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八年,日本掠走了中国多少财物?到底有没有实现以战养战?
原创

抗战八年,日本掠走了中国多少财物?到底有没有实现以战养战?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别的不说。单从战争的战略资源比如石油、橡胶、钢铁、铜这些资源来讲。并没有实现以战养战。

因为当时中国还是贫油国。不怎么产油。橡胶也没有。只能掠夺一些煤矿、粮食、棉花、劳工这些战争资源。东北还有铁矿。所以。一旦美国制裁封锁日本。日本的侵略战争就难以为继了。

为了打破封锁。日本进一步扩大侵略范围。进攻东南亚。与英国对抗。目的是为了掠夺东南亚的石油和橡胶资源。日本扩大战争范围。对手增多了。但得到的资源仍然不足以弥补战争开支。更加没有办法以战养战。反而加速了日本的灭亡。

1942年以后。日本兵源已经严重不足。不得不大量征召新兵。军队素质和战斗力下降。钢铁奇缺。造飞机的窗户甚至用竹片代替。在中国甚至开始搜集门钉之类的铁器。日本已经深陷战争泥潭了。

其他观点:

据统计。日本在侵华期间。至少掠夺中国8亿吨粮食、6亿多吨煤炭、5亿吨铜铁矿石、2亿吨稀土。还有数不尽的文物和艺术品。大大增强了日本的战争实力。

如果说侵占我国东北。依靠掠夺廉价原材料和倾销工业品。使日本摆脱经济危机。综合国力大为增强的话。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就是一场得不偿失的豪赌。令日本处于力有不逮。却又欲罢不能的尴尬境地。

七七事变前夕的1936年。日本军工生产占到整个工业系统的4-5%。一般认为这个比例是良性的。不会给国民经济造成损害。日军高层狂妄地认为只要3-6个月即可解决中国问题。中国方面的抵抗会像1931年侵略东北时那样被轻易平定。

哪知。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仅仅淞沪会战便打了半年多。日军又寄希望于攻占中国首都南京。中国政府便能投降或协和。为此不惜犯下可耻的大屠杀罪行。可他们失望了。

徐州会战、武汉会战。一场接一场的大规模会战。日军虽然总能达到战略和战术目标。但中国军队的主力尚在。抵抗意识仍然坚决。日军兵力和物资的消耗巨大。却距离目标越来越远。

为了满足中国战场的需要。日本不得不加大军工生产。占整个工业系统的比例从1936年的5%。逐步上升到1937年10%、1938年12%、1939年16%、1940年26%。日本工业的四分之一已经转化为军工。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

因为军工部门生产的武器弹药都是纯消耗。对工业增长和国民收入几乎没有贡献。战争能给日本带来的好处。是可以从华北、华中、华东等新占领区掠夺更多的矿产和农产品。

日军每年从中国占领区掠走的煤、铁矿石、盐、棉花等物资数以百万吨。还通过发行军用票、伪币等金融手段。套购中国市场上的黄金白银和外汇。

但是。膨胀起来的日本陆海军对资源的胃口越来越大。尤其是石油、钢铁、铜、橡胶等战略性资源。日本的自给率都低于50%。远不能满足日军的需要。

昨天我们讲过。日本每年从东北掠走30万吨页岩油。对于日本庞大的战争机器而言。这30万吨无异于杯水车薪。根本无济于事。一艘日军航母的载油量有数千吨。跑一趟就用完了。30万吨石油只够一支舰队出击几次。

而中国占领区同样缺乏铜、钢铁、石油、橡胶等战略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重要矿产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以及经济落后。让日本无法做到“以战养战”。反而因为战争机器的膨胀。对资源的渴望更加强烈。直至发动太平洋战争。以夺取资源更丰富的东南亚地区。

从这个角度来看。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是得不偿失的。既没有增强日本的国力军力。又四处树敌。最终整个国家被扭曲的战争机器带向了毁灭。

必须指出的是。这一切都建立在中国人民的顽强抵抗上。使日本不得不全面动员。从而拖垮了其国民经济。所以说中国抗战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具有极其重要和突出的贡献。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少女恶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8:01:29

    日本,中国,战争,日军,资源,橡胶,以战养战,占领区,军工,东南亚

  • 樱花吻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8:01:29

    没想到大家都对抗战八年,日本掠走了中国多少财物?到底有没有实现以战养战?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8:01:29

    别的不说。单从战争的战略资源比如石油、橡胶、钢铁、铜这些资源来讲。并没有实现以战养战。因为当时中国还是贫油国。不怎么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