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滕王阁序》的作者为唐代文学家王勃。
王勃。是初唐一位才华出众的年青诗人(隋唐间诗人王绩的侄孙)。少年聪慧。十四岁时就已知名。被誉为神童。
据传。他作文时。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然后倒头蒙面而卧。忽起书之。整篇文章不再改动一字。时人谓之\"腹稿“。
王勃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为初唐文坛四杰。
滕王阁。故址在唐代洪州(今江西南昌)附近。是唐高祖的儿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修建的。
公元675年时。王勃往交趾(今越南)探望父亲。路过洪州。时任洪州都督的阎某在重阳节时于滕王阁宴请宾客。王勃参加了宴会。即席赋诗并写下了这一传世名作《滕王阁序》。
文中描绘了滕王阁周围的景色和宴会的盛况。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慨。既牢骚满腹。又以达人知命的消极思想聊以自慰。并对宴会主人和座中宾客进行了许多恭维。
《滕王阁序》全篇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而气势奔放自然。在艺术上是骈体文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篇作品。
原题作《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其中。尤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为传世名句。
文中。另有诸多诗句传诵后世。如: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其中。\"物华天宝\"。物华。指宝剑。物的精华是天的珍宝。“牛“、“斗\"。指的是天上二十八星宿中的两个星宿。
这两句是用龙泉、太阿两把宝剑的故事来说洪州有奇宝。(典故祥见《晋书:张华传》)。张华:西晋文学家。
\"人杰地灵\":人中俊杰是由于地的灵气所钟。\"徐孺”。即徐孺子。东汉时期的名士。世称\"南州高士\"。写作徐孺是因为此骈体文要求对仗整齐的缘故。用来比喻洪州出人才。
文中另有许多句子。被后世引用或作成语使用。如:“千里逢迎“、\"高朋滿座\"、\"渔舟唱晚\"、\"兴尽悲来\"、\"萍水相逢\"、\"达人知命\"、“桑榆非晚”、\"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空怀报国之情”、”老当益壮“、\"一介书生“、\"临别赠言\"、\"登高作赋\"等等。
其中: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桑榆非晚。桑榆。古称日入的地方。也用来表示时间晚。现在也指上了年纪的人并不服老。
(其他不再解释。)
文中。不仅对仗工整。声律铿锵。且多引用典故。引经据典。如:《世说新语》、《山海经》、《史记》、《论语》等等。
所以说。《滕王阁序》可以称得上代表了我国古代骈体文的最好水平!
其他观点:
王勃的《腾王阁序》代表我国古代骈文的最好水准。有很多优美的语言文字广为流传。其中有23个典故、21个成语至今被人旁征博引传为佳化。
23个典故为:1、徐孺下陈蕃之榻2、雎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3、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4、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5、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6、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7、冯唐易老。李广难封8、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9、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10、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11、北海虽赊。扶摇可接12、东隅已逝。桑榆非晚13、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14、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15、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16、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17、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18、他日趋庭。叨陪鲤对19、今兹捧袂。喜托龙门20、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21、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22、兰亭已矣。梓泽丘墟23、请洒潘江。各倾陆海。
《滕王阁序》中的21个成语引用至今流传千古
1、物华天宝2、人杰地灵3、胜友如云4、高朋满座5、腾蛟起凤6、钟鸣鼎食7、云销雨霁8、响遏行云9、天高地迥10、兴尽悲来11、萍水相逢12、冯唐易老13、老当益壮14、穷且益坚15、涸辙之鲋16、失之东隅。收之桑榆17、一介书生18、投笔从戎19、高山流水20、盛延难再21、陆海潘江。
王勃:才华横溢、才高八斗
滕王阁: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滕王阁序》:锦绣文章、字字珠玑
其他观点:
岂止是代表古代骈文的最好水平。要我说就是现代散文也没有超越的。我从中摘出几句和大家共勉也许能提振大家阅读此文的兴趣: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一句描写秋景的诗。我不作过多赏析。你只要闭目遐思。就会立刻被这美丽的秋景迷醉。二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注意。这里这个“数”字。是指“天数”。是自然规律的意思。上半句是说。宇宙洪荒。无穷无尽;下半句则是。兴衰转换。否极泰来。人们必须要懂得这一自然法则才能活得潇洒。三句。“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注意。这里的“失路”是失意的意思。意在作者空怀抱负怀才不遇。尽管高朋满座却都是初次见面。没有人理解“我”的报国之情。四句。“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注意。这里的“宁”字是“怎么”或“怎么能”的意思。这两句话是说。人老了应该壮志不老。怎么能改变初衷呢?越是贫穷越要坚定意志。不能泯灭早已树立的凌云之志。这两句诗暗合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诗句。且给人们耳目一新的感觉。《滕王阁序》是初唐年轻诗人王勃所作。气势恢宏。字句惊人。其中“萍水相逢”、“老当益壮”等成语广为流行。所以我说《滕王阁序》是我民族文化的奇葩。很值得后人借鉴、传颂和传承。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23201.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萍水相逢,王勃,物华天宝,老当益壮,骈体,人杰地灵,文中,初唐,典故,成语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什么有很多人说王勃的《滕王阁序》代表我国古代骈文的最好水准,你喜欢哪些优美的语言?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滕王阁序》的作者为唐代文学家王勃。王勃。是初唐一位才华出众的年青诗人(隋唐间诗人王绩的侄孙)。少年聪慧。十四岁时就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