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斩获一颗首级就晋升一级爵位。那砍20个脑袋岂不是直接满级了?别净想美事。商鞅的“套路”。远比你想象中的还要多。
商鞅前后共进行了两次变法。第一次是在公元前356年。当时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其上任之后。展开了第一次变法。
第二次是在公元前349年。在第一次变法已经取得明显的初步成效后。再次展开了内容更为详尽的变法行动。
而关于军爵晋升制度。则是第一次变法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商鞅变法之前。秦国的爵位都是世袭的。也就是说。父亲是什么爵位。将来儿子还是什么爵位。这就造成许多世家子弟。不需要做什么。就可以靠着血统获得常人得不到的高官厚禄。
而那些平民就比较悲催了。即便是再奋勇杀敌。表现再优异。到死也只能是平民。根本没有任何逾越的可能。
而商鞅通过变法。破除了西周以来。凭血缘继承爵位的体制。他想打造的。就是一个功绩制社会。一切都靠功绩来说话。不管你的出身是什么。只要奋勇杀敌。就都有成为贵族的可能。
而其中。斩获一颗首级。就能晋升一级爵位。就是整个军爵制度中。最大的亮点。
“商君之法曰: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
这样一来。所有人都处在一个起跑线上。想要往上一步。那就去看战场上的表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商鞅的这种军爵制度。缔造了一个新社会。
在商鞅的规定中。爵位一共分为20等。从最低的“公士”开始。逐一上升。那么。获得这些爵位。有什么好处呢?
首先。相应的爵位。都有相应的土地赏赐
以最低的“公士”为例。其能获得的。是田一顷(等同于1714平方米)。另外再加宅基地一处。这一处宅基地可不小。足足有九亩之多。
再往上一级。就是“上造”。田地就变成了1.5顷。而宅基地。同样也变成了1.5。
以此类推。越往上。获得的田地和宅基地的面积就越大。要知道。赏赐土地。可要比赏赐别的东西实在得多。尤其是在古代。不是谁不谁都能拥有土地的。很多平民终其一生。都只是给别人种地。
要不那句“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怎么来的。许多人一辈子的目标就是。能够有一块安身立命之所。
而现在。不需要你拿天价的钱去买。也不需要你花一辈子的时间。只需要上战场杀敌。砍掉敌人的脑袋。就能够完成祖上几辈子都可能完不成的梦想。
最重要的是。没有身份门槛限制。任何人都可以。
你说。如此条件。怎么能不让那些身无长物的平民们。犹如打鸡血地去报名参军?怎么能不让他们在战场上嗷嗷直叫。看见敌人犹如饿虎扑食的杀敌?
其次。拥有爵位的人。可以申请一名“庶子”
这个“庶子”不是儿子。而是类似于仆人一样的身份。说白了。就是朝廷允许获得爵位的人。拥有一名仆人。并且。还是不用发工资那种。
这个“庶子”都需要干什么呢?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没有战事的时候。那么这名“庶子”需要每个月有六天的时间。来伺候自己的主人。做一些端茶倒水。捏腿捶背的服侍工作。但如果有战事的时候。那么这名“庶子”。就需要跟着主人行军打仗。不仅要鞍前马后。还要护卫主人周全。
也就是说。这名“庶子”。不管是尊严地位。还是人身安全。都是没有保障的。一切都要以主人为重心。
“庶子”的拥有数量。与爵位高低直接挂钩。低等的“公士”可以拥有一个。同样也是以此类推。越往上越多。
可别小看这名“庶子”的作用。关键时刻。他就相当于主人的第二条命。
另外。有爵位的人。还能获得不同的食邑以及其他福利
根据部分史料记载。秦国的20级爵位。配置的有不同户数的食邑。这就相当于。有几十到上百。甚至上千户平民。用他们所缴纳的税。来供养这个相应爵位的人。
比如。第九级的“五大夫”这个爵位。其所能拥有的食邑。就达300户。换而言之。就是300户平民。供养他一人。
而到了能拥有600户食邑的时候。就可以组建属于个人的团队了。也就是我们常见的门客。
这个待遇。比赏赐土地更具诱惑。试想一下。到了某个级别的爵位。除了拥有大量的土地之外。出门还有一大帮人前呼后拥。帮助你打理产业。出谋划策。这该是多么风光的一件事。
不仅如此。升级到不同的爵位。朝廷连身后事都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
秦国规定。从“公士”爵位开始。每一级可以在死后。坟墓前栽种一棵树。往后级别越高。就能种的树越多。
这个福利。在“事死如事生”的古代。也是一种很高的荣耀。并且。当时秦国规定。墓葬必须按照要求来。不得僭越。这样一来。谁的爵位高。死后坟墓上的排场就越大。
因此。死后能种一排树。那绝对是倍儿有面子的事。
上述只是秦国军爵奖励制度中的一部分。还有不少其他的各种福利。总之。只要能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就有极大地可能晋升爵位。今日之小兵。明日之将军。这在当年的秦国并非不能实现。因此。在这么多实实在在的赏赐之下。秦国的士兵才会在战场异常英勇。之所以大秦军称之为“虎狼之师”。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如此。
同样。问题就来了。既然爵位赏赐如此之丰厚。那么参与其中的人自然不少。按照斩获一颗首级的规定。是不是斩获20颗。就能直接满级呢?
如果真的这样想。那只说是想瞎了心。一旦如此。秦国的爵位别说有含金量了。直接都是注水了。
商鞅在设计军爵晋升制度的时候。已经同时设置了要求和标准。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爵位泛滥。以及部分投机取巧的人通过滥杀。来冒领军功。
要求一。斩获的首级有具体要求
在《商君书》中。提到商鞅的军爵记功标准。是要求斩“甲首”。何为甲首?简单点来说。就是小头目、小军官。
“能得甲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商君书》
也就是说。不是说上战场后。随便拉一个人将脑袋砍下来就算军功的。至少得是对方的一个低级军官才行。
这就无形中增加了完成此项任务的难度。毕竟能在当时混上低级军官的。大多都是一些有真本事的人。最起码也是那种孔武有力的。要在乱军中。成功击杀这么一个人。还要把脑袋切下来。还真是有些难度。
这样设置的另一个好处就是。防止有些人滥杀。如果没有身份限制。那么一些投机取巧的人。可能就会杀一些平民来充数。如果这样的话。就会造成极为恶劣的后果。
想蒙混过关?大秦的军法可不是吃素的。很少有人能在这上面作假。
所以。拿不到“甲首”。就没有办法晋升。想晋升。那就只能玩命儿。寻找机会干掉对方的低级军官。别无其他选择。
要求二。一甲首升一级不错。但只针对首功
什么意思呢?其实很简单。就是说。从普通士兵升级到最低等的“公士”爵位。只需要斩获一颗“甲首”即可。
但若是从“公士”再往上升。那就可不是斩获一颗“甲首”这么简单了。
这就像我们在玩那种打怪升级的游戏。从新手村出来的时候。可能只需要杀掉两三只怪物就能升一级。但越往后。所需要的经验值就越多。这就逼迫你不得不寻找那些经验值高的怪物击杀。
但同样的。经验值高的怪物所蕴含的风险也就越大。随时随地都可能让你GAME OVER。而在战场上。游戏结束就意味着失去性命。没有重头再来的机会。
所以说。秦国的士兵。崇尚“首功”。因为这个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容易获得的。再往上的爵位。不仅需要强大的实力。还需要运气。一个不慎。就会战死沙场。
因此。高收益就意味着高风险。想晋升?加倍努力吧。
要求三。强调团队作战。不提倡个人英雄主义
按照秦国的军制。会将数量不等的士兵编成各种作战单位。并且。大小作战单位。都有一个长官。如每五人就设置屯长一名。每百人则设置将一名。
这样的编制。便于进行管理。号令也能做到快速的上传下达。同时。也能有效地考核军功。
假如进行一场战斗。身为长官的屯长或者将。没有斩获敌人首级的话。那么他们就会因此被斩首。并且。该作战单位之下的士兵。也不能进行爵位晋升。
除非这个作战单位。从上至下。尤其是军官。都按质按量地完成了斩首任务。那么才能让所有兵士跟着晋级。
这就相当于。你自己完成还不行。还需要帮助别人完成。这样大家伙才能都加爵一级。
团队作战。不提倡个人英雄主义。这个理念即使放在现在。也是相当有用的。因此。古人的智慧。真的不容小觑。
通过以上种种条件。就会知道。在秦国想晋级升爵。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不仅需要有真材实料。还需要付出极大地勇气。以及一定的运气。才会达到目标。
因此。秦国的爵位含金量。才会这么高。赏赐才会这么丰厚。实在是获取它太不容易了。
但即便是如此不易。还是有不计其数的秦国勇士们。亲赴后继地冲上战场。拼了命地奋勇杀敌。因为这已经是当时最容易让一个平民一步登天的途径了。不管是土地。还是荣耀。或者是其他福利。如果没有军爵晋升制度。这些东西。是普通百姓做梦都不敢想的。
小结:
商鞅规定秦国时并斩获一颗首级就能晋升一级爵位。其实还有不少相应的条件。并非简单的杀一个人就完成任务的。这里面包括杀敌的对象、杀敌的数量以及协同作战等多个要求。一颗首级就能升级。只是针对低级的爵位。越往上要求就越高。也越复杂。因此。秦国的爵位含金量。一点都不低。
其他观点:
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前。爵位都是世袭的。换而言之。团长的儿子将来是团长。师长的儿子将来是师长。将军的儿子将来也是将军。这些贵族子弟不需要靠任何军功。只需要靠血统和家世就可以获得这些令人羡慕的爵位。
相反。对于广大平民百姓而言。不论你在战场多么英勇杀敌。也不管你斩首多少敌人。你的平民身份永远无法改变。平民想获取爵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这就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但是。等到商鞅变法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废除旧世卿世禄制。
换而言之。爵位不再世袭。只能靠军功来获取。无军功者不能封爵。这也是为什么后来那些贵族子弟强烈要把商鞅车裂的缘故。因为商鞅实实在在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当时。商鞅在变法中。将秦国的爵位设为二十个等级。从低到高分别是:
1 公士 、2 上造 、3 簪袅 、4 不更 、5 大夫、 6 官大夫 、7 公大夫 、8 公乘 、9 五大夫 、10 左庶长 、11 右庶长 、12 左更 、13中更 、14 右更 、15 少良造 、16 大良造 、17 驷车庶长 、18 大庶长 、19 关内侯 、20 彻侯(通侯)。
在这二十个爵位中。最低一级为“公士”。根据《商君书》中所记载:在战争中。秦国的士兵“能得爵(甲)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一除庶子一人。乃得人兵官之吏。”
简单翻译下就是。秦国士兵只需要在战场上斩杀一个敌人的首级。就可以获得“公士”的爵位。并赏赐耕地1公顷(约我们现在的15亩地)。宅地9亩。除庶子1人外。其余儿子都可以到军中担任低级官职。类似于我们现在军中班长或者副班长的职务。
从这里可以看。秦国的第一个爵位。对于平民百姓来说。还是比较容易获取的。而且含金量也不差。毕竟在古代。一个出生底层的平民百姓可以得到15亩的耕地。还有9亩的宅地。自己和儿子们也可以到军中担任班长或者副班长的官职。这份待遇。客观来说已经算很不错。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秦国用来晋升爵位的首级并不是普通士兵的首级。而是敌国有爵位的长官首级。换句话说。至少要是敌人班长的首级。这也就决定不是每个英勇杀敌的士兵都能够获得爵位。但总的来说。这个要求不算太过分。对于广大士兵来说。通过努力还是能够实现的。
然而。根据商鞅所规定的爵位晋级制度。靠斩敌方长官首级晋升的爵位。最高只能达到第四级“不更”。再往上。就不允许个人斩首。而要以团队斩首33个以上才算达标。
并且这个33还必须是秦国士兵斩首数多于自己的阵亡人数至少33人以上。也就是如果自己阵亡100个士兵的话。那就必须斩首敌人133人以上才行。这样才能再授爵一级。
当然。这个也能理解。因为当一个士兵的爵位达到“不更”级别时。他在军中的官职至少已经时屯长和百将级别。也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排长级别。这个时候他们属于是带团队作战。自然要考核他的团队军功。而不是他个人的斩首数量。
从这层意义上说。“不更”这个爵位相当于是大多数士兵的天花板。是士兵最高所能够获取的爵位。再往上的“大夫”爵位。一般都只有军官们才能够得到。
也正因为此。人们又习惯把前面四级爵位统称为“士爵”;第五个爵位到九个爵位称之为“大夫爵”。大夫爵不仅可以在朝廷担任重要官职。还都有税邑可食。一般是可以享受300户到600户百姓的租税收入。
至于再往上。那就属于是卿爵和侯爵。绝大部分士兵和军官都已经是很难再获取。比如战功赫赫的白起。他的爵位也不过是第16级的大良造。可见对于军人而言。大良造基本上就是最高的爵位。
据统计。在秦国历史上。得到大良造爵位的人。一共也只有三人:司马错、白起、王翦。像大家熟知的蒙恬、王陵、李信、樊於期等。爵位都再大良造以下。
至于秦国最高的四个爵位:驷车庶长 、大庶长 、关内侯 、彻侯(通侯)。基本上都是王室成员才能获取。比如秦宣太后芈月的弟弟魏冉就曾获取过彻侯的爵位。
最后。爵位还有一个非常有用的作用。那就是可以用来抵罪。也能给家人取消奴隶身份。代价就是把自己获得的爵位再交出去。这对于广大百姓来说。也相当于是一次免罪金牌。
其他观点:
-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28472.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爵位,秦国,首级,庶子,的人,士兵,商鞅,都是,作战,赏赐
没想到大家都对商鞅规定秦国士兵斩获一颗首级就能晋升一级爵位,那秦国爵位含金量如何?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斩获一颗首级就晋升一级爵位。那砍20个脑袋岂不是直接满级了?别净想美事。商鞅的“套路”。远比你想象中的还要多。商鞅前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