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广深的中产,应该资产达到什么水平?
原创

北上广深的中产,应该资产达到什么水平?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中产。应该资产达到什么水平? 首先。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弄清楚中产的定位。笔者理解的中产阶层应该收入和财富能保障一个家庭的所有正常支出。并且还有一定的存款做为保障。有车有房。上能养老。下能让小孩受到良好教育。生活上并没财务压力。生活幸福指数较高。

其次。一线城市能达到这个标准需要多少钱?一线城市现在的房价。一套房子一千万左右才能够一个中产家庭的居住。一辆车五十万以上不算好。一个家庭一年的开支:小孩子上学好一点的私立学样15万左右。养父母一年5万左右。家庭生活开支一年10万左右。一年的旅游及人情往来开支10万左右。将来小孩出国留学需要几百万。家里总需要几百万存款防止意外。也就是说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中产。实际需要有二千万才能算是生活有保障。家庭比较幸福。没有二千万在一线城市还没有达到中产要求。

其三。未来通货膨胀还没有考虑。按照我国改革开放后的货币供应量增加的速度。实际上我们每年的通货膨胀是在5%左右。未来的货币贬值是谁也挡不住的趋势。如何让自己的财富保值增值是所有城市里的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笔者生活在一线城市。是有亲身的感受的。这些还没有算上的你更高质量的生活追求。比如:你需要进步去上个EMBA需要花几十万。加上交际费用至少要花一百万。如果你需要与更高层次的人打交道。一年的花费更大。人是需要不断的进步的。总在原地踏步很快就会被时代淘汰。算上这些高层次的消费。恐怕你还需要赚更多的钱。这是你生活在一线城市的现实问题。你不往上走。很快就向下沉。沉入社会底层。而往上走都需要财富保障。这种说法很残酷却是现实。这些可能是生活在小城市的人无法感受到的。小城市生活很简单。一线城市你必须向上奋斗。不能停止。不向上努力。想保持现状的结果就是向下沉。慢慢被快速发展的时代淘汰。

其他观点:

中产。或中等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指人们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且中等层次的“感情需求和尊重需求”也得到了较好满足。但不到追求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的人;由于大部分人的财富是以家庭为单元拥有的。所以中产也称“中产家庭”。

具体。新中产的资产水平。不同的研究机构发布的会有差异。这里我们分别用胡润研究院和吴晓波频道的研究报告来解读。

1、

《2018中国新中产圈层白皮书》中胡润研究院将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家庭年收入至少在30万。其他城市在20万以上的人群定义为新中产。截至2018年8月。中国大陆中产家庭数量已达3320万户。北京、广东、上海占一半。

目前新中产家庭平均拥有 108 万元的可投资金融资产。其中 45% 新中产家庭拥有 100 万元以上的金融资产。16% 在 50 万元以下。

新中产人群并不满足于当下所拥有的财富。他们渴望并追逐更高的财富。财富仍是影响他们生活幸福感的最主要因素。也是引发焦虑的根源。数据显示。对于目前财富拥有十分满意的新中产人群仅有 1 成。新中产人群对于财富自由的设想。按平均数来看。他们认为达到财富自由门槛需要达到 1243 万元。43% 新中产人群认为财富自由门槛需要达到 500-1000 万元。已婚有小孩的新中产家庭对于财富自由门槛要求更高。48% 要求在 1000 万元以上。

2、

《2019新中产白皮书》中吴晓波频道将“新中产”这个阶层的家庭群体定义为。拥有净资产的“中位数”是371万元。平均负债是112万元。而新中产的巨额负债则多来自于房贷。但新中产们的负债率正在持续走低。去年是23%。今年是18.4%。

而一线城市的中产家庭净资产中位数是477万。并且其房产均价为532万。超过了净资产。也就是说一线城市的中产家庭负债现象十分严重。

另外。报告指出了不同年龄段新中产的职业分布。这也为我们财富增长提供了方向。

在收入和投资方面。新中产的投资决策以自己为主。因为新中产崇尚自我奋斗。他们将这当做是一种体验。而非赚钱工具。与此同时。88.3%的新中产有工资以外的其他收入。

一线城市理财偏爱小众产品。比如海外投资、艺术品投资;二线城市投资更偏爱高净值的东西。比如私募基金;三线城市的人最在意股权投资。反而没有那么在意房产、储蓄和P2P;23%的新中产给家里所有人都买了保险。

其他观点:

中产无论是在全球范围。还是仅仅在中国都有专业研究机构给出过固定的标准。目前国内比较通用的是2018年胡润研究院和金原投资集团联合发布《2018中国新中产圈层白皮书》。以及麦肯锡全球研究所制定的标准。

先看看中产的定义标准:这里我们就以胡润的标准为基准。按照这家机构的中产定义:

收入: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家庭年收入至少在30万。其他城市在20万以上

教育:接受过高等教育。

职业:多为企业白领、金领或是专业性自由职业者;

房车:在常住地至少拥有1套房产。最好拥有私家车;

消费:日常消费支出低于总收入的50%。有闲钱用于投资(理财。子女教育等)、休闲活动等。

算算一线城市实际中产资产:

1、房屋固定资产:目前。一线城市的房价都比较高。以我所在的上海为例。传统市区(内环)内的房价过千万根本不是事。即便是老破小房价一样不低。如果往郊区走。外环附近的中近郊区基本也都要3~5万一平。除非正真的远郊可能会稍微低一点。

这意味着在上海拥有一套自有产权住房(80平左右)至少得300万。但是这种住房偏离市区。其实根本达不到胡润中产的标准定义。因为胡润中产有一个理念就是“轻价格。重品质”。偏远郊区再有车出行也是交通不断。周边配套也无法完全和市区相比。这何来品质一说。

因此。一线城市的中产至少得拥有一套市区的房产。按上海外环附近的房价计算。基本得700~1000万。

2、年收入资产:除去房屋这笔固定资产外。剩下就是年收入了。胡润标准里提到了一线城市家庭年收入要达到30万。但从实际情况来计算。可能远远不够。年入30万以三口之家计算。实际上夫妻两人的平均年收入也就是15万左右。人均月收入1.25万。

但是。这样的收入怕是无法支撑起一线城市的子女教育、休闲投资达到总收入约50%的中产标准。

单就教育而言。每月你都得砸几千元进去用于培训补课等等。而且类似上海这边中小学好的学校几乎全是私立。光这里面你每月就得烧不少钱。剩下课余时间进各种培训机构一样得花钱。

剩下还得保证有足够的资金用来外出旅游休闲。聚会吃饭。人情世故等等活动(下图为中产青睐的休闲娱乐方式)。1.25万这点费用根本不够。

外加。一线城市物价本身就高。这里面的生活成本就已经非常高了。因此。家庭年收入再我看来至少得提升到每月4~5万。算是相对好些。

Lscssh科技官观点:综合来说。一线城市首先你得拥有800万上下的固定资产。剩下每年至少得有50万左右的家庭收入。这时候你才能勉强算得上是一位中产了。但如果你本身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按照胡润的标准似乎也算不上中产。

最后说一下胡润统计的我国中产家庭约为3320万户(截至2018年)。其中北京、广东、上海占了一半左右。而华东地区中产规模占了全国四成以上。达1489万户。

感谢阅读。给点个赞鼓励下呗。欢迎关注【Lscssh科技官】。谢谢~~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念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6:56:52

    中产,城市,家庭,财富,万元,的人,年收入,标准,还没有,房价

  • 笑红眼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6:56:52

    没想到大家都对北上广深的中产,应该资产达到什么水平?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6:56:53

    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中产。应该资产达到什么水平? 首先。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弄清楚中产的定位。笔者理解的中产阶层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