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10天31亿,或问鼎票房冠军,中国科幻元年真的来了吗?
原创

《流浪地球》10天31亿,或问鼎票房冠军,中国科幻元年真的来了吗?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谢谢问答的邀请!

首先。《流浪地球》导演在一个专访明确指出:现在定义“国产科幻电影元年”为时尚早。

我之前在回复另一个相关问题时也提到。《流浪地球》拍得非常不错。是中国电影工业化制作的一大突破。但要说中国科幻元年来了。不敢苟同。正好刚回答了《有人说科幻不是科学。那我们该如何看待《流浪地球》这种硬核科幻电影里不合理的剧情?(https://www.wukong.com/answer/6658568596563689739/)》。请先参阅。下面再接着谈。

随着物理学的发展。从微观的弦理论到宏观的多元宇宙。新概念也层出不穷。但是谈及这些科学概念的时候。作为创作者必须要了解概念产生的前因后果。在创作过程中。也要符合这些概念的基本物理学推想。这些新概念很多也是科学家的推测。如果科幻作者能顺着科学的思路进行合理的设想。从而启迪科学家的思路。那对推动科学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科幻文学既然是在科学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设想。其主要使命就是引领科学的进步。而对于促使社会更加和谐的人文思考方面。更多的是奇幻文学承担的使命。奇幻文学在我国一直很繁荣。从晋代干宝的搜神记。一直到清代的聊斋志异。这些作者加以想象的神话怪诞故事都可算是奇幻文学。作者可以任意想象。无拘无束。天马行空。但最终落脚点是体现一种人文精神。给世人以思考。有的是向往美好爱情。有的是惩恶扬善。有的是反抗剥削和压迫。

自从科幻文学的概念传入中国后。很多人没有厘清科幻和奇幻的区别。有的作者把奇幻文学强加科学概念谎称科幻。有的作者不尊重科学的合理设想。天马行空。随意想象。也套上科幻的外壳。这就导致目前科幻界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科幻不像科幻。奇幻不像奇幻。这就是概念边界模糊使大众对科幻认知不伦不类的结果。最后。奇幻文学也失去了启迪社会人文思考的意义。科幻文学也失去了引领科学进步的功能。

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更好的意见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其他观点:

谢邀。

中国科幻元年可以说已到来。《流浪地球》虽然不比好莱坞大片。但是算得上真正意义的科幻作品了。通过这样一部电影的经验学习。对以后的科幻有相当大的帮助。

但在一段时间内。科幻的市场仍然不会很好。毕竟成本高而且回报率不确定。按市场规律少有人愿意冒太大的风险。中国科幻要发展还需要时间。

其他观点:

战狼二上映时。并没有遇到比较强力的阻击。所以拍片是比较容易的。但流浪地球上映时碰到了疯狂的外星人和新喜剧之王。飞驰人生等其它片子的牵制和冲击。时机并不算好。春节假期的排片量还不够。

此外。好莱坞的阿丽塔也即将上映了。有阿凡达的成功。这次院线恐怕也会留出很多时间给它。周末可能就是要考验流浪地球的时候了。能不能在票房上压倒阿丽塔。将直接决定后续能否继续增长。

这就是说。虽然会有类似题材的片子跟进。但是很难像第一个那样坚持以精良制作来争取观众。仍然是投机取巧。只是盲目跟风。还是比较短期的商业利益驱动之下的行为。而这种跟风一旦失败。后面就没有人继续跟进了。

所以说。战狼二和流浪地球虽然丰富了中国电影的题材和类型。但是短期内恐怕是很难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的。反而会更进一步的在追求短平快的商业利益驱动之下出现一批粗制滥造的跟风之作。败坏同类型电影的口碑。最终让这两个原本应该是基础和新起点的电影在一段时间里成为难以逾越的高峰。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风华三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6:23:58

    科幻,奇幻,科学,地球,文学,概念,中国,作者,元年,有的是

  • 入了迷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6:23:58

    没想到大家都对《流浪地球》10天31亿,或问鼎票房冠军,中国科幻元年真的来了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擦掉眼泪我依然是王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6:23:58

    谢谢问答的邀请!首先。《流浪地球》导演在一个专访明确指出:现在定义“国产科幻电影元年”为时尚早。我之前在回复另一个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