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盗墓里面的四派:摸金、搬山、卸岭、发丘。各有什么本事?
说起这个问题。这其实是《鬼吹灯》和《盗墓笔记》两部小说引出的一个话题。按照书中描述。过去盗墓者。一共有四大派系。分别是发丘天官、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卸岭力士。
这种话题过去也有过。见《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身处三公之位。而行桀虏之态。污国害民。毒施人鬼!加其细致惨苛。科防互设;罾缴充蹊。坑阱塞路;举手挂网罗。动足触机陷:是以兖、豫有无聊之民。帝都有吁嗟之怨。历观载籍。无道之臣。贪残酷烈。于操为甚!
《醉醒石》:不啻摸金校尉。何殊发丘中郎。括尽前朝翰墨。搜穷历代彝章。
盗墓者。一般不说盗墓。都称“倒斗”。因为凡是大墓。除了修建在深山里的大多都有封土层。封土层形状就像一个过去用的农具:斗。而大墓就像一个斗倒扣在地上。墓中的金银珠宝都在斗下。盗墓者必须把斗拿开。才能得到里面的东西。因此叫“倒斗”。
下面分别说一下发丘天官、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卸岭力士这四种门派。
一。发丘天官
发丘天官。以发丘印为凭据。至于发丘将军。据传是到了后汉才有的。叫发丘天官、发丘灵官或发丘中郎将。他们的手段和摸金校尉完全一样。只是发丘中郎将据说手里比摸金校尉多了一枚铜印。叫发丘印。印上刻着“天官赐福。百无禁忌”八个字。在盗墓者手里是一件不可替代的神物。谁都想得到它。不过。据小说《鬼吹灯》说。这种铜印毁于明朝后期永乐年间。后来再没有见过。
发丘天官或发丘中郎将。是摸金校尉的首领。摸金校尉是发丘中郎将的下属。
《三国演义》也曾经提到曹操设置了“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这种说法源于袁绍讨伐曹操时。陈琳写的一篇著名的檄文。不过。史书并没有记载过曹操设立“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一说。曹操之所以会有此恶名。是因为其父曹嵩在途径徐州时为陶谦部将所杀。因此大举兴师问罪。曹操部队在进军道路上大肆杀戮、发人丘墓。曹操也没有阻止。后人认为曹操算是默许。也就怀疑曹操所说“你杀我父亲。我毁你先人坟墓”。故而有人给曹操栽赃。
史书倒是的确记载过董卓把洛阳附近的皇陵盗掘了个遍。这或许是真的。
二。摸金校尉
摸金。据说始于春秋战国时期。他们精通“寻龙诀”和“分金定穴”。摸金校尉是中国古代一个盗墓者的门派。据《三国演义》载。摸金校尉起源于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当时魏军的首领曹操。为了弥补军饷的不足。设立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军衔。专司盗墓取财。贴补军饷。
摸金校尉盗掘古墓。则更注重技术和经验。以《易经》为宗旨。讲究分金定穴。盗墓主要依靠观风水、辨气象。以定位古墓的穴位。另外。摸金校尉必须有摸金符才算正宗。
摸金校尉讲究一整套习俗。进入墓室里面以后。要遵循以下规则:
一。要在墓室东南角点一支蜡烛。这样做有两种意思。一是防止玄宫中的毒气突然增加;二也是摸金校尉祖师爷传下来的一条规则。也就是活人与死人之间的默契;蜡烛如果灭了。说明这玄宫里的珠宝不能拿;灯亮便可以开棺摸金。灯灭必须赶紧离开。
二。不可取多余的东西。
三。不可破坏棺椁。
四。一个墓室只能进出一个来回。
五。盗洞一天打不完。可以分若干天。但这些工作必须是黑夜做。白天不得做。
六。鸡鸣前必须离开。鸡鸣以后。再不可摸棺椁和里面的东西。
七。离开时尽量要把盗洞回填。这就是摸金校尉说的“阳人上路。阴人回避。鸡鸣不摸金”。
摸金校尉所用的工具。根据《鬼吹灯》所载。主要有金刚伞、墨斗、捆尸索、旋风铲、寻龙烟、风云裹、摸尸手套、北地玄珠、阴阳镜、桃木钉、黑折子、水火鞋、探阴爪、蜡烛、软尸香、黑驴蹄子、糯米、工兵铲、狼眼手电筒、战术指北针、伞兵刀、潜水镜、防毒面具、防水火柴、登山盔、头戴射灯、冷烟火、照明信号弹、固体燃料、睡袋、过滤水壶、望远镜、温度计、气压计、急救箱、各种绳索安全栓等。
另外。摸金校尉还有制造各种秘药的配方。
最早的摸金校尉。属发丘中郎将管辖。统领着部队盗掘古墓。后来。逐渐演变为几个人一伙或者单独盗墓。
其实史书并没有记载。摸金校尉话题起源于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来自于汉代陈琳所作《为袁绍檄豫州》。陈琳所作《为袁绍檄豫州》为讨伐曹操的檄文。说曹操盗的是位于永城芒砀山的汉梁孝王墓群。
但后世史学家认为。陈琳的檄文。十有八九是诬陷曹操。因此。说曹操专门设立发丘将军、摸金校尉的军衔。带领部队大肆盗掘古墓。很可能是栽赃。
摸金校尉。说白了。就相当于“盗墓办公室主任”职务。
三。搬山道人
一般说法。搬山道人是扎格拉玛部族的后裔。他们学的是搬山分甲术。因为平时穿着道士的衣服。用道士的身份伪装自己。故此自称为搬山道人。正由于他们扮作道士。给他们增加了不少神秘感。以为他们发掘古墓使用的“搬山分甲术”。是类似于茅山道士使用的某种法术。其实。他们“搬山”。采用的是喇叭式盗洞方式。是一种利用外力破坏古墓的手段。
他们不懂风水星象。但不可否认的是。搬山道人一般都身手了得。擅长破解古墓中的各种机关。
相传。搬山道人都拜伍子胥为祖师。因为盗掘古墓不为钱财。历史沿袭来源于伍子胥掘墓鞭尸的故事:伍子胥之父兄为楚平王所害。他立誓要报仇。逃到吴国。帮助吴王阖庐攻破楚国的郢都。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搬山一派。据传最早在秦汉时就有。一直到清朝中叶才发展壮大。他们采取的是\"开喇叭\"式的盗墓方式。意思是通过打通墓葬从而使其通风。排出毒气。使进入的人降低在墓葬里发生晕厥的危险。因此对墓葬的自然破坏性非常大。
搬山道人之所以被称做\"道人\"是因为搬山门人身着道士装扮。说明他们和道教有渊源。但又在风水学上没什么造诣。找不到准确的墓葬点。故此才会使用破坏的方式盗墓。说明他们自身技能很有限。
搬山道人大概都学过粗浅的道术。自身武功比起其他门派应该略胜一筹。因此他们在盗墓中对付僵尸有一些很大优势。比如《鬼吹灯》里的鹧鸪哨。枪法、轻功都非常高超。
四。卸岭力士
“卸岭力士”。介于绿林和盗墓两种营生之间。属于半匪半盗。据传是汉代赤眉军起义遭到官军镇压失败以后。有一部分残部便落草为寇。分散在各地。一边仍然做着杀官造反的事。一边把汉陵挖了个遍。后来。这帮人就保留了这种传统。一旦发现古墓。就聚众大肆盗掘。
相传。在宋朝之前。卸岭力士们还仍然保留着在盗掘古墓时。在眉毛上涂抹朱砂或者猪血的办法。盗掘完古墓后。再用药水洗掉。这种染红眉毛辟邪的传统。显然很能引起人们的注意。盗墓本来就是个不光彩的行为。为了行动隐秘。卸岭一派便把这种做法慢慢遗弃了。
卸岭力士。一直是以首领作为盗魁。人多嘴杂。各行其是。群龙无首。自然什么都干不成。必须有首领。大家以首领的话为号令。盗墓所得。聚义分赃。也是一切由盗魁说了算。盗魁。在卸岭力士里威望极高。有生杀予夺大权。不仅能以“圈穴之术”倒斗掘冢。更是绿林道的草头王。可以说是呼风唤雨的人物。
有古墓发掘的时候。就挖掘古墓;没有古墓。首领便传下令牌。啸聚山林劫取财物。他们人多势众。只要找到古墓。就敢公开挖掘。他们有时也用穿山甲挖洞。直达墓穴。
卸岭之辈或散布天下。或聚啸山岭。敬关帝。并尊西楚霸王为祖师。逢有古墓巨冢。便蜂拥而起。众力发掘。毁尸平丘。搜刮宝货。毫厘不剩。专效仿昔时赤眉义军的作为。
卸岭一派。据说其创始人曾经得到异人传授。有令人力大无穷之法。所以卸岭门门人。多是力大无穷、通晓武功之人。因此被称为卸岭力士。
也有人传言。当年汉末三国的吕布。曾经就是卸岭门的传人。为董卓筹备军饷。就曾挖掘过多位汉皇墓葬。
我个人认为。曹操尽管被后世许多人污蔑。但毕竟也是三国时经天纬地、不可多得的英雄人物。不可能做这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半吊子事;吕布品行有亏。为了讨好董卓。倒是很有可能干过卸岭力士。盗掘古墓。
其他观点:
发丘有印。摸金有符。搬山有术。卸岭有甲。在《鬼吹灯》中将倒斗分为四大门派。分别是发丘天官、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卸岭力士。都是传承千年的门派。发丘、摸金、搬山、卸岭四大门派。不是民间的小贼散盗可比。代代都有身怀异术的高人。各有各的一套本领。
发丘、摸金、搬山、卸岭说是四路。实际上是只有三支。囊括了世上以“风水、方术、外力”来倒斗的这三大体系。在倒斗中。首先要寻找位置。其次要对付斗中的种种机关暗器。消息埋伏。四大派的手段主要就是“望、闻、问、切”四字。四字又分上下八法。“望”是通过双眼观看。上法是上观天星下审地脉。下法是观泥痕、辨草色。“闻”是通过鼻子闻土辨质。也指通过敏锐的耳音闻风听雷推断地底的情形。“问”上法是问天打卦。下法是通过套近乎从侧面向当地土人咨询;“切”是避实就虚地利用各种工具来挖掘盗洞。有摸金校尉的分金定穴直捣中宫。也有卸岭力士的长锄大铲崩山揭天顶。更有搬山道人施术驱兽的穿山穴陵甲。四字八法虽然相差很大。但是却是各有各的道。各有各的本事。
发丘天官
发丘将军。又名发丘天官或者发丘灵官。
东汉末年。曹操为了筹措军饷。设立“发丘中郎将”与“摸金校尉”。发丘天官和摸金校尉同出一脉。是摸金的首领。手段几乎完全一样。最为精通风水寻龙之道。相比摸金校尉。发丘天官多了一枚铜印。印上刻有“天官赐福。百无禁忌”八个字。是件不可替代的神物。号称一印在手。鬼神皆避。发丘天官十分看重祖师爷传下来的行规。自从明朝永乐年间发丘印毁了之后。世上便没有了发丘天官。
在《鬼吹灯》中。其他三派都有介绍和人物出现。唯独发丘天官没有过多的介绍。
摸金校尉
西周时期。有个给周幽王人殉的奴隶。埋入墓中没死还顺手取走了墓中的丹砂异书。传到后世。后世摸金校尉的进退八门之法。全都得自这位奇人手中。可以说是摸金一派真正的祖师爷。不过。这位奇人的姓名和日后结局都已不可考证。到三国时期。曹操为了弥补军饷的不足。吸纳倒斗高手正式设立摸金校尉。所以摸金校尉尊曹操为祖师爷。又经过后世发展。摸金校尉的行规和种种手艺彻底发展完备。形成了摸金校尉独有的风水秘术。
《葬书》中说“葬者。乘生气也。”风水好的地方。藏风聚气。陵墓都是设置在风水宝地。选择的时候不仅看山形水势。还会与天上的日月星辰相呼应。摸金校尉最为擅长风水术。以群经之首的《易经》为本。精通“望、问”两诀的上法。摸金校尉上观天星。下查地脉。观山形知地宫深浅。望天星能知棺椁方位。摸金校尉还精通问天打卦。可以推算方位。卜算吉凶动静。寻龙发冢无往不利。
摸金校尉最擅长搜山剔泽寻找古冢。有寻龙诀和分金定穴秘术。寻龙分金看缠山。摸金校尉能通过风水堪舆术快速确定古墓的具体地点。以及古墓的年代和内部构造。分金定穴是摸金校尉最高明的秘术。通过分辨风水。再用罗盘金针。就能确认棺椁放置的精确位置。误差最多不超过一枚金针的直径。确认精确位置后。再使用器械挖掘盗洞直捣黄龙。省时又省力。不过。寻龙诀和分金定穴秘术艰涩难懂。就是摸金校尉中也只有少数人才掌握。在胡八一组成的摸金三人组中。也只有胡八一一人精通风水堪舆术。
摸金校尉以《易》为宗旨。依靠的是易理。讲究生生不息之道。规矩也是最多的。最讲究的是鸡鸣灯灭不摸金。鸡打鸣意味即将天亮。倒斗是绝对不能见光的行当。天亮的时候还留在墓室之中。那连祖师爷都保佑不了。另一个摸金校尉在摸金时。必须在地宫东南角方位点上一支蜡烛。这支蜡烛是摸金校尉的命灯。灯灭必生祸机。蜡烛灭了。说明明器拿不得。要把拿到手的财物原样放回。恭恭敬敬地磕三个头。按原路退回去。如果硬要拿。出了麻烦就要自己担着。此外。摸金校尉还讲究一间墓室只能进出一个来回。摸金不能损坏死者的遗骸。一次只能拿上一两件东西。离开的时候还尽量把盗洞回填等一系列规矩。摸金校尉极其重视祖师爷的规矩。做事也不做绝。给同行留下生路。这是和其他门派最不一样的地方。胡八一和胖子这两位摸金校尉。虽然大致遵守这些规矩。但是这两位也是与时俱进。蜡烛灭了再点着。还和墓主进行讨价还价。
摸金校尉传承千年。形成一整套专门的标识、切口、技术。摸金校尉没有师徒一说。只有同行。只要用摸金校尉的手段倒斗。遵守摸金校尉的行规。就是同门。不过。学会摸金校尉的手段。顶多算半个摸金校尉。只有戴了摸金符才算正宗的摸金校尉。摸金符是千年古物。是将穿山甲最锋利的爪子先浸泡在巂蜡中七七四十九日。再埋在龙楼百米深的地下。借取地脉灵气八百天制作而成。坚硬无比。水火不侵。摸金符上刻有“摸金”两个篆字。爪根锁着一圈金线。通身刻着避邪的飞虎纹。历经千年仍是色泽漆黑透明。没有丝毫磨损。明朝时期。毁去七枚“摸金符”。世上只剩三枚下古符。摸金符是摸金校尉的专属辟邪之物。只有戴了摸金符。才能获得祖师爷的保佑。否则九死一生。
摸金校尉是最重视技术环节的。不与外人合作。一般只有同门几人一起合作。历经千百年。摸金校尉们依靠经验与技术形成了一大批得心应手的器械。对付僵尸摸金校尉们有捆尸索、糯米、黑驴蹄子、星官钉尸针。开棺使用探阴爪和黑折子。以“撬”和“拔”为主。称为升棺发材。开棺后则戴着摸尸手套去摸明器。遇到起尸则将黑驴蹄子塞入僵尸口中克制尸变。此外。摸金校尉还有金刚伞、旋风铲、软尸香、北地玄珠、阴阳镜、墨斗、桃木钉等传统器械以及一些秘方的制作。到了胡八一时期。与时俱进。又增添了工兵铲、伞兵刀、狼眼手电筒、战术指北针、防毒面具、冷烟火、信号弹、固体燃料、睡袋、过滤水壶、望远镜、温度计、气压计、急救箱、各种绳索等现代化的装备。传统器械和现代器械的融合再加上独特的风水秘术。使得摸金校尉在各地寻找失落的龙楼宝殿。无往不利。
晚清年间。摸金校尉张三爷一人挂三符。被称为张三链子。张三爷曾在一座古冢里发掘出十六字天卦全象。又结合寻龙诀。撰写了一部《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此书囊括风水阴阳之术。夺天地之秘。张三爷金盆洗手后。三枚摸金符分别传给金算盘、铁磨头和飞天狻猊。那本《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被张三爷毁去上半部阴阳篇只留风水篇。传给了徒弟阴阳眼孙国辅。摸金校尉合则生。分则死。金算盘折在了西周幽灵冢中。铁磨头阴沟里翻船死在了小坟丘的机关下。飞天狻猊出家为了尘长老后来为了帮助鹧鸪哨死在了西夏黑水城。
胡八一的祖父胡国华年轻时家道中落。历经一番世态炎凉之后。成为阴阳眼孙国辅的徒弟。得到《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此后。胡八一得到《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成为当世唯一精通寻龙诀的人。和王胖子、shirley杨组成当代的三位摸金校尉。开始了一段段探秘之行。
搬山道人
搬山道人是四大门派中行事最诡秘的。平时都是扮成道士装束。不求财只求丹珠。给他们增加了不少神秘感。春秋时期伍子胥发楚王墓。鞭尸雪恨。伍子胥为父兄报仇而非明器。被同样有所为而非为财的搬山道人尊为祖师。
搬山道人是扎格拉玛部族的后裔。千百年来。为了摆脱鬼洞的诅咒。他们分散到各地。在古墓中寻找雮尘珠。搬山道人一脉都是同宗同族。能人异士辈出。许多年来不与外人往来相通。搬山道人平日里扮作游方道士行走天下。行踪隐秘难寻。出海发冢在各处寻访灵丹妙药。尤其对世上所有的珠子都感兴趣。
搬山有术。搬山道人采取的是喇叭式倒斗。是一种主要利用外力破坏的手段。在漫长的岁月中。搬山道人汇集无数心血独创了一套方术。就是搬山分甲术。又细分为“搬山填海术”和“分山掘子甲”两门。搬山填海之术中不仅有寻藏掘冢的方法。也囊括了星土物生克制化的法门和秘方。许多日常应用的物品。在搬山术中使用起来也能起到非同凡响的作用。胡八一等人在南海使用的司天鱼、魁星盘、漂瓜取鱼都属于山填海术。分山掘子甲是驯服世间异物穿山穴陵甲。作为倒斗的掘子利器。鹧鸪哨盗瓶山时曾使用穿山穴陵甲挖取盗洞。搬山分甲术虽然看似神妙莫测。根本原理就在“生克制化”四个字。搬山道人不仅要通生克之理。还需要识得世间珍异之物。灵活运用。盗瓶山公鸡克制蜈蚣就是属于生克制化。至于。对付古墓尸变。搬山道人有从西晋古术“天官伏尸阵”中流传下的绝技魁星踢斗。凭着一股巧劲卸去刀枪不入的僵尸最薄弱的大椎骨。再用力抖散僵尸全身骨骼。再厉害的僵尸也能对付。
民国年间。全国只剩下最后一位年轻的搬山道人。使得好口技。能学世间万种声音。人送绰号鹧鸪哨。鹧鸪哨浑身是胆。又有通天的搬山手段。并且枪法如神。为人慷慨侠义。在绿林中也是有着很大的名声。搬山道人人才凋落。鹧鸪哨不得不打破不与外人往来相通的禁忌。常常与卸岭群盗合作。曾联合卸岭魁首陈瞎子三盗瓶山。瓶山之后。鹧鸪哨拜摸金校尉了尘长老为师。前往西夏黑水城。却断了一条胳膊再也不能倒斗。从此移居美国。搬山道人就此绝迹。最终。鹧鸪哨的外孙女shirley杨挂了摸金符。和胡八一、王胖子组成摸金小组。找到雮尘珠。终于解了扎格拉玛部族数千年的诅咒。
卸岭力士
卸岭力士起源于新朝的赤眉军。兴盛时数十万人纵横弛骋。曾一路打入长安。后来吃了败仗。又发汉帝诸陵。随着赤眉军土崩瓦解。残存的部众成为啸聚山林的响马。依旧保留了倒斗取宝的传统。后世的卸岭力士啸聚山岭。敬关帝。并尊西楚霸王为祖师。取项羽秦末义军的“义”字作为聚义分赃的招牌。霸王力拔山兮也是以外力倒斗的卸岭力士所图的彩头。
卸岭人多势众。介于绿林和倒斗两种营生之间。历代都有首领作为盗魁。卸岭的盗魁有生杀予夺的大权。分赃聚义一切都由盗魁说了算。群盗平日分散。有墓的时候联合起来一起倒斗。找不着墓的时候。群盗就是绿林人物。啸聚山林劫取财物。
卸岭力士倒斗靠的是外力。最多时能聚集万人。只要能找到地方。再大的冢也敢发掘。卸岭群盗都是绿林中人。有很多身手矫健武艺高强的能人异士。器械也是最精良。卸岭干活时。大队人马会用上大铲大锄、牛牵马拽、药石土炮等所有手段。行事完全不计后果。就是斩山做廊、穿石为藏、土坚如铁、墓墙铜灌金箍。也全部以外力破坏。开棺的时候卸岭中的大力士惯用开山斧。砸劈开棺椁。开棺后会众人立刻上前用竹竿戳住僵尸。并覆上渔网将尸体倒吊起来取走所有值钱物件。摸金校尉讲究的是不损坏墓主遗骸。卸岭力士就没有那么多讲究了。取完宝物还会焚烧或肢解尸体。手段格外残酷。遇到他们就算倒霉了。
卸岭力士还有一件独门秘器——蜈蚣挂山梯。又被称为卸岭甲。蜈蚣挂山梯是从汉代赤眉军攻城使用的工具中演化而成。又历经后世数十代人千锤百炼反复修改完善。是卸岭力士倒斗必不可少的利器。蜈蚣挂山梯可以组装拆卸。能改成各种形状。逢山搭梯遇水架桥。还能克制各种古墓机关。在墓中。卸岭群盗会按照古时卸岭阵图。结成方阵。高举藤牌草盾防御机关。摸金时则有盗魁的心腹指挥搬取财物。卸岭几万十几万弟兄。明器拿少了还不够分的。所过之处不留一物。
随着天下形式的变化。卸岭的实力已逐渐衰落。隐在绿林之中。民国年间。最后一代盗魁是陈瞎子。本名叫作“陈玉楼”。陈玉楼这人非常不简单。是常胜山的老大。天下群盗的首领。卸岭力士魁首。控制着南七北六十三省十几万响马群盗。绿林中有字号的人物全部听常胜山调遣。并且暗中扶持三湘四水多股军阀势力。在湘西就是个草头天子。
作为魁首。陈玉楼自身的本领还是很强的。陈玉楼有一双“夜眼”。有飞贼“翻高头”的绝技。加上他本人博学广闻。将失传的卸岭倒斗手段重新收集起来。慢慢整理改进。使没落的卸岭群盗再次得以发展。发丘摸金精通风水。搬山有一套独特的搬山术。卸岭流传两千年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陈玉楼对“望、闻、问、切”的下乘之术了然于胸。能够“观泥痕、认草色、寻藏识宝”;也精通听风、听雷的“闻山辨龙”之法。可听风雨雷电来寻龙点穴;更兼他机辨无双。口若悬河。“问”字诀下法被他发挥得淋漓尽致。在陈玉楼的带领下。卸岭群盗也是发了不少冢。三盗瓶山后。常胜山群盗损失惨重。陈玉楼亲自带人去云南倒献王墓。结果折了一双眼睛没脸回家成了给人摸骨算命的陈瞎子。卸岭群盗失去魁首后。没有主心骨。彻底土崩瓦解。
其他观点:
鬼吹灯里面的四大门派:摸金、搬山、卸领、发丘之外实际上还有个观山。只不过封族一派因尸仙而灭。要不然这五大门派强强联手不会比明教那四大门派围攻光明顶那么容易被小辈夺取风头。
四大门派里面最厉害的也就是发丘和摸金。只不过发丘没落太早。从而给摸金留有余地。《龙岭迷窟》里面胡八一判墓。寻找内藏眢。就是摸金一大本领。说通俗点就是先定位(分金定穴)、找机关、避机关。不需要像卸岭一样带着一大帮子人冒险。摸金的祖师爷是张三链子 。一个虽笔墨不多。却无往不利的男子。
摸金校尉首先得有墨镜符。传到祖师爷这里有十枚。不过到铁磨头、金算盘、了尘这里也就剩下三枚。这三枚摸金符很大意义上为胡八一、王胖子、雪莉杨探了路。摸金讲求“合则生。分则死”“鸡鸣灯灭不摸金”的习惯。对于墓里面的东西。往往只取上一两件。也不盲目。很有规划性。
搬山、卸岭、观山
鹧鸪哨是最后一位搬山道人。搬山道人不为求财。求的就是一雮尘珠解除诅咒红斑。搬山一族善于运用各类奇门装备。类似于钻天索、捆尸索、飞虎爪。鹧鸪哨师父了尘传下来后期雪莉杨使用的金刚伞。搬山分甲术都特别厉害。起源很早。
卸岭更适用于“观泥痕。辩草色”。最厉害的陈玉楼卸岭魁首有几把刷子。不过比起来要稍弱些。不过能极其到一呼百应的地步。陈玉楼湘西那一行也算没白走。可惜去云南滇王墓时候失掉一双招子。就此黯然失色。
观山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也就是孙耀祖(封学武)封氏先人就曾从悬棺中取出无数“天书异器”。因而得以习得一些失传已久的奇门异术。并创了一套“棺山指迷术”。可惜好景不长。逐渐没落。地仙村的尸仙还等着孙耀祖去解除。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40329.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摸金校尉,山道,力士,古墓,的是,风水,中郎将,鹧鸪,祖师爷,天官
没想到大家都对盗墓里面的四派:摸金、搬山、卸岭、发丘,各有什么本事?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盗墓里面的四派:摸金、搬山、卸岭、发丘。各有什么本事?说起这个问题。这其实是《鬼吹灯》和《盗墓笔记》两部小说引出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