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今年10月份的珠海航展上面。展出了一个让人惊掉眼球和下巴的南天门计划。
南天门计划的核心。是一艘超级巨型的宇宙飞船。名称叫鸾鸟。
根据展台给出的技术参数。“鸾鸟”号总长242米。翼展682米。空载重量47200吨。标准任务重量112800吨。最大升空重量122900吨。单级入轨高度42000公里。
如果猛一看的话。这个“鸾鸟”感觉就不真实。很扯淡。但是实际上这是该计划的第2次曝光。
第1次曝光是在2019年的空军开放日上。当时有媒体报道过。空军开放日里展出的东西都是以前不开放的。这说明这个计划绝对是早于2019年就开始实施了。是一个真正在做的项目。
所以“鸾鸟”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巨型飞船计划。我们必须用力捏自己大腿一下。让自己保持清醒。然后再提一个问题:这玩意要怎么飞上天?
我们知道现在世界上最大的飞机就是乌克兰安东诺夫设计局的安225。最大的载重250吨。最大起飞重量650吨。
飞机之所以不能造的特别重。是因为升力来自于机翼上下翼面的气压差。但是地球空气最大的压力是1个大气压。所以上下翼面最大气压差就是1个大气压。实际上还远远达不到1个大气压。所以飞机的起飞重量是有限制的。
如果要制造特别巨大的飞机。就是要提高空气的密度。提高海平面的大气压力。但是这是不可能的。我们不可能改造地球。只有金星地表有100个大气压。在这种情况下。安225这样的飞机也许可以做到6万吨。
很显然。仅仅靠空气动力学。鸾鸟号是不可能飞起来的。
当然。空气动力学举升飞行器不是唯一的方案。除此以外。还可以像火箭那样用喷气推进系统。
但是化学火箭的极限是1万吨。而且进入太空的载荷。只是整个重量的5%不到。为了以最小的代价进入太空。火箭必须把用过的推进系统抛弃掉。这就是所谓的多级火箭。
我们以长征五号为例。最大起飞重量870吨。最大推力1000吨。只能把25吨荷载送入地球近地轨道。
美国曾经搞过一个猎户座计划。用原子弹作为动力。把宇宙飞船炸上天。
猎户座飞船呈圆柱形。用巨大的液压减震柱和推进盘相连接。飞船中部有一根释放管。通到推进盘中央。从释放管释放核弹。在推进盘后25米爆炸。利用原子弹释放的巨大能量。理论上可以举升10万吨级别宇宙飞船。
但实际上。光靠原子弹还不行。因为要产生推力。必须要动量。所以在释放原子弹的过程中。还必须扔出去一些塑料盘。让原子弹爆炸产生能量把这些塑料盘融化。形成高温的等离子体。才能够推动飞船。
很显然。鸾鸟号跟猎户座飞船的外形差别极其巨大。所以不可能靠原子弹爆炸反冲力推进。
既不可能靠空气动力学飞行。又不可能靠反冲力飞行。鸾鸟号的推进系统一定非常特别。
即使在科幻电影中。神盾局的飞船也需要4个巨大的风扇提供举升力。相当于垂直起降。但是鸾鸟号上也没有这样的设备。而且鸾鸟号要进入距离地表42,000公里的宇宙空间真空环境。风扇不起作用。
这种想不到答案的问题。只能到型号的展板上去找。还好这上面列举了11项关键技术。分别是:第1项。超大型构件精密总成技术;第2项。大型变循环引擎矩阵控制技术;第3项。大功率定轴式力场驱动技术;第4项。多机空间协同补给回收技术;第5项。综合仓室环境循环技术;第6项。定向能量护盾防御技术;第7项。结构自主修复技术;第8项。综合空间战场态势监控;第9项。高抗损多回路能源再分配技术;第10项。超距综合指挥技术;第11项。超大质量飞行器起降技术。
这11项里面。第2项是变循环引擎。说明飞行仍然要靠喷气推进。所以才会做成这种飞翼结构。而且还要在大气层中进行翼面操作控制航向。所以飞船有方向舵。
第4项。应该是针对鸾鸟号搭载的无人飞行器。
第5项。应该是指鸾鸟号维持人类生存环境。按照鸾鸟号的体量。应该有相当数量的操纵人员。维持生命的水和氧气等需要循环再利用。
第6项定向能防御罩。看起来很科幻。实际上在现实世界中是存在的。
就比如说超强磁场就可以粉碎一切物体。因为强磁场会把原子电子云的形状拉长。超过1万特斯拉的磁场。可以把原子核外电子云拉成一根长条。像针一样的形状。能够粉碎一切结构。
第7、8、9、10、11项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这里着重要讲的是展板上的第3项。大功率定轴立场驱动技术。这是啥?这是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概念。
我们知道大自然中的基本力是电磁力、弱护作用力、强护作用力以及引力。那么它这个力场到底是指什么?
最大可能就是引力场。也就是说通过改变飞船周围引力场来抵消地球引力。才能够让庞大的飞船升入太空。
鸾鸟飞行器上有4个显著结构突出在表面。这个可能就是引力场驱动部件。
根据展板上的介绍。卵鸟号的能源是两组VCN-1-Ⅳ机载聚变反应堆。
推进系统为38台kd-79bv复合引擎。盲猜一下。开头这个kd代表的就是“空中和地面”。也就是说在太空中也可以用。进入大气层中也可以使用。 bv为代表变循环和垂直起降。说明引擎可以喷口朝下。具有矢量控制装置。
这又是一种汉语拼音和英语混合的编码方式。因为垂直起降如果按照拼音是C开头(和前面的编码有重合)。所以只能用英语的V字来表示。
另外还有12组LC-1型力场驱动装置。 LC是力场的拼音缩写。这是飞船能够从地面升空的关键。
根据展板上的介绍。鸾鸟号使用的武器是4具高功率粒子扩散炮。16具高能脉冲激光炮。42组大型多用途导弹垂直发射单元和12组机载弹道导弹发射机构。
除此以外。鸾鸟号还要搭载多具小型无人飞行器。
根据展板上介绍。鸾鸟空载重量、满载重量之间有75,000吨的质量差。这75,000吨是什么?应该说。除了武器以外。大部分是喷气推进燃料。
我们在这里对鸾鸟号做一个总体的评价:使用反引力技术升空。使用喷气推进系统移动的超巨型宇宙飞船。
上述列举的11项关键技术。只有第3项是核心中的核心。属于超地球文明的技术。
反引力技术从来没有听说过。也许中国科学家已经取得了理论物理上的突破。也许三星堆考古队挖掘到了远古超文明留下来的碎片。但是秘而不宣。
总之。鸾鸟号是存在的。是90%的地球技术加10%超文明技术的混合产物。
其他观点:
中国“南天门计划”是真是假?
如果是在漫威展上看到这个计划。大家都知道这一定是假的。但在珠海航展上展出的“南天门计划”中的“鸾鸟”大型空天战略载机平台“鸾鸟”。却有些让人懵逼。因为珠海航展可不比漫威展。那里面站出来的家伙都是已经实现或者即将实现的。“南天门计划”到底是真的吗?
仅凭展台上的模型。估计大家对这个玩意儿的印象也就是一架大型飞翼飞行器。但展台一边的数据则显示。这架飞行器的数据实在非常吓人!
“鸾鸟”号总长242米。翼展682米;
空载重量47200吨。标准任务重量112800吨;
最大升空重量122900吨。单级入轨高度42000公里;
这不就是现代航母的参数么。比如尼米兹级的乔治·H·W·布什号航母的长度为332.8米。宽度为76.8米。排水量为10.2万吨。这架巨型飞行器的满载重量远远超过了尼米兹级的航母。而且它还能飞。到底是什么鬼?
当然很多媒体也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角度深度解析了这架飞行器。但角度却实在不太令人舒服。因为从全球最大的飞行器安-225的参数:最大起飞重量640吨。货舱最大载重250吨。充其量也就600多吨的级别。很明显千吨级都达不到。却试图解读中国将实现十万吨级飞行器。
局座早在10月25日就已经做了澄清说明:
“南天门计划”是中航环球文化专门为本次空军开放日打造的实景沉浸式体验活动。以未来科幻题材的模式。进行航空航天知识的科普。
简单地说就是一个游戏。也就是中航环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造的“AVIC宇宙”中的故事情节。除了“南天门计划”“鸾鸟计划”外。还有“天行计划”。和“漫威宇宙”一样都是可能打造成大IP的沉浸式体验游戏。未来也可以改编成电影。而从我国近几年来电影制作水准的提升。距离这天也不会太远。
南天门计划中的鸾鸟号是一架能直接入轨的飞行器。从现代技术角度来看。飞行器从地面到达近地轨道的技术一般有如下几种:
火箭直接将载荷送入轨道
空天飞机从机场起飞直接入轨
第一种大家应该非常熟悉了。原理很简单。以自带氧化剂与燃料的火箭发动机。燃烧从发动机喷口喷出。以反作用力向前飞行。由于自带氧化剂。因此也可以在真空状态中燃烧。因此它可以一直用一种发动机推进入轨。
入轨速度要求则是第一宇宙速度也就是7.9千米/秒。这是绕地圆周速度产生的“离心力”与重力相等的速度。使得航天器可以在轨运行。因此它必须在卡门线以上。也就是100千米以上。但此处仍然有大量空气分子。一般的轨道高度至少在300-400千米(仍然有空气阻力。经常需要轨道维持)。
从火箭与载荷之间的悬殊差异。可以知道火箭是非常不经济的。比如CZ-5B(长征五号B)的近地轨道载荷(一般指空间站高度轨道。高度大约400千米左右)25吨。自身重量为880吨左右。那么按比例算。“鸾鸟号”空天母舰发射起飞的总质量为4,326,080吨。也就是430万吨左右。这个级别。一次就把全中国十多天的车用油给烧了。
空天飞机有可能吗?
从“鸾鸟号”的外形来看。这是一架适合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飞行器。因为它的机翼长度远超机身长度。这是飞翼的典型气动外形。而且这个梯形翼也无法适合高超音速飞行。因为想要进入近地轨道。速度是必须的。即使它在起飞时穿越大气层也需要超高音速。
高超音速飞行器飞行时的温度分布图
空天飞机的发动机有几种模式。第一种就是吸气式涡喷或者涡轮风扇发动机。这种发动机按关键指标是推重比与油耗。假如算比冲的话大得令人发指。因为它可以利用大气层内的氧气。并且风扇可以吸入大量的空气排出变成推力。
起飞后高度与速度增加。普通的吸气式喷气发动机不再适合。那么需要切换成冲压发动机模式。继续到超燃冲压。马赫数在6~10以后。此时飞行器的高度在60千米左右。已经达到大气层边缘。
之后由于空气稀薄难以再利用大气层中的氧气。那么此时就需要开启火箭发动机。继续将飞行器加速。直至它达到第一宇宙速度入轨。
从这个过程中。飞行器会在大气层中经历至少10马赫以上的速度。这种速度下的飞行器气动外形有很多种。但绝不是飞翼。所以鸾鸟号以这种方式是不可能飞出大气层的。会在高超音速的激波作用下解体。
相比较而言。这种巨型天基母舰还是有可能实现的
有没有新体制的发动机可以保证鸾鸟号飞出大气层?
相信很多朋友都想到了核动力火箭。这不是巧了么。2021年10月22日福克斯新闻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员20日在听证会上称。为应对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崛起。美国需要核动力航天器才能与之竞争!
这就是核动力火箭。它的比冲是当前最高的比冲氢氧机的2倍左右。尽管比冲增加了。但对于百万吨级的燃料就算降一半又如何呢?而且如此大推力的火箭。需要多大的核反应堆?一旦坠毁产生的天量的核污染。估计地球上就不用回来了
有可能实现的几种发动机模式
首先就是核聚变发动机。这种聚变发动机低污染或者无污染。当然用磁约束核聚变方式显然是不行的。那个需要强大的磁场。需要超导磁铁来实现。质量太大了。
可以用作推力火箭的核聚变发动机一定是惯性约束。也就是激光打在燃料标靶上产生核聚变反应。其强大的能量释放推进飞行器前进。那么大约需要多少质量的核聚变燃料才能将其推到近地轨道呢?下面来个简单的比例计算:
1克的质量完全转换为能量约相当于2万吨TNT当量;
煤油的热值大约是TNT的十倍;
鸾鸟号起飞到近地轨道大约需要430万吨煤油。也就是相当于4300万吨TNT的能量;
假如换算成质能转换的话需要2150克的质量完全转换为能量;
按聚变反应普遍为7‰质量亏损计算。那么需要307千克核聚变燃料。或者正反物质各1075克。看起来确实不多。但这技术实现可就难了。
反重力与空间曲率发动机
从现在意义上来看。反重力发动机似乎并不存在。不过好莱坞大片以及《三体》中描述的曲率或者曲速发动机就能实现这个。因为重力效应按广义相对论来解释。它就是质量扭曲空间的结果。而曲率或者曲速发动机扭曲空间后的弹性维持飞行器“前进”。
所以可以制造出一个空间的膨胀与拉伸产生的“牵引力”与地球与飞行器之间的引力相等的空间曲率场。这不就是反重力技术了么?只是可惜的是这俩大神连影子都还没有呢。
火箭有一个巨型整流罩。所以飞行器是啥气动外形是不敏感的。因此鸾鸟号可以用火箭送出去。只是代价实在是太大了。但它无法返回地球。因为气动外形不适合高超音速飞行。
空天飞机模式也不适合。原因是其气动外形结构。核动力同样不行。包括后面的核聚变(也许50年内可以实现)。最后的空间曲率发动机不在意外形。是可以实现的。但八字都不知道从哪开始写。
结论很简单。就算实现空天飞机。也不会长鸾鸟那个样。这玩意儿真的只能存在于游戏中。
其他观点:
假亦真时真亦假。南天门计划可看做中国版星球大战。针对目标是外星人。短期看真实度不高。长期看是可行的。地球的土地都被瓜分完了。开发太空扩大人类的资源边界。降低地球的内卷。也能维护地球和平。
星球大战计划是真的吗?是真的也是假的。前苏联觉得是真的。梭哈资源全押上。结果摊子铺大了爆仓。类似企业有钱后贪大求全乱投资。结果危机来了企业破产。美国觉得是假的。弄几个示范项目。先把泡沫吹起来。开动媒体机器宣传。夺得话语权。没想到真有人信。中国觉得这事可行。没钱只能做基础研究。钱多了可以推进成熟的。慢慢来好饭不怕晚。
不同的看法造就不同的未来。苏联没等到大力出奇迹就嗝屁了。美国关停了F-22生产线。波音747上的大鼻子激光也下马了。1小时打遍全球屡试屡败。电磁弹射航母难堪大任。中国这边激光、电磁炮、空天飞机、高超音速导弹都已开花结果。
南天门计划。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不跟没面子。跟了浪费资源。跟与不跟自己看着办。万一中国出了成果。到时候可没后悔药吃。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21785.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飞行器,南天门,发动机,计划,这是,技术,空天飞机,重量,飞船,火箭
没想到大家都对中国“南天门计划”是真是假?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今年10月份的珠海航展上面。展出了一个让人惊掉眼球和下巴的南天门计划。南天门计划的核心。是一艘超级巨型的宇宙飞船。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