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我来推荐一本书。比较冷门。关注的也是唐诗中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但是其独特的视角却值得收藏。那就是姜剑云教授的《审美的游离》一书。本书将中唐以孟郊、韩愈、贾岛、李贺为代表的诗派称“怪奇诗派”。在重点探究了这一诗派的艺术风格、形成原因、日后影响等方面的同时。也展示了中唐的各家诗派的基本特征及主张、影响。全面展现了盛唐之后中唐时代的诗歌风貌。
中唐的确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用杜甫的几句诗来形容最为贴切。一为《江南逢李龟年》中“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一为《登楼》之“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同样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转折点。从此之后。虽然有宋之才情。明清之繁荣。但整个社会无可避免地向下滑坡已是不争的事实了。盛唐时代磅礴万里的心胸。虎吞天下的豪气已一去不返。只留下这一地落花供后人凭吊。而满眼所见只是“万方多难”的悲哀。大悲大喜。在短短的数十年间竟依次上演。的确令人愁肠百结。感慨万端。眼前的繁花。眼外的凋零。均在这个时代体现了出来。
因此。恰恰是这样的时刻。正是文学的幸事。在转折期时。往往会产生时代的巨人。而盛唐之后的中唐。也正是这样一个转折的时代。也同样是巨人叠起的时代。大历十才子不过是时代的前奏。韩柳、元白、贾岛、李贺等名诗人依次出现。如群星璀璨。照亮天空。他们以各自的方式。在这乱世中追求自己的生命价值。形成了令人后人赞叹的文学盛况。这些诗人大都出生于安史之乱时期或之后。从父辈那里得知了开元盛世的繁华。而身处于藩镇割据的乱世之中。他们对于时代认识的视角自然非常独特。
只可惜在以往。我们往往关注的是这个时代的文。韩愈、柳宗元为唐宋八大家的开创者。苏东坡更是赞美韩愈“文起八代之衰”。但却常常忽略了其诗歌的重要性。而姜教授独具慧眼。从诗人的风格入手。以“怪怪奇奇”之语归纳以韩愈为代表。以孟郊、贾岛、李贺、卢仝等人为中坚的诗派特征。并以此为出发点。全面介绍了中唐时期的各大诗歌流派。不仅让我们看到这个转折时期的异彩纷呈的文学风貌。同时也揭示了文学发展的流向趋势。
风格本来是文学评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有了风格才有了个性。才有了表现时代风貌的特征。也有了展现个性的舞台。姜教授此书就是以诗人的风格探究重点。展现了“怪奇”诗派桀骜不驯。特立独行的文学风格。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编。前有引论。后有综论。引论着重探讨流派的界定及对诗人流派的命名标准。为后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上编先介绍了中唐前期形成的。主要按地域划分的四大诗派。再介绍了与“怪奇诗派”并存的以白居易、元稹等为代表的通俗诗派及以令狐楚、裴度、权德舆、武元衡等当朝名相为代表的雅正诗派。由此引出了对怪奇诗派主要成员的介绍。中编为本文的主体。着重介绍了怪奇诗派主要成员的不同艺术风格及相似的艺术表现。而下编则剖析了该诗派生成、衰变的原因及对后世的影响。而在综论部分中。姜教授着重探讨了这一诗派独特审美观形成的原因。并通过与古今中外相似诗歌风格的比较。探究文学的发展趋向。
本书的中编为全书最精彩之处。姜教授以高屋建瓴的视角。一方面从宏观把握这一诗派的“怪奇”所在。另一方面又从细处着手。审视诗派中五位核心诗人的不同个性。
他以“硬语盘空”概况孟郊的谴词造句的特点。指出其人个性拙直孤傲。诗风寒峭刚硬。因此善用寒词硬语。形成怪奇的语言风格。“怪奇在‘语’”。
而韩愈则善于以雄浑的笔调、奇异的想象营造一个光怪陆离却又异峰高耸的世界。故而“诗涛诵退之”。形成怪奇的境界气势。“怪奇在‘势’”。
卢仝的诗体裁怪异。“长短不拘。变化无常”。打破了一切诗歌的格律法度。“不循诗家法度”。自成一派怪奇体例。“怪奇在‘体’”。
李贺的诗则情景互生。亦情亦景。将大千世界的神奇境界、百转柔肠、千般异彩尽收入诗中。恰似“百家锦衲”“光夺眼目”。形成怪奇的意象。“怪奇在‘象’”。
贾岛的诗则常常表现幽僻荒凉之地。清寂孤苦之情。多为“荒斋幽居”“禅房廨署”的苦吟低唱。形成怪奇的境界。“怪奇在‘象’”。姜教授对几位诗人的诗歌可谓烂熟于胸。故对于其风格的把握也是极为准确的。
在此章最后。他指出几位诗人的奇特之处有所不同:“卢、韩、李(其中尤其是李贺)怪在‘物境’。孟郊特重‘情境’。而贾岛则在‘意境’”。而与此同时。他还特别注意几位诗人的共同特点。故特别点出其个性特征虽有所不同。但总能归于“怪奇”之流。这就为下文叙述几位诗人的相似的艺术表现埋下了伏笔。作者以三句古人评价归纳其特点。首先强调其为“唐诗之一大变”。表现他们“尚古隳律。不愿韵俗”的个性。再以“远去笔墨畦径”说明其“想落天外。逆理悖常”特征。最后用“人所应无。我不必无”表现他们“以丑为美。竦人视听”的追求。
而我从姜教授的总结中得出一条结论。就是这些诗人们均不愿在已走向顶峰的诗歌形式及内容上徒劳努力。而渴望走出一条表现自己个性。展现自我意识的道路。故而游离于主流的审美观之外。形成了这种特殊的风格。这也是本书题目的由来。
其实。怪奇也罢。游离也好。其实是不同于流俗。追求自我价值的一种表现方式。记得多年前曾有人提出“为什么李贺不写律诗”这一问题。姜教授在书中指出。上述的几位诗人中。孟郊、卢仝和李贺的诗卷中竟无一首七律。这并非他们才力不及。而是他们个性使然。他们崇尚古风。对于当时已至顶锋的律化和雅化的风潮不愿随波逐流。故不愿为此类诗。文中大量引用了这些诗人的诗篇。内容翔实。评述细腻。宛如一幅精心绘制的工笔花鸟。一足一羽都足以传神。
姜教授探究诗人的风格。一方面从纵横两方面进行比较。在纵向上。他结合时代的背景。明确文学发展的走向。明确了金代中后期“怪奇”诗派的再度崛起及现代诗歌中类似风格产生的原因。在横向上。姜教授不仅将怪奇诗派的风格与及与当时不同风格诗人进行比较。还延伸至波德莱尔的《恶之花》、艾略特的《荒原》等国外著名诗歌。从而对诗歌的时代精神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我们从中也能看到西方所谓的“世纪末”的忧郁在古老东方的表现。
另一方面。我们也能从此去探究诗人创作最主要的魅力所在。自风格入手。我们能找到诗人身上时代的共性。也能发掘出其独特的个性。共性表现了特有时代的独特魅力。而个性则是诗人自身艺术感染力的表现。可以说。这本书完整地展现了风格研究的范畴及内涵。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23656.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诗人,风格,时代,教授,诗歌,这一,个性,的诗,盛唐,几位
没想到大家都对有哪些关于宋词,唐诗的书籍值得推荐?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我来推荐一本书。比较冷门。关注的也是唐诗中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但是其独特的视角却值得收藏。那就是姜剑云教授的《审美的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