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这段话出自《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译文
大地上四处都是洪水。鲧未经天帝同意。盗取了天帝的息壤来堵塞洪水。违抗了天帝的命令。天帝派祝融在羽山郊野杀死了鲧。鲧死之后。从他腹中诞生了禹。于是天帝命令禹治理洪水。禹最终以土工扼制了洪水。并划定了九州。
但以上终究是神话故事。关于三皇五帝中的禹帝生平。有据可查的是。他是黄帝之玄孙、颛顼帝之孙。在《竹书纪年》一书中记载:帝禹。夏后氏。母曰脩己 。出行。见流星贯昴。梦接意感。既而吞神珠。 脩己背剖。而生禹于石纽 。可见大禹是有母亲的。五帝中的禹帝。是夏朝的一代明君。母亲是脩己。并非是鲧腹中所生。
其他观点:
(一)鲧复(腹)生禹
除了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喝了子母河水。有可能出现男性生子的特殊情况外。一般来说。能生孩子。应该是作为女性最为突出的一个特征。而对于“鲧”为女性的怀疑。也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因为在《山海经》中就出现了这么一条不容忽视的记载:
鲧死羽山
“鲧复生禹”这里的“复”通“腹”。也就是说。禹是从鲧的肚子里出生的。更有意思的是。这可能还是剖腹产。此时的鲧已经被天帝诛杀。但是有神巫不死之药的护佑。不仅尸体三年不朽。以吴刀剖之。不但生出了大禹。自己也再次复活化为黄龙而去。
父神宙斯
此外。在人类学家的研究中。“产翁制”这个盛行于母系社会末期的制度。也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何鲧作为男性。会出现“产子”这种特殊的女性行为。
产翁制
所以。既然神话中有“男神宙斯”生孩子的特例。又有民俗学中“产翁制”的有效解释。所以单从这一点就断言鲧是女性。显然有失偏颇。我们还需要找到其他佐证。
(二)鲧为水、鱼、月
在神话学中。所有神祇都有神话学意象和象征之物。而从这些要素出发。便可以确定其真正的神性特征为何。所以。与鲧相关的便有这么三个突出的神话学要素。分别是水、鱼和月。
1.鲧和水
水神
三足鳖
每个人都是从其神圣图腾祖先那里降生。在死后自然也要回归其神圣祖先那里去。怎么回归?当然是以植物或者动物的形式。回归其神圣祖先之本相。所以。这也即是说作为神灵的鲧。其原始本相应该就是一头三足神鳖。而在中国神话中。在方形大地与水之间。正是由四只神鳖托起了地之四角。因此。神鳖则是司水之主。
2.鲧和鱼
而这种“半人半鱼”的形象。在《山海经》中也有一个专门词语。叫做“鱼妇”。显然再次强调了鱼和女之间的关系。这说明在中国神话中。鱼所代表的神话意象。无疑是和女子相关的。
3.鲧和月
鲧和月亮的关系。实际上表现得没有那么明显。但草蛇灰线。依旧有迹可循。这很大程度上要从鲧复活的角度谈起。而鲧复活的关键在于什么?在不死药!从屈原《天问》中的“化为黄熊。巫何活焉?”这句话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所以记载中都不曾有过的片段:
鲧死之后。灵山群巫曾经以不死之药距之。使其尸体三年不腐。而后吴刀剖之。大禹出生。
月神嫦娥
而月亮与不死。或者准确来说是“死而复活”。其实有着极为紧密的内在联系。所谓月亮的盈亏圆缺、朔望交替。可能正是不死、死而复活神话的终极底本。所以屈原才这么问:“夜光何德。死则又育?”
综合来看。与鲧相关的鱼、水和月这三种神话学意象。无一例外都与阴性即女性相关。所以由此可见。在原始神话中。鲧应该是一个具有阴性特质的神灵。只不过在之后才彻底转变为了男神。
其他观点:
《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禹出生的故事
山海经是神话故事。又不是神话故事。关键是要广义去理解文中所述。否则便会犯出上文的错误。被杀死的鲧扑通一声生了禹。死人生孩。男人产娃。颠覆了人的认识。
关于鲧死确实还有个故事。说是鲧在羽山被杀后尸体三年不腐不朽。尧帝怕鲧成为精怪。便派祝融去查看。祝触于是用吴刀剖开了鲧的腹部。发现禹正躺在其中;当禹出生。鯀尸则化为黄龙飞走。
《左传》昭公七年云: “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能以入于羽渊。”
鲧治水的前因后果
鲧是经过大臣推选给尧帝的。当时尧认为鲧不能够胜任。而大臣们却觉得应该让鲧试试。如果治水失败再来治罪。
《五帝本纪》记载: “四岳举鲧治鸿水。尧以为不可。岳强请试之。试之而无功。故百姓不便”。
鲧葬在羽山是事实。鲧治水末必失败!当时鲧釆用的治水方法就是堵和填。即是分段治理。积水的地方用土填成平地。在河流决口地方用堵的方式加固堤岸。但并没有对河流进行疏导。因此属于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这个方法虽然没有解决掉洪水的隐患。但一定程度上已经解决了洪水泛滥的情况。在没有新的洪水爆发前。其实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果。已经有序地逐一排除掉已经发生水患的地区。因此针对此时杀鲧屈原才在《天问》中有了质疑。
《天问》:“顺欲成功。帝何刑焉?”
鲧治水失败被治罪。“尧殛鲧于羽山”!
殛。一说为诛杀。即山海经所说的“杀鲧于羽郊”的“杀”。
还有一说是流放。出自《尚书·今古文注疏》:“诛。责遣之。非杀也。”
释疑
释疑之前说两个重要的错误理解!
1、息壤掌握在尧帝手中。鲧如果治水成功。岂不是说明尧帝为藏宝不顾人们的安危。杀鲧也就成了灭口的行为。这种理解绝对错误的!
2、鲧在洪水泛滥之时。在没有得到尧帝的命令。偷盗息壤前去治水。因此被尧帝得知后。为维护自身威严杀鲧以敬效尤。这种理解也是绝对错误的!
这段话正确的理解如下:
在大洪水泛滥成灾的时候。鲧擅自偷用尧帝以息壤堙洪水(以填充处理积水)的不成熟的治水方略。只是从表象上处理了水患。并没有彻底根治水患的祸根。这违背了尧帝的初衷。因此命祝融将其流放到羽山。鲧在羽山生下禹。禹长大后继承父志。结合父辈治水经验。专研治水方略。后被尧帝任命为新的治水领袖。禹采用疏导的新方略。彻底治水成功。断绝了九州水患的祸根。从此九州太平。民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禹是鲧流放到羽山后所生。复生可为“后生”。即使是“腹生”。也是指亲子的血缘关系。与“女娲之肠”同理。指亲生。而非肠子化成神人的奇异说法。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33551.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洪水,天帝,山海经,神话,大禹,水患,不死,屈原,是从,宙斯
没想到大家都对《山海经》: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大禹真的是鲧腹中所生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这段话出自《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