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没有西方的入侵,清王朝会如何发展,结局怎样?
原创

若是没有西方的入侵,清王朝会如何发展,结局怎样?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大清国是中国历史上最擅长自我表扬的朝代。当然在某些领域也确实做得很成功。若是没有西方的入侵。仅仅是天地会白莲教这样的小打小闹。大清国至少还能多维持100、200年的统治.

(如果大清还在。世界主要媒体的头条就会是这个)

首先。对于中原王朝而言。清王朝已经解决了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自西周以来一直骚扰中土世界的北方游牧民族。已经被基本摆平——而且摆平的方式。不纯是战争或是和亲。当然战争也有。譬如针对葛尔丹这样。自然是非打不可。但面对更多蒙古部落。大清帝国采取的其实是怀柔的手段。

怀柔第一术。便是和汉朝和亲颇为类似的和亲。但清朝的和亲。却是汉朝和亲的威力加强版。为什么这么讲?因为汉朝只是将公主嫁到匈奴去。却不能保证匈奴单于会把自己和汉朝公主所生的儿子立为下一任单于——事实上一次都没有发生。也就是说匈奴单于和汉朝的亲戚联姻关系。其实并不成立。至少是不踏实。

大清的和亲就不一样了。更多是皇帝娶蒙古的女人。而且不光皇帝娶。亲王大臣也娶。也就是说。蒙古和大清的关系。就不再是纯政治性的和亲。而是全方位的融合。真正做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大清国的喇嘛将走向世界)

怀柔第二术。则是推动大清国事实上的国教。即喇嘛教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这个我们不好多讲。大家意会就可以了。大意就是慈悲为怀。既然慈悲了。彼此之间发动战争的可能性也就大大降低了——佛教国家的好战程度。确实低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世界。

其次。对于国内的百姓。大清最成功的地方就是文字狱。成功地捕杀了很大一群汉人中的文化精英。留下的是一些文人的渣——这个其实影响非常深远。大清国亡国许多年。这些文人的渣。仍旧大量存在。且随时兴风作浪。与官场中的蔡九知府高衙内、有产阶级中的西门庆、平民百姓中的武大郎这三种类型结合起来。便足以制造扼杀一切鲁迅式文人和武松式豪侠的社会氛围。

而如果清朝不灭。这些文渣就很可能更厉害。而反过来。文渣也会极力维护清朝。鼓吹大清国是世界上最强大最繁荣最幸福的国家。谁敢说不是就灭了他。

这样的大清。必然是闭关锁国的。必然是腐败繁荣的。必然是专制强大的。如果不是外来入侵者强行打开他的门户。平民的抵抗是无用的。有识之士更会被视为威胁——哪怕不是造大清的反。只是希望推动大清真正实现富裕繁荣。也会被视为威胁。而是更大的威胁。

而且。但凡奥运会、奥斯卡、诺贝尔奖金评选这种。都会被视为大清的威胁而拒之门外。除非奥运会接受。奖牌数第一名永远内定为大清。奥委会每次开会要向大清皇帝请安。奥斯卡金像奖更是只能把奖颁给演绎乾隆皇帝如何爱民如子、和珅如何清廉、李鸿章如何威震四方这一类题材的影视作品。

呵呵。如果是那样的话。大清国的辫子也会成为世界流行款式。每年时装模特展最主流的表演。就是辫子造型展。

这样的世界。是不是会让清粉很向往呢?

其他观点:

首先要说的是历史没有假如。但是有时候大胆畅想一下也挺有意思。

假设没有西方入侵。清王朝也肯定会灭亡。因为清王朝和历代王朝没有本质区别。都是地主阶级统治。小农经济为统治基础。小农经济的周期性不解决。任何建立在此经济形式之上的统治阶层都无法持续很久。一般最多300年。

小农经济为何有周期性?也比较好理解。一般古代政府依靠的是农民交税。获得财政收入。用这些财政收入调动社会资源维持内部稳定。抵抗外部入侵。王朝初期一般是建立在前朝的废墟之上。经历战乱。人口大量死亡。地主阶层也被农民起义冲击。大量减少。

人少了。地多了。国家出面把土地分给农民。唐朝的“均田制”就是如此做。这样整个帝国就有了大量的自耕农。他们是支撑国家财税的主力军。所以随着秩序的重新建立。王朝财政状况会越来越好。能够调动越来越多的资源维持稳和抵御外敌。

而随着帝国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自耕农越来越少。食利的地主阶层越来越多。政府财政越来越恶化。于此同时。政府官僚集团越来越腐败。效率越来越低。政府维持存在的成本越来越高。需要的钱也越来越多。于是路只有一条。增税!然而越增税。农民处境越悲惨。越要起来反抗。越反抗。政府越需要钱镇压。结果形成恶性循环。王朝便很快难以维持。轰然倒塌。

然而。历史上封建政府不都是束手就擒的。有三次著名的自救运动。第一次唐朝中后期的“两税法”改革。第二次是北宋中后期的“王安石变法”。第三次是明朝万历年间的“张居正改革”。结果全部宣告失败。所以。传统封建王朝的统治能力和统治根基注定他们无法摆脱灭亡的厄运。

而晚清西方的入侵给中国封建王朝带来了一剂良药。虽然苦口但治病。第一。西方国家很多完成了现代化转型。政府的治理能力远非传统政府能比。清朝可以参考进行政治改革。第二。带来了工业革命。生产效率的提高。不仅可以缓解人口压力。而且可以逐渐摆脱小农经济。自然跳过周期陷阱。但难度非常大。

而假入没有西方的入侵。清朝的统治会倒塌地更快。晚清人口已经达到了将近4亿。人地压力已经到了临界点。农民起义已此起彼伏。白莲教起义。太平天国运动一次比一次来势凶猛。这跟唐朝末年很类似。结局要么是藩镇割据。要么是改朝换代。清王朝几乎没有继续存在的可能。

本来回答到这里结束。但我们不妨再畅想一下。清王朝灭亡之后。中国又将如何。在起义军的势力中。中国沿海的力量将会变得强大。这从元末便以初露端倪。江南起义军张士诚就是商人出身。江南商业的影响力已不能忽视。

明末更是明显。海上郑氏集团竟然能够反攻大陆攻打南京。这在唐宋是难以想象的。所以。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海上的财富和热兵器会让中国沿海拥有更强的实力争夺全国的统治权。

而中国的政治制度酝酿着一次大的改革。明末统治阶层已经觉得旧有的制度难以得心应手地统治全国。部分知识分子已经开始反思中央集权皇帝专制制度的弊端。探索度改革。黄宗羲。顾炎武开始提出一些改革的尝试。

所以。即使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但并不是单一的循环往复。明清时期新的因素正在酝酿。当它有一天长大。崛起。即使没有外国的入侵。中国也可能将跳出历史循环。

写了这么多。点个赞再走呗~

其他观点:

中国的封建社会有一个现象。或者说是规律。就是王朝更替。一个王朝长的三、四百年。短的不过几十年。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封建王朝衰亡的具体原因虽然不同。但大致不出内、外两大因素。内部矛盾加剧。外部强敌环视。或内外交困。都足以导致王朝履灭。

清王朝虽然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但其在封建政治制度建设上较前朝有所进步。宦官乱政基本没有。外戚干政。党争等政治毒瘤也很少出现。拿下三藩。消除了割据之忧。而清王朝前几个统治者都比较能干。所以清朝出现了所谓的“康乾盛世”。

但是。封建社会内部的固有矛盾是无法完全解决的。尤其是土地兼并问题。王朝中后期总会因社会矛盾激化而出现大的动荡。清王朝毫不例外。太平天国运动己使清王朝风雨飘摇。统治不稳。各种社会矛盾其实并未解决。

清朝处在一个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重要历史时期。在世界上。外部社会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西方列强己迈入工业社会。对农业社会形成了压倒式优势;在内部。封建生产关系、统治体系。闭关锁国的政策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自身矛盾重重。清朝可说是内外交困。

这种情势下。要图强自存。要么是变革。要么是革命。

清朝统治者不是没有尝试改革。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只是都不太成功。最终是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列强对清朝的入侵。只是加速了清朝的覆灭而己。

退一万步说。假设世界仍处在古代。清王朝没有外部列强的巨大威胁和入侵。它也不可能长治久安。和历史上其它封建王朝一样。最终难逃履灭的命运。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少女恶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9:19:28

    王朝,清朝,大清,清王朝,中国,单于,汉朝,小农经济,政府,社会

  • 樱花吻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9:19:28

    没想到大家都对若是没有西方的入侵,清王朝会如何发展,结局怎样?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9:19:28

    大清国是中国历史上最擅长自我表扬的朝代。当然在某些领域也确实做得很成功。若是没有西方的入侵。仅仅是天地会白莲教这样的小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