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2名员工因为拒绝加班。造成公司损失。被法院判决赔偿1.8万元。这件事儿一直在网上议论纷纷。终于引来中央及媒体的关注。人民日报引用了法律专家的评论:这一判决非常荒唐。作为中央级媒体。《人民日报》终于又一次为普通劳动者发声。为《人民日报》点赞。
01.事情焦点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让员工加班。需要与工会和劳动者进行协商。同意后方可安排加班。在有紧急生产任务的时候。劳动者不能拒绝加班。而是否属于紧急任务。不应该由企业来判定。法官的判定也不应该草率。
02.人民日报观点
《人民日报》梳理了网友质疑的观点。让大伙看到了问题的焦点:一是紧急任务并非企业定义。不属于法律规定可强制加班的紧急任务员工拒绝不过是行使合法权益。而且。真因为合同期将满。不再顾忌公司压力自然有底气维护合法权益拒绝加班;二是损失如何认定完全为两名员工拒绝加班造成?
人民日报官方账号最后发表评论:常态化加班的职场文化是不健康的。是不值得倡导的。法律也不是悬空的。应当结合现实情况。加强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有效保障。每一位凭借自己的劳动合法赚取报酬的劳动者。都值得更有尊严的对待。
03.结语:
《人民日报》引用法律专家的评论。并且在全文中为劳动者维护权益而发声。展示了一个主流媒体的担当。经此一事。劳动者拒绝加班的事儿。再一次被送上了风口浪尖。而判罚该案件的扬州市邗江法院高新区人民法庭庭长瞿森斌。也火了起来。
《人民日报》的发声。不知道会不会引起审理该案的法官和法院的重视。还需拭目以待。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的相互关系之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加班在很多单位已经形成常态。希望通过这件事儿。能够受到广泛关注。让劳动者维权不再艰难。
其他观点:
【职场饭的回答】何止荒唐。简直就是在践踏《劳动法》。起因就让人不解。结果更是让人咋舌。两人以拒绝加班要挟公司续签合同。导致公司违约赔偿12万元。法院判决员企业有紧急任务员工无权拒绝加班。罚款1万8千。
如果两人如此重要。怎么需要以拒绝加班为要挟续签合同?如果两人不重要。怎么会因两人拒绝加班。公司就违约了?
如果两人的工作内容很重要。专业性很强。怎么需要用拒绝加班来要挟公司续签合同。公司又怎么会即不想续约又不储备人才。
单单因为两人拒绝加班。就造成公司违约。可见岗位的重要性。这么重要的岗位。公司竟然没有储备人才。就算平时没有储备人才。都已经打算换人了。还不招替补人员。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员工有权拒绝加班。但是公司有紧急任务不得拒绝加班。
先承认员工有权拒绝加班。接着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反转。难道判决依据也需要戏剧性?
紧急任务。说实话公司有不紧急的任务么?如何定义紧急任务。是不是只要不加班公司就可能违约赔款的都算紧急任务?若是公司人数不够。导致不加班就完不成任务。这样的算不算紧急任务?如果该条合法。恐怕以后很多公司都会人为制造“紧急任务”来节约人工成本。合法压榨企业员工了。
职场中更多的是被企业压榨的员工。
估计很多人也是第一次听说以拒绝加班来要挟企业续签合同。现实中比较常见的是频繁加班表忠心来换取企业的留用。如果不是两人对自己专业技能和短时间内的不可替代性有自信。就是企业捏造事实了。
之所以被压榨的员工绝大多数选择沉默。是因为虽然有《劳动法》保护职工合法权益。但是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对很多人来说耗时长、成本高、举证困难。
总结
若是该案就此结束。那么员工维权将更加困难。996将实行到更多行业。未来将有更多的人被合法的被压榨。
其他观点:
不得不说。江苏省的法院就是法律界的奇葩。相信彭宇案。大家还都有印象吧。2006年彭宇因为扶摔倒的老太太徐寿兰。反被徐寿兰指责为其撞倒她。最终南京市鼓楼区法院认为本次事故的双方徐寿兰和彭宇均无过错。按照公平的原则。当事人彭宇对受害人徐寿兰的损失应当给予适当补偿。因此。主审法官判决彭宇给付徐寿兰损失的 40% 。共人民币45876.6元。
这件事在全国上引起了极大的舆论风波。因为南京市鼓楼区法院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下。依然按照“逻辑”判处彭宇4万余元的赔偿。法院“你不误伤她。就不会送她上医院”的判决。被称作对社会良知的一次毁灭性打击。这件事之后本案的主审官王浩也被调离了鼓楼区法院。从此以后。扶老人成为一件人见人怕的事情。
彭宇案。让广大的民众不敢扶老人。而这次扬州市法院的判决极其有可能导致很多普通人再也不敢拒绝老板要求的免费加班了。因为一旦你不加班。老板可以按照你给公司造成损失。要求你承担赔偿责任。所以说这个判决真的是相当的荒谬。我实在不知道这种人是怎么当上法官的。甚至我怀疑这个法官与企业之前是否存在不正当的利益输送。
如果说老板给予加班费也就算了。关键没有。现实中很多私营企业老板为了节约人力成本。尽量压缩招聘的人员。让现有的员工加班成为一种常态。甚至996都变得习以为常。本来义务加班就很让人反感。结果发现不加工还要倒赔老板。是否很可笑?给我1000元的工资。我凭什么要做10000元的活?明知道任务多。为什么不多招聘点人手?老板为了自身的利益。不顾员工的权益。为什么不判决老板?
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一条: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显然老板违法了。但这个扬州市的邗江法院高新区人民法庭的庭长翟森斌竟然对老板违反合同法视而不见。而要求员工赔偿老板?试问这种人是怎么做上法院的庭长的?
总结
公司可以避免损失吗?可以。在两人拒绝加班时。公司就应该预料到了。但是公司老板明显不管不问。否则怎么会放任下去。致使合同违约?所以这损失根本不能认定给两个不加班的员工。此次事件会导致一个非常坏的影响。员工不敢拒绝接班。这个影响堪比当年的扶老太太的案件了。江苏的法院系统真的应该整顿一下了。怎么尽出这些奇葩。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27岁:考研还是考公?该如何做出选择?
- 如何平衡自己的时间与陪伴孩子的时间?有哪些实用方法?
- 大专女生学前教育毕业一年多,有两家园工作经验想转行该咋办?
- 普通人怎样做才能挣到钱?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36077.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员工,人民日报,公司,劳动者,两人,紧急,判决,法院,老板,企业
没想到大家都对拒绝加班被罚1万8,遭网友热议,人民日报发声:这种行为简直荒唐!你如何评价?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2名员工因为拒绝加班。造成公司损失。被法院判决赔偿1.8万元。这件事儿一直在网上议论纷纷。终于引来中央及媒体的关注。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