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民族英雄和爱国英雄,他们的事迹又是如何的?
原创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民族英雄和爱国英雄,他们的事迹又是如何的?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感谢邀请

首先民族英雄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民族英雄指一个民族在“反抗外来民族的侵略、压迫的斗争中做出了杰出贡献人物。其中包括在反抗斗争中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人”。以上定义适合于任何民族。并且不受地域和历史时间的限制。也不受成功失败、人物大小条件的限制。汉民族著名的民族英雄有:岳飞、文天祥、于谦、戚继光、史可法、郑成功、张煌言、林则徐、张自忠等等 .广义民族英雄的定义是:在和平时期。为本民族的发展繁荣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这其中包括的内容很多。如一项发明。使本民族受益。或为本民族争光。一项为世界做出贡献学说。为本民族争光的事情的行为者。都是民族英雄。一般说来爱国英雄通常也是民族英雄。

前几年我在腾冲“国殇墓园”小团坡拜祭过抗日英烈墓。坡顶有远征军二十集团光复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烈士墓以塔为中心。按作战序列从上至下呈放射状排列。共分四大块八小块三千三百四十六方。象征着将士来自中国四面八方。 这团坡。便是魂兮归来地。

烈士碑上依稀可辨的名字。

一块石碑上刻着:上尉王振芳 

一块石碑上刻着:上等兵陈义。  

一块石碑上刻着:上等枪手张富春。 

一块石碑上刻着:上等列兵谭道盆……

  “殇”的解释是:未成年而死。“国殇园”埋葬的99%的人都没有成为抗日名人。但他们都是民族英雄。爱国英雄。是中华民族永久的骄傲!

其他观点:

精忠报国——岳飞

【影视剧照】

岳飞。字鹏举。北宋崇宁二年二月十五日(公元一一0三年三月二十四日)生于相州汤阴县永和乡(今河南省汤阴县程岗村)。绍兴十年(1140年)夏。金人撕毁和约南侵。岳飞奋起抗战。大破金兵于蔡州、陈州、颍州。郑州、西京、蒿州、许州、孟州、卫州、怀州、郾城等地。并在顺昌、郾城大捷中粉碎了金“拐子马”、“铁浮图”不可战胜的神话。朱仙镇大捷。威振敌胆、金兀术叹呼“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正当岳飞所向披摩。抗金取得节节胜利之际。宋高宗于绍兴十年七月十七日连下十二道金牌。 强令岳飞班师。 绍兴十一年(1141年)四月二十四日。 秦桧为剪除和谈障碍。指使万俟莴上章诬篾一贯主战的岳飞“谋反”。收买王俊作假证。十月将岳飞父子和部将张宪关进杭州大理寺。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8日)。赵构秦桧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将岳飞父子和张宪诬害。岳飞宁死不屈。临刑前挥笔写下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原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吉安县)人。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宝佑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因父丧未受官职。开庆初年(1259)蒙古军攻鄂州(今湖北武昌)。宦官董宋臣请理宗迁都以避敌锋。文天祥上疏请斩董宋臣。以振奋人心。并献御敌之计。未被采纳。后历任刑部郎官。知瑞州等职。咸淳六年(1270)。因得罪奸相贾似道而遭到罢斥。德佑元年(1275)正月。闻元军东下。文天祥在赣州组织义军。开赴临安(今杭州。当时南宋的京城)。次年被任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其时元军已进逼临安。被派往元营中谈判。遭扣留。押往北就。二月底。天祥与其客杜浒等十二人。夜亡入真州。复由海路南下。至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景炎二年(1277)。进兵江西。收复州县多处。不久。为元重兵所败。妻子儿女皆被执。将士牺牲甚众。天祥只身逃脱。乃退广东继续抗元。后因叛徒引元兵袭击。同年十二月。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县)被俘。元将张弘范迫其招降张世杰。乃书《过零丁洋》诗以诉之。末句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次年。被押送大都(今北京)。囚禁四年。经历种种严酷考验。始终不屈。于1283年从容就义。年仅47岁。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廖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万里勤王——秦良玉

秦良玉(1574~1648年) 。字贞素。明朝末期战功卓著的民族英雄、女将军、军事家、抗清名将。四川忠州(今属重庆忠县)人。为石砫宣抚使马千乘妻。史书记 秦良玉 载到: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料敌如神。兼通词翰。常为男子装。自幼从父秦葵习文练武。丈夫死后。继任其职。她曾派出兄弟秦邦屏、秦民屏救援沈阳抗击后金。被明熹宗封为二品夫人、充总兵官。并赐“忠义可嘉”匾额。更曾亲率3000精兵北上。镇守山海关(榆关)。崇祯三年。又奉诏勤王。收复永平、遵化等四城。受到崇祯帝优诏褒美并诰封一品夫人。加封少保、挂镇东将军印。还先后平定杨应龙、奢崇明等土司叛乱。后又多次于夔门等地击退张献忠等农民军的进攻。清军入关南下,她坚持抗清,被南明隆武帝晋封太保兼太子太保、忠州侯。永历皇帝亦加封其太子太傅、四川招讨使。仍以镇东将军督兵靖川中诸贼。去世后谥号“忠贞”。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单独载入正史·将相列传(非列女传)的巾帼英雄。郭沫若曾撰文赞誉秦良玉:“像她这样不怕死不爱钱的一位女将。在历史上毕竟是很少的”。北京四川营胡同就是她北上勤王屯兵遗址。

收复新疆——左宗棠

【资料图】

左宗棠(1812~1885)。 晚清军政重臣。湘军统帅之一。洋务派重要首领。字季高。一字朴存。号上农人。湖南湘阴人。 1875年(光绪元年)。清政府内部发生“海防”和“塞防”的争论。时西北边塞和东南沿海防务均告危急;李鸿章等认为两者“力难兼顾”。主张放弃塞防。将“停撤之饷。即匀作海防之饷”。左宗棠力表异议。指出西北“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尤其招致英、俄渗透。是年5月。奉命督办新疆军务。1876年。驻肃州指挥多路军讨伐阿古柏。次年1月占和阗(今和田)。收复除伊犁地区外的新疆全部领土。随即上疏建议新疆改设行省。以收长治久安之效。1879年中俄伊犁交涉时。抨击崇厚一任俄国要求。轻率定议约章。丧权失地。主张“先之以议论”。“决之于战阵”。1880年春。在新疆部署兵事。出肃州抵哈密。1881年初。中俄《伊犁条约》签定。应诏至北京任军机大臣兼在总理衙门行走。管理兵部事务。同年夏。调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1884年6月。奉召入京。再任军机大臣。时值中法战争。法国舰队在福州马尾击溃福建水师。奉命督办福建军务。11月抵福州后。积极布防。并组成“恪靖援台军”东渡台湾。1885年病故于福州。著有《楚军营制》(附条规)。其奏稿、文牍等辑为《左文襄公全集》。

虎门销烟——林则徐

【影视剧照】

林则徐(1785—1850年)。字元抚。又字少穆、石磷。溢号文忠。福建福州人。早年家境贫寒。受过良好的教育。嘉庆十六年赐进士。在为官40年中。他“经世自励”。廉洁奉公;又重视水利事业。救灾赈民。他最大的功绩是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指挥了抗英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的尊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和爱国者。同时。他编译《四洲志》等外文书籍、资料。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和研究西方的风气。是中国近代维新思想的先驱。在福州等地建有林则徐纪念馆。

海疆英魂——邓世昌

邓世昌(1849~1894)中国清末海军爱国将领。字正卿。原籍广东东莞。生于番禺(今广州市海珠区)。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舰管带。在1894年9月17日海战中捐躯报国。 邓世昌18岁考入福州船政学堂。为驾驶班第一届毕业生。187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任命为“琛航”运船帮带。次年任“海东云”炮舰管带。1880年李鸿章为建设北洋水师而搜集人才。因邓世昌“熟悉管驾事宜。为水师中不易得之才”而将其调至北洋属下。这一年冬天北洋在英国定购的“扬威”、“超勇”两艘巡洋舰完工。丁汝昌水师官兵200余人赴英国接舰。邓世昌随往。1881年11月安然抵达大沽口。这是中国海军首次完成北大西洋-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西太平洋航线。大大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邓世昌因驾舰有功被清廷授予“勃勇巴图鲁”勇名。并被任命为“扬威”舰管带。 1887年春。邓世昌率队赴英国接收清政府向英、德订造的“致远”、“靖远”、“经远”、“来远”四艘巡洋舰。年底回国。归途中。邓世昌沿途安排舰队操演练习。因接舰有功。升副将。任“致远”舰管带。1888年10月。北洋海军正式组建成军。邓世昌升至中军中营副将。 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大东沟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后在日舰围攻下。“致远”多处受伤全舰燃起大火。船身倾斜。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而成事”。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右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倭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不幸一发炮弹击中“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管内鱼雷发生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邓世昌坠落海中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所养的爱犬“太阳”亦游至身旁。用嘴衔住他的胳膊不放。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也沉没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邓世昌牺牲后举国震动。光绪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御笔亲撰祭文、碑文各一篇。威海百姓感其忠烈。也于1899年在成山上为邓世昌塑像建祠。以表永久敬仰。1996年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命名新式远洋综合训练舰为“世昌舰”。以示纪念。

其他观点: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1] )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2] 。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事郎 、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 。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草拟诏书有讽权相贾似道语。被罢官。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沿长江东下。文天祥罄家财为军资。招勤王兵至5万人。入卫临安。旋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遣将援常州 。因淮将张全见危不救而败 。退守余杭。旋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赴元军议和。因面斥元丞相伯颜被拘留。押解北上途中逃归。五月。在福州与张世杰、礼部侍郎陆秀夫、右丞相陈宜中等拥立益王赵昰为帝。建策取海道北复江浙。为陈宜中所阻。遂赴南剑州(今福建南平)聚兵抗元。景炎二年(1277年)五月。再攻江西。终因势孤力单。败退广东。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次年。元朝蒙、汉军都元帅张弘范将其押赴厓山(今新会南)。令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之。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3] 后被解至元大都(今北京)。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中书宰相之职。文天祥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于大都就义。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1850年11月22日。林则徐在普宁老县城病逝。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长空夕醉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7:37:38

    民族英雄,岳飞,北洋,福州,林则徐,虎门,致远,爱国,管带,民族

  • 曾温暖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7:37:38

    没想到大家都对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民族英雄和爱国英雄,他们的事迹又是如何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意中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7:37:38

    感谢邀请首先民族英雄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民族英雄指一个民族在“反抗外来民族的侵略、压迫的斗争中做出了杰出贡献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