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秦对各国君主的安置颇为讲究。
韩王安:先极力安抚。后“拐弯抹角”处决
秦王扫六合。韩国不小心拿了个“第一名”。
韩国是在基本没有太多抵抗的情况下投降的。
所以。处置过分了。后面的几个诸侯国君求生欲强烈。会拼死抵抗。
但没有太多抵抗也意味着:残余力量没有被摧毁。处置不到位。很可能死灰复燃。
或许是为了降低此后各国的抵抗意志。秦国对韩王安的安排还算比较厚道。
韩王安被迁徙到了郢陈。
郢陈。曾做过楚国的都城。离韩国故土也不算远。迁徙于此。说是流放可能都有点牵强。
不过。前226年。留在新郑的韩国贵族作乱。连累了韩王安。
历史没有明确记载谁杀了韩王安。
不过。在新郑之乱的同一年。秦派昌平君去了郢陈。韩王安死。昌平君居在韩王安以前居住的地方。
看来:秦既不想让韩王安活。但也不想直接处决韩王安(避免激起后面几个诸侯王的拼死抵抗。也避免韩人的仇恨)。便让楚人昌平君前去处理···
顺便说一句:秦末各国复国时。韩国立的是国君不是韩王安后人。
韩王安的后人后来散居于江、淮之间。因江淮口音“韩”与“何”相近。因此。后来何姓许多人是韩王安的后人。
赵王迁:远远流放。化身歌手
赵国灭亡。赵王迁被虏。
赵人反秦情绪浓烈。赵国一些贵族在代王嘉的领导下依然在顽抗。
因此。嬴政没有处决赵王迁。以避免进一步激化赵人的仇恨。但是。赵王也不能待太近了。
所以。赵王迁被迁徙到了房陵。
房陵。在汉中。秦时。发配犯人常发配到巴蜀、汉中。
所以。赵王迁是如假包换的被流放了。
远离赵地。好处是:他与赵地的联系被斩断。以后赵地出什么幺蛾子怪不到他头上。
坏处是:生活习俗、气候迥异于赵地。生活不太好。
流放之下。赵王迁开发了艺术细胞。把思乡之情化作“山水之讴”。“闻者莫不陨涕”。
相比于韩国。魏国的抵抗是死硬的。
魏国拼死守护大梁。直到王贲引水灌城才投降。
因此。城破。魏王假就被杀了。(《资治通鉴》.秦纪二》)
不过。秦王对魏国王族也还算厚道。
魏国王族安陵君忠厚老实。秦王表示:想用五百里地。换取安陵。
安陵君派唐睢表达谢意:我的地没有五百里。但是是先王所赐。我想守护他。不想换。
嬴政也就不强求了。将安陵留给了安陵君。
此外。像平陵君(后来秦末魏国复国时的魏王咎)。也就是被迁为庶人。没有加害。
对魏王的处决。魏国贵族的处理。显示出秦王的政策:顽抗者死!配合者优待!中立者滚蛋!
楚昌平君:被杀
末代楚王昌平君。做过秦相。
嬴政平定嫪毐时。哥们是立下大功的。
前文提到:韩国新郑作乱后。昌平君被安排到了郢陈。似乎秦王要假他的手杀掉韩王安。以离间韩贵族与楚的关系。
李信伐楚时。昌平君在郢陈作乱。为故国而战。
王翦俘虏楚王负刍后。项燕拥立昌平君做了末代楚王。
这样的人。嬴政当然饶不过。
不久。昌平君、项燕又为王翦所破。昌平君死。
史书有的记载昌平君“虏”。有的记载昌平军“四月。昌平君死”。
所以。昌平君应当不是如一些资料所现实的“自杀”。而是被俘后被处决。
楚国贵族的抗击是激烈的。
因此。秦末。项梁寻找楚王后裔时。只能拥立流落在民间牧羊的熊心。
燕王喜:被俘(处置不明。但应当是最严厉的处置)
秦灭燕时。燕王喜被俘。
对于燕王喜的处置。似乎没有史料详述。
不过。他理应是受到了最严厉的处置。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曾对灭六国的原因和过程做了简单阐述。
其中。各国得到的待遇都是“虏(或得)其王。得(或定)其地”。唯对燕国。用的字眼是“灭其国”。
秦末。天下大乱。各国贵族纷纷复国。唯独燕国王族始终没有出现。反而是赵将被立为燕王。
六国之中。唯燕、楚的王族是西周时期一直传承下来的。其根基应当非常深厚。而燕地又远离秦地。正常情况下。他本应像齐一样。靠旧贵族力量复国。
看来:燕国的王族势力。在灭国之战中。受到了最严厉的打击。
或许:荆轲刺秦给嬴政带来的心理阴影。面积实在太大吧。
齐王建:饿死
齐王建的命运。大约是所有国君中最具讽刺意味的了。
堂堂齐国。在秦扫六合的作战中毫无作为。最后秦灭齐时。“民莫敢格者”。
齐王建投降前。秦使陈驰许诺:你投降。给你五百里封地!
齐王建麻溜地投降了。
秦人“讲信用”。把他安置到了共的松柏之间。不给他供应食物。(《战国策.齐策》)
最后。堂堂齐王···饿死了。
不过。齐地的贵族残余势力保存得还算比较强。秦末。齐地田氏贵族复国。
卫国:不是“漏网之鱼”。
严格意义上。卫国一直活到了秦二世时期。
不过。卫也不算什么漏网之鱼。
秦灭六国前。卫已经被魏国控制。卫侯。也自觉贬号成了“君”。
秦攻取魏的东地后。把卫元君迁徙到了野王。
其实。前文提到。秦灭魏时。没有一刀切。只要你麻溜配合。嬴政依然愿意给你提供封地。
比如:前文中提到的。魏国的安陵君。秦也没有直接剥夺他的封地。而是想用地来换。对方不愿意。嬴政也没有勉强。
卫常年对秦老实。卫人商鞅、吕不韦更是有功于秦。秦没必要连一小片封地都不给人家留。
旧贵族树大根深。秦王要安定天下。就要尽可能降低贵族的抵抗意志。分阶段打击。
一刀切地把口碑不错、配合度高的旧贵族、旧君全撸了。对实力基本没有任何帮助。反而只会激起旧贵族团结抗秦的欲望!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秦始皇没有统一天下。
卫已经不在周王所封的领地。而是迁徙到秦指定的野王去。他是秦所封的封君!无论是封君。还是郡县。只是行政方式不同。不代表卫君不是秦的臣子!
当然。到了秦二世的时候。卫君角还是被废为庶人。卫才完全灭亡。
秦并天下。靠的是实力。但是。不意味着不需要削弱对方的抵抗意志。降低统一战争的难度。
因此。对亡国之君。是杀是留。对卫君。是迁徙还是废除。都是秦始皇统一战略的需要。
各国国君。只能将自己的命运交付于胜利者。迎来自己令人唏嘘的结局。
其他观点:
其他观点:
秦始皇死后。胡亥继位。公元前209年。新皇上任三把火。胡亥大手一挥。完成了全部的灭国。成就了“灭国之功”。
(胡亥剧照)
这国便是卫国。
卫国的立国者是康叔封。此人名头虽不大。背景却很深。周文王是其父亲。周武王、周公都是其哥哥。绝对的根正苗红。卫国延续907年。历41君。是周朝寿命最长的诸侯国。也是最后一个灭亡的诸侯国。
卫国人才济济。文化发达。孔子周游列国。大多居住在卫国。先为魏国附庸。后为秦国附庸。名存实亡。完全失去战斗力。再加之商鞅、吕不韦都是卫国人。或许秦始皇才没有灭掉卫国。给了胡亥“举手灭国”的机会。
胡亥的作秀。我们暂且不表。在“秦王扫六合”的凌厉攻势下。山东六国末代君王的下场如何?我们不妨来盘点一下。
韩王安是韩国的末代君主。到他继位时。韩国早已风雨飘摇。危如累卵。公元前230年。秦将内史腾攻韩。韩王安被俘。被迁徙至陈县。韩国灭亡。
韩国的灭亡与韩王安其实没什么关系。其父韩桓惠王在位之时。韩国就已经千疮百孔。虽然韩国当时也有韩非这样的大人物。有派郑国到秦国去修水渠。消耗秦国国力之举。均无济于事。所以才会最终灭亡。
四年后的公元前226年。韩国旧贵族在故都新郑发动叛乱。秦始皇为了以绝后患。于同年将韩王安处死。
(长平之战)
公元前262年。韩国上党地区归附赵国而引发的秦赵“长平之战”。让赵国损失惨重。一蹶不振。
赵国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来。军事力量强大。成为山东六国中战斗力最彪悍的诸侯国。长平之战和邯郸保卫战后。赵武灵王积攒下来的家底。几乎被掏空。至末代君主赵幽缪王赵王迁即位时。在宠臣郭开〈看过电视剧《大秦赋》的人。对此人应该印象深刻〉的诱导下。更是昏招迭出。冤杀李牧。罢黜司马尚。自毁长城。
公元前228年紧随韩国而灭国。赵王迁被流放到湖北房陵深山之中。下落不明。
除了郭开的“精彩表现”之外。赵王迁的母亲也是个神人。其原是邯郸娼妓。后嫁与赵悼襄王为后。是为“赵悼倡后”。由于十分受宠。便立自己的儿子赵王迁为王。废除了原太子赵嘉。
邯郸城破时。赵嘉带领宗族逃亡代地。自封为代王。坚持了6年的抗秦战争后。于公元前222年兵败。被流放到天水一带。下落不明。
至此。赵国的势力被秦国彻底铲除。
(李悝剧照)
在李悝、吴起的政治和军事变革之下。魏国曾经是战国初期的顶级强国。由于长期与秦国作战。以及不断割地求和。至末代君主魏王假时。魏国仅剩大梁及周边地区。
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围困大梁。引黄河、鸿沟水灌大梁。
三个月后城墙倒塌。死伤无数。魏王假被俘。下落不明。三晋中的最后一国魏国也灭亡了。
解决了三晋问题。秦始皇将矛头直指江淮霸主楚国。
我们先说说楚考烈王。虽也有公元前257年。因平原君和“毛遂自荐”的邀请和胁迫。派春申君黄歇联合魏国信陵君魏无忌。破秦解赵国“邯郸之围”之举。但楚国积弊已深。已无回天之力。政局更是动荡不安。
楚考烈王儿子楚幽王去世后。楚考烈王另一个儿子楚哀王继位。同时。楚考烈王的第三个儿子负刍的门客杀死楚哀王。自立为王。公元前223年。秦军攻破楚都寿春。负刍被俘。
负刍并非楚国的末代之君。因为楚考烈王并非只有这三个儿子。《芈月传》大家都很熟悉。芈八子嫁与秦昭襄王。楚人事秦已成常态。
(秦昭襄王与芈月)
秦昭襄王之女嫁于楚考烈王。生子昌平君熊启。长期住在秦国。曾担任秦国国相。论辈分。昌平君还是秦始皇的表叔。奉秦始皇之命。熊启回楚地安抚民心。负刍死后。熊启叛秦。自立为王。于公元前223年。兵败身亡。
燕国的末代之君是燕王喜。他的儿子太子丹可能更为有名。“荆轲刺秦王”便是太子丹的杰作。秦军攻燕。燕王喜逃至辽东。杀太子丹以求和遭拒。秦军再攻辽东。燕王王喜被俘。下落不明。
齐国是中原传统霸主。也是诸侯国中最后一个灭亡的〈卫国除外〉。末代之君为齐王建。
由于秦国的“远交近攻”策略和齐秦领土不接壤。齐国对山东五国极少伸出援手。数十年马放南山。刀枪入库。倒也逍遥自在。所谓“好战者亡。忘战者危”。齐国也是如此。
山东五国纷纷倒下之后。齐国终于感受到了一阵阵寒意。秦军直逼齐国。一路打进首都临淄。齐人没有拿起武器反抗的。齐王建在其国相后胜的劝说下投降。妄图做个“五百里封君”。然而最终被秦始皇流放到共地的松柏之间。双手舒适富贵惯了。齐王建最终只能活活饿死。当然了。这也怪不得秦王。
山东六国共有七位亡国之主。除了韩王安因叛乱牵连而被杀外。其余六位。秦始皇都没有直接动刀。比起后世改朝换代时的腥风血雨。这似乎与秦始皇“千古暴君”的刻板印象有些出入。或许。人们这千百年来的刻板印象。本身就有些问题吧……
(参考资料:《史记》等)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28606.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王安,魏国,韩国,秦国,秦王,贵族,末代,公元前,楚国,燕王
没想到大家都对秦灭六国后,六国的君主都是什么下场?有没有没被灭的国家?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秦对各国君主的安置颇为讲究。韩王安:先极力安抚。后“拐弯抹角”处决秦王扫六合。韩国不小心拿了个“第一名”。韩国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