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盗墓贼遇到金缕玉衣只抽金丝不拿玉衣?
原创

为什么古代盗墓贼遇到金缕玉衣只抽金丝不拿玉衣?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出土的金缕玉衣。被盗墓贼抽走了1000多克的金丝。留下了4248片质地莹润的和田玉玉片。这是目前为止发现的金缕玉衣中玉片质地最好的一套。(经过几年的拼接修复。修复后的玉衣使用的金丝达1576克。当年盗墓者盗走的金丝数量应该就与此相当)1968年满城汉墓中山靖王刘胜的玉衣虽然入选了禁止出国展览文物。但是刘胜的玉衣胜在完整。胜在首次。其玉衣的质地、制作工艺与徐州博物馆的这件玉衣相比还是比不过的。

在徐州狮子山楚王陵还发现了盛放金缕玉衣的“镶玉漆棺”。出土时已散乱。棺木朽毁。剩下大量原来镶嵌在棺壁外面的玉片。共计1781片。如果说金缕玉衣的玉片过小。盗墓贼看不上。镶玉漆棺的玉片可就大了。也更值钱。为什么盗墓贼也弃之不顾?

镶玉漆棺

原因不难理解。金丝可以融化。可以变成金饰、金片、用具等转卖。比玉器的价格也更高。玉片就不行了。本身用于制作金缕玉衣的玉片就小。上面还有3-4个孔。再加工困难。加上当时在玉器使用上也是有等级制度的。有些质地较好的玉器平民百姓是不能使用的。而徐州狮子山楚王陵的玉器质地罕见的好。连盗墓贼也不敢轻易去盗了。

淮阳北关汉墓。墓主人为陈顷王刘崇。使用的是“银缕玉衣”。早年被盗墓者盗走了银丝。仅剩545枚完好的玉片和1736枚破损的玉片。

东平县王陵山汉墓。使用的是“铜缕玉衣”。铜丝也被盗了。墓内留下了1647枚汉白玉玉片。

汉代玉衣就相当于一件量身定做的玉匣。墓主人的尸身都被包裹在内。普通盗墓贼在盗墓时时间很紧迫。哪有闲工夫将金丝一点点的解下。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把玉衣拆解了。在拆解的过程中便会难免的遗落一些玉片。所以在很大一部分汉墓中。盗墓贼遗留的仅仅是数枚。或者数十枚玉片。盗墓者是把金丝与玉片一同盗走的。

修复中的金缕玉衣


徐州博物馆馆长曾做过统计。截止2015年。共出土汉代玉衣114套。其中西汉46套、东汉68套。晋2套。地域上河南出土数量最多。达35套。其次是江苏、河北。都是21套。山东省也出土了19套。但出土时完整了仅有几套。

玉衣制度只在两汉时使用。归根到底。物极必反。汉代墓葬十墓九空。墓主人尸骨不存。两汉的厚葬使得官方发起了“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统治者已经看到了厚葬的弊端。

我是阿斗。文物考古聊历史。欢迎点赞关注!

其他观点: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什么是金缕玉衣。金缕玉衣主要出土于汉代。玉衣也被称之为“玉匣”。这玩意在古代可不是谁都能享用的。能够穿戴玉衣的非富即贵。这是身份的象征。

只有皇帝或者一些皇帝的近臣能够穿玉衣并且用金线穿边。这也就是大家所说的金缕玉衣。一些贵族们只能用银线穿边或者是铜线。他们的就叫做银缕玉衣或者是铜缕玉衣。

在汉代时期。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就是金缕玉衣。如今出土的也非常多。感兴趣的可以去博物馆看一看。我有幸曾看到过金缕玉衣。制作还是非常精美的。众所周知。古人非常的迷信。帝王们比普通百姓更加的迷信。他们相信玉能让人的尸骨不朽。

虽然说主要都是汉代帝王在用。实际上使用玉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周时期了。言归正传。为什么古代的盗墓贼遇到金缕玉衣。不敢拿玉衣只敢拿金线呢?有种说法是在古代玉只有皇室之人才拥有。拿了玉会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其实说白了就是没办法出手。只能自己留着。等于毫无价值。盗墓为了什么?无非就是为了钱。谁会把烫手山芋拿在手上。没人买等于一文不值。即使现代也是如此。这样的东西。即使盗出来了。也没人敢拿。金线则不同了。拿出来实在不行融了便可以。但是敢整套拿出来的便是傻子了。钱赚不到。反而丢了小命。当然如果已经有买家预定。他们还是敢拿出来的。

盗墓贼也都不是傻子。自然知道什么能拿什么不能拿。就比如现在的盗墓贼是绝对不敢拿鼎的。盗鼎被捉到二话不说便是重罪。最重要的还是没人敢买鼎。等于是有价无市之物。没有一定实力之人绝不敢要。否则等待他的只有牢狱之灾。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其他观点:

金缕玉衣。这是死人用的东西。简单点说。这就是用玉佩作为布料。用金丝作为针线。打造的高级收益。

金缕玉衣的造价极其昂贵。用现在的眼光来衡量。资产没有天文数字是无法打造的。以中山靖王刘胜夫妇的金缕玉衣为例:

刘胜的玉衣共用玉片2498 片。金丝重1100克。窦绾的玉衣共用玉片2160片。金丝重700 克。


但是在今人在发掘某些汉墓时。却发现金缕玉衣早已被破坏。玉佩散落一地。金缕却早已不见踪迹。其旁边那丰厚的陪葬品也是不知所踪。很明显是遭遇了盗墓者。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盗墓者只拿金丝不拿玉佩?是因为玉佩上附有墓主人的精魂。所以他们怕遭报应不敢难吗?那肯定不是。如果盗墓贼怕遭报应的话。自然就不会去从事盗墓这个行当。

很简单的一个原因。只有流通产生价值。在唐宋宋以前。玉作为一种奢侈品。并不是什么人都能用得起的。只有王公贵族才能用得起。那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其次。玉这玩意和金银不一样。一旦被加工过了。基本不能进行二次加工。特别是金缕玉衣上的玉。死人用过的东西。一眼就能看出来。不像其他玉石制品看不来是不是死人用过的。

虽然在唐宋以前玉是王公贵族的专属。但并不是说在宋代以前盗墓贼就不盗玉了。有些盗墓贼照样会拿走其他的玉石制品。既然王公贵族能用得起。那自然就会有销路。虽然销量不大。

在唐宋以后。那就更不用说了。玉石制品已经走进寻常百姓之家。盗墓贼盗起玉来更是猖狂。遇上胆大妄为。管你什么金缕玉衣还是银缕玉衣。怕是照单全收了。想想当年孙殿英盗慈禧墓的那个换面。管你什么玉。通通拿走。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北海茫月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7:52:49

    金缕玉衣,金丝,盗墓贼,徐州,狮子山,汉代,汉墓,玉佩,质地,这是

  • 笑红眼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7:52:49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什么古代盗墓贼遇到金缕玉衣只抽金丝不拿玉衣?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7:52:49

    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出土的金缕玉衣。被盗墓贼抽走了1000多克的金丝。留下了4248片质地莹润的和田玉玉片。这是目前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