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这一说法是否得推后十年啦?
原创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这一说法是否得推后十年啦?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这句话是春秋时代。现在人的寿命提高了。我说的后句。路上行人七十稀。后加十年也不多。前几句十五立学。三十日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可以说是有生命力的。也可以说各人在的地位不一样。工作不一样。农民用这几句很现实。

其他观点:

道之和曰:首先。“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这段话来自于《论语·为政》篇。是孔子对自己人生经历的一个总结。其原文是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 那么。“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 “三十而立”。孔子是说他在三十岁的时候。言行合于礼。己经立足于这个纷繁的社会啦。孔子所谓的立。是指立于礼。决不是指成家立业。这一点要搞清楚。 孔子在《论语 泰伯》说:“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 尧曰》)。所以孔子说他“三十而立”。是指他这个时候懂得礼。言行都很得当。孔子求道于老聃。不禁心旷神达。说:“吾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今五十一方知造化为何物矣!” 孔子人生的下一个阶段就是 “不惑”。四十不惑。就是说对自己的人生目标不再感到迷惑了。人生的目标清晰了。而不是说对什么都知道了。孔子一直在强调要通过终身的学习。来解决对世事的疑惑。 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道的本源。是哲学的宇宙来源。属于形而上的思想本体范围。这里所谓的“知天命”。就是指知道了人生运行的基本轨迹了。这里我要强调的是。孔子说的“知天命” 决对不是什么宿命论。而是指天道运行的规律。 由上可知。学习《论语》是一定不能粗心大意。不能单从文字上片面地理解。而应当要深入地理解孔子的原意才行。从而很好地运用到我们实际的生活当中去。 那么。在了解到这些以后。这个问题就很好回答了。“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是指孔子的人生经历中的三个所段。对我们而言。每个阶段长一点或者短一点都没有关系。关键是如何立身;如何确定了人生目标而能够坚定地走下去;如何顺应天道把自己的人生之路走好。 谢谢!福生无量天尊!

其他观点:

我觉得是得改变这旧思想观念推后十年了。现今社会不断在进步。科技不断创新。医药这么先进。人平均寿命比以前也长了。

我相信很多人一觉醒来已经到了三十了吧。可是还不怎么了解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这道理吧。下面我给大家大概说下。

三十而立。立什么?三十岁的人。应该能依靠自己的本领独立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并已经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发展方向。

四十不惑。明白了什么?人到了四十岁。咀嚼了事态的冷暖。感怀了岁月的无情。往事悠悠。四十年弹指一挥间。经历了许多疑惑、彷徨、振奋、欣喜之后。是沉思。是恍然大悟…少了激情。多了沉稳;少了冲动。多了冷静;少了烦恼。多了理智;少了放任。多了责任;少了盲从。多了自我…

五十知天命。知道了什么?“天命”就是因果报应。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乐观知道了命运。丝毫没有强求欲望。到了五十岁明白了这个道理。一切都通达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难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5:38:15

    孔子,不惑,天命,是指,论语,少了,自己的,人生,而知,知天命

  • 入了迷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5:38:15

    没想到大家都对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这一说法是否得推后十年啦?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意中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5:38:15

    这句话是春秋时代。现在人的寿命提高了。我说的后句。路上行人七十稀。后加十年也不多。前几句十五立学。三十日立。四十而不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