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刮大台风时,是否会对水下正常航行的潜艇产生影响?
原创

海上刮大台风时,是否会对水下正常航行的潜艇产生影响?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近日。号称最强台风的“山竹”在广东登陆。尽管“山竹”经由菲律宾后风级由17级减弱到14-15级。但从媒体中可以看到。台风过境造成的灾害景象已经非常可怕。实际上。这只是台风登陆后。由于维持台风的动力因素减弱、大陆地形起伏的阻挡摩擦。使得台风减弱之后的表现。可见。这种性格暴虐的热带气旋。在动力充沛、浩瀚无阻的大洋根据地。会形成何等的惊涛骇浪。

在强大的台风面前。强如美军航母也要退避三舍。否则恐有全军覆灭的危险。在这方面。美军的体验实在是痛彻心扉。上将哈尔西两次跪倒在台风面前。一次就损伤10艘航母、146架战机。绝对是空前绝后。就在前段时间。第8号台风“玛莉亚”就导致在南海的美军航母里根号紧急撤退。大批战机也被连夜转移。随后。第13号台风“姗姗”大概感觉“玛莉亚”干的不过瘾。又专程奔赴日本探望里根号。美军惶恐之余再次撤退。驻日第七舰队司令部全部军舰撤离到冲绳周边。被台风盯上的倒霉蛋里根号航母自然也要继续跑路。

台风来袭时。航行在大洋的水面船舶。包括数十万吨的油轮、十万吨级的航母等。在十几级飓风和十数米巨浪的操弄下。都不过是掌中玩物。随时可能失控甚至倾覆。

与水面船舶惶恐躲避大相径庭的是。潜艇面对肆虐的台风巨浪之时。就要稳健的多:要么下潜至安全水深。要么坐底避风。但绝对不会浮出水面。

首先。潜艇重心位于浮力中心点之下。因此在水下航行时不会翻船。即使发生倾斜。也能够自动恢复。

为确保潜艇在水中的垂直稳定。潜艇在设计时就进行合理布局。较轻的舱室在上层。较重的舱室多在中线以下。还要在龙骨敷设压载铅板。使得潜艇的重心位于浮力中心点之下。就好像时刻都有一个吊坠向下拉住潜艇。就像水中的不倒翁一样。为了防止受海涌影响船体横倾、纵倾过大。潜艇上前后、左右还布置了十几个水柜。可以通过调整内部水柜的水量。控制艇体平衡。

其次。海浪能量绝大部分是沿海面水平方向传播。当垂直向下传播时。却以几何级数急剧减弱。潜艇在水下稍深处。几乎不受飓风海浪的影响。

海浪是海水在风的切应力作用下形成的运动。风的切应力将风能传给海水。使表层海水沿风切应力作用的方向开始运动。也就是海浪。海浪强度与风的切应力大小有关。切应力大小与风速的平方成正比。风速越大。海浪越强。

表层海水的运动通过海水的摩擦作用向下传递。引起下层海水运动;但随深度的增加。 海浪强度却以几何级数急剧减弱。据计算。深度每增加波长的九分之一。波峰就减低一半;在等于半个波长深度的地方。大约只有原来的5%;深度相当于一个波长的时候。弱到原来的0.2%。

举个例子:在大洋深处。海浪的波长可能超过400米。就算此时海面出现20米的巨浪。此时水下200米处的海水运动。形成的波峰大约只有1米。何况。波高达到20米已经属于\"暴涛\"的范畴。这种等级属于神话级别的波浪。以至于没有成为正式等级。

就像刚刚登陆的台风“山竹”。风力最大17级飓风级别。形成的浪高超过14米。也只属于“怒涛”的范畴。由此可见。潜艇在水下稍深的位置。所受到的海浪影响其实微乎其微。通常情况下。海洋中最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深处。此时即便海面上巨浪滔天。水下稍深处也会是静谧平和。

现代潜艇潜深已达300米以上。有些甚至达到600~1000米;就算正常的潜航深度。多数也已达到240米左右。因此。潜艇在台风到来时都会选择潜入深水。就可以安全躲避台风巨浪的袭扰。

再次。风浪对近水面航行的潜艇影响巨大。不仅危及潜艇自身安全。也会严重影响潜艇巡航和战术动作

潜艇在大海深处潜航或坐底。一般是为了躲避探测、躲避风浪。从而保持隐蔽。保障安全。但潜艇在执行战备任务时。多数战术动作必须要在近水面航行的情况下完成。

近水面航行状态主要包括通气管航行状态( 常规潜艇)、潜望镜深度航行状态、使用武器(弹道导弹、巡航导弹、鱼雷等 ) 时所需深度航行状态。

这些都是潜艇正常巡航和作业使用的水下航行状态。此时的潜艇距离海面大约只有10~50米(鱼雷发射可以更深)。潜望镜深度、通气管深度只有10~15米水深。巡航导弹发射深度约30米水深。

为了在适宜深度进行战术动作。潜艇就必须上浮到浅水处。此时的海浪就会直接影响潜艇近水面航行的稳定性。影响潜艇导弹发射窗口、导弹出水姿态。以及声呐探测等。

一方面。海浪和海流影响潜艇近水面航行稳定性。会导致潜艇产生的剧烈纵摇、横摇。严重的可能会发生倾覆。

在水面稳定性方面。军舰要优于潜艇。主要是因为军舰安装了减遥鳍、舭龙骨等设备。减遥效果很好;而潜艇只能依靠水平舵、水柜等。特别是潜艇在水面航行时。很多潜艇的首水平舵在水面以上。难以发挥作用。因此。潜艇在水面的稳定性就要差很多。尤其是在横摇方面。甚至可能发生侧翻倾覆。

另一方面。潜艇航行稳定性会影响潜射导弹发射窗口及导弹出水姿态。甚至因潜深无法保持而不能完成发射任务。

要知道。潜射弹道导弹的出水姿态是影响其作战效能、作战精度的关键因素。一旦潜艇稳定性难以保持。发射窗口将被极大地压缩。弹道导弹的作战精度极大地降低。甚至导致发射失败。

同时。海面作为声呐信号的上边界。直接影响声呐探测效能。当海浪大时。容易形成海面混响。影响潜艇声呐装备效能以及反潜直升机搜索效能发挥。

原创回答不易。欢迎留言交流。敬请关注军备解码!

其他观点:

海上刮大台风。但是不会影响到海面下方的潜艇。深度只要在数十米以上海浪的影响就已经大大减弱。如果在百米以上。那么几乎是没有影响的。潜艇的优势也就在于此。可以潜入深海。几乎不怕什么台风天气。

但这是对核潜艇而言。如果是常规潜艇。潜伏的时间如果不长。就无法在台风区域长时间潜航。遇到紧急情况需要上浮的话。那就悲剧了。台风所在的海域浪高至少在数米以上。甚至是十几米。对水面航行的船只、舰艇的影响非常大。很容易就倾覆了。

最恐怖的海浪其实是风暴涌浪。在这种环境下上浮那简直就是自杀。强大的海浪足够将潜艇倾覆。潜艇可以潜入近百米深的海面下方。基本上不受到海浪干扰。而且即便是常规潜艇。潜深也可以达到200米以上。核潜艇则更深。达到400米以上。有的可以达到600米。完全不受海面海况干扰。

其他观点:

对水下深潜的潜艇影响不大。对水面或潜望镜深度的潜艇还是有很大影响的。

台风经过海洋时。能掀起14米以上的巨浪。给任何海面船舶都带来巨大危险。但波浪传播也有其特性。就是绝大部分能量沿着水平方向传播。海啸形成的巨型海浪的波长能达到400~600米。

但在垂直方向上能量传播就差太多了。随着深度的增加。波动衰减很快。在半个波长深度的地方。波动只剩原来的5%。在一个波长深度的地方。波动只剩下0.2%了。所以。不管海面如何汹涌。在海下一定深度却是波澜不惊。

一般来说。水深10米以下海浪影响就小多了。而现代常规潜艇能下潜到300多米。核潜艇更是能下潜到600米或更深海域。完全不用担心台风。下潜就好了。

苏联的“共青团员号”核潜艇曾下潜到1200米深的海域。

只不过潜艇不是观光游览的交通工具。它是作战武器。即使在恶劣海况中也会有执行特定的任务的时候。当潜艇在海面或近表层潜行时遭遇台风。麻烦就来了。

船舶稳定性与重心、浮心密切相关。其相对位置的变化会产生力矩。影响横向稳定性。

水面舰艇通过减遥鳍。舭龙骨。压载水舱等设备增强稳定性。而潜艇只有水平舵和水柜。水面稳定性差很多。

横浪反复拍打潜艇使其横摇。如果自由摇摆周期与波浪周期相近或相等。二者就会共振。横摇幅度加大且随时间积累。等到无法扶正时潜艇就会有倾覆危险。

所以。潜艇深潜躲避台风问题不大。在水面硬抗就比较危险了。潜艇官兵们真是让人敬佩的英雄啊!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几度无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7:00:14

    潜艇,台风,海浪,水面,深度,海面,稳定性,波长,水下,水柜

  • 眼角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7:00:14

    没想到大家都对海上刮大台风时,是否会对水下正常航行的潜艇产生影响?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7:00:14

    近日。号称最强台风的“山竹”在广东登陆。尽管“山竹”经由菲律宾后风级由17级减弱到14-15级。但从媒体中可以看到。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