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一书的寓言故事有哪些,能否谈谈?
原创

《孟子》一书的寓言故事有哪些,能否谈谈?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孟轲(约公元前372一前289)。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字子與。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是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历游齐、宋、滕、魏等国。但他的主张都未被采用。著作有《孟子》。现存七篇(每篇各分上、下)。共中有些是孟子弟子万章等人所作或是他们的记录。孟子的文章淋漓酣畅。富于雄辩的力量。在先秦诸子中是杰出的。其中的寓言。文字简短。绘声绘色。非常生动。\r

一、五十步笑百步\r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r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梁惠王上》)\r

二、揠苗助长\r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孟子・公孙丑上》)\r

三、攘鸡者\r

今有人日攘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而后已。”\r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孟子・滕文公下》)\r

四、庾公之斯\r

郑人使子濯孺子侵卫。卫使庾公之思追之。子濯孺子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吾死矣夫。”问其仆曰:“追我者谁也?”其仆曰:“庾公之斯也。”曰:“吾生矣。”其仆曰:“庾公之斯。卫之善射者也。夫子曰‘吾生’。何谓也?”曰:“庾公之斯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我。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r

庾公之斯至。曰:“夫子何为不执弓?”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曰:“小人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夫子。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虽然。今日之事。君事也。我不敢废。”抽矢扣轮去其金。发乘矢。而后反。(《孟子・离娄下》)\r

五、墦间乞食\r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6)也。”\r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馀。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r

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於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孟子・离娄下》)\r

六、校人烹鱼\r

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悠然而逝。” \r

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r

校人出曰:“孰谓子产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r

故君子可欺之以方。难罔以非其道。(《孟子・万章上》)\r

七、学奕\r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孟子・告子上》)

其他观点:

最常听到的

1、五十步笑百步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梁惠王很多战争都失败告终。自己还老认为治国有方。但是最后国家治理的并不是很好。

随后他去问孟子。孟子说:“大王啊!你喜欢打仗。那我就跟你说说打仗的事儿。战鼓响起时候。双方打成一片。当有些士兵被打掉盔甲时就往后跑。有的跑了五十步。累了。停下了。有的跑了一百步停下了。跑了五十步的士兵嘲笑那些逃了一百步的士兵。大王你说呢?”老梁说:“这那行啊?这不都跑了吗?不管多少步。都是逃跑!”梁惠王治国非常努力。但是方向不对。听了孟子说后。他觉得是白费力了。孟子告诉我们。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只有施行仁政。才能解决问题。

2、拔苗助长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这个故事我想就不用多说了。都明白。

孟子讲的是一种浩然之气。得平时不断底积累仁义。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得坚持!就像禾苗。需要一点点的成长。不能急于求成。不断集来仁义。才能培养出浩然之气。

3、王良请辞

出自《孟子·滕文公下》

春秋战国是赵简子让王良陪着他的小臣奚驾车打猎。去了一天。啥也没打着。奚回家告诉赵了。说:“这个王良。真是太笨了。最笨最笨的车夫。气死我了!”王良听到了这样评价。回去找赵简子说再去一次吧。好不容易说服了奚。人家才答应。便去了。不过一会儿。十多只鸟收入囊中。奚回家又说了:“这个王良真是太厉害了。最厉害的车夫!”赵这下高兴了。让王良以后就专职陪奚打猎驾车。但是。被王良果断的拒绝了。王良理由是:“我好好的按照规章制度驾车。啥也打不着;一违规驾驶就打着了。我不能违规驾驶。别让我干了!”

这就是著名的王良请辞。

4、子学齐语

出自《孟子·滕文公下》

说。楚国时期有这么一个大夫。就像让他儿子学门外语。什么呢?齐国话。找个外教教他。但是。身边都是楚国的人。天天说的都是楚国话。儿子就算想学习齐语也不可能学的好。如果把儿子放到齐国去。即使天天逼着他说楚国话都不可能。因为生活不了。

孟子用此比喻来说明。在你身边是什么样的人发什么样的声音。对你得影响就会很大。如果身边都是小人。你想做个好人那都是难上加难。所以。该换土壤的时候就得换换土壤。从根源出发。

5、二人学奕

出自《孟子·告子上》

战国时。一位下棋高手。名叫奕秋。一天。两个人同时跟他学习棋艺。其中一个人。学习专心致志。听奕秋的话。另外一个人。学是学了。但是。不专心。一边听着课。一边想着打猎。所以他的下棋水平肯定远远不如第一个人。

孟子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三心二意。不管做什么。都要专心致志才能做好。

6、下车冯妇

出自《孟子·尽心下》

晋国时候。有个人名叫冯妇。这个人有个爱好。跟武松一样。喜欢打老虎。后来。这个人成为了一个大善人。不再大虎了。可是。有一天。他在野外发现有一帮人追一个老虎。把老虎逼近山角处。却没有一人敢上前打。这帮人看见了冯妇。就让他帮忙。这时候。冯妇撸起袖子。准备打。这时候。这些人很高兴。可是。很多士人开始嘲笑他。

这个故事是给那些重操旧业的人讲的。是贬义和讽刺那些人。

欢迎关注。持续输出少儿文学教育等文章知识。欢迎讨论补充。

#教育# #文学# #青云计划# #头条教育# #传统文学#

其他观点:

里面比较多。我就列举几个吧。

【1】专心致志

从前。有一个名叫弈秋的人。是全国最善下棋的高手。

有两个学生。一起跟弈秋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集中精力跟老师学习。另一个却不这样。老师教他下棋的时候。他心里却想着:现在天空中大概正有鸿雁飞来。我拉满弓搭上箭把它射下来。美餐一顿多好啊……

结果。虽然这两个学生在一起学习。又是同一个名师传授。然而。一个成了棋艺高强的名手。另一个却没有学到什么本事。难道是因为他们的智力不一样吗?不是呀!

寓意:学习必须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否则。就会浪费光阴。一事无成。

原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唯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 子《孟子·告子上》

【2】小偷改错

有一个人养成了偷偷摸摸的习惯。每天都要偷邻居家的一只鸡。

有人规劝他说:\"正正经经地做人。要懂得是非好坏。偷东西可不是好人的行为啊!\"

这人听了。表示要改正自己的错误。说:\"既然如此。就让我慢慢地改正吧。我先少偷一些。由每天偷一只改作每月偷一只。到明年再停止偷吧!\"

既然已经知道这样做是错误的。就应该赶快改正。为什么要等到来年呢?

寓意:发现了错误。要坚决地及时地改正;有错慢慢改。实际是自我原谅。以这种态度是改正不了错误的。

原文: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孟 轲《孟子·滕文公下》

【3】拔苗助长

古时候宋国有个人。看到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太慢。心里很着急。

这天。他干脆下田动手把禾苗一株株地往上拔高一节。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里的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一下子让禾苗长高了许多!\"

他的儿子听了。连忙跑到田里去看。田里的禾苗全部枯萎了。

寓意: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谁如果违背规律蛮干。就必然受到惩罚。

原文: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稿矣。

希望这些能有所帮助。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长空夕醉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6:47:19

    孟子,良人,公之,都是,楚国,夫子,专心致志,禾苗,得其所哉,百步

  • 难入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6:47:19

    没想到大家都对《孟子》一书的寓言故事有哪些,能否谈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意中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6:47:19

    孟轲(约公元前372一前289)。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字子與。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是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孔子学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