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悌忠信礼义仁什么意思?
原创

孝悌忠信礼义仁什么意思?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孝:指的是子女对父母所应尽到的职责和义务。包括尊敬、顺从、赡养、送终、守制等内容。应当说“孝”是全人类所共有的伦理行为。但是。在中国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孔子在解释孝的时候说:“生。事之以理;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表明了孝不仅在于父母生前。而且亦重于父母的身后。这种礼法。展现出中国人对待孝这一问题的独特性。

悌:是弟爱兄的意思。也引申为幼者对长者的敬爱。“出则悌”。语出《论语 . 学而第一》:“”出则悌……泛爱众而亲仁。”这句话的意思是。年纪幼小的人。在外要敬爱兄长。要广泛地爱众人。并亲近仁德之人。

忠:是中国传统社会中一项基本的道德要求。最初是指对别人尽心尽力的忠诚态度。而不是专指君臣之间的道德规约和行为职责。后来。“忠”被封建统治者列入“三纲”。要求臣民对皇帝无条件地履行忠诚。也就是所谓“君要臣死。不得不死”的愚忠。

信:就是诚。是无欺。是使人无疑。孔子曾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在法家的治国之术中。尤其重视对人民的守信。商鞅的“南门立木”就是重信的一个明证。到了汉代。“信”这一道德准则被奉为五常之一。更是确立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礼:最初是祭神的宗教仪式。后来发展到人事方面。表示与人的身份地位相应的行为规范和仪式制度。根据传统的说法。周公制定了严密的礼乐体系。奠定了以礼为治的教化传统。孔子更是提出了著名的“克己复礼为仁”的论说。礼。成为了修身与治国的基础。

义:本义是指合宜的行为表现。而这种合宜的判断标准是社会公认的准则。孔子曾言:“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并且有“义而后取”“见得思义”、“见义勇为”等关于“义”的行为要求。义作为中国传统的核心价值观念。传承千年。根深蒂固。

仁: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早在孔子之前。“仁”就是华夏民族的道德范畴。孔子将“仁”这一为世人所崇尚的理念发扬为一种至高无上的人生境界。在巜论语》一书中。有关“仁”的表述屡屡可见。诸如:“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后来。孟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心目中的“仁”的学说。积极倡导“仁政”。提出“仁者天下无敌”观念。将“仁”看作是帝王为政的最高标准。孔孟之后。“仁”的思想更是深深地刻在中国人头脑中。“仁”成为自我修养与评价他人的一个根本准则。

孝、悌、忠、信、礼、义、仁作为中国传统的道德要求和核心价值范畴。有其科学合理的内核。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体现出明显的局限性和消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去正确对待。激浊扬清。让传统的道德价值观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推进器。

其他观点:

孝悌忠信礼义仁是一个做人的根本。也是我们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他老人家的德育内容的全部精髓。也是人生的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出自《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成才先成人。成人先成德。人无德不立。深刻理解学习运用好“孝悌忠信礼仪仁”。为每位炎黄子孙精彩的人生。和谐的人生扎好中华民族古朴德行的根。

其他观点:

1、孝

孝。指孝道。不仅指对有血缘关系的亲人负有赡养的责任和义务。还包括帮助、照顾其他老人的公益行为。“老吾老及人之老”。便是孝道理念的延伸。

东汉齐国人江革。战乱背年迈老母逃生。道上劫匪欲杀他。他哭诉己死则老母无人照顾。己死事小。不孝为大。劫匪不忍杀他。让其背母离开。江革做佣养母。己赤脚而行。老母则穿戴周全。不受饥寒。后被明帝、章帝推举孝道典范。以示世人。

2、悌

悌。指悌爱。兄弟姐妹之间的互相关爱。彼此帮助。最早是弟敬哥之爱。后泛指兄弟姐妹之间的血缘深情该具备的团结互助精神。

3、忠

忠。指忠诚。最早缘于忠君思想。“三纲”是具体的体现。后来演化为泛指忠诚。忠诚于国。忠诚于民。忠诚于家庭。

苏武牧羊。身在匈奴心在汉。这个信念支撑着他熬过的发月。当他回踏上汉朝的土地已老泪涕零。虎背熊腰出去。须发皓白回来。十九年的岁月。掩盖不了对中原的忠诚之心。

3、信

信。指诚信。“人无信而则不立”。“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都在讲诚信的重要。古代君无戏言也在说信用。而不单指尊严。诚信在汉代成为五常之一。更是讲求童叟无欺。诚信为本。已运用到息息相关的生活各处。

狼来了的故事一直在教育人要诚信。千万别撒谎。莫等到失去信用。狼真的来了造成损失才追悔莫及。

4、礼

礼。指礼制。原指祭祀礼仪。由其谦恭有礼的态度演化为守礼制。待人有礼有节的规范行为。敬老爱幼、遵纪守法、礼貌待人都属于此范围。

北宋有个才子叫杨时。大雪纷飞的日子去请老师释疑。当时老师坐在椅子上睡着了。杨时便候在门外。做到了非请莫入、不扰长者的礼节。后来老师请他进门时积雪已有尺深。“程门立雪”的故事成为弟子尊师的典范。

5、义

义。指公义、义气。朋友之交需义气。公与私之间需大义。这种也成为一种处人处世的衡量人心的准则。为朋友两胁插刀讲的是友谊。为国舍小家顾大家是奉献。这两者都是义的表现。

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除了对国的忠诚。还有宁死不屈的大义。这种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其实就是公义。不辱没国之荣耀。不向外辱投降。以颈上三尺热血护住国之脊梁。

6、仁

仁。指仁爱。仁者天下无敌。最早是劝君施仁政。爱惜百姓。后泛指以人为本。要有怜悯之心。对弱势人群给予同情和帮助。仁。在当今不仅指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指向人与动物、自然之间的和睦。爱护动物、保护环境也是一种利己为人的仁。

《说文》说“仁。亲也”。这解说最简短也最全面。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臽狗”强调的就是身份无高低贵贱。既然平等。便该相亲。以人为本。以仁相处。

孝悌忠信礼义仁我觉得明白道理是其次。能够做到才会有所改变。哪怕先把一个变成自己的品质。你也会发现自己的人生有了色彩。当做到这多点后。你会发现世界是充满爱的。一方面你对世界的爱。另一方面是世界回馈给你的爱。两者缺一都是乏味的人生。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明天的阳光美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9:17:48

    孔子,忠诚,克己复礼,论语,道德,这一,人生,孝道,自己的,都是

  • 眼角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9:17:48

    没想到大家都对孝悌忠信礼义仁什么意思?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9:17:48

    孝:指的是子女对父母所应尽到的职责和义务。包括尊敬、顺从、赡养、送终、守制等内容。应当说“孝”是全人类所共有的伦理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