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死后都有啥习俗?
原创

老人死后都有啥习俗?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生死离别是人生最痛苦的事情。各地习惯不同。但共同的是表达出来对父母离去的悲戚心情。

家里老人去世。除了伤心难过之外。还要料理老人后事。基于风俗习惯外。我们还需要做什么事呢?

老人临终之前。亲人们就要为其剃头。梳头。咽气之前就要为老人穿好寿衣。一是死后不好穿上去。二来人去世后穿。意味着老人是光着身子走的。到了阴间还是无衣。

寿衣忌讳短手短脚。否则子孙后代伸手要饭。衣不蔽体。

人在还没咽气之前。就要准备好“噙口钱”。刚咽气就要把预备好的钱放在口内。噙口钱也叫“口实”。穿上红线放在死者口中。

将老人放在地上。老人脚和手要用白线缠绕。白线根数和老人岁数相当。身上和头上要盖着红布。

此时儿女们要烧一遍纸。在老人头顶的桌子上摆放一些吃的(水果。糕点)。要不断的添加。长寿老人灵前的东西小孩吃完会辟邪。桌子上还要放一块红筷子。是请老人享用的意思。

有女儿的老人。女儿要为老人准备纸牛。据说这纸牛是为老人喝脏水的。新买的纸牛四角是连在一起。剪开才可以走路。

停灵的时候要每天起床之前烧一遍纸。晚上关门也要烧一遍。还要有人孝子等人要留下守灵。

关于戴孝是这样的。七尺白布从中间扯开算一份。女婿在从中扯开一份。意思为半个儿子。孝布则可扎在腰间或者戴在头上。

起灵的时候要起早。老人出门之前要在家中撒五谷。送灵的车都要挂上红布条。孝子车前摔瓦盆。子孙车前送别。灵车启动。

老人生前穿的衣服要和纸牛一起烧掉。儿孙子女的孝布要在火前过一下。可以辟邪。

逝者已登仙界。生者节哀顺变。

欢迎大家在评论里分享你家乡的风俗习惯。以供大家参考。

其他观点:

首先要节哀。家有千事主事一人。不能因悲痛欲绝而耽误了老人的后事安排。只有让老人入土为安才是最大的孝敬。一个地方一个风俗习惯。白事讲究太多。先简单分享下我们这里的风俗习惯吧。首先老人去世后在穿好衣服放到板上后在大门左右两边点上长明灯。由孝男孝女在门前路中先点上路钱。注意停尸板上不能有重铁。否则老人难超生。紧接着请总管请先生择日。总管可以安排报丧和一切事项。注意报丧如果老人是男的第一时间要给老人的舅家报丧。老人是女的第一时间要给老人的娘家报丧。因为这些亲戚是持香的。这些亲戚不到丧家是不敢起灵的。如果轻视这些亲戚。怕有吵打闹之祸。家里去世老人为低三辈。亲朋好友来祭奠多磕头以表诚心谢意。白事讲究大。头绪多。斩草入殓下葬讲究更大。就不多啰嗦了。如果你不懂讲究。请多问上年纪老人。上年纪老人见识广。经历多。又肯热心帮你。总而言之。礼多人不怪。只要你肯不耻下问。纯洁朴实的乡里乡亲肯定能帮你让老人入土为安。千万不要高高在上目中无人。因为乡亲们都是以礼敬人。你如果自大是被人笑骂你没教养缺德。我是农民我在农村。我关心我们农民的美好生活。



其他观点:

25年前72岁的爷爷因病去世。家族中的长辈为了解心疼。给爷爷花费巨资办理身后事让我一直记忆犹新。原来老人死后的习俗可以繁琐到如此地步!

爷爷和奶奶是我们村里里有名的“超生游击队”家族中男孩生了四个女孩生了四个。这让我们魏家在村里人丁兴旺。

而爷爷年轻时候会两手巨匠(厨师)手艺。所以经常在村里给街坊邻居办些各种人来人往的宴席。

所以爷爷在村里也能说得上话。每家有事都请爷爷过去主持。而爷爷也常常喝得酩酊大醉。这导致爷爷在72岁那年一睡不起。

爷爷是住在村东头一个单独的小院里。早上奶奶起身做好饭。想叫爷爷起来吃饭时。这才发现爷爷已经去世了。

随着奶奶呢哭喊声中。离爷爷家最近的四叔第一个赶了过来。还没进门四叔就听到奶奶的哭喊声。

四叔心里一凉加紧脚步跑进门口。一进门第一眼就看到奶奶正坐在地上痛哭。四叔赶紧上前扶起奶奶紧张地问道:妈。您别哭。咋了这是?

奶奶觉得直抽抽吓得四叔连忙把奶奶扶好。赶紧给奶奶递过一碗水。这才听到奶奶哭哭啼啼的说道:你爸他。走了啊!

四叔一听霍然而起立马跑进里屋。等看到爷爷已经走了后。也忍不住嚎啕大哭。这动静终于把街坊邻居都引了过来。

眨眼间大伯二伯老爸几个也听到了动静赶了过来。大伯赶到后第一个对四叔吼道:老四。你干啥那。赶紧地去请村里的老孟头。

有对者二伯喊到:家里的几个女人都过来。先把咱妈扶走。咱爸这事不能让咱妈参合。可不能把咱妈也给哭走啊!

众人一片忙活后终于把事态稳定。爷爷也被放进了殡棺里。等老孟头进来后哥几个坐在一起开始商议起来如何办事。

大伯先抽出一根烟递给老孟头。给老孟头点上后问道:叔。你看我爸这事该咋办?老孟头抽了口烟叹口气说道:老魏啊。这一辈子还算可以。走的时候没病没灾。就看你们兄弟姐妹几个怎么办了?

说完老孟头给出了几个方案。第一个只需要50块钱小办一场。第二个稍微多点请一个戏班子唱一天需要500左右。第三个可就大发了。需要5000。请戏班子连唱七天。在开个七天不间断的流水席。大鱼大肉都上。

大伯听完以后抽了口烟思考了一会下决心道:就选最后一个。老爸这么多年也不容易。好不容易把咱几个养大成人。这次就当解心疼了。不能让咱老爸走后也丢面子!

二伯听完以后立马表示反对。二伯也拿起一根香烟也不急地抽。先把烟屁股放在桌子上敲了敲。然后放进嘴里打火吸了一口。

慢悠悠呢说道:大哥。老爸走了。我也心疼。可是这么浪费有些不太好吧。虽然这些年咱们靠着国家政策好稍微富裕了点。可也不能这么浪费吧。

大伯听完二伯这几句话当时一瞪眼一巴掌呼在了桌子上。震得桌椅都晃了几下然后大着嗓门吼道:老二。你啥意思?咱爸这么多年就白养了你了?你个兔崽子。说完撸胳膊挽袖子就要上去动手。

眼看着大伯二伯就要打起来。这个时候老爸赶紧上去劝架。等老爸分开众人后对着大伯二伯说道:别别。大哥二哥。这时候怎么能吵架?

不如这样我们等大姐二姐她们几个来了在商量商量?现在当务之急是先去通知她们啊!大伯二伯听完觉得有道理也就同时收手。

大伯这时候对跟在自己身后的大儿子二儿子说道:你们俩去你妈家拿几块钱。从小卖部买些方便面带上。去你们四个姑姑家挨个通知一下。

我大哥二哥答应一声。分别骑上了二八大杠分公以后开始往姑姑家赶去。

转天来大姑她们一起赶了过来。进门后先去爷爷放置棺材的房间里哭了几声后。兄弟姐妹几个终于聚齐。

大姑听完大伯的话以后点点头说道:行。就听大伯的。虽然钱多但是咱们几个分别凑凑。算下来也没多少钱!

二伯听完有些不服气的说道:大姐。这!大姑一瞪眼说道:咋了?老二。你连大姐的话都不听了?

二伯这一听这才不在言语。大伯答应了一声开始对蹲在一边抽烟的老孟头说道:叔。你看接下来需要怎么做。您吩咐我们都听着!

老孟头敲敲烟。对着大伯说道:行吧。先拿钱去扯些粗布麻衣。做些孝衣孝帽。另外再找几个麻杆子。剩下的纸人纸马打帆用的土盆我都有。

大伯听完以后对着自己大儿子说道:听到了吗?按照你大爷说得这么做。大伯转过头又对着老孟头说道:只需要戏班子你看?

老孟头点点头回答:咱乡里有一家比较有名。你派人去请吧。另外流水席也要提前准备好。可不能到时候手忙脚乱的。

大伯听完以后答应了一声开始了准备工作。在爷爷出殡的那一天。村里的老少爷们都来了。而村中心用来晾麦子的广场也清理了出来。用作流水席和唱大戏的地方。

早上八点左右爷爷奶奶的远方亲戚也都得了消息。逐渐开始进门后对着爷爷的遗像三跪九叩。而孝子贤孙在旁边的灵棚也回礼。

而我由于年纪最少被安排到了灵棚右边的旁边烧纸。这是用三块砖搭起来的一个锅台样子。老爸叮嘱我只要有人来哭丧。我就烧一把纸。

一直中午十一点左右。老孟头抬头看看太阳。觉得差不多了回头对着大伯招呼一声开始了准备出殡。

大伯在老孟头的指挥下开始了先出门对着满园的亲戚朋友站立好。只听到老孟头站在堂前开始大喊:爷爷驾鹤西去。现在孝子贤孙再次感谢各位亲朋好友能过来参加老魏的葬礼。

说完以后对着大伯他哥四个对着众亲朋好友行三跪九叩大礼。行礼完毕后。老孟头大喊一声:忙客准备。起棺。走!

随后戏班子开始演奏起哀乐。出门以后在土路上大伯停止脚步。在老孟头的指挥下先哭了几声。然后拿起一个土盆子狠狠摔倒了地上!

随后一路上戏班子吹吹打打一直只到墓地所在。之前已经提前来到田地的忙客。已经挖好了墓地。

在老孟头的吆喝下爷爷也成功下葬。稍后回到爷爷家里让戏班子的演员和几个姑姑大伯坐在一起吃饭。

吃饭时间中村长又来了一次。只不过这次村长是来通知我们。从今往后我们村里为了响应号召拒绝铺张浪费。村里再有老人去世一律只有大锅肉待客!

大伯听完后满脸堆笑地邀请村长来坐下喝酒。而村长张大爷摆摆手拒绝了。同时张大爷也对大伯语重心长的说道:小魏啊!你爸去世我也很难过。但以后也要注意节约啊!说完以后转身离去。

而吃完饭以后的叔叔伯伯姑姑们商量后。表示爷爷的“过三年”放在最后一起。这样也省了大家的时间。

写在最后:

现在我已经三十多岁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音容相貌也已经逐渐淡忘。但是唯独老人去世时的习俗难以忘记。

现在想想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家族中为了给爷爷扬面子所做的几点。

①:老人去世第一个请戏班子连唱七天。

村里以前的老人去世。依照我们村的习俗。只需要找一个戏班子。唱三天。花费也只要几百块。这还是加上吃饭的费用。可以说是很节约了。

②:烧纸。

为了寄托老人去世的哀思。村里的习俗是直接用黄纸折成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代表着金银元宝。意思是老人去世后可以大富大贵。

而我们家族直接从老孟头那里购买了纸人纸车纸马。这里边包含着纸男纸女。意味着老人过世在所谓的“阴间”有一个好的生活标准。

③:摔盆。

这个盆不是普通的盆子。是用地下一米的胶泥做的。这个在我们老家被称作“阴土”意味着是距离“阴间”最近的土。

用这种土做盆子一摔碎。代表着本家有老人去世。也代表着家人的哀思随着盆碎而带走。以后得日子里家人的生活会在老人的在天保佑下过得越来越好。

所以虽然每个地方由于文化不同习俗也不同。但是基本都是为了让家人走好。也让剩下的家人可以更好的生活下去。

当然像我家大伯这种铺张浪费的行为。我是不赞同的。毕竟民间习俗是为了让我们寄托对老人去世的思念。而不是为了炫耀。在老人在世时我们多加孝顺陪伴是过世后多大的“风光大葬”也带不来的。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难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7:00:55

    大伯,老人,爷爷,几个,戏班子,说道,对着,村里,听完,奶奶

  • 渭城曲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7:00:55

    没想到大家都对老人死后都有啥习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意中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7:00:55

    生死离别是人生最痛苦的事情。各地习惯不同。但共同的是表达出来对父母离去的悲戚心情。家里老人去世。除了伤心难过之外。还要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