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灭六国之战为什么把齐国放在最后攻打?
原创

秦灭六国之战为什么把齐国放在最后攻打?

好文

热门回答:

公元前328年。秦惠文君十年。秦惠文君任命张仪为客卿。 一起商讨攻打各国诸侯的大计。张仪劝说秦君实施连横战略:瓦解敌方联盟(六国合纵)。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百余年来。历代秦王都把远交近攻、各个击破作为统一天下的策略来贯彻实施。

当时距离秦国最近的国家从南向北依次有楚国、韩国、魏国、赵国。齐国、燕国距离最远。处于东海之滨。

一、手捏软柿。韩国灭亡。

韩国距离秦国最近。在六国中实力又最弱小。秦国想首战告捷。鼓舞士气。所以软弱的韩国就成为第一个被灭亡的对象。

公元前230年。秦始皇十七年。派遣内史腾率军攻打韩国。活捉了韩王安。占领了韩国全部国土。设为颍川郡。韩国灭亡。

二、巧使离间计。灭亡赵国。

当时魏国由于招贤纳士。邹衍、淳于髡(kūn。昆)、孟轲等都来到魏国。经过一番治理。实力有所提高。次于楚国而强盛于赵国。而赵王迁昏庸无能。宠信奸臣郭开。国政混乱。所以。赵国就成了秦国攻打的第二个目标。

公元前229年。秦国大举兴兵攻赵。兵分两路:一路由王翦统率上地的军队。攻占了井陉。另一路由杨端和率领河内的军队与羌瘣(huì。会)军队攻打赵国。包围了邯郸城。王翦深知赵将李牧的厉害。于是。派遣间谍。携带重金收买了担任相国的郭开。让他诬陷李牧、司马尚谋反。赵王迁听信谗言。杀害了李牧。三个月后。王翦、羌瘣全部平定赵地。俘获赵王迁。赵公子嘉率领宗族几百人逃到代地。自立为代王。与燕国军队会合。驻守上谷。

王翦想趁势率兵攻打燕国。驻扎在中山。

三、荆轲刺秦。燕国灭亡。

秦国连灭韩赵。燕太子丹惊恐万分。于是派遣间谍荆轲假投降。前去刺杀秦王。事情败露。始皇大怒。命令王翦率军攻燕。燕国、代国发兵迎击秦军。但被秦军在易水西边击溃。

公元前226年。秦王认为燕国兵力尚强。于是增加兵力。支援王翦。王翦最终打败燕军。攻占燕国首都蓟城。取得了燕太子丹的首级。燕王向东逃到辽东郡。

前222年。王贲(bēn )攻打辽东郡。活捉燕王喜。乘势攻代。俘虏代王嘉。燕赵残余势力全部肃清。

四、水灌大梁。灭亡魏国。

韩赵灭亡。孤立了魏国。魏国处于被三面夹击之势。灭亡魏国的时机成熟了。假如不是荆轲刺秦王的话。第三个灭亡的将是魏国。

公元前225年。秦始皇令王贲(bēn )率军攻打魏国。王贲挖渠引汴河水。水灌魏都大梁。大梁城墙塌坏。魏王假投降。秦军取得了魏国的全部土地。

五、60万大军。攻灭楚国。

灭了韩魏赵。齐国龟缩在海滨。幅员辽阔的楚国愈加孤立。假如再攻灭楚国。一统江山就基本将要完成了。所以。攻打楚国就提上了秦王的议事日程。

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派遣李信和蒙恬率军二十万向南进发。攻打楚国。不料想。被楚国大将项燕打败。公元前224。秦王诏令王翦、蒙武率军60万再次攻打楚国。攻占了陈县往南直到平舆县的土地。俘虏了楚王。楚将项燕拥立昌平君为楚王。撤退到淮南寿州继续抗秦。公元前223年。王翦、蒙武打败楚军。昌平君死。项燕也自杀身亡。前后三年。才灭亡了楚国。

王翦又继续平定楚长江以南地区。降服越人。设置为会稽郡。

六、声东击西。灭亡齐国。

齐相后胜。为人贪婪。被秦国贿赂收买。齐王建听信后胜的主张。对五国灭亡袖手旁观。直到五国灭亡后。齐王才感到秦国的威胁。慌忙将军队集结到西部边境。准备抵御秦军的进攻。

公元前221年。秦王命王贲率领秦军伐齐。避开齐军西部主力。由燕国南部南下直奔齐都临淄。齐军措手不及。土崩瓦解。齐王建出城投降。齐国灭亡。

前后历时九年。六国就相继灭亡了。

其他观点:

我是历史笑春风。谢谢邀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秦国最后灭齐国。是以它的战略部署决定的。也是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决定的。

人人都知道秦国的“远交近攻”的策略。但是。有一些人不知道。秦国并不是机械的按照“远交近攻”的策略办事的。秦国会根据形势的需要。随时对当前的战略进行调整。对齐国也是一样。

在战国七雄时代。各个国家都在忙着兼并扩张。秦国居于关中的有利态势。对关东六国轮流进行打击。它先打击魏国。夺取河西之地。保证了自身的态势。然后进攻韩魏。力图夺取中原的枢纽。这个时候。在关东有齐国和楚国两个大国。两国联盟。成为秦国统一天下的巨大障碍。

于是。秦国先破坏齐楚联盟。用张仪去说动楚国破坏盟约。联盟秦国。然后又利用楚国孤立无援。出兵击楚。使得楚国一蹶不振。

随后。又因势利导。参与燕国乐毅的灭齐行动。在五国联军的进攻下。齐国险些亡国。最后只剩下两座城池。虽然在田单的带领下。齐国重新复国。但是已经元气大伤。不再是以前的那个强国了。

这样。秦国有腾出手来进攻韩魏。可是上党之战。把提前赵国推上秦国的战线。长平之战。秦国虽然消灭了赵国的主力。可自己也元气大伤。但是。秦国的经济基础好。在经济恢复上比列国都占优势。这样。到了嬴政的时代。秦国已经占有压倒性优势。开始了统一天下的战争。

在这场战争里。齐国一直置身事外。不参与其中。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几条:

一、齐国的国力衰弱。无力参与。齐国在乐毅伐齐后元气大伤。国力衰退严重。虽然田单复国。但是巨大的经济和人员损失是不会很快弥补上的。这决定了齐国的无能为力。

二、齐国对五国伐齐怀恨在心。在那次燕国的灭国之战中。燕秦赵韩魏五国战齐于济西。而楚国趁火打劫于淮上。这一切。让齐国看清了这些国家的真面目。所以。齐国不再理会这些国家的要求。在长平之战中。齐国不借给赵国粮食。在邯郸之战中。齐国拒绝救赵就是例子。

三、赵国的主政者君王后苟且偷安。不理外事。史书说她“事秦谨”。这造成了“秦日夜攻三晋、燕、楚。五国各自救”的局面。而齐国独立其外。

四、君王后死后。齐相后胜被秦国收买。成了秦国在齐的代言人。后胜多次派人入秦与秦国结好。而秦国则以重金收买了后胜。后胜劝齐王建“去纵朝秦。不修攻战之备。不助五国攻秦。秦以故灭五国”。

五、既然齐国不威胁秦国统一天下的战争行动。那么秦国也就没有必要去招惹它。为自己树敌。为自己的军事行动制造麻烦。节外生枝。

正是由于齐国采取了苟安的政策。使得秦国能够顺利灭亡其他五国。也使得秦国将齐国列为最后一个攻打的目标。到了最后。秦军进攻齐国的时候。齐国人竟然没有人敢和秦军作战。齐国最后只得投降。

我是历史笑春风。喜交往。爱朋友。希望能够和大家共享历史的乐趣。欢迎关注我和我的文章。多提宝贵意见。

其他观点: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请问秦国有轰炸机、导弹吗?当然这是开玩笑。那么。秦国为何要将齐国放在最后攻打呢?可以从三方面来考虑。

01 地理

即便秦国想先把齐国灭了。地理上也不允许啊!齐国、秦国分别位于大周朝的东、西两侧。这样的地理条件就决定了齐、秦两国难有直接的战争。

1)两国不相邻。难起争执

2)无法管理齐国的土地。还增强其他邻国的力量

即便秦国哪一天真想不开了。想独自或者联合其他五国灭掉齐国。如果是秦国单独灭掉齐国。虽然这几乎不可能。但是秦国如何去管理齐国?其他几国。特别是三晋。愿意处于腹背受敌的形势中吗?

3)没有国家会同意借道

即便秦国真想去灭掉齐国。除非是合纵灭齐。否则哪个国家敢借道给秦国呢?晋献公假道伐虢的教训还历历在目。如果秦国想要灭掉齐国。得出动多少军队?攻打完齐国。一转身。足够灭掉中间的韩或者是魏国。

4)山东六国不会让秦国进入自己的腹心

因此。山东六国如果让秦国占领齐国。那几乎相当于自寻死路。

02 远交近攻

事实上。此战略在后来的战争中的确奏效了。特别是长平之战。赵国处于生死存亡之际。齐国居然拒绝了赵国借粮的请求。齐国目光有多短视。他不明白什么叫做唇亡齿寒。也许齐国可以趁着赵国疲惫不堪之际。提出几个无理的要求。得到些好处。但是。如果赵国真倒下了。秦国的铁骑踏入太行山以东的时候。齐国凭什么能够力挽狂澜?

秦国的远交近攻策略使得齐国完全迷失了自己。为了一点蝇头之利。看着三晋一个个倒下而不顾。从始至终。我们只看见三晋和楚国之间互相救助。而齐国和鼠目寸光的燕国一样。乐意做壁上观。或者趁火打劫。

而这一切。就是秦国远交近攻的战略起了作用。暂时迷惑了齐国和燕国。

03 齐国毫无屏障

结语:

在决定东伐的那一刻。秦国并没有能力灭掉齐国。即便和其他五国合纵灭掉齐国。其他五国也不会允许秦国瓜分齐国的任何一块土地。因为谁也不希望在自己的腹心上插一把刀。

从战略上考虑。远交近攻使得齐国和燕国在三晋遭遇灭国之战时。常冷眼旁观。或趁火打劫。这使得秦国终于能如愿以偿地灭掉失去后援的三晋。

当秦国的铁骑踏平三晋大地之时。秦国只需咳嗽几声。昔日的东方大国齐国便举手投降了。相反。如果秦国先攻打齐国。即便是竭尽所能也不可能灭掉齐国。

既然能不战而屈人之兵。秦国又何必去考虑先灭掉齐国呢?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郎不知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陌念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7:06:46

    秦国,齐国,楚国,魏国,远交近攻,秦王,五国,公元前,燕国,灭掉

  • 郎不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7:06:46

    没想到大家都对秦灭六国之战为什么把齐国放在最后攻打?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孤飘的蒲公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7:06:46

    公元前328年。秦惠文君十年。秦惠文君任命张仪为客卿。 一起商讨攻打各国诸侯的大计。张仪劝说秦君实施连横战略:瓦解敌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