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黄峥财富超过马云?身价达到454亿美元?
原创

如何看待黄峥财富超过马云?身价达到454亿美元?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靠假冒伪劣。低价倾销。偷税漏税。靠红包补贴。不公平不正当竞争。不择手段敛财暴富的。不值得尊重。只能说遇对人。活对时代。走狗屎运了。个人是不羡慕的。只会唾弃。我只敬佩靠自己真本事获得成功的实体企业家。推动社会进步的。比如:任正非。宗庆后。张瑞敏、陶华碧、比尔盖茨等等。

其他观点:

灏灏注:日前。根据福布斯实时富豪榜排名。拼多多创始人黄峥的身价已经超过马云。成为仅次于马化腾的中国第二富豪。黄峥身价的一路暴涨。直接受益于拼多多公司股价的一路高歌猛进。目前。拼多多市值1049亿美元(超过京东的906亿)。黄峥身价454亿美元。

看到这个新闻时。很是感慨!

1

现象级公司上市

说起拼多多。如果有人表示陌生。没用过。我并不会觉得意外。

然而正是这样一家“很多人”都没用过其产品的公司。昨天晚上登陆纳斯达克。股价首日涨幅达到40%。收盘后继续大涨近6%。市值超过300亿美金。

拼多多IPO首日股价表现

300亿美金是个什么概念呢?

举个同行业的牛逼公司为例。京东最新的市值为523亿。拼多多相当于它的60%。而后者创业刚刚三年。且收入仅为京东的1.4%。此外。创立于2015年的拼多多。GMV(订单总额。衡量电商公司的最重要的运营指标)在2017年超过1400亿。而这一数据京东花了16年。阿里花了10年。

按照最新披露的招股说明书。拼多多创始人黄峥目前持股比例为46.8%。按照盘后300亿美金的市值计算。黄峥的身价超过140亿美元。这一数字超过了刘强东的108亿。

拼多多股权结构图

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

从各项指标来看。拼多多在商业上都算得上一家“现象级”的公司。超出了绝大多数人对增长的理解。

2

估值的核心逻辑

在IPO之前。很多人就在发文讨论拼多多的估值。其中不乏大量diss的文章。称拼多多为“垃圾公司”。价值充其量几十亿美元。这些人的逻辑无外乎是拼多多品台上的商品品质低劣。拼团营销推广的方式不可持续。太依赖微信社交平台。以及连年亏损根本不赚钱。何以支撑起上百亿美金的市值?

前几个问题咱们后面讨论。这里只说一点:用利润来给互联网公司尤其是早创期公司估值。是非常不专业的人才会做的事。稍微懂点科技公司估值逻辑的人。就不会得出公司连年亏损为何还值这么多钱的肤浅结论。

互联网公司估值的核心逻辑只有两个字:增长。

增长的速度越快。市场就会给予它越高的估值。

这一点放在拼多多上可以完美解释为什么拼多多的收入规模只有京东的零头。但市值可以达到它的60%。因为相比京东33%的收入增速。拼多多3700%的增速。简直就是突破天际!(数据源自2018年一季度财报)

拼多多收入情况

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

收入的快速增长。源自运营数据的强劲表现。拼多多的活跃用户数、GMV等关键运营指标。其增长速度。也远远远远超京东等传统巨头。

核心运营数据

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

给互联网公司估值。主要看核心的运营指标及其增长。财务上主要看收入的增速。至于利润。从来都不是市场关注的重点。如果以利润来考察互联网公司的估值。亚马逊的8700多亿美元市值绝壁是全球最荒唐的公司了。然而事实上。亚马逊几十年来。市值稳步增长。利润却经常掉入亏损当中。

说白了。市场给互联网公司估值。看的就是想象空间和未来。想象空间和未来现在怎么判断?就是看你的增长动能。

当然。这样的估值方法合不合理是另外一回事。在金融危机当中。这样的公司股价也是掉得最夸张的(回想一下2000年美国科网股泡沫破灭便知)。但这并不妨碍市场正常的时候。高成长的互联网公司可以享受高估值。

3

为什么拼多多成了“黑马”?

就如我本文开篇所言的那样。很多读者前两年可能压根就没听过拼多多这个公司。因此。如此惊艳的资本市场表现。让很多人都认为拼多多是一匹黑马。更有很多炒美股的人。声称要做空。认为这家公司就是市场瞎几把乱炒的垃圾。肯定要暴跌。

这些都是很朴素的想法。没有太多逻辑可言的。拼多多上市的交易所是纳斯达克。不是A股。被市场瞎炒和错误定价的概率很低。目前的定价。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市场的主流看法认为拼多多就值300亿美金。至于后面会继续涨还是掉头跌。要结合美股整体走势和公司本身的增长动能来看。

我一再强调。看一家公司是不是好公司。值不值得投资。不能用朴素的“感觉”来定义。资本市场都有一套逻辑清晰的定价体系。这当中有很多可以观察的因素。此前我已近写过了。此处不重复。可以参考小米上市时我写的文章:

小米这么牛逼。为什么也会破发?

这里我重点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个人思考。跟拼多多有关。也可以无关。

1)代表中国的。到底是哪些人?

这个问题想不明白。很多商业模式恐怕你都是想不清楚也无法理解的。

此前看到过一个数据。说月薪5000块。已经超过了中国95%的人群。这样的结论放在一线城市。放在我们很多白领的群体中来讨论。恐怕也是无法被接受和理解的。

再比如。中国每年能上211及以上本科的学生人数占所有高考报名人数仅为5%左右。这个比例放在一些好大学的学生群体当中。恐怕也是没有想到过的。

因此。到底是哪部分人代表中国。更具体地代表中国的市场?这是一个值得很多人。尤其是所谓的中产白领精英思考的问题。

你理解的中国。可能只局限在非常狭隘的一个认知范畴。这个问题想清楚了。你就明白拼多多的生意根基了。

2)你属于哪类“聪明人”?

相信很多能读到这篇文章的人。都是聪明人。但我对聪明人又有三个分类标准。

三等聪明人比较会计算。分析能力较强。但通常没有大局观。重视眼前所见利益。看不到认知之外的东西。且对其保持排斥心态。通常被称之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也就是“小聪明”。

二等聪明人能认清自己的认知界限。并对认知分歧保持尊重。能理解但不会越界。

一等聪明人往往“降维打击”。能横向纵向兼容。这就是格局的意思。他们会做三等和二等聪明人不愿意做的事情。把自己弄得看起来很“愚蠢”。但其实是大智若愚或者叫“别有用心”。

社会构成当中。从一等往下。肯定是金字塔结构。有大成就的人往往都是一等聪明人。很多自以为聪明的都是三等聪明人。包括很多所谓的名校毕业生。

黄峥肯定是一等聪明人。类似的还有快手的宿华。

很多diss拼多多的。其实是三等聪明人。学过一些文化。知道一点商业模型。会几个英文。其实认知固执而呆板。这些人认知边界。从大学毕业基本就固定住了。开放性和活性在随后的滚滚红尘生活琐碎当中被迅速挤压而死。你让他们去理解拼多多。理解快手。理解抖音。当然得出的结论都是“害人的的垃圾产品”。

3)对创业者有哪些启发?

首先是上面提到的两点。要从根本上保持认知的活性。不能把边界固定死。

唯有如此。才可能理解真正的中国(市场)。才可能找到最广大用户的需求痛点。也就是通常所言的“蓝海”。

在我看来。拼多多也好。快手也好。抖音也罢。它们解决的问题。都是同一类人的问题。而这一类人。在传统主流互联网的舞台上。通常没有发声的机会。也没有人关注他们。谁先关注他们。谁就占据了市场新的制高点。

还好我们有快手有抖音有拼多多。提醒着我们真实的中国远远不止北上广深。提醒着我们还有几亿工农。提醒着我们生存在同一片土地上的另一群人。他们不在乎什么品牌和质量。因为便宜。足够改善他们的生存状况。进而给予他们更多的幸福感。

对有些人来说。幸福感的来源是阳光明媚的午后在星巴克的下午茶;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幸福感是买到了一件20块钱的衣服。可以省下来的10桶泡面。

第二是 消费降级其实对应的是新的宏观环境。

为什么会消费降级呢?两个大因素决定的:

1)互联网。特别是传统主流意义上的互联网渗透触顶。增量不再。流量成了互联网创业不可承受之重。简单来说。体面的那群人。已经被互联网“收割”光了。流量下沉至小镇青年(快手/抖音)和小镇中老年(拼多多)就是自然延伸的逻辑。

2)居民杠杆对消费的严重挤出。简单来说。大城市的人为了买房很多都背上了沉重债务。还谈什么消费升级呢?追求品质没错。不要钱吗?海淘不要钱吗?代购不要钱吗?消费升级不起来。那就往下走。看看小地方人们都喜欢啥。而这群人往往还没有多少房贷。

新的宏观环境。决定了现在把创业目光投向消费降级比消费升级靠谱得多!传统精英很难真正做到。原因是他们的认知边界太僵硬和固化。小镇青年在这些人眼里。就是魔幻现实。

一个浙大毕业的人可以做出最懂小镇中老年的电商产品。一个清华毕业的工程师可以搞出快手。这里面的东西不值得大家深思和学习吗?

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要忘记。农村包围城市。在这片土地上。是取得过巨大成功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自己的双脚弄脏。是现在的创业者必须要具备的素质。

最后。找个好“爸爸”。

如果说深刻理解了中国最广大人群的需求是拼多多成功的战略因素。那么黄峥的“朋友圈”和股东背景。则直接把这种战略理解的优势变成了现实。

大家都应该知道黄峥和段永平的佳话了。段当年见巴菲特。就带着黄峥。而孙彤宇也在黄峥的创业路上给了很多帮助。前者是淘宝网的创始人。如果你知道OPPO和VIVO的商业策略。知道淘宝网的发家史。就不难理解拼多多的产品和运营哲学了。

腾讯的股东地位。则为黄峥借助微信这个中国强大的社交网络平台快速裂变创造了可能。小镇父母不一定会用淘宝。也不一定装了支付宝。但一定装了微信。而微信支付和拼多多的深度融合。以及基于微信社交关系的强大而方便的裂变功能。是拼多多快速崛起的直接推力。

4

写在最后

拼多多的上市。对于公司和黄峥个人来说。毫无疑问都是巨大的成功。堪称是中国互联网创业史上的一个奇迹。

但上市并不意味着这家公司自动就会发展越来越好。如前所述。拼多多的成功很大程度依赖于流量下沉和消费降级的战略下。对小镇中老年的“收割”。这群人代表着中国几亿工农。对价格敏感度极高。对品牌毫不在意。这群人通过拼多多。首次感受到互联网购物的巨大(低价)魅力。也在三年之内迅速成就了拼多多的商业帝国。

然而。故事的另一面是这样的:正是同样的一群人。对平台的忠诚度几乎为零。因为他们只在乎价格。而价格永远都有更便宜。如何在竞争对手以更高性价比来抢夺用户时依然能留住相当比例的忠实用户。是拼多多往前走最大的挑战。

此外。微信平台对公司的社交营销场景提供了巨大的推力。这种推力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否持续。也是值得担忧的问题。

无论如何。恭喜拼多多。恭喜黄峥!假以时日。中国互联网行业能有更多拼多多这样的企业。来服务被主流遗忘的人群。也是一件幸事。

其他观点:

这都是虚拟资金。不能算得。马云是由虚拟资金走向实体资金。黄峥在复制昨天的马云。看看拼多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态度就知道黄峥能走多远!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认同点赞。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清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6:55:42

    公司,互联网,都是,中国,聪明人,的人,估值,市值,快手,认知

  • 郎不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6:55:42

    没想到大家都对如何看待黄峥财富超过马云?身价达到454亿美元?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苏梦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6:55:42

    靠假冒伪劣。低价倾销。偷税漏税。靠红包补贴。不公平不正当竞争。不择手段敛财暴富的。不值得尊重。只能说遇对人。活对时代。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