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庙和土地庙的区别是什么?
原创

城隍庙和土地庙的区别是什么?

好文

热门回答:

城隍庙里供奉的神是城隍。而城隍的本意是城池。在中国古代。一般用土来筑城墙。城墙的四周会挖有堑壕。用来阻止敌人进攻。其中有水的堑壕被称池。没水的堑壕被称隍。所以“城隍”就是城墙与堑壕的合称。是用来保护城市安宁。抵御外敌入侵的。顾名思义。城隍这种神就是城市的守护神。

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城隍。相当于人间的地方官。比如县城的城隍是县城隍。相当于知县。府城的城隍是府城隍。相当于知府。省城的城隍是都城隍。相当于巡抚。城隍基本都是由朝廷册封。国家认证。都有爵位。都城隍一般是公爵。威灵公;府城隍是侯爵。绥靖侯;县城隍是伯爵。显佑伯。担任城隍的大多是真实的符合儒家道德标准的历史人物。比如东南三大著名城隍:苏州城隍春申君黄歇、杭州城隍文天祥、上海二城隍秦裕伯。

城隍的职责是保境安民。奖善惩恶。管理人死后的亡魂。所以城隍也承担了一部分阎王的职责。城隍下辖有文武判官、各司大神、牛马将军、枷锁将军等等。设有阴阳司。可以拘捕临终之人的灵魂。并根据人生前的善恶进行奖惩。

土地庙又称福德庙、伯公庙。一般是民间乡村自发建设的小型建筑。造型简单。规模很小。往往极为简陋。土地庙里供奉的自然是土地公。又被称为福德正神。其实土地公就是中国古代土地崇拜的人格化。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而土地能生五谷。是农业的基础。是人类的“衣食父母”。人们为了祈求丰收而祭祀土地。这就是土地公和土地庙的起源。中国古代祭祀“社神”。这就是最早的土地神。是管理一小块地面的神。

土地公显然没有办法与城隍相比。最低级的城隍相当于知县。掌管着一个县的安宁。而土地公则只能管理一小块土地。相当于村长、里长。所以土地庙是中国分布最广的祭祀建筑。各地乡村均有分布。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我是梦露居士。欢迎关注我。阅读系列文章。

其他观点:

城隍庙和土地庙。顾名思义。庙里各供奉着城隍爷和土地爷。两者皆为道家神灵。

农历五月十一圣诞日。道教以城隍为“剪恶除凶。护保帮”之神。称他能应人所求。旱时降雨。涝时放晴。以保谷丰民足。


其他观点:

民俗类解读:

城隍和土地均属地仙或称鬼仙。在阳间生善积德者。且魂神不足以达天人果位。或特定因缘情况而获得的职权地位。

严格意义上说城隍与土地都属于地仙或鬼仙一类。并非天神、上仙一类。可以理解为是地方官。城隍所掌管多为阳间事物。四方城内之门户。类似“居委会”“镇长”一类的概念。同时也掌管阳间的户籍文疏。

土地。则掌管花草树木、牲畜家禽及村野之事。一方土地则需保佑其土地安宁。保一方平安。属于农业、畜牧业、养殖业范畴多些。但土地掌管阴籍。这边形成阴阳区间的管辖性质。

城隍和土地无论我们在何处见到庙宇。基本上都是没有名字、或者没有姓氏的。极少的情况下会封号一类的。所以土地与城隍任职期并不是特别长远。所以没有独立的封号。或者理解功德满后升迁、转世等多种的可能性。所以岗位应该是换的比较频繁的那种岗位。

城隍掌管其阳间户籍。阳间人死后。此处消除阳间户籍。从而经由土地造其阴籍。由土地处归入地府等相关流程。其实这也防止错漏、错误等相关事宜的产生。同时也起到一个相互监督与管理的机制。

张轩宁原创回答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一桥孤寂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明天的阳光美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6:22:20

    城隍,土地,阳间,堑壕,府城,土地庙,庙里,祭祀,户籍,中国古代

  • 听闻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6:22:20

    没想到大家都对城隍庙和土地庙的区别是什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6:22:20

    城隍庙里供奉的神是城隍。而城隍的本意是城池。在中国古代。一般用土来筑城墙。城墙的四周会挖有堑壕。用来阻止敌人进攻。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