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并非美国漏掉了法国。是法国人把美军给踢了。
要知道。北约的总部以前可是设在巴黎的。法国充满了美军和各种外军。是北约的大本营。
但法国人硬是把北约和美国人给赶走。踢到了布鲁塞尔和德国。
这是怎么回事呢?纯粹是因为法国人不想唯美国人马首是瞻。他们想建立法国人主导的欧洲政治圈。
说白了。还是法国人一贯的欧洲大陆情结在起作用。他们作为老牌帝国的自尊也不容许把欧陆让给美国。
法国当年奉行的是“戴高乐主义”。不鸟美国人。奉行独立自主原则。处处与美国人对着干。
何为“戴高乐主义”?用川普的方式总结起来就是——让法国再次伟大!
二战的惨痛历史让法国人又羞又怒。戴高乐等人谁不是一把辛酸泪。受尽了仰人白眼低三下四的气。他们想要重拾拿皇荣光。
实际上。二战中的法国与美国关系就很僵。
有人可能会奇怪。法国与美国二战不是盟军吗?自由法军不是跟在美英屁股后面捡便宜么?怎么与美国关系会恶劣得起来?
但这并不奇怪。当时有两个法国。一个是让德国人打垮后认怂的“维希法国”。另一个则是戴高乐等流亡人士在刚果殖民地建立的“自由法国”。
维希法国将办公地搬到了温泉胜地维希市。从此成了德国的傀儡。助纣为虐。
自由法国虽然混到刚果布去了。却在戴高乐领导下坚决抵抗。打不了德军。就拼命抢维希法国的殖民地。嗨得很。
问题是。两个法国的外交居然很矛盾。自由法国一点也不受美国待见。撑戴高乐的只有英国人。
美国人看重的是站在纳粹那边的维希法国。双方维持挺不错的外交和商贸关系。
很多美国的物资。就是通过维希法国。变到了纳粹德国手中。在一段时间内。美国也不想打破与维希法国的关系。
自由法国不断攻击维希法国的行为。在美国人眼里颇有点“不懂事儿”和“挡财路”的味道。
终于有一天。两边彻底撕掰了。这源于自由法国一次“解放国土”的行为。
法国在北美洲有一块八个离岛组成的飞地。名为“圣皮埃尔与密克隆群岛”。距加拿大纽芬兰仅25千米。
自由法国认为。蚊子腿也是肉。维希法国在上面搭了间谍站。不断侦查盟军船舶。是个祸害。必须除掉。
于是他们出动了舰队。800壮士横跨大洋把上面的维希法军给灭了。夺回了岛屿。
可这样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事。却惹来了美国白宫方面出奇的愤怒。几乎是指着戴高乐鼻子骂。还差点动了枪炮。
戴高乐被美国人一顿收拾。当然也是恼羞成怒。双方关系愈发差劲。
美国人是什么算盘呢?他们视美洲为禁赘。哪怕法国人收回自己的地盘。在美国看来也是难以认识的冒犯。
这里面还有加拿大因素。圣岛紧挨纽芬兰。加拿大人早就看得口水直流。只是碍于之前的英法联盟一直不好下手。
之后加拿大在美国帮助下。逐渐摆脱了英国的控制。自然是不肯放过嘴边的肥肉了。但正当加拿大要下手的时候。却没想到戴高乐如此警觉。先下手为强了。
如此。美洲人对法国这欧洲外来户的行为都出离的愤怒。险些酿成一场盟军内部冲突。
而且。法国是殖民地大国。美国人实际上将法国人当成了挨宰的肉猪。一边打着仗。一边在想办法谋夺法国人的地皮。
自由法国还被英国人端着当盾牌。需要与美国争取利益的时候就抱团取暖。需要背锅扯皮的时候就扔出去挡枪。这更是激化了法美矛盾。
戴高乐当然不是傻子。但法国连本土都沦丧了。他也只能以强硬的政治姿态。在联盟中尽可能地争取话事权。
像后来的解放巴黎之战。就是戴高乐一意强硬的结果。为此盟军从红色抵抗组织手中夺取了已近解放的巴黎。却也导致战略失衡。资源消耗过大。引发了一连串的战略颓势。
美国人这时候也没法不撑戴高乐了。维希法国已经灭亡。而他们如果不希望苏联势力进入法国的话。便只能捏着鼻子支持自由法国。
但即便如此。美国人与戴高乐政府的关系依然很差。他们根本没承认戴高乐和自由法国是法国的合法政府。
这么做的结果是不出意料的。法美关系继续撕X化 。
二战后最让法国愤怒的是美国对法属印度支那的插手。法国人煞费苦心地维持出了一个二战胜利者的姿态。但当他们如胡汉三一样回到越南殖民地时。却发现这里已经在日本、美国、苏联的相继影响下物是人非。
老挝1949年独立。柬埔寨1953年独立。越南为了独立与法国人大打出手。赶走了法国人推出的末代皇帝宝黛。打得法国人丢盔弃甲。
法国人滚蛋的时候才发现。美国人在里面也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他们本质就是想踹走法国。自己取而代之。
总之。法美关系在当年算是彻底完了。
不过。法国在二战中相对没受到什么严重的损失和破坏。所以回血速度超快。戴高乐也急于“让法国重新伟大”。因此法国在战后开始摆出一副非常强硬的腰板。
在经历了1946年的下野后。东山再起的戴高乐开始变得更加积极。“戴高乐主义”也基本成型。
他将其诠释为法兰西民族复兴的“高尚目标”。法国要从二战被推翻和寄人篱下的丑角形象。变成欧洲的领导者。在美苏二分天下的世界格局中开辟出属于法国的世界舞台。
因此。法国可以不刻意强调意识形态之争。也无需遵守美苏范定的政治阵营。更无需像英国那样。仰美国的鼻息。
于是。法国开始与苏联眉来眼去。64年还成为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欧洲国家。视美英提出的意识形态“铁幕”如薄膜。
法国开始积极与德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增进战略合作。共创“欧洲发动机”。
法国不断与美国在基本利益上讨价还价。只要好处不要其领导。杜绝美国添乱。
戴高乐政府试图建立一个以法国为中心。法德为引擎。能与美苏对抗的第三股欧洲强国势力。直至建立“欧洲人的欧洲”。
所以。在戴高乐主义的影响下。法国人压根不想要美国人驻军。也压根不认同美国人炒作起来的“苏联灭亡欧洲的威胁”。
于是。法国干脆从北约组织退群了。
1966年2月。戴高乐总统表示。变化了的世界形势“剥夺了”北约军事一体化的正当性。因此法国正在重新确立对法国领土的主权。因此。法国境内的所有部队必须在1969年4月之前由法国控制。
不久之后。法国宣布将从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SHAPE)总部撤军。欧洲中部盟军(AFCENT)及其下属总部必须在1967年4月前离开法国领土。
1966年6月21日。法国做出了令人震惊的举动。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退出。仅保留政治上的名义身份。
法方要求。北约和美军应在1967年4月1日完成撤离——连指挥机关一块儿走!
美国人认为这是戴高乐策划的在美苏争霸背景下的对抗行为。因为他对美国和北约的统治有“恐惧”。给北约的未来蒙上了阴影。也让美欧关系复杂化。
美国报纸评价:戴高乐疯了。他不知道谁才是敌人?他以为自己是救世主还是圣女贞德?
不管怎样。美军最后还是在最后期限的前几周完成了撤退。他们内心忐忑。切断了所有的通信线路。搬空了仓库和后勤物资。在法国军官的陪伴下登上了装甲车。一夜之间就转移到了德国斯图加特。这里是美国欧洲军司令部。
1967年3月30日。盟军司令部在法国举行降旗仪式。次日在比利时举行了升旗仪式。
比利时为了振兴经济。早就巴不得盟军来撒钱。一个叫De Greef的上校推荐了蒙斯的一块地皮。开始大兴土木。
整个北约的总部不久也从巴黎搬走。最后被安置在了比利时的布鲁塞尔。盟军司令部则搬到了比利时蒙斯的卡斯度。直到今天(后来美国欧洲军司令部也21世纪也搬来了)。
无论是美国还是北约组织。都不想提这茬往事。毕竟是让人活生生从家里赶出去了。法国人连掀了北约两张铺盖。丢人。
有趣的是。几乎同一事件。法国拉拢了意、德、荷、比、卢等国。通过《巴黎条约》、《罗马条约》、《布鲁塞尔条约》搭建出了“欧共体”框架。他们在1967年也把总部设在了布鲁塞尔。这是欧盟的前身。
其他观点:
自二战结束后。美国在很多国家都驻有美军。美其名曰帮助这些国家防御外敌。实际上是为美国的利益服务。美国在二战的战败国德国、日本、意大利都有驻军。在美国的“前老大”英国也有驻军。在比利时、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挪威、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发达或准发达国家都拥有驻军。细心的你也许发现了。在这份美军驻外名单中。少一个引人注目的名字法国。
在西方世界里。法国绝对是一个重要的存在。法国位于欧洲西部。西北隔英吉利海峡与英国相望。在陆地上以顺时针方向与比利时、卢森堡、德国、瑞士、意大利、摩纳哥、西班牙、安道尔(安道尔以西还是西班牙)接壤。法国的面积有两种算法。如果只算欧洲的本土面积。法国面积约为55万平方公里。法国在欧洲以外还有很多地盘。比如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等。加上这些地区。法国面积则是约67万平方公里。
图-美军驻德国拉姆施泰因空军基地。是美国空军在欧洲的欧洲的总部
法国的邻国英国、比利时、德国、意大利、西班牙都有美国驻军。为何美军没有驻扎在法国?作为欧洲的大国。德国与意大利是二战的发起国之一。对欧洲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作为胜利者对失败者的惩罚。美国可以在这两个国家驻扎军队。以防意德二国再出现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似的人物。英国和美国的关系极为特殊。美军驻在英国也很好理解。
图-美军驻英国米尔登霍尔皇家空军基地
法国是二战的战胜国。又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拥有人人羡慕的一票否决权。问题在于在美英主导的西方世界里。法国并不是那么受欢迎。首先说联合国五常。众所周知。二战有三巨头的说法。就是美国、苏联、英国。美苏英三国主导成立了联合国。其中最重要的机构无疑是安理会。三大强国自然可以拥有安理会一席之地。但三强的格局似乎又太小了。所以三强都想拉和自己关系好、至少关系不坏的国家进来。法国虽然是西方世界的一员。但与英美又有很大的区别。保持自己相当强的独立性。法国与苏联的关系也还能让苏联接受。但在英美有一种说法认为。法国在二战中的表现堪称灾难。被德国轻易亡国。对二战的胜利没起到多大作用。所以法国之所以拥有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是英美“施舍”给法国的。
图-美军驻意大利阿维亚诺空军基地
除了联合国。法国认为在北约的框架内。自己的地位也低于英美。只是二线。北约无疑是以美国与英国为主导的。这一点让法国非常不满。尤其是戴高乐上位之后。法国认为自己是世界性的大国。在北约内部更是一线强国。所以北约应该由美英法三国主导。而不是英美的二人转。美英是一家人。他们从没把法国当成自己人。面对法国的要求。美英自然是拒绝的。
图-美军驻葡萄牙亚速尔群岛拉日什空军基地
法国同样不能接受美英的“无礼”。从1958年后。法国陆续与北约进行切割。比如1959年的3月。法国说北约不能指挥法国的地中海舰队。之后还拒绝美国要求在法国布置美国的核武器。后来法国再宣布法国的大西洋舰队也不需要听北约的。双方矛盾越来越不可调和。直到1966年。法国退出北约军事机构。这使得北约总部已经无法在巴黎呆下去了。这才迁到了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图-航拍法国巴黎
法国是一个拥有辉煌历史大国。比如在海外拥有很多殖民地。无比的自豪感让法国无法接受做美英的小弟。如果美军在法国驻扎。这会让法国备感屈辱。丧失了独立性。换句话说。法国有足够的综合实力(尤其是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在没有美军的情况下捍卫法国的利益。所以法国不需要美军在其境内驻扎。
其他观点:
感谢戴高乐让法兰西保持了最后的荣耀。如果拿破仑还在的话。一定会对戴高乐赞赏不已。这是今天法国媒体对于戴高乐主义的回忆。现在提及法国。我们会嘲讽法国是不会在法国投降之前占据巴黎的国家。但你不会知道。在二战之后。法国成为欧洲除苏联(俄罗斯)之外。唯一具有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的国家。是欧洲唯一具有核动力航空母舰的国家。法国的航空。核能、石油化工位居世界前列。而这一切都取决于法兰西第五共和国首任总统夏尔.戴高乐。
在二战刚刚结束是时候。在法兰西第第四共和国时期法国加入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事集团。1959年。在法国内外一片困顿之际。戴高乐重返政坛。戴高乐就此成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第一任总统。戴高乐成为总统做了三件大事。第一。1963年。法国和联邦德国和解。标志着一对宿敌成为盟国。第二。1964年。法国与新中国建交。成为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第二件大事就是1964年1月27日。法国与新中国建交。成为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第三件大事就是在。1966年。法国宣布退出北约。并限令美国在一年内撤除在法国领土上的驻军和基地。法国这一外交和军事举措引发国际政治地震。但必须指出的是。法国退出的是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但保留北约政治成员身份。这是戴高乐行谋求独立自主、大国地位为核心的“戴高乐主义”。即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
实际上在早在1959年。戴高乐就宣布其地中海舰队不受北约指挥。戴高乐拒绝美国在法设置核武器。1962年。法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3年。法国宣布大西洋舰队不受北约指挥。1966年。法国宣布退出北约。法国退出了北约军事委员会。北约总部由巴黎迁至布鲁塞尔。我们知道国际社会有很多法国的段子。导致国内法国的实力的认知度偏差。实际上。早在六十年代。法国就具有最强的军队。远胜英德。有独立的军工研发生产体系。海外的军事基地数目仅次于美国。在外交上。戴高乐尤其看不上英国的奴才像。戴高乐一直坚持独立的外交和国防政策。是法国人骨子里的骄傲。应该是值得赞赏的。在文化上。法国更是瞧不起美国这个没文化的国度。
冷战期间戴高乐主义就是致力于将法国打造成美苏以外的世界第三大势力。“法国是大国”、“法国很强大”这是法国人的意识。在西欧三强英、法、德三国中。论经济实力德国最强、英国次之。法国垫底;论军事实力法国最强。英国次之。德国垫底。在对待美国的问题上。德国和英国却有点挺不起腰板。唯唯诺诺的感觉。不像法国那么特立独行。对美国向来有一说一。针锋相对。不惧美国。但法国毕竟实力毕竟不是昔日拿破仑时代。冷战期间。法国也必须维护以美国为首的整体利益。尤其在冷战结束后。法国重新参与到北约军事体系。2009年3月11日。法国政府宣布法国将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法国国民议会表决通过法国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的决定。这意味着法国放弃了”戴高乐主义“原则。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为什么喜欢的总是害自己最深的?背后有何规律?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学生学历低会导致爹不疼娘不爱且家庭成员不和睦吗?
- 刚刚离职的我现在还能从事哪些工作呢?
- 为何无人治理满大街逆行的送餐骑手?背后原因大揭秘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38708.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桔子生活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法国,戴高乐,北约,美国,欧洲,维希,法国人,德国,英国,美国人
没想到大家都对欧洲三大军事强国中,美国在英德都有驻军,为何偏偏漏掉了法国?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并非美国漏掉了法国。是法国人把美军给踢了。要知道。北约的总部以前可是设在巴黎的。法国充满了美军和各种外军。是北约的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