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词《永遇乐落日熔金》被认为是其最好的作品,甚至超越《声声慢》,你认可吗?
原创

李清照的词《永遇乐落日熔金》被认为是其最好的作品,甚至超越《声声慢》,你认可吗?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著名宋代女词人。也是婉约词派的开山鼻祖。《永遇乐落日熔金》和《声声慢》都是她极具代表性的作品。流传甚广。

其中。《声声慢》最为人熟知。原词作如下: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的整体基调忧郁而哀怨。即便是千年以后。读者依然不难透过诗词本身体味作者的怅惘与锥心的疼痛。

可见。李清照作下此词的时候。内心的悲哀已经到达了及至。以至于读者能够通过这样一首诗和词人达到一种共鸣。抑或悲伤。抑或怜悯。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开篇两两相叠。诉诸的是遭际悲苦。到底意难平。在这天气还暖。寒意未尽的节气里。最难保养身体。独酌三两杯淡酒。却挨不过这傍晚猛烈的寒风。雁群从天空略过。我仿佛遇见了故人般。不免伤感。

飘零的菊花堆了一地是如此憔悴。还有什么能让我摘取的呢?我独守窗前。想着如何才能熬到夜黑。黄昏中。梧桐叶落。细语打在上面。点点滴滴。未曾停歇。一个“愁”字已经无法形容我此时此刻的心境了。

当李清照写下这首词的时候。她已经是一个晚年妇人。然而。她所面临的生活不是现世安稳。安享晚年。而是无夫无儿。流离失所的凄凉。

李清照的前半生何其精彩。她出身书香门第。在艺术和诗词的陶冶下成长为一代才女。青春时代。她幸运地邂逅了自己一生的挚爱。和丈夫赵明诚二人过着举案齐眉。琴瑟和谐的婚姻生活。

两个惺惺相惜的爱人在“赌书消得泼茶香”的生活情趣中愈发珍惜彼此的缘分。他们的爱情迎来了热烈的巅峰。与此同时。宋王朝的统治也走向了穷途末路的悲歌。在风雨飘摇的国度里。他们的爱情饱受摧残。却终难破镜重圆。她无法接受自己曾经热爱的盖世英雄变成一个卖国求荣的贼子。

于是。她写下“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般豪情万丈的句子以示决绝。从此。她孤身一人南下。带着她和夫君曾经呕心沥血搜集的字画古董颠沛流离。这一辗转。便是从故乡到他乡。从青葱到了白头。

这首《声声慢》正是她晚年的孤独与悲情的写照。李清照将后半生的悲情愁绪全部融入了这样一首词。融入了一场黄昏的一场情绪。因此。此词看似无物可赏。却能完全以情动人。

而李清照另一首同样出彩的作品——《永遇乐落日熔金》却不如《声声慢》那样出名。但是。不少人认为这首词已经超越了《声声慢》。堪称李清照最好的词作。我们不妨一起赏析一下如下原文: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落日如融化之金属。傍晚暮色四合。如白壁齐拢。雾霭将杨柳染得浓绿。笛声将《梅花落》的曲调吹响。谁知有春意几许?元宵佳节。天气尚暖。可怎知会否再有风雨?诗酒朋友们乘着马车。骑着骏马。前来邀约。我都一一婉拒了。

遥想当年。汴梁尚且繁华。每逢正月十五。我们闺阁女子便要戴上饰有翠羽的帽子。插上金丝雪柳。满头珠翠。打扮齐整。而如今的我却如此憔悴。发髻凌乱。鬓角斑白。不愿夜间外出。倒宁愿躲在帘下。听人欢歌笑语。

这首词的凄怆哀婉的基调与《声声慢》颇为相似。但又不同于《声声慢》的作品风格。

作者在这首词中通过对比南渡前后的元宵之景。抒发了自身的离乱愁苦。上片主要写景。表达触景生情的苦闷;下片作今昔对比。从个人情绪上升到国家的高度。表达了国破家亡之苦。

经历过靖康之耻的大宋王朝危在旦夕。这辗转流离的逃亡生涯丰富了作者的人生阅历。也让作者赋予其作品更为深厚的情感。因此。这一时期。作者的笔调偏向朴实清新。有一种反复归真的深厚之美。

综合这两首词作。作者用笔字字用心。极善于打磨文字。在用笔功力上不相上下。正如李调元对她的评价:“词无一首不工。其炼处可夺梦窗之席。其丽处直参片玉班。”

在风格上。两首诗各有千秋。《声声慢》兼具声韵和意蕴之美。情感表达直击人心;而《永遇乐落日熔金》的表述则更为含蓄深厚。发人追思。两种处理方法各有其妙处。因此。我认为两首诗都是李清照词作之佳品。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各有其长。不能一概而论。

END.

我是博书君。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账号@博书。看完文章。记得点赞~

其他观点:

《声声慢》里的悲伤痛苦

我们再评价一首诗词的时候。其创作背景是一个半点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

①1127年。夏五月。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被俘。靖康之耻刻在北宋文人墨客心头;

②同年三月。李清照夫婿赵明诚。为奔母丧南下金陵;八月。李清照南下。载书15车。与赵明诚会和。谁知兵荒马乱。待得两人会和之后。没多久。兵变突起。李清照所携藏书和赵明诚家中十来间屋子的藏书尽皆被焚毁。这对于爱书如痴的两人而言。更是一场巨大灾难。

③1129年。赵明诚病逝。当时李清照已经46岁。金兵南下。直入浙西。李清照安葬完丈夫之后。就一直避难奔走。颠沛流离。身边财产消耗殆尽。

《永遇乐》里的豪气渐生

等张汝舟发现这点之后。他开始家暴、谩骂。最后无法忍受的李清照一纸休书直接休夫。这在当时可就“不可能”了。休夫可是要坐牢的。所幸李清照的名头太响。朝中文人学士皆为其求情。最后关押9日获释。

《题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李清照终于放下了爱恨情仇。放下了家国天下。不再“薄雾浓云愁永昼”。也不再“不肯过江东”。她登上八咏楼。笑看江南川流纵横。心念“一剑霜寒十四州”。气魄顿生。只道“江山留与后人愁”。

其他观点:

李清照是以写。愁。称著的女词人。

《永遇乐落日熔金》

落日熔金。暮云合壁。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如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这是一首李清照结婚之后。难渡之前的词作。写的是闺思。表现了她对爱情的纯洁真挚。其词犹如一弯清澈的碧水。又像林中曲折的小溪。婉转清新。难渡之后。李清照从宁静的深闺中步入动荡的人生社会。不幸接踵而至。她如风中蓬草。飘零无着。词作愁深恨苦。如地底的潜流。奔突的地火。含蓄深沉。这首词可以说是它难度之后的杰作。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而这首《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抒发的是她南渡之后饱经忧患。孤独无依的悲愁。词首起句四字重叠。是李清照百无聊赖。心情不定。悲深愁绝的痛苦心情。金人入主中原。避难南渡。丈夫的病故。动乱的年代。独自一人颠沛流离。孤独无依。悲惨的境遇。苦楚的心情自是不言而喻的。于是她苦苦寻求。去寻找精神上的寄托。追求心灵上的慰藉。只身飘零。孑然独处。凄清冷落之中。内心的苦楚、悲愁一下子奔涌而出。将。愁。字全泻于笔端……

对《永遇乐落日熔金》《声声慢》不做评判。因为李清照难渡之后的词作。不管是豪放之章。还是婉约之篇。文风虽异。思想感情却是一致的。蕴含的都是对个人前途和国家命运的深沉的忧虑。她跟辛弃疾、陆游一样都是爱国者。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长空夕醉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5:45:59

    李清照,声声慢,落日,都是,憔悴,的是,一首,靖康,作者,江山

  • 心太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5:45:59

    没想到大家都对李清照的词《永遇乐落日熔金》被认为是其最好的作品,甚至超越《声声慢》,你认可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意中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5:45:59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著名宋代女词人。也是婉约词派的开山鼻祖。《永遇乐落日熔金》和《声声慢》都是她极具代表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