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主要表达了戍边将士。置身危机四伏的艰苦环境。舍身忘死、豪不退缩的精神境界与消灭敌人、保国卫民的勇气与决心!
其他观点: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是华阴县(今陕西华阴)人。
唐高宗显庆六年(公元六六一年)。被举为神童。送入朝廷。授校书郎。才只十一岁。
永隆二年(公元六八一年)。为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
他也和王勃一样。自以为有才。对人态度傲慢。武则天当政时。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
三年任满。改任盈川县令(今四川筠连县)。卒于任所。
后人称他为杨盈川。他的诗文存于今者。称《杨盈川集》。
这首诗。先要讲题目。
“从军行”本来不是诗题。而是一个乐府曲调的名词。
远在西汉时代。汉武帝喜爱音乐歌曲。建置了一个中央音乐院。名为“乐府”。
他聚集了著名的音乐家和诗人。收集全国各地民歌。制定许多新的歌曲。颁布天下。供公私演奏。
这种歌曲。称为“乐府歌曲”。配合这种歌曲的唱词。称为“乐府歌辞”。或称“乐府诗”。
在中、晚唐的时候。又称“歌诗”。
从形式来讲。它们有五言的。有七言的。也有三、五、七言混合的。一般都是歌行体诗。采用律诗体的很少。
从作用来讲。它们是给伶人歌伎唱的。
诗与乐府诗的区别。不在于形式。而在于能唱不能唱。或谱曲不谱曲。
这首诗的写作方法也是一般的。只要先读第一联和第四联。整首诗的内容都清楚了。
第一联“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意思是说。边境上有敌人来犯。警报已传递到长安。使我心中起伏不平。
为什么心中起伏不平呢?因为自己只是一个书生。没有能力为国家御敌。
于是第四联接下去说:“我宁可做一个小军官。也比做一个书生有用些。”
周武王时的兵制。以百人为一队。队长称“百夫长”。
后世就用以表示下级军官。
第二联说:领了兵符。辞别京城。率领骁勇的骑兵去围攻蕃人的京城。
牙璋即牙牌。是皇帝调发军队用的符牌。
凤阙。指京城。不是一般的城市。与城阙不同。
汉朝时。大将军卫青远征匈奴。直捣龙城。
这龙城是匈奴首领所在的地方。也是主力军所在的地方。
匈奴是游牧民族。龙城并不固定在一个地方。唐人诗中常用龙城。意思只是说敌人的巢穴。
第三联是形容在西域与敌人战斗的情景。
围困了敌人之后。便发动歼灭战。其时大雪纷飞。使军旗上的彩画都凋残了。大风在四面八方夹杂着鼓声呼啸着。
这时。正是百夫长为国效命的时候。一个书生能比得上他吗?
此诗第二、三联只是修饰部分。对诗意并无增加这正是律诗初形成时的风格。艺术手法还没有发展到高度严密。
关于此诗的主题思想。有两种看法:
唐汝询在《唐诗解》中以为是作者看到朝廷重武轻文。只有武官得宠。心中有所不平。故作诗以发泄牢骚。
吴昌祺在《删订唐诗解》中以为作者看到敌人逼近西京。奋其不平之气。拜命赴边。触雪犯风。以消灭敌人。建功立业。不像书生那样无用。
前者以为这是一首讽刺诗。后者以为这是一首爱国主义的述志诗。
这样。从第二联以下。两人的体会都不同了。
我以为吴昌祺的理解比较可取。因为第一联已说明作者心中的不平是为了“烽火照西京”。如果说他是为了武人显赫而心有不平。这一句就不应该紧接在“烽火”句下了。
其他观点:
唐代的边塞诗最能体现民族的尚武精神。
杨炯的《从军行》是众多边塞诗里最普通的一篇。自然气象与个人的豪情。民族的担当和个人的抱负水乳交融。展现出一个时代民族精神。
如《从军行》的还有王昌龄的同名诗作。诗中的气魄更大。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还有比这气魄更大的。岑参的。四面边声连角起。三军齐呼阴山动………………赤兔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夜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宝刀血未干。还有比这气魄更大。更能体现军人的血性的诗。李白的《胡无人汉道昌》。履胡之血。涉胡肠。悬胡青天外。埋胡紫塞傍。胡无人。汉道昌。
唐代是后人无限景仰的历史时段。边塞诗无疑是这个时代最响亮的音符。为国请命。保卫家园。杀敌斩将。建功主业、封侯拜相把这个时代推到历史的制高点。一览众山小。气魄之大。震烁古今。浩荡所至。无不披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故宋人有言。唐之边塞诗终绝于晚唐。后之者。不能达也!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33436.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西京,不平,边塞诗,敌人,乐府,百夫长,书生,华阴,心中,气魄
没想到大家都对《从军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你怎么理解?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主要表达了戍边将士。置身危机四伏的艰苦环境。舍身忘死、豪不退缩的精神境界与消灭敌人、保国卫民的勇气与决心!其他观点: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