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古代的女诗词家吗?
原创

你知道古代的女诗词家吗?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中国古代著名的十大女诗词人及代表作: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才华横溢的才女。她们或出身于书香门第、或长于名门豪宅、或来自民间市井、或落魄烟花柳巷。由于所处环境不同。遭遇不同。其文风各具特色、各有千秋。或婉娩、或凄楚、或缠绵、或悲恸。那一行行美丽的诗句。尤如一簇簇含香的奇花异葩。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在我国文学史上。颇有建树的女诗人共有120多位。现存诗作300余首。本专题仅将成就最大的十位做以介绍。

1、许穆夫人

《载驰》(节选)

载驰载驱。归唁卫候;

驱马悠悠。言至于漕。

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

视尔不臧。我思不远。

既不我嘉。不能旋济。

视尔不臧。我思不閟。

我国第一位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姬姓(名不详)。卫公子硕和宣姜的女儿。于公元前690年出生在卫国都城朝歌定昌。长大后嫁给许国许穆公。故称许穆夫人。她是我国见于记载的第一位爱国女诗人。春秋之际。诸侯林立。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卫国。在当时是一个中等诸侯国。首邑是商朝的朝歌。许穆夫人在少女时代就深为祖国的安危而担忧。思索着如何为保家卫国作出自己应作的贡献。当时。诸侯各国之间政治性通婚联姻盛行。许穆夫人长得貌美多姿。许、齐两诸侯国都派使者前来求婚。许国施以重礼。打动了她下。父母决定把她嫁给许国国君为妻。公元前660年。北狄侵卫。许穆夫人闻知祖国被亡的消息。异常悲痛。决然驰驱至漕。归唁卫侯。并要控于大邦。拯救卫危。半路上。被许国的大夫追上迫回后。夫人对此十分愤怒。赋《载驰》一诗。痛斥了许国那些鼠目寸光的庸官俗吏。表达了一个女子热爱祖国、拯救祖国的坚定信念。当齐桓公得到这一消息后。立即派公子无亏率兵救援卫国。使卫国避免了一场灾祸。此后。卫国又得到复兴。这首诗后来录进了《诗经·鄘风》里。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篇。单从时间上来讲。比屈原的《离骚 》还要早三百多年。许穆夫人的诗饱含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现在我们能读到的是收集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竹竿》《泉水》《载驰》等三篇十二章。《载驰》抒发了夫人急切归国。以及终于冲破阻力回到祖国以后的心情。诗中突出地写出了她同阻挠她返回祖国抗击狄兵侵略的君臣们的斗争。表达了她为拯救祖国不顾个人安危、勇往直前、矢志不移的决心。在这些诗的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今天我们吟咏起来仍震撼心扉。爱不释手。

2、蔡文姬

《悲愤诗》(节选)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

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

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

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

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

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

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

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

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

还顾邈冥冥。肝脾为烂腐。

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

失意几微间。辄言弊降虏。

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

博学的流亡女诗人,蔡文姬(约177年—?)名琰。原字昭姬。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东汉末年陈留圉(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诗人、文学家。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悲愤诗》等。蔡文姬是汉代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有深厚的家学渊源。蔡文姬生在这样的家庭。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就是十分自然的了。可以说蔡文姬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可惜时局的变化。打断了这种幸福。蔡文姬的生活经历正好与东汉末年朝代更迭、混乱不堪的时局惊人的相似。她父亲死后。关中地区又发生李傕、郭汜的混战。长安一带百姓到处逃难。蔡文姬也跟着难民到处流亡。那时候。匈奴兵趁火打劫。掳掠百姓。有一天。蔡文姬碰上匈奴兵。被他们抢走。匈奴兵见她年轻美貌。就把她献给了匈奴的左贤王。打这以后。她就成了左贤王的夫人。左贤王很爱她。她在南匈奴一住就是十二年。虽然过惯了匈奴的生活。还是十分想念故国。她的《悲愤诗》用血泪书写自己坎坷的经历。同时也成了汉末那段历史的真实写照。“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在战乱的年代生灵涂炭。最遭殃的当然是百姓。被乱兵所虏。辗转流落南匈奴十二年的蔡文姬更是不幸中的不幸。幸好后来曹操思贤慕才。用金璧将她从匈奴赎回。她的遭遇折射出时代的悲哀。她更是时代女性的代言人。

3、左芬

《离思赋》

生蓬户之侧陋兮。不闲习于文符。不见图画之妙像兮。不闻先哲之典谟。既愚陋而寡识兮。谬忝厕于紫庐。非草苗之所处兮。恒怵惕以忧惧。怀思慕之忉怛兮。兼始终之万虑。嗟隐忧之沈积兮。独郁结而靡诉。意惨愦而无聊兮。思缠绵以增慕。夜耿耿而不寐兮。魂憧憧而至曙。风骚骚而四起兮。霜皑皑而依庭。日晻暧而无光兮。气懰栗以冽清。怀愁戚之多感兮。患涕泪之自零。昔伯瑜之婉娈兮。每彩衣以娱亲。悼今日之乖隔兮。奄与家为参辰。岂相去之云远兮。曾不盈乎数寻。何宫禁之清切兮。欲瞻睹而莫因。仰行云以欷兮。涕流射而沾巾。惟屈原之哀感兮。嗟悲伤于离别。彼城阙之作诗兮。亦以日而喻月。况骨肉之相于兮。永缅邈而两绝。长含哀而抱戚兮。仰苍天而泣血。乱曰:骨肉至亲。化为他人。永长辞兮。惨怆愁悲。梦想魂归。见所思兮。惊寤号啕。心不自聊。泣涟洏兮。援笔舒情。涕泪增零。诉斯诗兮。

宫廷的“花瓶”女诗人.左芬。字兰芝。芬一作“棻”。少好学。善作文。为晋武帝司马炎的妃嫔。作品有《啄木诗》《离思赋》《感离诗》等。她的诗构思新颖。感情充沛。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优秀作品。左芬的哥哥左思。西晋文学家。尤其擅长辞赋和诗歌。妹妹左芬和哥哥一样。也是才华横溢。尤其擅长诗文。兄妹俩还有个共同缺点。就是长相丑陋。晋武帝司马炎本是好色荒淫之徒。听说左芬的才华后。居然把她纳入后宫。当然。晋武帝则选择娶个文人做妃子。意在彰显他自身的品位。可见晋武帝并不是娶了个女人。而只是娶了个“女诗人”。才女左芬不过就是被皇帝选中的一个文学道具而已。这和宫里的一个古董花瓶。一幅名家字画也无多少差别。左芬虽不受宠。但还得完成作为才女“作诗作赋”的义务。扮好一个文学摆设的角色。她“受诏作愁思之文”。完成了皇帝的命题作文《离思赋》。这首赋可算是左芬的代表作。司马炎对她吟诗作赋的本事非常满意。“帝重芬词藻。每有方物异宝。必诏为赋颂”。“言及文义。辞对清华。左右侍听。莫不称美”(《晋书》)。于是。宫廷中有什么红白喜事。左芬总是要受命写些或者感人或者华丽的诗赋。事实上。左芬更像是一位宫廷御用诗人。而不是嫔妃。左芬存有诗、赋、颂、赞、诔等20余篇。大多为应诏而作。在她受命而写的那些诗赋中。虽也不乏情真意切之作。但岂能摆脱得了应景的形式之作?所以。对于左芬来说。承受的是双重痛苦。首先。从女人的角度来说。她既没有得到真挚的爱情。也没有得到普通夫妻间的日常恩爱。其次。从诗人的角度来说。她没有创作的自由。总得写些命题应景之作。岂不痛苦?左芬的名声亚于她的哥哥左思。兄妹俩素来友爱。左芬被选入后宫。左思曾作《悼离赠妹诗》两首。所谓“悼离”。更与寻常离别不同。因为被征入后宫。咫尺便是天涯。生离亦同死别。左芬的诗仅存两首。其中一首《感离诗》。就是答左思《悼离赠妹诗》的作品。载于《艺文类聚》。其间。左芬写下著名的《啄木诗》。千古流传。因为啄木鸟是一种很丑陋的益鸟。所以这首诗被认为是左芬寄情所作。

4、谢道韫

《泰山吟》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非复匠。云构发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最具人文情怀的女诗人.谢道韫。魏晋时期才女。出生名门望族。为赢得“淝水之战 ”的一代名将 谢安之侄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大书法家王羲之 的二儿媳。王羲之之子王凝之之妻。谢道韫才学过人。甚是聪慧。且勇敢果断。品味高雅。为东晋女诗人。《晋书》本传记她“风韵高迈”“神情散朗”。有林下风气。诗人谢道韫在谢家众多子嗣中。是最具有人文情怀和诗人气质的一个。她的才情深得其叔父谢安的欣赏。有一次。谢安问谢道韫:“道韫。你觉得《毛诗》中哪首诗写得最好?”谢道韫答:“周朝 贤臣文能安邦、武能治国的尹吉甫写的《民》一诗最好。其诗‘词清句丽。穆如春风’。”谢安一听。竟然和自己不谋而合。谢安称道韫颇有“雅人的深度”。谢道韫在王家平淡地过了数十年。此时东晋王朝气数已尽。著名的孙恩、卢循起义爆发了。当时任会稽内史的王凝之已迷恋上道教。面对强敌进犯。不是积极备战。而是闭门祈祷道祖能保佑百姓不遭涂炭。后贼兵便长驱直入。王凝之及其子女都被杀。谢道韫目睹丈夫和儿女蒙难的惨状。手持兵器带着家中女眷奋起杀贼。但终因寡不敌众被俘。此时她还抱着只有三岁的外孙刘涛。她对孙恩厉声喊道:“大人们的事。跟孩子无关。要杀他。就先杀我。”孙恩此前听说过谢道韫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女子。今日又见她如此毫不畏惧。顿生敬仰之情。非但没有杀死她的外孙刘涛。还派人将他们送回会稽。从此谢道韫寡居会稽。过着平静的隐士生活。谢道韫长于诗文。所著诗、赋、诔、讼。传于世。她的作品据《隋书·经籍志》载有诗集两卷。已经亡佚。《艺文类聚》保存其《登山》(又名《泰山吟》)和《拟嵇中散咏松》两首诗。《全晋文》收其《论语赞》。我国古代名媛诗作。多以阴柔见长。以宛转细腻见胜。而谢道韫的《泰山吟》。却充满阳刚之气。女才子大笔挥洒。气度非凡。不让须眉。《晋书》本传记她“风韵高迈”“神情散朗。有林下风气。”这首诗正可见其一斑。

5、薛涛

《春望词》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

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

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

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

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

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沦落为营妓的女诗人,薛涛(约768~808年)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父薛郧。仕宦入蜀。死后。妻女流寓蜀中。薛涛姿容美艳。性敏慧。8岁能诗,洞晓音律。多才艺。声名倾动一时。德宗贞元(785~804)中。韦皋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令赋诗侑酒。遂入乐籍。后以歌伎而兼清客的身份出入幕府。韦皋曾拟奏请朝廷授以秘书省校书郎的官衔。格于旧例。未能实现。但人们往往称之为“女校书”。后世称歌伎为“校书”就是从她开始的。薛涛和当时著名诗人白居易 、张籍、王建、刘禹锡 、杜牧 等人都有唱酬交往。居浣花溪上。自造桃红色的小彩笺。用以写诗。后人仿制。称为“薛涛笺”。晚年好作女道士装束。建吟诗楼于碧鸡坊。在清幽的生活中度过晚年。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诗称道:“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薛涛字无女子气。笔力峻激。其行书妙处。颇得王羲之法。少加以学。亦卫夫人之流也。每喜写己所作诗。语亦工。思致俊逸。法书警句。因而得名。薛涛的诗。不仅如世所传诵的《送友人》《题竹郎庙》等篇。以清词丽句见长。还有一些具有思想深度的关怀现实的作品。在封建时代妇女。特别是象她这一类型妇女中,是不可多得的。她曾到过接近吐蕃的松州,有《罚赴边有怀上韦令公》诗,其第一首说:“闻说边城苦。而今到始知。羞将门下曲。唱与陇头儿。”对防守边疆士兵的艰苦生活寄以深切同情。有《锦江集》5卷。今佚。《全唐诗》录存其诗1卷。近人张蓬舟有《薛涛诗笺》。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距杜甫浣花草堂不远的成都近郊。至今还耸立一座薛涛“吟诗楼”。点缀着锦江玉垒的秀丽风光。那是薛涛晚年栖息吟咏之地。

6、鱼玄机

《赠邻女》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

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大胆开放的女诗人.鱼玄机:字幼薇。又字蕙兰。唐代诗人。长安人。《全唐诗》存其诗1卷。性聪慧。好读书。有才思。尤工诗歌。与李郢、温庭筠 等有诗篇往来。初为补阙李亿妾。以李妻不能容。出家于长安咸宜观为女道士。自伤身世。有“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的慨叹。后来大开艳帜。咸宜观车水马龙。她本人从弃妇变成了荡妇。过上了半娼式的生活。后因杀人被处死。鱼玄机诗作大胆。多情。她几乎不掩饰强烈的感情和独特的思想。欢喜、悲哀、忧郁、柔情都会坦荡荡地跃然纸上。在她这里。打动人心的是扑面而来的真挚情感。而诗的章法和技巧却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如《赠邻女》中“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自能窥宋玉 。何必恨王昌”——我们尽可以去大胆追求宋玉这样才高八斗、风流潇洒的男子。又何必再为那薄情郎伤心呢?其思想之大胆开放在今天也觉得叹为观止。曾和鱼玄机交游的文士有:李郢、温庭筠、李近仁、李骘等。鱼玄机从来没有过这样的自由自在:她可以以盛宴和狂欢来招待客人。看谁不顺眼也可以一脚将其踢出门去。鱼玄机的生动、鲜活、泼辣、才华。迷倒了整个长安城。男人都俯在她的石榴裙下。听候她的差遣。那一刻。她是情欲世界的女皇。谁都知道鱼玄机是出了名的荡妇。可是。她的道观门前。还不是排成了长队?无怪乎她纵声大笑。要把天下无行的男人都视为脚底泥。然而。放浪和狂傲之外。她从自己的诗和文字里。照见了自己的卑微:一旦失去了追求者和爱慕者。她将无处可逃。外表依然美艳绝伦的鱼玄机。内心却开始生出霉斑。开始蔓延。她不是不知道这点。就像武林第一美人林仙儿的下场一样。鱼玄机24岁的时候。人人都看出来。她人老珠黄了。因为和丫环绿翘争宠。鱼玄机把绿翘打死了。而审问她的。竟是旧日追求她而被扫出门去的裴澄。鱼玄机被斩首了。终年24岁。

7、上官婉儿

《彩书怨》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馀。

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

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掌管宫中诏命的女诗人.上官婉儿(664~710年)。唐女诗人。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上官婉儿是唐高宗 时宰相上官仪 的孙女。麟德元年。上官仪因替高宗起草将废武则天 的诏书。被武后所杀。家族籍没。尚在襁褓之中的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同被配没掖庭。她十四岁的时候。出落得妖冶艳丽。秀美轻盈。一颦一笑。自成风度。加上天生聪秀。过目成诵。文采过人。下笔千言。仪凤二年上官婉儿曾被武则天召见宫中。当场命题。让其依题著文。上官婉儿文不加点。须臾而成。珠圆玉润。调叶声和。尤其她的书法秀媚。格仿簪花。武则天看后大悦。当即下令免其奴婢身分。让其掌管宫中诏命。此后。武则天所下制诰。多出上官婉儿的手笔。上官婉儿怂恿中宗设立修文馆。大召天下诗文才子。邀请朝中善诗文的大臣入修文馆。摛藻扬华。多次赐宴游乐。赋诗唱和。连流竟夕。醉不思归。上官婉儿每次都同时代替中宗、韦后和安乐公主。数首并做。诗句优美。时人大多传诵唱和。对大臣所做之诗。中宗又令上官婉儿进行评定。名列第一者。常赏赐金爵。贵重无比。自此。朝廷内外。吟诗做赋。靡然成风。韦后本不工诗。即由婉儿代为捉刀。各文臣也明知非帝后亲笔。但当面只好认她自制。格外称扬。韦后遂把婉儿宠上加宠。上官婉儿是历史上最有才气的女子。她的一生可谓是坎坷传奇。虽然没有丞相之名。但有丞相之实。武则天甚至一度要把她立为女皇。到了开元年间。唐玄宗追念上官婉儿的才华。下令收集其诗文。辑成二十卷。贞元时。吕温曾做《上官昭容书楼歌》。尚可见其文学生活的片段。上官婉儿在唐代历史中是个极有魅力的后宫女性。在《旧唐书》《新唐书》的“后妃传”中都有专篇记载。尽管上官婉儿也曾一度享尽荣华与权力。但她仍要仰皇上、皇后、公主的鼻息。仍要曲意逢迎。这个中甘苦恐怕只有她自己知道。后来。她仍未逃脱厄运。做了皇权争斗的牺牲品。

8、李冶

《八至》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才情横溢的女诗人.李冶生于唐玄宗开元初年。浙江吴兴人。她容貌俊美。天赋极高。从小就显露诗才。颇有文才。六岁那年。她写下一首咏蔷薇的诗。其中有这么两句“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父亲见诗大惊曰:“此女后必为失行妇人!”在李冶十一岁时。被送入剡中玉真观中做女道士。后栖身开元寺为女冠。出家为女道士后。她又与许多诗人鸿儒交游。酬咏甚多。她神情潇洒。专心翰墨。生性浪漫。爱作雅谑。又善弹琴。尤工格律。当时超然物外的知名作家陆羽(鸿渐)和释皎然均同她意甚相得。著名诗人刘长卿也与她有密切联系。她还与朱放、韩揆、阎伯钧、萧叔子等人情意非常投合。其中诗歌《寄朱放》《送阎二十六赴剡县》等诗一扫从来女性作家的羞涩之态。坦然男女社交。在千后千年的历史上都是罕见的。天宝年间。玄宗始闻知李冶诗才。特地召见她入京面圣。此时的李冶。已然是美人迟暮。没有了青春时的绝代风华。玄宗见了风韵犹存的李冶道:“上方班姬(婕妤)则不足。下比韩英(兰英)则有余。不以迟暮。亦一俊妪。”可见她曾经有过怎样的倾城美貌。在京城。李冶又结交朋友。赠送诗文。可她没有想到。京城的政治斗争太复杂。她认为的一次很平常的赠诗。竟然惹下了杀身之祸。兴元年间(784)。朱渍起兵叛乱。以失败而告终。遂被满门抄斩。株连九族。在朱渍的府上。查出了李冶曾经写给朱渍的诗。于是也被德宗以通匪罪处死。可叹李冶一生风华绝代、才情横溢。最后香消玉殒不得善终。

9、李清照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独具政治洞察力的女诗人.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 女词人。汉族。济南章丘人。婉约派代表词人。有《易安居士文集》等著作传世。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夏日绝句》等。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她的词委婉、清新。感情真挚。其创作以北宋、南宋生活的变化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前期的词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了自然风光和别思离愁。如《如梦令》。后期的诗词变清丽明快为凄凉悲痛。因为她的丈夫去世。再加上亡国之痛。抒发了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也寄托了强烈的亡国之思。人们谈到李清照。更多的是忆起了她婉约的词作“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等。李清照的诗比起她的词来。有着完全不同的风貌。大家都知道她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可她的诗却雄浑豪迈。内容涵盖面很宽泛。李清照虽为封建礼教笼罩下的女性。却有着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敏锐的政治眼光。李清照透过大量的社会现象清楚地看出。北宋末年的政治形式。酷似安史之乱 前夕李隆基 统治下的唐王朝。李清照对此甚为忧虑。也极其愤懑。在她的诗里。她用安史之乱给唐王朝带来的巨大灾祸。警告当朝皇帝要注意汲取历史教训:“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花柳咸阳草。”李清照的诗词创作可谓有胆有识。说她有胆。因为北宋王朝对言论控制极严;说她有识。是因为她的政治洞察力是非凡的。当年。李清照背井离乡。无依无靠。呼告无门。贫困忧苦。流徙飘泊。最后寂寞地死在江南。如今她的纪念馆座落在泉城——山东济南大明湖畔。

10、朱淑真

《鹧鸪天》

独倚阑干昼日长。纷纷蜂蝶斗轻狂。

一天飞絮东风恶。满路桃花春水香。

当此际。意偏长。萋萋芳草傍池塘。

千钟尚欲偕春醉。幸有荼蘼与海棠。

情致缠绵的红艳诗人.朱淑真。(约1131年前后在世)。宋代女词人。一作淑贞。号幽栖居士。朱淑真籍贯身世历来说法不一。《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安徽歙州(州治今安徽歙县)。南宋初年时在世。相传为朱熹侄女。朱淑真生于仕宦家庭。其父曾在浙西做官。家境优裕。幼颖慧。博通经史。能文善画。精晓音律。尤工诗词。素有才女之称。其诗词多抒写个人爱情生活。早期笔调明快。文词清婉。情致缠绵。后期则忧愁郁闷。颇多幽怨之音。流于感伤。后世人称之曰“红艳诗人”。作品艺术上成就颇高。后世常与李清照相提并论。流传颇广的《生查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一阕。长期以来被认为欧阳修 所作。其实是当时怕坏了女子的风气。才将作者改为了欧阳修的。朱淑真书画造诣也相当高。尤善描绘红梅翠竹。其能力非寻常深闺女子可比。她的别号是“幽栖居士”。为南宋多情才女和美女 。与李清照齐名。有《断肠集》存世。从“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愁怀》)来看。她的婚姻是不幸的。因此。有些作品泄露了婚外恋情。被一些学者剥夺著作权。她的作品存有大胆露骨的香艳镜头:“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缠绵于情爱连时间也不管了。“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犹如今人当街亲吻一般大胆。相传因父母作主。嫁给一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婚后生活很不如意。抑郁而终。其墓在杭州青芝坞。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亦久亦旧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7:39:08

    上官,婉儿,玄机,女诗人,李清照,的诗,匈奴,夫人,才女,晋书

  • 寄心梦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7:39:08

    没想到大家都对你知道古代的女诗词家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7:39:08

    中国古代著名的十大女诗词人及代表作: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才华横溢的才女。她们或出身于书香门第、或长于名门豪宅、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