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夜观天象,你认为有没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与实际用途?
原创

古人夜观天象,你认为有没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与实际用途?

好文

热门回答:

如果相信史前有高级文明人类的话。您就不会提问这种问题了。也不会对高级文明产生怀疑态度了。现如今就有很多的聪明人。近说比如。有很多幼小的灵童出生。们虽然很小。年幼。但这样孩们的聪明才智超乎我们的想象。都叫身边的许多成年人都感受自叹不如!有些智慧才智非常过人。他们的智慧似乎连科学。都无法解释出来!就像您所说的古人。我们的祖先。他们用自己的智慧才能来观察天象、得出结论!而现如今。我们使用的是科学协助手段、来探索与发现宇宙的。其实。过去与现实代相比。区别在于哪?区别在那个时候人类没有能力利用科技手段研究。完全不同的是。那时人类只有用机制智慧的头脑、去发现而推理出这样的事情(问题)。去用依靠的周密的计算而求得出的结果来(结论)![憨笑][作揖]

其他观点:

古人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指导农耕生产生活经济。在古代钦天监。是官署名。其职能为掌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这可是列入国家机构的哟。秦、汉至南朝。太常所属有太史令掌天时星历。隋秘书省所属有太史曹。炀帝改曹为监。唐初。改太史监为太史局。嗣曾数度改称秘书阁、浑天监察院、浑仪监。或属秘书省。开元十四年(726)。复为太史局。属秘书省。乾元元年(758)。改称司天台。五代与宋初称司天监。元丰改制后改太史局。辽南面官有司天监。金称司天台。属秘书监。元有太史院。明时沿用司天监。后期改为钦天监。至清朝时官职沿明制。仍属钦天监。

在北京古观象台《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展》之《天象记事》部分就曾介绍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一些主要历史事件和观测成就。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的先民们就注意到物侯和天象的周期变化有密切的联系。于是开始了对日、月等天象的观察。此后。中国人长期不断地辛勤致力于天象的观察和记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留下了关于太阳黑子、彗星、流星、新星等的各种记录。这些天象纪事不仅内容详实。年代延续。其中许多还是世界上最早的记录。至今对于现代天文学的研究仍起到重要的作用。是一份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很多出土文物上也记载了诸多天文天象的图案。

1、例如公元前6300年的\"仰韶文化\"大汶口出土的彩陶天文八角图案

2、距今7000年刻有简易天文图案的陶纺轮

3、距今6000年伊川缸上的天文图






























日出黄有黑气——黑子的记录 黑子是太阳表面的气体漩涡。由于其温度比太阳其它部分的温度低。所以光芒也较之其它处幽暗一些。从地球上看仿佛是太阳表面出现了黑色的斑点或斑块。所以又称日斑。

关于太阳黑子。中国有世界上最早的观测记录。大约在公元前140年前的《淮南子》一书中就有“日中有踆乌”的记述。现今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太阳黑子记事。是载于《汉书·五行志》中的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三月出现的太阳黑子:“河平元年……三月己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一记录将黑子出现的时间与位置都叙述得详细清楚。欧洲关于太阳黑子纪事的最早时间是公元807年8月。当时还被误认为是水星凌日的现象。直到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1660年发明天文望远镜后。才确认黑子是确实存在的。而在此之前。我国历史上已有关于黑子的101次记录。这些记录不但有时间。还有形状、大小、位置以及变化情况等等。难怪美国天文学家海尔会赞叹道:“中国古代观测天象。如此精勤。实属惊人。他们观测日斑。比西方早约2000年。历史上记载不绝。并且都很正确可信。” 有星孛入于北斗——彗星的记录 彗星是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彗星包括彗发、彗核、彗尾三部分。彗尾是彗星离太阳近时。彗发变大。太阳风和太阳的辐射压力把彗发的气体和微尘推开生成的。形状好象一把大扫帚。所以在中国民间又把彗星叫做“扫帚星”。 中国对彗星的观测和研究已有四千多年历史。拥有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彗星记录。我国古代称彗星为“星孛”。《春秋》上记录了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出现的彗星:“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这是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哈雷彗星是一颗周期彗星。每76年出现一次。从鲁文公十四年开始到清代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止。哈雷彗星出现过31次。每次出现。我国都有详细的记录。如《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七年。彗星先出东方。见北方。五月见西方。……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这段记载的年、月、日数。位置和近代科学家推算的完全相符。到战国时代。我国对彗星的观测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中有画着各种形态的彗星图29幅。这些彗星的彗尾有宽有窄。有长有短。有直有弯。条数也不等。彗星的头部有的是一个圆圈或圆点。有的是圆圈中心还有一个小圆点或者圆圈。这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注意到彗星的不同形态。其观测的精确程度就今天来看。也是有科学价值的。关于彗尾的成因。中国也较早就有了比较正确的解释。《晋书·天文志》记载:“彗体无光。傅日而为光。故夕见则东指。晨见则西指。在日南北。皆随日光而指。顿挫其芒。或长或短……”。而欧洲直到十六世纪以前一直误认为彗星是大气中的一种燃烧现象。

中国的彗星观测成果。得到近代西方天文学家的高度赞扬。法国人巴尔代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研究《彗星轨道总表》之后曾说:“彗星记载最好的(除极少数例外)。当算中国的记载。”朔月辛卯日有食之——日食的记录

这根牛骨上刻有一则与日食有关的占卜记录。“癸酉。贞:日夕又食”。

日食是一种太阳被月球遮蔽的现象。当月球在绕地球运行过程中。有时会走到太阳和地球中间。这时月球的影子落到地球表面上。位于影子里的观测者便会看到太阳被月球遮住。这就是日食。 当日食发生时。本来光芒四射的太阳会突然变得暗淡无光。成为一个暗黑的圆面。星星却出现在白日的天空。这样的奇特景象。对于不了解其原因的古人来说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自然成为了中国先民们重点观测的天象。早在三千多年前。殷墟甲骨文中就有关于日食的记载。《书经·胤征篇》记载:“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瞽奏鼓。啬失驰。遮人走……”。描述了夏代仲康元年日食发生的时候人们惊慌失措的场面。《诗经·小雅》中还以诗歌的形式记载着发生的日食:“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从我国春秋时期到清代同治十一年(公元前770年——公元1874年)。有记载的日食共985次。其中年月不符。无日食可考的仅有8次。不及总数的1%。

日食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我国是世界上较早发现日食周期的国家之一。西汉末年刘歆总结出一种周期。认为135个月中要发生23次日食。大约从公元三世纪起我国就能预报日食初亏和复圆的方向。到了唐代对于日食的预报已经比较准确了。 夜中星陨如雨——流星的记录 繁星密布的夜空中。常常能看到一道白光一闪而逝。这就是流星。有时候还能看到天空的某个区域有无数亮光四下飞流。好象下雨一样。这就是壮观的流行雨现象。流星和流星雨是行星际空间中叫作流星体的尘粒和固体块闯入地球大气圈同大气摩擦燃烧产生的光迹。 中国人对流星群、流星的记载。早于其他国家。古书《竹书纪年》中就有关于流星的记录:“夏帝癸十五年。夜中星陨如雨。”《左传》的记载。鲁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是世界上最早的天琴座流星雨记录。我国古代的流星雨记录达180次之多。

中国人不仅记录流星。而且能准确地指出陨石的来历:“星坠至地。则石也”(见于《史记·天官书》。)而在欧洲。公元1768年曾发现三块陨石。对此巴黎科学院推举拉瓦锡做研究。他得出的结论却是:“石在地面。没入土中。电击雷鸣。破土而出。非自天降。”一直到公元1803年欧洲人才知道陨石的由来。 客星见于房——新星和超新星的记录 某些通常很暗的星星。突然爆发出比原来的亮度强几千到几百万倍的光。叫新星。有的亮度增强到一亿乃至几亿倍。叫超新星。以后它们又逐渐暗弱下去。好象在星空中做客一般。所以被古人称之为“客星“。

我国对新星和超新星的出现早有记载。商代甲骨卜辞中就记载了大约公元前十四世纪出现于天蝎座α星附近的一颗新星。《汉书·天文志》中记载有:“元光元年五月。客星见于房。”这记录的是公元前134年出现的一颗新星。这颗新星是中外史书中均有记载的第一颗新星。与其他国家的记载比。我国的记载不仅写明了时间。还写明了方位。因此法国天文学家比奥在著《新星汇编》时把《汉书》的记载列为首位。 18世纪末。有人通过望远镜。在天关星附近发现一块外形像螃蟹的星云。取名叫蟹状星云。1921年。科学家发现在蟹状星云中有一颗脉冲星。它是已发现的脉冲星中周期最短的一个。也是迄今所知唯一的全波脉冲星。根据蟹状星云的膨胀速度推算。这颗星应该是公元1054年爆发的一颗超新星产生的。而这颗超新星在我国的史书《宋会要辑稿》上有详细的记载。

自商代到十七世纪末。我国史书共记载了新星、超新星约90颗左右。其中大约有12颗属于超新星。这么丰富而系统的历代新星爆发记录在世界各国中是独一无二的。

以上资料来自诸多考古发现及专家学者的研究考证。有不足之处请指正。有待积累整理并完善。综上所述。相信您和我一样自然对古人夜观天象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现在您觉得这一切是迷信还是有着一定的科学依据和功用呢。欢迎关注转发让更多的人了解认知我们华夏文明天文历法的科学观和博大精深。

其他观点:

这样说吧!

人们观相。发现水往低处流。于是制造了水车。按水位高低设定水渠农田的高低坡度。打井利用压力和势能取水。觉得人类很聪明。方法很科学。

你问的问题相当于是:水往低处流是否合理?

天象地理是宇宙的根本。在乎你是否参透。如何利用。对错与天象无关。是研究利用天象的人的问题。

自然之道有常也无常。需要的是敬畏!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陌清茗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陌清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7:34:16

    天象,彗星,日食,新星,超新星,太阳黑子,太阳,公元,彗尾,的是

  • 眼角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7:34:16

    没想到大家都对古人夜观天象,你认为有没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与实际用途?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长街听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7:34:16

    如果相信史前有高级文明人类的话。您就不会提问这种问题了。也不会对高级文明产生怀疑态度了。现如今就有很多的聪明人。近说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