世界各地的武装冲突中被广泛使用。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兵工署向丹麦订购了两批麦德森机枪共3,300挺。1938年。中国政府联系丹麦购买生产许可和相关设备。可惜在1940年6月。生产的全套设备及图纸在运输途中被日军炸毁于滇缅公路西南运输处的存放站。最后第51工厂只好继续生产已经熟悉的捷克式机枪。
6.M1918式勃朗宁自动步枪
M1918式勃朗宁自动步枪。也可以称为勃朗宁轻机枪。是一代枪械大师勃朗宁于1917年设计的一款轻机枪。枪的口径为0.30英寸(7.62mm)。自动方式为导气式。射击方式为半自动和全自动。
后来比利时FN公司购买了M1918式勃朗宁自动步枪的生产权。衍生出了FN M1930轻机枪。在1933年上半年就采购了5000挺。到1937年已经进口了9148挺。抗战爆发后。国民党政府又订购了8000挺。至1939年5月。通过滇湎公路一共运往内地7412挺FN Mle 30轻机枪。
7.马克沁-托卡列夫轻机枪
马克沁-托卡列夫轻机枪。原本是军用航空机枪。1926年苏联枪械设计师托卡列夫和波兰合作将这种用于飞机的气冷马克沁机枪搬到地上。1937年到1940年间。苏联为了牵制东方的日军。向中国提供援助。他把这种基本上已经是库存的产品搬了出来。交给了国民革命军。前前后后。一共给了1400多挺。
重机枪和通用机枪
1.法国哈奇开斯M1914重机枪
法国哈奇开斯M1914重机枪。由美国人班杰明·哈奇开斯所开设的哈奇开斯公司研发。1892年一名瑞典军官发表了一份导气式枪械运作的设计方案。哈奇开斯公司用钱把此设计版权买断了。以此发展出哈奇开斯M1897重机枪。1904年的日俄战争当中日军就把哈奇开斯M1897重机枪用于实战。霍奇克斯M1914重机枪就是其改良型。该枪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1930年。中国政府开始由法国进口哈奇开斯M1914重机枪。并要求将其口径改为可以发射7.92 x 57毫米毛瑟步枪子弹。到1935时。已经进口了1192挺。除了买原厂法国货外。中国兵工厂也开始仿制。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又向法国订购了1300 挺。但是。由于日本在外交上给法国施压。最后只有300挺到货。根据统计。抗战时中国军队总装备了2792挺哈奇开斯M1914重机枪。
2.ZB37式重机枪
ZB.37为一种气冷式重机枪。与ZB26式轻机枪是同门兄弟。都是捷克布鲁诺兵工厂的杰作。1935年。研制成功样枪。1937年定型量产。
国民政府在抗战开始前的1937年。从捷克进口了1000挺左右。主要装备各地的中央军精锐部队。ZB-37型重机枪火力猛。火力密度高。比同时期中央军装备的马克沁重机枪和日军装备的九二式和三年式重机枪在性能方面要占较大优势。深受国军官兵的喜爱。
3.MG13通用机枪
MG13通用机枪。是希特勒上台后。由西蒙和祖尔公司将水冷式德莱赛M1918式轻机枪改造而成的气冷式轻机枪。当MG34式机枪出现后。德国遂将该枪出口。国民党整军时购买的I号坦克及其他一些通信搜索车上装备的就是MG13轻机枪。八路军在1938年的长乐村战斗中。就使用过缴自国民党部队的MG-13轻机枪。在抗日战场上做出过一定贡献。
反坦克枪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英军的反坦克步枪。后来有一些援助给了中国。1945年初日军为了配合豫西鄂北战役而进攻河南西峡县。4月3日夜。该队日军的装甲部队在重阳店被配备博斯反坦克步枪的78军反坦克步枪队伏击。日军9辆坦克被击毁而国军无人伤亡。不过抗战末期国军已配发巴祖卡火箭筒。博斯反坦克步枪已变得作用不大。故也很快被淘汰不用。
鸟铳
这个不知道算不算。
就到这里。各位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见?或者你们还有哪些补充。一起来探讨。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个“赞”。还有“关注”。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21780.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把子,步枪,轻机枪,中国,重机枪,机枪,子弹,武工队,冲锋枪,装备
没想到大家都对抗战中我军有哪些冷门枪械?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八路军敌后武工队的屠龙刀是什么?撅把子土枪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看过电影《地道战》的朋友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