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说印度的种姓。我们先看个新闻:2012年12月在印度发生了一件著名的骇人听闻的黑公交轮奸案。受害人23岁的就读于印度德里大学医学系女大学生Jyoti Singh Pandey被黑公交上6名男子轮奸重伤惨死。
直到2020年3月20日黑公交轮奸案的4名罪犯才被执行死刑。另外两名罪犯。其中一人未成年另案处理。一人狱中自杀。(下图:受害女与被执行死刑者)
黑公交案在印度国内之所以能引起广泛关注。除了印度长期存在的妇女安全问题外。低种姓侵犯高种姓也是原因之一。女大学生Jyoti Singh Pandey的 Pandey就是属于高种姓的婆罗门里的等级较低的一个。
印度的种姓制度距今有3千年历史了。一开始是占据印度的雅利安人为了巩固雅利安人对印度能够永久统治而设立的。这一制度将人分为4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这4个等级之外的人是最最低等的贱民。
并且各个种姓世代相袭。意思就是陈胜吴广所问的问题“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答案在印度还真是王侯将相就是天生的贵种。不仅如此。他们的后代还世袭!
上述4个种姓等级加上贱民。意思不是说印度只有这5个种姓等级。实际上各个种姓内部又由贾提(Jati。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等)分许多亚种姓。当前印度社会中的亚种姓共约4000余种。
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
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雅利安僧侣贵族。他们掌控文化教育和报道农时季节以及宗教话语解释权;
第二等级刹帝利是雅利安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掌握行政和军事。负责守护婆罗门阶层生生世世;
第三等级吠舍是普通雅利安人。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以从事商业为主;
第四等级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是人口最多的种姓。被认为从事的是低贱的职业。他们从事农、牧、渔、猎等。
除四大种姓外。还有大量的“第五种姓”。称为“不可接触者”阶层。又称“贱民”或“达利特”。他们多从事最低贱的职业。如清洁、运尸等。贱民在印度不算人民。不入四大种姓之列。
那么。如何区分印度的不同种姓呢?有几种方法(不是仅用一种方法就绝对能分清)
1.看肤色和体型。雅利安人肤色白皙。个头较高。他们的后代种姓较高;而低种姓的人肤色都相对较深、较矮小。
2.看姓氏。印度人的姓名。名在姓的前面。且以职业、信仰、居住地、社区等命名。
有的名字容易看出种姓。如印度圣雄甘地。”甘地“原意是“杂货店主”。是班尼亚种姓。是吠舍的一个亚种姓。再如现任印度总理莫迪的名字里有榨油卖油的意思。所以也是吠舍。
比如“Shukla”。意思是纯洁洁净。一看就知道是婆罗门种姓。还有“Trivedi”意即“精通三部吠陀的人”。一看就是与宗教有关。他肯定是婆罗门种姓。而”Tandon“。意即”战士“。肯定是刹帝利。
字母多的姓氏。倾向于是低种姓。因为低种姓人一般要跟主人姓。换主人时也要换姓或加字母。姓氏容易变长。
以Raj开头的姓氏一般属于高种姓人群。如:拉吉普特(Rajput)。能姓辛格(Singh)、乔杜里(Choudary)、高坦(Gautam)的人一般属于高种姓人群。这些姓都很古老。姓贾因(JAIN)的人要看其宗教信仰。如信印度教属于吠舍阶层;如信耆那教。可算是最高种姓。
锡克族男人名字多数加有辛格(Singh,意为狮子)。女人名字多数加有考尔(Kaur,意为公主)。但是。叫辛格的男子不一定是锡克人。
婆罗门常用姓氏有:夏尔玛(Sharma)、提维迪(Trivedi)、威亚斯(Vyas)、潘迪特(Pandit)等;
刹帝利常用姓氏有:辛格(Singh)、塔克(Thakker)、拉吉帕特(Rajput)乔普拉(Chopra)等;
吠舍常用姓氏有:古普塔(Gupta)、莫迪(Modi)、色斯(Seth)、甘地(Gandhi)等;
首陀罗常用姓氏有:安贝达卡(Ambedkar)、苏兰基(Solanki)、恰马尔(Chamar)、纳伊(Nayi)等。
3.看婚姻。一般都是同种姓之间通婚。女性不可以嫁给比自己种姓低的男性。你知道一方的种姓也就知晓其配偶的种姓。
不同种姓如果通婚。例如首陀罗男子和别的种姓女子生育子女。都给予一种贱名。如首陀罗男子和婆罗门女子的混血种。就名为旃陀罗。 这些人只能世世代代从事被认为是最下贱的职业。如抬死尸、屠宰、当刽子手之类。
低种姓家庭的女性被允许嫁给高种姓男人。这样可以名义上提高自己种姓。但高种姓男方往往会据此要求女方提供天价彩礼。使得女方家庭经济负担沉重。更有极端情况:发生过男方家庭在得到了天价彩礼后谋财害命的案例。
4.看手腕上戴的圣线。印度教徒以腕戴3股线拧成的圣线来区别自己与首陀罗和贱民的不同:婆罗门男孩佩戴棉线;刹帝利男孩佩戴亚麻线;而吠舍男孩佩戴毛线。
5.看居住地。种姓高的人是不会和低的人住在同一社区的。由于低种姓人口基数大。他们往往居住在条件差的社区。
还有其他一些分别不同种姓的方法。如高种姓的子女就读好学校。低种姓的家庭有钱也不一定让读;高低种姓落座也不能平起平坐。等等。
1947年印度独立后。印度政府废除了种姓制度。宪法规定“任何人不得因种姓、宗教、出生地而受歧视”以及规定废除“不可接触制”等。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是种姓制度对今天的印度社会特别是印度农村仍然保留着巨大的影响。
如今。种姓层级最高的婆罗门仍以仅占全印4%的人口。占有七成的司法权及接近半数的国会席次。而社会最底层的贱民。基本社会保障依旧不能得到完全覆盖。贫困人口数量减少缓慢、抗灾减灾能力没有有效的支持。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教育、医疗、妇女人权等问题依旧尖锐突出。
一位印度人曾说中国人到了印度。也是可以划进不同的种姓的。由于皮肤不白也不黑。都是划进刹帝利和吠舍的。到底划为哪一个。是要结合此人的社会地位、身份、职业、财富数量等才能确定。
怎么样。您觉得文章对您有帮助吗?请点击一下“关注”吧。谢谢!
其他观点:
种姓高低绝不是靠肤色来区分的!
种姓高低绝不是靠肤色来区分的!
种姓高低绝不是靠肤色来区分的!
所有在这个问答下告诉你印度种姓靠肤色区分的都是胡说八道。印度种姓高低绝不是靠肤色来区分。
(Divya Bharti)
我这里可以给大家举一个在印度家喻户晓的人物。印度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民美少女明星” Divya Bharti。如果只看她的肤色。你会认为她是哪个种姓?是不是至少也是刹帝利?
CHARMAR
但其实她的种姓是CHARMAR。属于达利特(不可接触者)阶层。
还有我之前提到的宝莱坞力捧的Shraddha Arya。她的家族直接用“雅利安”当姓氏。厉害不厉害?但是她和Divya Bharti一样。都是CHARMAR种姓。属于印度最低的达利特阶层。
(Shraddha Arya)
为什么Divya Bharti与Shraddha Arya达利特阶层的人肤色这么白?这就是因为她们都有外高加索人种的血统。属于外来种族与印度本地种族混血。所以显得肤色白皙。
然而。她们依然是达利特阶层。
我们再来看看肤色黝黑的婆罗门种姓。
南印度与北印度最大的不同是南印度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婆罗门种姓必是祭祀/僧侣的传统。所以我们看到南印度一个邦多的有五六万婆罗门。少的只有一两万婆罗门;而北印度各邦动辄就是几十万上百万婆罗门。
而南印度婆罗门皮肤黝黑的不在少数。比如下面这些皮肤黝黑的婆罗门僧侣。
(这些都是婆罗门。他们都会佩戴圣线出门。男性会在脑后留一小簇长发。)
这些婆罗门皮肤就比较黝黑。
那么。该如何判断一个印度人的种姓呢?
主要是根据他们的姓氏。因为印度人的姓氏绝大多数都是根据自己职业所取得。比如我前面说的达利特阶层种姓CHARMAR。
CHARMAR最初的意思是皮革制造者。印度教认为和死去动物皮肤打交道的人会沾染上死去动物身上不洁的气息。所以CHARMAR被视作是“不洁者”。也就是达利特阶层。
(南印度的婆罗门男子)
那么如果一个印度人冒充一个高种姓呢?其实这个问题印度人自己在美国问答上也回答过。大概意思说如果印度人怀疑了另一个印度人的种姓阶层。就会询问这个印度人许多生活细节。比如他家里的姐姐妹妹/哥哥弟弟。出嫁/娶亲穿什么样的沙丽。沙丽是怎么穿戴的。骑得什么马等等等等。
在印度。每一个阶层在生活细节上都不太一样。一般人不太了解其他种姓生活细节。很容易被拆穿。
除非是以一个小种姓为单位。比如某种姓中的某人发财了。挣了一大笔钱。然后决定要抬高自己种姓。那么就会花钱请高种姓学者来考证自己种姓以前多么多么显赫。给自己找几个显赫的祖先;结果因为种种原因家道中落了。但是家族信物还存在如何如何。
(dev patel。他的姓氏帕特尔。就是典型的低种姓发财后冒充高种姓)
比如好莱坞获奖影片《贫民窟百万富翁》男主角dev patel。他的姓氏patel(帕特尔)就属于是从低种姓改为高种姓的例子。
另外。南印度婆罗门基本上都是僧侣。他们口口相传用吠陀语念经文。大概类似我们一小部分人坚持用坦桑尼亚语念《金刚经》。
这更没办法冒充了。不然人家让冒充者当场来一段吠陀语念诵经文。这不就得露馅儿?
其实印度种姓制度根植于它落后的农村经济基础上的。而印度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真正从基础上摧毁了印度的种姓制度。
各个阶层的人进入城市。然后达利特发家致富。婆罗门贫困潦倒。慢慢的在城市里大家习惯用财富。而不是种姓区分上流与下流了。
事实上宝莱坞大明星李达利特阶层出身很多。原因就是最开始演电影的人里面就没几个高种姓。但是随着印度城市化进程。电影明星越来越受欢迎。那么这些低种姓电影明星也积攒了大量财富。完成了阶级跨越。
在宝莱坞。娶了婆罗门种姓妻子的达利特阶层明星不是一个两个。
(阿贾耶·德乌干的妻子就是婆罗门出身。)
比如《误杀瞒天记》里的男主角阿贾耶·德乌干。他就是达利特阶层出身。他妻子卡卓尔(Kajol)就是婆罗门种姓出身。
其他观点:
许多人了解印度的种姓制度仅仅是通过一些粗略的资料。并没有深入细致地去探究。
于是出现了一些谬论。认为分辨种姓制度应该从肤色入手。
首先。让大家了解一下不同种姓的差别。婆罗门地位最尊崇。因为在远古时代雅利安人尊崇神权。婆罗门僧侣具有天然的神圣性。也是少数掌握文化话语权的群体。因此被认定为第一种姓。神圣不可侵犯。即便到了现在。重要的宗教仪式依旧由他们主持。婆罗门阶层在印度的教育。文化界势力很大。
其次是刹帝利。不管是实行军事民主制的原始社会末期还是到了中世纪封建时代。国家的武力阶层和行政官僚都是高高在上的。刹帝利阶层的人是天生的军人和公职人员。君主。他们直接管理世俗社会。因此位居第二种姓。
当然。最可怜的是达利特。在印度教社会中。达利特属于最底层的人。即便到了现在。达利特也被人看不起。人们认为欺负达利特是理所应当的。他们很难去做良民能从事的职业。大多数从事屠宰。丧葬。排污工作。
对于大多数印度人来说。想知道另一个人属于什么种姓。只要知道对方的姓名就可以了。印度人的名字都和他们的职业。祖先。居住地息息相关。具有特殊含义。
有些人的姓氏意思是“国王”。“勇猛”。“战士”或者“宰相”。那么他一定是刹帝利。有些人的姓氏是“富有四海”。“储蓄”。“财富”。那么他一定是吠舍阶层。而姓氏的含义中包含了学问。神袛。宗教相关的词汇。那么他一定是婆罗门。
大多数印度人就是通过姓氏判断种姓的。甚至有些印度人也会询问外国人的姓氏。
除此之外。印度的穆斯林。锡克教徒不属于印度教种姓制度的范畴。但实际上人家也有默认的身份。高等级的穆斯林“阿什拉夫”是古代突厥人。阿富汗人。阿拉伯人和波斯征服者后裔。他们做功可以去清真寺内部。而低等级的人就只能在门外。至于锡克教徒。他们和拉起普特人一样以武力起家。被默认为是刹帝利种姓。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27336.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种姓,印度,婆罗门,姓氏,阶层,印度人,的人,肤色,都是,达利
没想到大家都对印度人如何区分高低种姓?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说印度的种姓。我们先看个新闻:2012年12月在印度发生了一件著名的骇人听闻的黑公交轮奸案。受害人23岁的就读于印度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