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历史上的“国人暴动”事件,性质是平民抗暴起义还是一次反对周厉王改革的政变?
原创

西周历史上的“国人暴动”事件,性质是平民抗暴起义还是一次反对周厉王改革的政变?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问:西周历史上的“国人暴动”事件。性质是平民抗暴起义还是一次反对周厉王改革的政变?

答:周厉王即位的时候。有些强大的诸侯国根本不来纳贡。还悄悄的把公田分了。成了私人财产。周厉王反而成了穷光蛋。诸候们看不起他。给他气受。贵族们也不断兴风作浪。周厉王面对风雨漂摇。自己势力的没落。就想雷厉风行的改变这种情势。采取了很多措施企图挽回不利于自己统治的情势。

比如把山川河泽收归国有。如果有人要利用这些地盘生产。打渔等。就得给国家交税。这本来无可厚非。可这让很多本来勉强裹腹的人生存更加艰难了。平民们私下议论生活的艰难。周厉王措施的不是。可周厉王竟然让人监视平民们的议论。抓住即杀死。人们怕被杀。路过众人只点头致意。这样不让人说话的行为过分了。引起了众人的愤怒。

周厉王很得意。对召穆公说:“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翻译成白话是:“我有能力制止人们的非议。他们再也不敢议论了”。

召穆公劝谏周厉王道:“是障之也!”这是用强制的手段来堵住民众的嘴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此!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这样堵住人们的嘴。就像堵住了一条河。河一旦决口。要造成灭顶之灾;人们的嘴被堵住了。带来的危害远甚于河水!治水要采用疏导的办法。周厉王对此却置若罔闻。固执己见。

周厉王就用这些收入。对周边少数民族趁火打劫而不断入侵的反击。本来就很弱的国力。几经战争。打的国家财力不足。捉襟见肘。而周厉王进行了一些改革。搞了一定的中央集权。而这些改革却侵犯了贵族利益。惹恼了一些既得利益者。大佬。于是大佬们暗地里串联。唆使本来就愤怒的平民们。发动了“国人暴动”这场政变。

那时候的平民是有武器的。刀枪剑戟。棍棒。农具等。应该都多少私藏有。平民是拥有几个奴隶给他们劳动的人。相当于后世的小地主。应该是有一定经济势力的。周厉王的暴政措施失当。不切合实际。侵犯了平民的利益。诸侯国。贵族的利益。一下子成了众矢之的。中间有贵族大人物暗中的支持动员。引发了平民拿着刀枪剑戟冲进王宫。周厉王本想调兵弹压。可他过激的行为一时没人听他调动。可见下面的人有多不支持他。他可能没多少智商。是个脑残。没办法。打不赢不能等着被杀。逃呗。于是带着自己亲信。跑到山西回不来了。十多年过后病死。悲剧啊!

赶跑了周厉王。重新让有能力的周公和召公等人主政共和。一段时期太子不能马上即位了。后来即位是为周宣王。周厉王的改革虽有一定成绩。可还是失败了。从此西周的没落情势无法扭转。渐渐没落成为定局。周厉王孙子周幽王因为烽火戏诸侯而被犬戎所灭。西周灭亡。

其他观点:

国人是指居住在内城的平民。与此相对应的是野人。野人是指居住在城郭之外的平民。国人与野人都是西周时期的平民。西周是奴隶社会。国人、野人、奴隶、贵族构成了西周社会的阶层。西周是贵族政治。除了贵族。就数当时的国人权利最高。

国人平时为民。战时为兵。是西周兵力的主要来源。是西周统治的基础。

国人暴动是一次反对周厉王改革的政变。那么国人为什么要暴动呢?

这要从西周的土地制度说起。西周的土地制度是井田制。将大块的田地分成九块。排成井字型。中间一块是大家合耕。收获归国家所有。而另外八块是私田。谁耕种谁收获。土地的所有权归周天子。耕种者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井田制下得田耕种的人。平时要向授予者(贵族或天子)交纳贡赋。战时有服兵役的义务。

由于井田制下的田地对于耕种者来说。没有所有权。又是公共合耕地。耕种者辛辛苦苦却得不到什么收获。于是纷纷到城外开拓私田。也就是自已去开荒种田。这样一来。贵族和天子就得不到耕种者的赋税收入。损害了天子的利益。

因此周厉王就下一道命令。将山林湖泽改由天子直接控制。不准国人进入谋生。也就是不准私自开荒种田。必须得种井田制下的田地。这样就直接损失了国人的利益。

国人就开始不满。私下议论。周厉王又禁止国人谈论国事。违者杀戮。这一下子就彻底激怒了国人。于是国人纷纷武装起来。围攻王宫。要杀周厉王。周厉王没有办法就逃出了京城镐京(今西安)。逃到彘(今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最后病死在彘。

国人暴动的起因就是周厉王高压的政策对他们的利益造成了伤害。仅仅只是反对周厉王的这一政策而发动的暴乱。

其他观点:

一哥“俗人读史记”之——发展经济与保障民生

西周的周厉王是个强硬的改革家。致力于重振周王室的改革。在政治上。周厉王改变周、召二公“世为卿士”的惯例。起用在经济、军事上有专长的荣夷公和虢公长父。在经济上。周厉王力图振兴残破的王室经济。他抓住“专利”和农业这两个主要环节。在军事上。周厉王力图改变周边少数族屡次入侵的状况。解决积弱之弊。在弱势情况下灭了叛乱的噩国、服了不朝的淮夷诸国。在法律上。周厉王采取加强法制的措施。肯定不是太史公所言“以告而杀之”那么简单。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励志青年。却遭到国人的追杀与后世的指责。是什么原因呢?一则周王室经过共王的任性(因三个美女灭了人家密须国。政体已失)。懿王的软弱(失了国都)、孝王的争位(坏了宗法)、夷王的无能(诸侯立君没了规矩)。政权早已是风雨飘摇了。二则厉王改革图强首先触动了宗周之“大宗”尤其是周公、召公家族及其强大的诸侯亲族的政治利益。封山泽专利经营同时触动了一些大贵族和平民的利益。三则西周已历十代。井田制的生产模式已逐渐不适宜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生产遭到破坏。贵族的沦落、士阶层的分化、贫民数量的增加都在“国”中成了不散的幽灵。四则随着血缘关系的渐行渐远。利用宗周诸侯之兵参与维护天下大国及王室利益已经成为美丽的传说。诸侯此时想得到的是更多的利益。五则依法治国也成了贵族手中的玩意。

如此看来。这位厉王哥也是生不逢时啊。可是这位失败的改革家却险遭国人的群殴。这些国人真的是早晨没事都不约而同地拿起各自的武器来造反的吗?显然不是。定有幕后之人。尤其以周、召二公与共伯和这三个老奸巨滑的家伙嫌疑为最。再看厉王要镇压的时候。臣子们却冷眼旁观。说国人就是兵啊。国人都造反了。哪还有兵啊。纯属无稽之谈。三看国人光杀天子一人。不杀当官的。合乎情理吗?连现在文明体制下的国人还仇富仇官呢。那时的国人真是更加文明。知道罪在天子一人啊。显然不是。国人是工具罢了。最后看看谁人得利。你懂得。至于召公献子。没有更多的材料印证。也有说召公杀太子立亲子的野说。那时没有DAN技术。这事不好说啊。

至于后世之骂名。厉王可不以为意。数千年后的大清国有个想改革的人叫魏源的评价这位哥说 “幽厉之恶。无大于亲小人。而幽则艳妻、奄寺。皆倾惑柔恶之人;厉则疆御、掊克、皆爪牙刚恶之人”。意思是说那个幽王干的坏事很具体。这位厉王不过是用的人年轻、强硬、有为罢了啊。一哥是俗人。何敢比前人。只是说。这位哥。咱败了。就闭口罢。数千年后北京煤山歪脖树上那位更残了些啊。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7:20:59

    国人,西周,平民,的人,贵族,井田制,利益,成了,天子,暴动

  • 独一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7:20:59

    没想到大家都对西周历史上的“国人暴动”事件,性质是平民抗暴起义还是一次反对周厉王改革的政变?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7:20:59

    问:西周历史上的“国人暴动”事件。性质是平民抗暴起义还是一次反对周厉王改革的政变?答:周厉王即位的时候。有些强大的诸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