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回乡偶书》是古绝还是律绝?
原创

贺知章《回乡偶书》是古绝还是律绝?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贺知章这老头。在大唐算一幸运之人:书读得好:中进士。当状元。官做得大(三品)。且顺。寿延还长。当然诗也写得棒。其人还是发现天才李白。惊为“谪仙”的伯乐呢。

贺知章的诗《回乡偶书》。不知者很少吧?其文:

少小离家老大回。(仄仄平平仄仄平)

乡音无改鬓毛衰。(平平平仄仄平平)

儿童相见不相识。(平平平仄仄平仄)

笑问客从何处来。(仄仄仄平平仄平)

这首传咏千年。几乎家喻户晓的唐诗。用几近白描的笔法。活泼诙谐地展现了一幅老翁归家图。

从韵律上讲:此为七言古绝。为仄起平收(首句押韵)式。非格律七绝。

主要是该诗用韵。回、来为平水韵上平十灰部。(律绝诗正格都押平声韵)但第二句末“衰”字。无论读摔或摧。仍属平水韵上平四支。亦为换韵。此算出韵。因律绝应押同部韵脚。(近体诗之律绝首句可借邻韵。称“孤雁出群格”除外)

从平仄上讲。倒符合律绝之粘、对要求。先说对:即除尾字外(平收式)。从奇句到偶句。其逢双字处(单处一般平仄不论)平仄应相对立(反)。

此诗中:小对音、家对改、大对毛。余之如是。

次说粘:即从偶句到奇句。其逢双字处(单处平仄可不论)平仄应相粘住(同)。

本诗里:乡对童、改对见、毛对相。余之如是。

至于第三句之“不相见”。为仄平仄。(此在律绝转句中常见)正格为平平仄。但第四句之“何处来”为平仄平。正格当仄仄平。恰是这般小拗救亦合格律。

还有:绝句不强调对仗。即可对可不对;可对首联或尾联;还可全对仗。(如老杜之“两个黄鹂对一行白鹭”那首)

愚从用韵、平仄讲。贺知章之《回乡偶书二首.其一》。疑为最接近于近体诗格律的一首古绝。但非严格意义上的律绝。个见。恐有误。请朋友赐教。






其他观点: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共有两首。都不是律绝。

贺知章的一生官运亨通。寿长体健。算是诗词史上不可多得的顺达人士。所以他的诗作开朗清新。朴实无华。少有雕琢。他是陈子昂同时代人。却经历了李白、杜甫、王维、宋之问等诗人的大爆发和近体诗规范时代。当格律体成型的时候。虽然立刻得到上层文人的喜爱和推广。但是作为这一过渡时期的诗人。古体诗和近体诗同时创作基本上是以习为常的事情。李白虽然也写七绝。但是歌行体成就更大。

他们裹挟在诗的格律进化历史中。并不自知。所以。那个时期的绝句也都是从古绝开始往律绝进化。不合格律是常有的事情。后人为了方便分类。还特地为他们的诗创造出“折腰体”之类的名词。

但是宋以后。到今天。我们就可以凭着平仄格律关系很简单地判断出古体和近体。一是因为现今格律早已标准化。基本上不会有异议。顶多也就是“折腰体”到底算近体诗还是古体诗之类的问题。这个其实问题不大。大家求同存异就好。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我们标出首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按照首句平仄推出整首诗的平仄关系。如果符合就是律绝。如果不合即是古绝。这是首句仄起押韵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有朋友一定要说了。用普通话来论平仄。这是错误的。那你告诉我初唐这些字怎么读啊?千年下来。字的发音肯定变化很大。但是音调变化相对要小些。而且按照这些朋友的思维。那就什么都不用做了。反正是错的。等到哪天时光机发明了。我们再来看这首诗是律绝还是古绝?

以上是题外话。

我们标出《回乡偶书之一》的平仄。看看和七绝仄起押韵格式是否相符合: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七言近体诗平仄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就是在奇数字位置有些是可平可仄的。所以我们看到第二句第三字“无”发平音是没有问题的。前两句是合律的。后两句上下是相对的。同样第三字发音相反我们不用管。但是后面三字出句“平平仄”变成了“仄平仄”。对句“仄仄平”变成了“平仄平”。这样是否有问题?

这其实是没问题的。对句“平仄平”可以看做是对这一句首字发仄音造成整句孤平(仄仄仄平仄仄平——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音)的拗救。同时也救了出句“仄平仄”。

所以这首诗的是符合近体格律诗七绝仄起押韵格式变体的。

等等。第一句话不就说这首诗不是律绝吗?

这是因为另外一个原因。韵脚“回”、“来”在平水韵中是“十灰”部。而读音更像的“衰(cui)”却属于“四支”部。也就是说。按照平水韵来说。这三个字不押韵!如果是第一字不押韵。还说得过去。那叫做“孤雁出群格”。而这里是双数句尾不押韵。这肯定是出律。

所以。完全可以断定这就是一首七言古绝。简称七古。

再看《回乡偶书》之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照例得出首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注意'“别”字为入声字。发仄音。这也是仄起押韵格式(首字不论)。平仄关系和上一首诗应该是一样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再标出全诗实际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首先。这里二三句失黏了。如果只是二三句失黏。还可以判断为折腰体。但是我们看三四句的第六字都发平声。这就是很明显又失对了。既失黏。又失对。完全出律。

别的都不用看了。这首之二也是古绝。

所以。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共有两首。都不是律绝。

当然。这并不影响都是好诗。只不过是我们把它划分在古体诗中的古绝而已。

贺知章绝不会想这么多。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喜欢请点赞并关注。谢谢。

其他观点:

谢谢邀请:

我觉得这首诗应该算是古绝吧。因为他的格律没有律绝那样严谨。很自由奔放。平仄不需要太工整。

少小离家老大回(仄仄平平仄仄平)。

乡音无改鬓毛衰(平平平仄仄平平)。

儿童相见不相识(平平平仄仄平平)。

笑问客从何处来(仄仄仄平平仄平)。这首诗是没有平仄规律可循的。

律绝。应该是前后对仗工整。字有定音。上下句应该平仄相对。有固定的训韵脚。比起古绝来有一定的韵律。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或【平仄平仄平平仄】

【仄平仄平仄仄平】。就说这些吧。

因本人才疏学浅。对这些东西也只知皮毛而已。所以胡乱写了几句。也不知道说的对不对。还望海涵。不对的地方还望指正!!!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初心未变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9:09:56

    平仄,格律,押韵,近体诗,回乡,韵脚,乡音,正格,这首诗,贺知章

  • 入了迷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9:09:56

    没想到大家都对贺知章《回乡偶书》是古绝还是律绝?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9:09:56

    贺知章这老头。在大唐算一幸运之人:书读得好:中进士。当状元。官做得大(三品)。且顺。寿延还长。当然诗也写得棒。其人还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