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金庸武侠里“丁春秋”影射的是孔子?
原创

为什么有人说金庸武侠里“丁春秋”影射的是孔子?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首先来说。金庸先生自己就是个文人。饱读诗书。通习历史。也许是在读书人堆里处得久了。金庸先生很了解读书人的无奈和短板。当然了也有很多让人不齿的行为。但是读书人是读书人。孔子是孔子。不可混为一谈。如果金庸先生还健在的话。有人说他藐视讽刺孔子。我想金庸先生自己也不会同意的。

可以看看金庸先生的作品。除了第一部《书剑恩仇录》里的陈家洛是个翩翩世公子书生形象。其他书里的主角也就段誉是个书生形象。不过段誉是《天龙八部》三主角之一。虽然是个读书人。明显却更偏佛家。说不上是纯粹儒家代表。然而就是这个唯一的书生公子陈家洛。种种表现也充分反映了古代书生的弱点。也是广大金庸迷最不喜欢的男主之一。不知道是金庸先生有意为之还是第一部作品笔法不够老辣。陈家洛显然不是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从他以后。金庸先生就摒弃了纯书生主角的创作。

第二部《碧血剑》里的袁承志虽然是名门将后。模样却黑黑壮壮。跟书生基本不搭边。等到《射雕英雄传》郭靖出世时。完全就是个乡下小子形象。字都认识的不多。不过在这部作品里有个黄药师形象。这恐怕是金庸小说里粉丝最多的配角之一。此人离经叛道。最讨厌世俗腐礼。但是他对尽忠爱国和至孝至性的书生很敬重。这看起来好像很矛盾。实际上从他身上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端倪:对拘泥形式的世俗礼教批判厌恶。对真正的大道大义十分推崇。这部作品的主角郭靖成长为一代大侠。所谓为国为民侠之大者。成为金庸武侠作品的主要思想核心之一。这跟孔子儒家的家国思想是不谋而合的。从这也看出来。作者借丁春秋这个人物讽刺孔子显然是不成立的。

《天龙八部》是金庸先生最宏大的一部作品。在这之前。已经有十分成功的“射雕三部曲”问世。之前的作品如果说是主要体现主角的光辉的话。《天龙八部》就是写尽了江湖里的众生态:说的随性一点就是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用古龙先生的话说。那就是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天龙里的人物。除了神仙一般的扫地僧大彻大悟。其他人物就没有不经历苦难的。丁春秋就是罪恶人物受苦的代表。

看看丁春秋的人生。从小生的好看。得遇名门大派。修炼上乘武功。一心想着飞黄腾达。却始终得不到师父青睐。后面勾结师母暗算师父。邪恶的种子已经萌发就不可收拾。最后丁春秋居然开宗立派。招收的也尽是奸佞小人。卑鄙无耻之徒。在江湖上闯下了不小的名头。不过却都是恶名。丁春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在江湖上耀武扬威。不可一世。

但是丁春秋这样就快活吗。我看不见得。最上乘的武功北冥神功始终得不到。弄了个似是而非的化功大法。心爱的师娘也得不到。只能豢养一群吹牛拍马的小人。最后被虚竹生死符制服。忍受生理上的巨大痛苦。就算之后解除了。也跟废人无异。这对一个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的人来说。还不如死了算了。他后面活着就是遭罪。

作者创作丁春秋这个形象。也许就是想说明。你出生礼仪之乡怎样。生的漂亮又怎样。练成盖世武功又怎样。心术不正。道德败坏。以后还是要受苦。还是要受人唾骂。

其他观点:

谢谢邀请!

仔细想想。这个问题还是有几分水准的。要说金庸小说中“丁春秋”影射的是“孔子”。也确实有迹可循。

一、丁春秋的武功。

丁春秋有一门武功是化功大法。通过接触把剧毒传入对手体内。达到消除对手内力的目的。中了化功大法的人。就只能坐以待毙。任人宰割。

要说这和孔子的学说有无相同之处。我觉得还是有的。儒家中有一个供奉牌位——天地君亲师。除了天地之外。就是皇帝最大。所有人都该臣服于皇帝。这也是儒家不好的一面。要求你必须忠于皇帝。而当你忠于了皇帝。那么你就只能任皇帝宰割。不能去反抗。这点和化功大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丁春秋门下弟子的法螺功。

这个情节的写出。是金庸为了讽刺世上的一些无耻之人。有些人专靠吹牛拍马。诌谀权势而存活。这是最卑劣最低下的人。丁春秋武功厉害。他的徒弟就奉承他。而当丁春秋被虚竹打败之后。丁春秋的徒弟立刻随风转舵。去奉承虚竹。奉承的都是厉害的人。

在儒学中。君主的地位是超然的。但君主却不是唯一的。谁是君主谁就会被推崇。这也是儒家不好的地方。

三、丁春秋的出身。

丁春秋咳嗽一声。说道:“少林方丈言之差矣!老夫乃山东曲阜人氏。生于圣人之邦。星宿派乃老夫一手创建。怎能说是西域番邦的门派?星宿派虽居处西域。那只不过是老夫暂时隐居之地。你说星宿派是番邦门派。那么孔夫子也是番邦人氏了。可笑啊可笑!说到西域番邦。少林武功源于天竺达摩祖师。连佛教也是西域番邦之物。我看少林派才是西域的门派呢!”新修版《天龙八部》第四十一回——燕云十八飞骑 奔腾如虎风烟举

这一段情节中。有两个要注意的地方。一是丁春秋说自己是山东曲阜人。二是丁春秋客居他乡。

恰巧孔子也是山东曲阜人。一生颠沛流离。也是客居他乡。

四、丁春秋的名字。

有一个典故是说孔夫子“笔削春秋。述而不作”。孔子把《鲁史》删删改改就成了《春秋》。在书里孔子只是集中了前人的智慧。并没有加入自己的思想。

丁春秋呢。学习了逍遥派的武功。然后又背叛师门。自己却没有丝毫创新。

丁春秋的徒子徒孙。也把丁春秋称为圣人。和孔子的地位是一样的。

“春秋”二字。又难免不让人联想到孔子“笔削春秋”的故事。所以如果说。金庸用丁春秋影射孔子。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金庸先生已经去世。孔子也已作古千年。再优秀的人也会成为历史。少部分人能留下来自己的思想。并影响后世。这就已经是很了不起事。

这篇问答写出来。估计我要被骂。但是网络时代就是让人畅所欲言。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想法都不敢表达出来。那就活的太无趣了。

坚持原创。我是驿城异客忆乡人。欢迎关注点赞。不胜感激!

其他观点:

有题主的提醒。仔细想想。金庸的武侠。更有墨家风范。对于儒家确有贬抑。

如《天龙八部》中的丁春秋。自以为是。喜欢别人前呼后拥、阿谀奉承。而其名有\"春秋\"二字。似也暗指孔子\"笔削春秋\"。

如《笑傲江湖》中的\"君子剑\"岳不群。则是\"伪君子\"的极致。其所作所为。阴险毒辣防不胜防。让人不寒而栗。

而\"书生\"的武功。往往很低。如朱子柳、朱聪以及看守梅庄的\"江南四友\"(琴棋书画)。都只是小角色。

三教九流。金庸的书里都有描述。名山派别则是书中的主角。儒不儒的倒不明显。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8:54:01

    孔子,武功,儒家,的人,西域,番邦,书生,是个,让人,曲阜

  • 难入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8:54:01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什么有人说金庸武侠里“丁春秋”影射的是孔子?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意中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8:54:01

    首先来说。金庸先生自己就是个文人。饱读诗书。通习历史。也许是在读书人堆里处得久了。金庸先生很了解读书人的无奈和短板。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