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石炭纪会出现身长接近3米的巨型蜈蚣?真是太可怕了?
原创

为什么石炭纪会出现身长接近3米的巨型蜈蚣?真是太可怕了?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距今3.6亿到3亿年前的古生代石炭纪。在地质史上被称为“巨虫时代”。孕育出了一大批巨型节肢动物。其中就包括大家所熟知的“巨型蜈蚣”。

石炭纪巨虫的辉煌

因此。节胸不是什么巨型蜈蚣。它和马陆同属一纲。可以认为它们是一类古马陆。节胸有大有小。小的种类只有几厘米。大的种类有2.4米。半米宽。后者是根据在新墨西哥发现的足迹化石推断的。这只巨型节胸的脚印就像两道平行的轮胎痕迹。巨型节胸是有史以来最大的陆生节肢动物。

巨型节胸虽然很大。但并不可怕。因为从化石看它们并没有强大的口器。无法进行捕食。肠道内容物和粪便化石也表明了它们是一种以植物碎屑为食的食腐动物。


石炭纪巨型蜘蛛的传说。源自1980年在阿根廷发现的一个化石。这个化石呈现出了一个体长40厘米、腿宽50厘米的大型蜘蛛。然而。2005年。曼彻斯特大学的蜘蛛专家保罗·赛尔登重新检查了这个化石。他发现这根本不是蜘蛛。而是一只带有硬壳的海蝎(板足鲎)。截至目前。蜘蛛体型纪录的保持者仍然是1965年在委内瑞拉发现的巨型食鸟蛛。石炭纪尚未发现比现代蜘蛛更大的种类。

有史以来最大的节肢动物:耶克尔鲎(海蝎)化石

石炭纪时期陆地上确实有巨型蛛形纲动物。不过不是蜘蛛。而是蝎子。肺蝎长达70厘米。在当时是可怕的杀手。其毒刺足以放倒一些四足动物了。

石炭纪为什么能成为“巨虫时代”?

石炭纪成为巨虫时代。和当时的富氧环境有直接关系。当时的情况是。蕨类和裸子植物已经在陆地上繁盛。出现了大片的热带雨林。但是却没有以活的植物为食的动物。节肢动物只能吃死去的植物碎屑。再加上石炭纪的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蕨类植物大面积蔓延。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就越来越高了。

石炭纪的热带雨林景观

节肢动物在海里本来是用鳃呼吸的。它们登陆之后就换了一套呼吸系统。昆虫的外骨骼上布满了微小的气管。可以将氧气直接输送到组织内部。而无需经过循环系统。这种体表扩散型的呼吸。对于小型动物来说特别高效。因为越小的动物。其表面积/体积比就越大。因此。正如我们看到的。昆虫大多是一些小不点。

另外。当时。没有植食性动物。只有捕食者和食腐动物。各类节肢动物成功地利用当时的富氧环境。展开了一场比体型的生存竞赛。长得大就可以吃掉对方。而长得小的只能被对方吃掉。只有那些长得足够大的才能留下后代。并把自己的个子大的基因遗传给下一代。这样经过石炭纪几千万年的演化。各类节肢动物就纷纷变得越来越大了。

“巨虫时代”是如何终结的?

距今3亿年前的石炭纪末期。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冰川运动。冈瓦纳大陆的南部为冰川所覆盖。海平面下降了100米。地球环境由温暖、潮湿转为炎热、干燥。大片热带雨林因不适应新的环境而纷纷消亡。这就是石炭纪末雨林崩溃事件。

石炭纪的石松化石

由于热带雨林崩溃。大气中氧气浓度在石炭纪之后的二叠纪急剧下降。从35%下降到15%。这个氧气浓度已经无法供养这些巨虫了。于是巨型节肢动物就走向了灭绝。只有那些小型化的种类活了下来。

石炭纪:巨虫和两栖动物共存

爬行动物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能力比巨虫和两栖动物更强。石炭纪以后地球就进入了长达2.3亿年的爬行动物时代。爬行动物出现了很多植食性种类。从此动物和植物的关系彻底改变了。动物控制着植物。使植物无法无序蔓延。大气中氧气浓度受到了控制。从此以后。地球再也没有出现过石炭纪那种富氧环境。

二叠纪:爬行动物时代来临

了解动物知识。关注动物博览。

其他观点:

这个问题我来答。石炭纪确实是个比较奇葩的时代。那个时候地球上的含氧量高达45%。深林覆盖率极高。那时陆地上出现了很多巨型的昆虫。比如巨大的蜈蚣。蜻蜓什么的。

石炭纪。听名字就知道。当时植物非常繁荣。地球上有很大规模的森林。给煤炭的形成贡献了力量。这个时期形成的煤炭占现在储量的一半以上。当时气候温暖湿润。植物和森林繁盛。而大气中氧含量一度高达45%。这给动物们的生长也带来了有利条件。

于是。石炭纪又被称为巨虫时代。由于大气中的高氧含量。虫子都开始了释放自我的进化。这就像一场竞赛。谁长的大。谁的生存几率就更大。只有长的更大。才是真正的捕食者。最终导致了各种奇葩的巨虫出现。例如翅膀展开一米多长的大蜻蜓。巨大的蜘蛛。还有题目中谈到的体长3米多的大蜈蚣。身披盔甲。也曾是陆地上的霸主。

但石炭纪这么多森林。留下了火灾的隐患。最后石炭纪还是毁于火海之中。这些巨大的昆虫最后也都成了烤串。巨虫时代结束了。爬行动物开始登上舞台。恐龙等新霸主最终才会出现。

不过对于石炭纪来讲。那么高浓度的氧气。如果人类穿越过去。会不会醉氧先不说。面对那么多巨型昆虫。估计很难抑制住开个烧烤摊的念头。每天烤蚂蚱。烤蜈蚣。生活也是很有乐趣啊。

其他观点:

石炭纪。又称巨虫时代。距离今天约3.55亿年。持续了0.65亿年。石炭纪可以说是植物最为巅峰的纪年。也是生产巨虫的时代。而题目中所属的巨型蜈蚣。就是那个时代的特征。

石炭纪的时候。整个地球还只是一块完整的大陆(号称盘古大陆)。八那个时候气候适宜。湿润。大量植物开始快速生长和扩散。整个盘古大陆都被茂密的植被覆盖。由于植物的旺盛。导致了地球含量量逐渐曾加。在石炭纪晚期。地球含氧量达到历史峰值。45%左右。几乎是现在的2倍。含氧量的增加。客观上就允许动物们可以具有较大的体型。当时许多动物都疯狂地向巨大体型进化。越大的体型。约容易活下去和传宗接代。总之。氧气含量的增加。极大地增加了动物们的体型极限。

当时除了这种体长有3米的夸张的巨型蜈蚣。还有像人头那么大的蜘蛛。翅膀长度有1米作用的蜻蜓。总之。很多动物都是出奇的大。肆无忌惮的长。丝毫不用考虑体型巨大带来的供氧负担。不过。这种发展趋势并没有持续多久。就被一场噩梦般的大火破坏了。前面也说了。石炭纪植物疯长。所以导致了大量的生物质堆积。这些生物质直接贡献了地球总煤量的50%以上。而过多的生物质和过高的氧气含量。很容易引发森林大火。那个时候。刚好发生火灾喷发。导致一次大火。由于盘古大陆森林几乎都是连在一起。所以整个盘古大陆几乎都被燃烧。导致了石炭纪生物大灭绝事件。

巨虫时代就此落幕。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清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7:13:48

    石炭纪,节肢动物,动物,时代,植物,氧气,化石,蜈蚣,蜘蛛,盘古

  • 寄心梦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7:13:48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什么石炭纪会出现身长接近3米的巨型蜈蚣?真是太可怕了?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孤飘的蒲公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7:13:48

    距今3.6亿到3亿年前的古生代石炭纪。在地质史上被称为“巨虫时代”。孕育出了一大批巨型节肢动物。其中就包括大家所熟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