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面挖洞,如果一直挖下去能把地球挖通吗?
原创

在地面挖洞,如果一直挖下去能把地球挖通吗?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不知道你想过没有。如果我们一直朝地心的方向挖洞。那最终有没有可能把地球挖通?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并不简单。这一切还需要从上世纪中期说起。

科拉超深钻孔

在上个世界中期。美国和前苏联在各个全面展开了较量。在这场较量当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军备竞赛和航天竞赛。两国制造了大量的军事武器。并且比拼“谁先登上太空”和“谁先实现登月”。在“谁先实现登月”这个目标上。美国击败了前苏联。

除了军备竞赛和航天竞赛。实际上两国还在不同的方面展开了较量。其中就比赛过“谁能够钻孔钻得最深?”。在这场比拼当中。美国和前苏联都指派了专业的团队以及科学家参与到项目当中。并且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设备。

美国一直挖到了8000多米的深度。然后工作就开展不下去了。最终无奈只能选择放弃这场竞赛。前苏联则挖了比美国要深得多。前苏联的项目被称为科拉超深井。位于前苏联的科拉半岛邻近。其中一个最深得到钻孔编号SG-3。在1989年就挖到了12,263米。这个钻孔在当时称为了地球最深处的人造物。

要知道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科拉超深钻孔最深才到达12,263米。这和地球半径比起来。只有地球半径的五百分之一。也就是说。相对于地球半径而言。前苏联的团队也仅仅只挖了薄薄的一层而已。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美国和前苏联会先后选择放弃继续挖掘呢?这当中有什么难言之隐?

钻孔到底难在哪里?

科拉超深井作为最深人造物的记录一直到2008年才被打破。打破这个记录的是卡塔尔的阿肖辛油井。这个油井的深度达到了12,289米。仅仅比科拉超深井深26米。如今最深的钻井是在俄罗斯库页岛上的Odoptu OP-11油井。这个油井深度达到了12,345米。它仅仅比科拉超深井深82米。

也就是说。30多年过去了。这个最高纪录也仅仅是提升82米而已。那为什么会卡在这个深度呢?

我们就以科拉超深井为例。钻洞的技术原理实际上是很简单粗暴。很多人都明白。说白了就是把一台旋转钻机安装在一条钻杆的底部。然后利用高功率的发动机钻孔。随着钻孔的加深。液体会从钻孔中旋转地进出。这是用来冷却钻头。保持钻孔的稳定性的。如果钻头损坏。那就需要更换一个钻孔。

道理虽然听起来很简单。但是随着钻孔深度的增加。工作会越来越困难。前苏联当时就遇到了许多技术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温度过高。无法冷却钻头。并且可能引起钻头损毁。

当深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遇到极其坚硬的岩石。比如:但钻孔深度达到9500米时。钻头就转到了一个富含钻石和黄金的底层。这给钻探工作带了极其巨大的挑战。

如果继续钻孔会导致温度飙升。不仅如此。此时钻孔中的温度也达到了300度以上。所以要冷却钻头变得尤为困难。后来。前苏联的科学家想尽了各种办法来冷却钻头。但是当深度到了12000米左右时。钻头再继续往下钻探就变得极其困难。此时的温度达到了400度左右。由于担心会大规模损毁钻头。于是。前苏联最终选择放弃。

地球的结构

要知道。这仅仅是钻到12000多米的深度就已经无法对抗恶劣的环境。未来如果想要继续钻探。实际上还需要在钻头材料上进行升级。不仅要强度大。其次还要足够耐高温。这是因为如今科学家利用地震波已经大致构建起了地球内部结构的模型。

随着深度的增加。温度还会继续持续升高。当达到地心附近时。温度能到6000度左右。压强能达到370Gpa。相当于370万个地球标准大气压。如果能够制造出能够在这样环境下工作和钻孔的仪器。那么就可以把地球挖通。

不过。客观地说。对于我们现在的材料科学而言。这种要求是几乎做不到的。并且是短时间内都无法做到的。因此。目前来说。我们无法挖通地球。不过如果未来发生了技术爆炸。那还是有希望的。

其他观点:

要是能把地球挖穿。按照平均分配原则。地球上每人能获得9000吨黄金。你信吗?

黄金全球总量约60万亿吨。挖穿地球后全部开采出来。如果给地球“铺地砖”。这个“黄金地砖”的厚度可以高达4米!

但可惜的是。99%的黄金都在地核中。目前黄金之所以昂贵。主要是人类还无法挖穿地球。自然就没法挖出地核里的海量黄金。

言归正传。如果在地面上挖个洞。是否能把地球挖穿?

其实前苏联的科拉超深钻孔计划已经给出了答案。但涉及到某种“超自然”因素。所以有人觉得。不是人类科技水平达不到。完全是有神秘因素在干预!

那么本文就带你看看所谓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如果单论技术。人类到底能不能挖穿地球?

苏联科拉超深钻孔计划

在20世纪中期。美国跟苏联开始竞赛。其“比赛项目”一度上升到了“上天入地”的层面。

苏联在“上天”项目中输给美国。所以得知美国在“钻孔”时。苏联决定再次一较高下。

1970年。苏联在科拉半岛集结了大量科学家。并且正式启动代号为“地球望远镜计划”的项目。

美国的钻孔深度为8000多米。而苏联的科拉超深钻孔最深处高达12263米。照理说。苏联完全可以继续钻下去。而且钻孔的原理无非是将旋转钻机安装在钻杆的底部。接着就用钻头不停往深处钻即可。

那么为什么前苏联会在1989年突然就停止了科拉超深钻孔计划呢?

起初这件事并不引人热议。但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人类进入网络时代。关于科拉超深钻孔突然停止的原因也在网上流传了起来。

有人说前苏联之所以突然停止钻孔。是因为听见了某些神秘可怕的声音。所有人当即被吓破了胆。于是高层决定停止钻孔计划。并且用钢制大门进行封锁。

到了2002年。这件事再次成了全球网民的热议话题。因为据传一支由强国组成的生物考察队。在用激光扫描后发现。重达12吨的钢制大门被破坏了。从破坏痕迹来看。力量是从深孔内部传出。洞口扩大。洞底加深。

初步一看。这不就是活脱脱的科幻电影情节吗?

虽然听上去十分刺激。但实则漏洞百出。

首先科拉超深钻孔是弯曲的。并非一条直勾勾的通道。所以用激光扫描就很扯。难不成激光也会跟着转弯?

此外。科拉超深钻孔基地在2008年被废弃后。只是做了简单的封闭处理。完全没有以上的情节。甚至这个废弃的科研基地都能随意进出。哪来的“恐怖之地”这一说法。

所以。关于科拉超深孔的某些言论。完全是不切实际的谣言。

为什么科拉超深钻孔计划会停止?

1.没钱

美国跟前苏联没钱?

这真是实话。因为在钻孔项目中。钻头是高频率易耗品。越往下温度越高。钻头损耗就越严重。

科拉超深空项目到了中后期。每天的主要内容就是换钻头。因为动辄万米的深度。光冷却钻头就已经占用了绝大多数时间。举个例子。到了地下70公里后。可能钻头使用1小时。就得花10小时在冷却、换钻头的功夫上。

从1983年到1994年。在近10年的时间里。钻孔深度只前进了0.262公里。整整10年才前进了这么点。但损耗的资金却是天文数字。而且整个项目都以“科研”为目的。也就是纯投入。

科拉超深钻孔最深处为12263米。而地球的赤道半径高达6378137千米。假设地球为一个苹果。科拉超深钻孔的深度。可能连苹果皮都没钻穿。即便按照正常速度。这得挖到猴年马月……

而苏联到了后期内忧外患。根本没有足够的资金去搞什么“挖穿地球”。其实换句话说。苏联的钻孔深度只要超过美国的8000多米。就已经足够了。

2.技术水平不够高

为什么在12262米停下来。除了资金问题就是技术问题。

虽然理论上来讲。只要钻头不停往下钻。早晚都能把地球给挖穿。但实际却困难重重。

地下70公里的地方温度就高达400摄氏度。钻头怎么可能长期经受这种高温。以目前的科研技术。钻头损坏几率非常大。即便花费大量精力去换钻头。可结果没钻多久又坏了。这谁能顶得住。

关键是以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钻到12000~13000米差不多是一个阈值。除非技术得到突破。否则没有谁愿意继续钻。毕竟地球半径高达6378137千米。12000~13000米就已经这么难了。剩下的根本没法挖。

以如今的科技水平。人类文明到底能不能挖穿地球?

可能有朋友觉得。科拉超深钻孔是上世纪的工程。并不能以2021年的科技水平来一言蔽之。挖穿地球真的有可能实现吗?

地球外壳为岩石层。接着就是软流层。然后是地幔的熔融层。最中心的地核密度是水的13倍。整体坚硬无比。

钻孔优先需要解决耐热问题。目前地表70公里处的温度大概为400摄氏度。继续往下就是地幔。这里绝大多数区域的温度高达1200摄氏度。最深处要达到4000摄氏度。

穿过地幔就是地核。这里的温度跟太阳表层差不多。整体温度高达5500摄氏度。地核的厚度要高达整整3400公里。

目前人类能造出来最高熔点的材料为五碳化四钽。但它的极限也才只有4215摄氏度。

以如今的科技水平来看。人类暂时不具备挖穿地球的设备。

就算哪天能造出来。那么还要解决“熔融”难题。地下100千米左右就会出现半熔融现象。也就是说。钻头刚钻过的区域。岩浆不一会就填充好了。即便钻头不怕热。其钻过的区域也会被岩浆填充。

结语

综上所述。以目前人类的技术。根本做不到挖穿地球。设备器材无法硬抗5000多度的高温。这点是硬伤。

就算在未来的某一天。人类有能力也不会挖穿地球。因为地核深处存在超强大的热能。如果突然“开了个口子”。岩浆会在高压的作用下喷射而出。而气球的大气层中存在大量氧气。大气层在高温物质的作用下会产生燃烧现象。

此外。各种超级火山将会喷发。火山灰随着大气运动会逐渐笼罩地球。一旦太阳光无法达到地表。人类文明及地球上的所有动植物将会受到重创。甚至文明会有崩塌的风险。

我是七叔。如果觉得内容对您有用。欢迎点赞关注。

其他观点:

按照理解是可以打穿的。但是现在不可能。因为地球和地幔以及地壳和地核之间的中间层。平均厚度为 2800 余千米。1914年,古登堡根据地震波走时测定地核和地幔之间的分界面深度为2900千米,这个数值相当准确,与新近算得的数值只差15千米。

地幔又分为上地幔( 350千米深度以上)和下地幔。上地幔中存在一个地震波的低速层,低速层之上为相对坚硬的上地幔的顶部。通常把上地幔顶部与地壳合称岩石圈。全球的岩石圈板块组成了地球最外层的构造,地球表层的构造运动主要在岩石圈的范围内。

而地壳是地球球层结构的最外层。大陆地壳的厚度一般为35~45千米 ,喜马拉雅山区的地壳厚度可达 70或者80 千米。而1909年莫霍洛维奇根据近 震地震波走时确认地壳下界面的存在 ,在此界面以下地震纵波的速度由平均 5.6 千米每秒突然增至7.8 千米每秒。这个分界面后人称之为莫霍界面。大陆地壳一般分为上地壳和下地壳,上地壳较硬,是主要承受应力和易发生地震的层位 ,下地壳较软。海洋地壳较薄,一般只有一层,且比大陆地壳均匀。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长空夕醉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8:30:02

    钻孔,钻头,地球,地幔,地壳,前苏联,科拉,苏联,千米,深度

  • 风流种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8:30:02

    没想到大家都对在地面挖洞,如果一直挖下去能把地球挖通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8:30:02

    不知道你想过没有。如果我们一直朝地心的方向挖洞。那最终有没有可能把地球挖通?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并不简单。这一切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