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您对这句话的理解有哪些?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
原创

谈谈您对这句话的理解有哪些?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谢邀。兹复。

孙过庭这句话揭示了学习书法的三个阶段:掌握→创新→提高。短短24个字中。用了三个\"平正\"。两个\"险绝\"。充分体现了否定之否定的哲理。

平正和险绝是每个学习书法的人必需解决的一对矛盾。在这里。平正指的就是书写的规范、规矩。对于初学入门的人。一定要懂得规矩。一定要按照书法的要求去写字。也就是要按法度将执笔、运笔、间架、篇章等等都一一掌握起来。这就是\"初学分布\"。\"但求平正\"。只求、力求之义。舍此没有他途。舍此也不称其为书法。

掌握了书法的基本技能后。便是进入到第二个阶段。即创新阶段。这时要强调的是追求险绝。何为险绝?即:要敢于打破自己先前已经掌握的平正书写。打破旧的平衡关系。学会制造笔法和运笔新的不平衡。务追。就是必务要追求在变化中求险、求绝。要敢于突破自己。突破前人的蕃篱。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第三阶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后。不是盲目地一味地追求险绝。而是要\"复归平正\"。就是说这时你虽然达到了随心所欲的程度。但仍然要不失规矩。

足见书法实践中。险绝是过程。平正(合乎规矩)才是结果。才是目的。这就从本质上揭示了何为书法。一个从未学习过书法的人。也可以把字写得十分\"险绝\"。但那样的字未必合乎法度。同样。一个学过书法的人。如果只知道一味追求险绝。而不顾法度。那么同样不是传统书法所要求的。

这最后一个\"复归平正\"之平正。与第一个\"力求平正\"之平正。字义虽相同。但从哲学意义上讲。已经是更高一个层次的追求了。是否定之否定后的更高形式。

其他观点:

这是孙过庭《书谱》中关于学习书法步骤的一段话。原文如下:

我先给大家解释两个词语。什么是分布?结构叫做分布。什么是险绝?快速叫做险绝。不要拿书本和其它地方的解释来辩论。在这里。就是这个意思。



其他观点:

宇宙万事万物时时刻刻都在矛盾中、变化中。矛盾变化虽时时存在。也即是常处不平衡中。不平衡又总和短暂平衡对应存在。就如白天黑夜交替存在。旧的一天过去。换一个新的一天到来。

人生也是如此一一幼时萌生。青年发育。中壮年壮大。然后衰退。其事业轨迹也这样。成家独立之前。是准备。然后闯荡拼搏。然后有序发展。然后逐步回馈社会。

为衣食奔波者也然。只是他们可能无回馈社会的意识。但人生在矛盾变化中是无法超脱的。都是在矛盾的波涛中寻求平衡的。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9:19:04

    险绝,平正,书法,的人,法度,矛盾,规矩,不平衡,在这里,才是

  • 风流种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9:19:04

    没想到大家都对谈谈您对这句话的理解有哪些?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擦掉眼泪我依然是王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9:19:04

    谢邀。兹复。孙过庭这句话揭示了学习书法的三个阶段:掌握→创新→提高。短短24个字中。用了三个\"平正\"。两个\"险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