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一从二令三人木”确实是出自王熙凤的判词。但是。如果简单地把它认为是围绕着王熙凤个人结局的预言。那就无论如何也不能完全正确地理解出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了。事实上。对它的解读。历来尽显千奇百怪。五花八门。
书中。在写观赏“红楼梦”十二支曲子时。警幻仙姑对宝玉说:“此曲……或咏叹一人。或感怀一事。”其实主要还是借人说事。借表面对人物的咏叹。来感怀隐藏在背后的真事。判词与“十二支”是相互对应的。自然也是咏人为次。感事为主。
更重要的是。要正确理解“一从二令三人木”。还要注意两点:第一。不能孤立地只看这一句。需要将它放入整首判词中一起理解。甚至还须与“十二钗判词”的其它判词有紧密的连系;第二。判词是用谶语隐语形式写出来的。如果按诗词的思维逻辑。理解起来肯定会出现偏差。
王熙凤的四句判词是: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关于“凡鸟”有这样一个典故。曹魏后期。嵇康的哥哥嵇喜。因攀附权贵而被清流们看不起。一天。吕安前去拜访嵇康。得知嵇康不在。转身就要离开。嵇喜忙挽留时。吕安在门上写了一个大大的”鳯”字。“凰”字拆开就是“凡鸟”。意在讽刺嵇喜庸俗。这里当然是用来指王熙凤。
“末世“在这里也很关键。到底是国家的末世。还是家族的末世呢?主流红学认为是包衣曹家的末世。而嵇喜被讽刺为“凡鸟”之时。正处于曹魏末期。显然是国家王朝的末世。而非家族之末世。
“都知爱慕此生才“。看上去很简单易懂。其实并不太好理解。“都知”指的是谁?“此生才”指的又会是谁呢?这就要连系到前一句中嵇喜被清流认为是“凡鸟”。本句仍然与嵇喜有关。因为他虽然被清流们看不起。但在当时。更多的人却称赞嵇喜有“当世之才”。
而在判词中所显示的。时人对嵇喜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也是隐指王熙凤或者说她影射之人。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同样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正是这种分裂的形象。加上书中写她“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贾母笑她是“泼皮破落户儿”。同时还不认得字。又心狠手辣。一直以来。就有许多红楼研究者认为王熙凤影射魏忠贤。而判词的前两句。也确实在用嵇喜暗隐魏忠贤。就象嵇喜一样。魏忠贤也一直被自称清流的东林党人所看不起。可在当时却有更多势力之人在追捧他。称他功绩超过了伊尹周公。
同时。嵇喜的“当世之才”的“当世”自然是指“魏”国。在这里正好可以被用来暗隐魏忠贤之“魏”。“嵇喜”之“喜”又与“熹宗”之“熹”同音。不也是在以这种巧合在暗隐魏忠贤于熹宗时期弄权乱政吗?
“一从二令三人木”。既然前两句是用嵇喜暗隐魏忠贤。那么本句就不是象主流红学专家认为的那样。王熙凤对于贾琏一是顺从。二是命令。三是被休弃了。嵇喜被认为是“凡鸟”有“当世之才”时。正处于曹魏的“末世”。而魏忠贤也处于明朝的“末世”之际。
可是。这个“末世”有没有具体所指呢?在秦可卿判词中写道“箕裘颓堕皆从敬”。敬指贾敬。谐音“嘉靖”。“一从”即“皆从敬”。隐指从嘉靖二十一年“任寅宫变”开始的。朱明王朝进入衰退和末世。“令”为发号施令之人。“二令”则是指嘉靖帝的儿子明穆宗朱载坖。和孙子明神宗朱翊均。
“三人”为“泰”字的上半部分。隐指“泰昌”帝朱常洛。“木”则指天启帝朱由校和崇祯帝朱由检。因为他俩名字中都带“木”旁。也就是说。“一从二令三人木”所代表的是。明朝自1542年“壬寅宫变”进入末世。共经历了世宗、穆宗、神宗、光宗、熹宗、毅宗六个时期。
“哭向金陵事更哀”。隐喻的是明朝进入末世的一个结果。和历史节点。自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进入末世后。共经历了一百零二年。终于在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随着朱由检在煤山自缢殉国而宣告灭亡。在这种悲痛凄惨的景况下。大臣们不得不于一个多月后推举福王朱由崧在金陵(南京)建立了南明弘光政权。
所以说。王熙凤的判词。既不是对王熙凤最后结局的预言。也不能简单地看作是写魏忠贤的个人经历。而是在隐藏一个末世的历史时期与节点。当然也由于魏忠贤的乱政擅权。更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其他观点:
王熙凤的判词一从二令三人木一直以来争论不断。关于具体说的什么也是众说纷纭。各种解释都有。但我认为凡是不按文本解读的都是耍流氓。我赞同一从二令三人木是王熙凤人生境况的演变。
我们先看王熙凤的判词:后面便是一片冰山。上面有一只雌凤。其判曰: 凡鸟偏从末世来。 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甲夹批:拆字法。】 苦向金陵事更哀。
脂砚斋明确评语:一从二令三人木是拆字法。这表明人木是休的可能性极大。我们简单梳理一下王熙凤的人生历程。就会发现。嫁给贾琏的王熙凤确实经历了一从二令的过程。八十回后缺失。按照前面情节铺垫。被休是极大可能。
(一)
林黛玉进贾府时。王熙凤应该嫁过来不久。那时候她和贾琏感情不错。在秦可卿死之前。王熙凤还是恪守本分与贾琏夫妻恩爱的。第八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小夫妻中午过夫妻生活。表明二人感情非常好。那时候贾琏主外。王熙凤主内。她对贾琏还是顺从的。
意外出在秦可卿的葬礼。王熙凤协理宁国府。这给她的野心造成极大的虚荣和满足感。看她回来和贾琏炫耀。我懂什么呢?不过是胡闹一通云云。都是得意之状。随后她就渐渐插手贾琏主外的事。尤其省亲盖大观园。王熙凤再也不掩饰对权力的角逐。
(二)
有一个细节说明贾琏和王熙凤关系的转变。宝钗过生日。王熙凤和贾琏商议。这是两人最后一次商议事:
贾琏道:“既如此。比林妹妹的多增些。”凤姐道:“我也这么想着。所以讨你的口气。我若私自添了东西。你又怪我不告诉明白你了。”贾琏笑道:“罢。罢。这空头情我不领。你不盘察我就够了。我还怪你!”说着。一径去了。不在话下。
这件事看出来王熙凤渐渐掌握了夫妻之间得主动。虽然还是商量的口气。却已经拿定了主意。贾琏也妥协。不领王熙凤的空头人情。你有能力你就去做。夫妻之间彻底易势。女上男下!之前之后王熙凤就开始了肆意妄为。包揽诉讼。放高利贷。整死贾瑞。辖制贾琏。借刀杀尤二姐……等等手段王熙凤可说是毫无顾忌。贾琏在他面前被她欺压的抬不起头。她对贾琏说:我们王家可哪里来的钱。都是你们贾家赚的?别叫我恶心了。把我王家的地缝子扫一扫。就够你们过一辈子呢。说出来的话也不怕臊!这岂是一个妻子的语气?这时候的王熙凤对贾琏的态度早从顺从变成命令。
(三)
俗语有云。站得高跌的重。王熙凤自以为自己凡事比人强。谁也拿她没办法。却不想男权社会。她所有的河东狮吼都是男人愿意受她委屈。一旦贾琏强势。两人关系必将易势!贾琏偷情。第一次和多姑娘只说多姑娘就是他的娘娘;第二次和鲍二家的就说换一个能怎么样呢?等偷娶了尤二姐话锋就变成只等王熙凤死了好扶正尤二姐。最后尤二姐死。贾琏发誓:“我忽略了。终究对出来。我替你报仇。”贾琏态度越来越变化。对王熙凤越来越恨。一旦后面贾家事发。王熙凤所作所为一定先被捅出。那时候王熙凤所有恶事都将呈现世人面前。所有人都不会护佑她。被休也顺理成章。
王熙凤判词一座冰山。一只雌凤。雌凤是王熙凤。冰山是王熙凤所面对的局面。她与所有人为敌。所作所为与世俗不容。人情法理上面。王熙凤一个也不占优势。出事后。所有人都只能冷对她。绝不会伸出援手保护她。众叛亲离下。就如雌凤落冰山。孤立无援。只可怜平儿。一旦王熙凤被休。平儿绝留不下来。实在可叹!
君笺雅侃红楼。多歧为贵。你的关注将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动动手指。关注一下。欢迎收藏转发。非常感谢 !
其他观点:
《红楼梦》中。精明的女子何其多?但精明外露的女子却以王熙凤为首。王熙凤。一个出身名门贵族的女子。读的书不多。大字能识几个。但因家族专管各国朝贡之事。家人与洋人经常打交道。使得王熙凤的视野较为开阔。性格更为开朗。当然也更精明。用贾珍话来说。就是“自小玩笑时便有杀伐决断的”。
我们知道《红楼梦》中第五回各钗的判词概括了每个女子的一生。从出身到性情。从经历到结局等等。而在王熙凤的判词中。有句话被读者猜测讨论了两百多年。也不过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们不妨借此做个厘测。聊胜于无罢。
王熙凤的判词: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甲夹批:拆字法。】苦向金陵事更哀。
王熙凤判词中的画是一座冰山。上面有一只雌凤。
判词前面两句的意思很通俗易懂。这里就不用做解释了。倒是第三句。脂批是拆字法。到底何意?我想应是形容贾琏对王熙凤的态度过程从开始的顺从到冷落再到休弃!
顺从
凤姐未过门前。荣府的大小事务都由贾政一房打理。可贾政是个不惯机会家务俗事的人。而贾琏好言谈机变的便多由贾琏代办。凤姐过门后。贾府一应事务就落到了她的手上。贾琏反退了一射之地。
对于这个能力才干在自己之上的贾琏。开始他倒无所谓。原本就是个纨绔子弟。夫人理家自己乐得清闲。而且贾琏此人毫无争荣夸耀之心。比如凤姐要与其商量给宝钗做生日的事。贾琏便道:“你大小事儿都办过的。还来问我作甚?”。凤姐便称讨个示下。
贾琏笑道:“罢。罢。这空头情我不领。你不盘察我就够了。我还怪你!”
更有大观园建成后。贾芸跟贾琏多次求过揽份活。但贾琏每次与王熙凤商议。皆被王熙凤后来居上安排了人。贾琏也只能作罢。贾芸聪敏。辗转找到王熙凤。见面一次就成功了。王熙凤得意:”谁让你绕远道走。怪谁呢?”。完全不给贾琏面子。但贾琏对此倒是无所谓。两人夜里也是琴瑟和鸣、缠绵不尽。
冷落
贾琏虽可以无视王熙凤超强的权欲。但在夫妻生活上。终究有着较高的要求。书中称贾琏是个离了凤姐就要寻事的人。可见此人某方面欲望确实强烈。而凤姐除了权欲。更是个吃酸捻醋的女子。
贾府有个规矩。但凡爷们大了会在其房里安排一两个通房丫头。贾琏屋里亦不例外。在娶妻前就有了两个房里人。可王熙凤刚过门。便找理由把两人赶出去了。为了阻止贾琏纳妾又显得自己贤良。还强迫平儿做了贾琏的通房丫头。可因为凤姐善妒。平儿与贾琏一年行房不过两三次。
凤姐原本没有儿子。却又如此专权善妒。此举本身已犯了“七出”之条。故而贾琏偷情鲍二家的时。凤姐撒泼打滚要死要活。贾母也不过安慰其“世人都打这么过来的”。虽说安慰。但谁听不出来这是给贾琏撑腰?我想正心吃了这次的亏。凤姐在后来遇到尤二姐时才采用了怀柔战术。
在历经多姑娘、鲍二家的、尤二姐几个事件中。贾琏对凤姐的态度都有所不同。贾琏从“等我的性子上来。打碎她这个醋缸。他才知道我呢。”。到了偷情鲍二家事发时。拔剑怒道:“我也急了。一齐杀了大家干净”。直到尤二姐死后。贾琏愤恨道:“我忽略了。终究对出来。我替你报仇”……
贾琏对凤姐的态度在慢慢厌恶和冷漠。
休弃
贾家被抄时。王熙凤此前所作所为必定被翻账。她曾因三千两银子弄权铁槛寺。害死了一对青年男女;也曾让尤二姐未婚夫状告贾琏国孝家孝娶妻之事;亦曾私放高利贷多年……罪孽缠身。凤姐必定要被问罪。继而锒铛入狱。
而贾琏在此前有可能为了撇清干系先休了凤姐。也有可能在王熙凤出狱后想起前尘往事休弃了她。在第二十三回。宝玉从贾政屋里出来。书中写到:
刚至穿堂门前。【庚辰双行夹批:妙!这便是凤姐扫雪拾玉之处。一丝不乱。】
凤姐曾经多么风光无限。曾经那么八面玲珑长袖善舞。如何落得冰天雪地里扫雪的境地?不过是因为凤姐被贾琏休弃。对于凤姐的人生转变。第二十一回回目脂批中便见端倪:
……但此日阿凤英气何如是也。他日之身微运蹇。亦何如是也?人世之变迁。倏忽如此!
世事变迁。物是人非。凤姐机关算尽太聪明。却误了卿卿性命。
王熙凤原是只凤凰。可凤凰一般只在盛世才会出现。偏偏王熙凤生于贾府的末世。注定要像那图中的雌凤一般。孤立于冰山之上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23629.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王熙凤,贾琏,判词,凤姐,金陵,都是,明朝,是个,两人,顺从
没想到大家都对《红楼梦》中凤姐的判词“一从二令三人木”是什么意思?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一从二令三人木”确实是出自王熙凤的判词。但是。如果简单地把它认为是围绕着王熙凤个人结局的预言。那就无论如何也不能完全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