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自古以来。文学水平和经济收入不一定成正比。
吴承恩中年考中贡生。老年才做个小官。因为他看不惯官场的形形色色。而愤然辞职回家专心著书。因为他做官时间很短。而且不是主要官员。肯定也不是贪官。所以没有钱是一定的。
再说。过去写出小说或其它文学作品。又不能和现在一样。可以出书卖钱。或者挣稿费。因此。他晚年穷困潦倒就是必然的了。
以前。只有当官的或干生意的。才是有钱人。有点文化的知识分子都是穷人。
其他观点:
吴承恩晚年为何因贫困而死?这个问题需理性分析。
首先我们要知道。吴承恩虽然很有才。但一生仕途不如意——据相关记载。他50岁才补了一个岁贡生。具有做官的资格;51岁接任河南新野县知县;53岁周游湖南新化并开始卖文写书为生;56岁时。由于母老家贫。则去做了浙江长兴县丞。但短短两年之后。因受人诬告。便“拂袖而归”。晚年吴承恩以卖文为生。活了大约83岁。在贫穷中逝世。
从他的简历可以看出。吴承恩担任官职前后加起来不过5年时间。而且当的是知县、县丞等不大的官职。加之古代读书人都注重名节。以贪污受贿为耻。吴承恩应该也不例外。
50岁以前没做官。读书人也不太会经商。也没有时间经商。那么这一阶段他注定是清贫的;51岁—58岁。只做官5年时间。为官清廉。也就不会有多少积蓄。从53到83岁去世的30年里。只著书卖文。在出版业不发达的明朝。是赚不了多少钱的。况且当时《西游记》从问世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三百余年里。没有一本承认吴承恩的著作权。没有署名。没有著作权。那就意味着连稿费都没有拿到。这就更加剧了他的贫困。
可见。吴承恩虽然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西游记》等作品。但现实生活中他和普通人差别不大。这就成了他晚年贫困而死的主要原因。
其他观点:
吴承恩。少负才名。喜读志怪小说。
老先生仕途不畅。四十四岁才中进士。次年才得以补新野知县。做了两年左右。兴修水利。兴办教育。体恤百姓。这样的官员。自然不大可能贪腐。也不可能和晚明的贪官污吏苟合一处。所以不久被罢官。
中间卖字为生。十几年后才补长兴县丞。八品官。相当于今天县粮食局。水利局。工商局长。依然不改秉正本性。与猾绅为敌。专利百姓。自然捞不着油水又得罪人。
斯时。西游记陆续刊世。深受士农官绅喜爱。争相传阅。一时洛阳纸贵。为古代人乏味的生活增添了无穷色彩。但是彼时尚无刊权版税稿费一说。写的再好。再多人看。也没有任何收入。吴家虽然是经商富户。但吴老先生本人读了大半辈子书。又不善经营。官做的又太小。关键是不贪。所以祖宗基业耗尽。入不敷出。最后贫病而亡。
但老先生有中国古代文人慎独的气质。不趋炎附势。君子固穷。虽然曰子清苦。却自得其乐。一部《西游记》让他名垂青史。也为中华传统文化留下了璨灿的瑰宝。夫复何求。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23703.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吴承恩,西游记,晚年,知县,长兴,稿费,贡生,老先生,也没,两年
没想到大家都对《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才华横溢,晚年为何因贫困而死?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自古以来。文学水平和经济收入不一定成正比。吴承恩中年考中贡生。老年才做个小官。因为他看不惯官场的形形色色。而愤然辞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