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唐太宗李世民出生于武功别馆。这一年。还有一件大事发生。即隋文帝杨坚派出三十万大军分两路讨伐高句丽。结果隋军死伤达到了十之八九。大败而归。杨广继位后。更是数次讨伐高句丽。激起了民愤。军事贵族们也放弃了杨广。遂至隋末大乱。李渊父子趁机起兵。夺得天下。
617年。李渊和李世民在晋阳谋划起兵。自此。李世民开始了他轰轰烈烈的一生。这一年。李世民年仅20岁。或许他那时还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天下的主宰。当然也想不到有一天。他会为了权力斩断了亲情。亲手杀死了自己一母同胞的两个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又逼着自己的父亲做了太上皇。
曾经夺取天下的路上是累累白骨。而为了登基为帝拥有这天下。同样需要献血来祭奠。即便这献血可能是自己亲人身上的。也在所不惜。玄武门之变将李世民送上了权力的顶峰。也给他带来了无数的指责和永远洗不掉的污点。这一年。李世民29岁。他的帝王之路刚刚开始。却异常艰难。
登上皇位不过才几天。颉利可汗就带着十几万大军到了渭水便桥。直指长安。而李世民却不能开战。只能选择忍辱负重。送上大量的财帛签订所谓的渭水之盟。赢家是颉利可汗。
李世民和杨广最大的不同是。他是一个实干家。务实而能干。改革内政。选拔人才。任用贤相治理国家。发展经济。等国力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后开始对外宣战。灭东突厥。灭高昌。灭薛延陀。攻打土谷浑等等。当然还有征讨高句丽。
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正是他执政的一个分水岭。他的政治晚年可以从这里算起。645年春天。李世民亲征高句丽。取得了不错的战绩。但是却没有完成李世民攻灭高句丽的宏愿。而且这一战持续时间很长。残酷的战地生活迅速拖垮了李世民的身体。
这一年的冬天。李世民在回师的路上。还没有到达定州。就病倒了。“上病痈。御步辇而行。”痈发的很厉害。已经到了只能坐步辇的地步。到达定州之后。太子李治还亲自为李世民吸吮痈毒。这一病非常厉害。当时的侍中刘洎见过李世民之后。曾对同事说:“疾势如此。圣躬可忧!”正是这句话为他招致了杀身之祸。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李世民再也不复从前的身强体壮。而李治也开始长时间的监国。表面上李世民和从前并没有什么两样。还是会到处巡视。还是会制定对外战事。在646年这一年。李世民在灵州巡视的时候。敕勒诸部落数千人到灵州拜见李世民。请求李世民做他们的天可汗。
但是身体确实已经不可避免的垮了。不得不需要长时间的保养。而且李世民还开始服食长生不老之药。这对他的身体又是一层摧残。也让他的脾气变了很多。比之从前更加易怒、更武断。也更加的感伤。
在646年的生日的那一天。他对着长孙无忌伤感地说不能承欢在父母膝下。说完竟忍不住流了泪。面对一个个老臣的去世。李世民也很是伤心。少不了哭一场。
与之相对的。在最后的这几年了。有两个人的被杀比较引人注目。其一就是凌烟阁功臣之一的张亮。因为养了五百名假子被李世民下令处死。即便大臣认为张亮“反形未具。罪不当死”。但李世民还是执意杀死了张亮;另一个被杀的就是李君羡。传说中替武则天去死的应谶之人。即贞观末期出现的“唐三代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的谶语。但李君羡实际上当时在华州的时候确实和别人有所谋划。被告发谋反。才被李世民所杀。
当然。另一个比较引人注目的事情则是大兴土木。李世民有风疾。本身就比较怕热。后来他的身体坏了之后。就更加怕热。遂将原先的破旧的宫殿重建了两座大型避暑宫殿。即翠微宫和玉华宫。徐惠为此还写下《谏太宗息兵罢役疏》。博得了李世民的欢心。但李世民也仅仅是赏赐了一下。并没有真的听从徐惠的建议。
但是在648年。李世民可能已经预感到自己的身体不会好了。写了《帝范》十二篇。交给李治学习。到了649年。又给李治安排了三个辅政大臣。即长孙无忌、褚遂良和李世绩。然后在这一年的五月。李世民病逝于翠微宫。
其他观点:
伟人诗词曾赞“唐宗宋祖”。这个唐宗。即是唐太宗李世民。
史载李世民之父李渊曾多次说过要立其为太子。但一直未立。这导致原太子李建成与李世民兄弟互相猜忌。因不满长兄李建成设计谋害。李世民先发制人。通过“玄武门之变”成功上位。
大体上来说。李世民算得上是个明君。晚年也并不是就变得昏聩了。只不过人到老年。颇些有不听劝告讲享受。而且变得更惜名惜命了。
先说说他讲享受。太宗到了晚年。骄奢较甚。他过度役使人民。比如建飞山宫。针对群臣的苦心进谏。他强辩说“若不为此。不便我身”。并解释说“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
说百姓要是生活太好。整天无所事事。容易走向骄逸。只有役使他们才行。
647年四月。李世民嫌京城闷热。又在骊山顶上修筑了翠微宫。三个月之后。又说原宫室过于小格局。配不上大唐威仪。重修了玉华宫。并因谗言诛杀重臣刘洎。
再来说说他惜名。李世民杀兄杀弟逼父上位。可能基于这一污点。从即位始。一直担心日后史家如何评论“玄武门之变”。曾多次向史官要求阅读《起居注》和《实录》。打破之前历代皇帝不可干涉的先例。据后人考证。认为李世民曾修改这两部书。
最后讲讲他的惜命。仿佛历代帝王都不能免俗。总希望自己能长命百岁。
李世民也不例外。据闻王玄策曾俘虏一位番僧罗迩娑婆。将其献给李世民。这位印度和尚称自己活了二百多岁。懂得炼制长生不老仙丹。李世民根据和尚的药方。在全国各地收罗名贵药材。以此炼丹。
但李世民晚年虽有不足。其早年的文治武功依然是不可磨灭的。
况且他临死前。深刻反省过自己的过度奢侈糜烂。并告诫太子李治。要他不可学习自己骄奢的一面。应该从历史中找古代贤明帝王作为学习的典范。总的来说。他还不失为一位明君。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其他观点:
唐朝作为我国古代最强的封建王朝。出过好几个厉害的皇帝。首当其冲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本不是太子。奈何当时的太子李建成对他步步紧逼。无奈之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杀了太子和齐王。随后逼宫李渊。两月以后李渊就让位给李世民了。李世民登基后开创了唐朝第一个治世——贞观之治。唐朝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兴盛。威震四方。李世民也得到了一个天可汗的称号。那么这么一个千古一帝。他的晚年生活如何呢?
贞观十八年李世民御驾亲征高句丽。但是唐军并没有把高句丽灭掉。李世民失利后回到长安。身体状况就大不如从前了。坐到了皇帝位置上的人大都在年老时肯定是畏惧死亡的。都舍不得手中的权力。李世民也是如此。为了逃避死亡。李世民走上了炼丹求长生的道路。在李世民刚登基时还曾经对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求仙问道感到不屑。可他一定没想到自己年老时也会走上这条路。这也算打脸了吧。
在李世民身体渐渐吃不消的时候。他便开始服用丹药了。但是古代炼的丹药非但对身体没有好处。还对身体有害。丹药中含有大量重金属。李世民吃了后身体越来越糟糕。但是李世民依旧没有放弃吃丹药。恰在此时。王玄策刚刚在中天竺大胜归来。王玄策将首犯阿罗那顺等人押送到了首都长安的同时还给李世民带来了一个古印度僧人。这个僧人自称已经两百岁了。对长生不老颇有所研究。李世民大喜。命他为自己研制长生不老药。
这个时候的李世民身体状况已经非常差了。吃再多的长生不老药也是没用的。在吃了印度高增炼制的丹药后李世民就病危了。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自知时日不多。指定了长孙无忌、褚遂良为托孤大臣后。又嘱咐太子李治“无忌、遂良在。汝勿忧天下”。随后李世民又把李勣贬为叠州都督。以便日后新皇提拔。让李勣对新皇感恩戴德。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与世长辞。李世民无疑是一个好皇帝。他能任用贤良。克己律身。虚心纳谏。让唐朝发展的繁荣昌盛。对后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有许多皇帝以李世民为榜样。相信李世民对自己的成就也是十分满意的。临走时除了没有征服高句丽外应该也没什么遗憾了。
- 初次创业,有什么好的建议,请高人指点下?
- 怎么和父母说自己有男朋友了?
- 你心中的炉石传说橙卡强度排行榜是怎么样的?
- 炉石传说理论上可以最快在多少费时完成斩杀?
- 小说《三国演义》中出现了哪些地名?你知道多少?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32554.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身体,太子,贞观,高句丽,长孙,长生不老,翠微,可汗,自己的,太宗
没想到大家都对登上帝位23年,当初通过玄武门政变上台,李世民的晚年过得如何?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唐太宗李世民出生于武功别馆。这一年。还有一件大事发生。即隋文帝杨坚派出三十万大军分两路讨伐高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