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一种观点认为:秦灭六国,楚最无罪?
原创

为什么有一种观点认为:秦灭六国,楚最无罪?

好文

热门回答:

有句话叫:“秦灭六国。楚最无辜。”这是楚国后人为反秦做的最好的宣传语。原句出自秦末奇谋之士——范增之口。

范增的原话是:秦灭六国。楚最无罪。

意思就是说:当时的战国诸国属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也是最富裕的国家。所以它本不应该被秦所灭。

(范增)

楚国被灭的很大原因是人为造成的:楚怀王被困秦国。导致国内政治势力相互争斗、国力衰败。贤臣不被重用。

所以楚国的后人才会对楚国的灭亡有所惋惜。

楚国真的这么无辜么?我们来看一下真实的情况:

春秋时期。楚国本是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到楚庄王时更是饮马黄河、问鼎中原。

不过在春秋末期。由于楚平王的好色坏事。迫害了大夫伍奢。结果伍奢的儿子伍员(字子婿)逃到吴国搬来了吴军为其报杀父之仇。

在孙武的带领下。吴军打败了楚军。并攻入楚都郢。楚昭王外逃。楚国差点亡国。

靠着秦国的帮助。楚国才勉强挡住了吴军。楚国国力从此一落千丈。

(楚国地图)

战国初期。楚国的实力其实很弱。不要说齐、秦。连三晋都敢欺负楚国。到了战国中后期。楚国的实力才有所恢复。

但是由于楚怀王的优柔寡断。在齐、秦两大国的斗争中。见利忘义。首鼠两端。所以遭到齐、秦两国的共同攻击。最后被秦国扣留也是咎由自取。

由于楚怀王的外交倾斜。导致战国的平衡被打破。从此。秦国统一的步伐无可阻挡。最后。秦派老将王翦灭楚。

王翦带着60万军队。在楚国境内驻扎。并不进攻。楚国不知道用意。采取主动进攻。结果遭到王翦反击。楚国灭亡。

(王翦)

总结

综上所述。楚国的灭亡多少有点无奈。但是自身也有很多问题。不仅仅是形势所迫。如果楚国能够励精图治。那么天下大势还尚未可知。

其他观点:

个人行为分对错。上升到国家层面。没有对错之分。自然也不分有罪或无罪。过程中看的是实力。定论时看的是事实。

“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这种观点来自于《史记》的记载。

秦始皇病逝后天下大乱。各种造反势力如同雨后的春笋。纷纷冒出头来。先是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后是六国还没有被杀尽的贵族大举义旗。楚国旧贵族项梁、项羽叔侄也在其中。

居鄛(今安徽省桐城市双港镇附近)有个七十多岁的老者。名叫范增。非常有智谋。也许是想在死前辉煌一把。他不顾自己年老体弱。拖着老迈之躯投奔了项梁。

当时做为反秦旗帜的陈胜先被秦将章邯打败。后被车夫庄贾杀害。起义军受到了打击。士气低落。反秦斗争陷入低潮。

(电视剧中的范增)

为了激起大家的斗志。范增对项梁说了一番话。其中有这样的话语:“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要想弄明白范增的意思。就得知道楚国是怎么亡的。楚国本来很强大。足以和秦国相抗衡。国力是在楚怀王时期衰退的。

最奇葩的是。楚怀王不是在战场上明刀明枪被打败的。纯粹是中了秦国说客张仪的毒。被张仪骗了一次又一次。骗得他和盟友齐国断交。还怕断不干净。特意派使者去宋国借了符节大骂齐国齐宣王。

齐宣王当然很愤怒。断交就断交。有必要这么辱骂吗?当场就斩断符节。表示再也不和楚国玩了。

然后秦国就和齐国建交。共同攻打楚国。楚国割让了两座城池给秦国才结束战争。

(电视剧中的楚怀王)

都被戏弄到这种程度了。楚怀王竟然还以为张仪是自己的好朋友。忠心耿耿的楚国大臣屈原简直气得吐血。

公元前299年。秦国占了楚国八座城池。秦昭襄王约楚怀王在武关(今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东武关河的北岸)见面商谈。屈原苦劝他别去。怕有危险。但老天真楚怀王非要去。

秦昭襄王估计也没想到他还真敢来。立刻扣下。逼他割让更多的城池来保命。楚怀王挺有骨气。坚决不同意。

但是。他也没让楚国去救他。就维持着一种“我不答应你的要求。但我也不反抗你”的诡异状态。反正国君被禁。楚国也没动秦国一根手指头。就这么过了三年。楚怀王忧郁而死。秦国送还他的遗体。

楚国人都认为这三年的和平是楚怀王忍辱负重带来的。对他怀有很深的感情。所以“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

(电视剧中的楚怀王)

站在楚国人的角度。的确觉得自己万分冤屈。秦国啊秦国。我们楚国对你都低头到这种程度了。国君被囚禁都没说反抗你。没一点对不起你的地方。你怎么还能灭了我呢?这太不讲究了吧!

所以悲愤之中的楚南公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范增在此时说这番话。是想告诉项梁等人。陈胜败了就败了吧。不要太在意。楚国才是大义之所在。被秦国一次次戏耍。对秦国仁至义尽。最有资格带领群雄推翻秦朝!

在范增的逻辑里。“秦灭六国。楚最无罪”是因。“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是果。“楚人必然能够灭亡秦国”是他想要传递给诸将的理念。他也做到了。

这番话的效果非常好。沮丧中的将领们重新凝聚起来。继续狂奔在反秦的道路上。

(网络配图)

但正如我在开头就说过的。国家层面没什么有罪无罪。六国都无罪。秦国想要统一六国也无罪。这是大势所趋。个人甚至国家都只能顺应历史的潮流。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其他观点:

这个观点是范增对项梁说的

项梁起兵反秦之初。范增找到了项梁。对他说:

“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楚国是否有罪。并不是范增和项梁谈话的重点。可以当做话术来理解。这么评论能够引起项梁的共鸣。后面再提建议时就比较容易被接受。

所以对于“楚最无罪”。我们大可不必当真。要说无罪。齐、燕、赵、魏、韩又有什么罪了?不过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罢了。

秦始皇并不认为“楚最无罪”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初。就跟自己的臣子们列举了六国的罪状。关于楚国的罪状。秦始皇这样说:“楚王献出青阳以西的地盘。签定了条约又背叛。袭击我南郡。所以派兵去讨伐。俘获了楚国的国王。平定了楚地。”

秦始皇这是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当年秦国与楚国会盟于武关。秦国背信弃义。扣押了楚怀王(战国时期的楚怀王熊槐)。致使楚怀王客死在秦国。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按秦始皇的逻辑。当年扣押楚怀王该当何罪?!

范增对项梁说这些话的真实目的

范增找项梁谈话的主要内容。是总结了陈胜吴广失败的经验教训。劝告项梁不要自己称王。应该拥立楚国王室的后人。这样会有一面正义的旗号。

范增的这个建议是非常正确和高明的。当时六国灭亡不久。人心思念故国。这面旗帜能为项梁赢得很多人的心。

项梁采纳了范增的建议。立楚国王族后人熊心为楚怀王。这一举措得到了六国旧贵族的支持。为最终灭亡秦国打下了基础。

“楚最无罪”话本身没有任何意义。战国时期群雄争霸。拼的是实力。即便从道义上来说。连年征战给百姓带到了深重的灾难。国家统一也是大势所趋。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眼泪、说拜拜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陌清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7:07:17

    楚国,秦国,无罪,六国,的是,陈胜吴广,这是,始皇,国君,齐国

  • 情多浓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7:07:17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什么有一种观点认为:秦灭六国,楚最无罪?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7:07:17

    有句话叫:“秦灭六国。楚最无辜。”这是楚国后人为反秦做的最好的宣传语。原句出自秦末奇谋之士——范增之口。范增的原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