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出狱后,去看望尚在世的太监,太监是如何称呼他的?
原创

溥仪出狱后,去看望尚在世的太监,太监是如何称呼他的?

好文

热门回答:

末代皇帝溥仪的人生非常的大起大落。在他的年龄只有三岁、还什么都不懂的时候。他就被垂垂将死的慈禧太后给选择为了光绪的接班人。在光绪死前就把他接入皇宫中抚养了起来。

光绪皇帝死后没多久。已经没多长时间可过的慈禧做出了选择。

就在那天。她利用着自己还残存着的权力给予了溥仪九五至尊的地位。让他成为了清帝国未来的皇帝。

接下来的时间里。溥仪的人生经历了很多事情。

溥仪退位后不变的奢华生活

1911年武昌起义的爆发对清帝国打击很大。清帝国仿佛一头老朽不堪的野兽被捶断了自己的脊骨。开始进入了危在旦夕之中。

在清帝国权贵者们的恐慌中。时间又过去了一年。

就是从那一年开始。还不怎么懂事的溥仪丢掉了他的皇帝宝座。

不过从那一年开始。虽然他不再是清帝国的皇帝了。但是人们对他的态度以及他所享受到的待遇却可以说得上是非常尊荣的。

在袁世凯的北洋政府继承了清朝所留下的政治遗产后。他们对溥仪以及满清的皇室给予了很多优待。

这些优待最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没有剥夺溥仪在皇宫、在紫禁城中的居住权。

第二个方面就是每年会调拔400万大洋给溥仪随便花。

由此可见溥仪在退位之后的待遇之良好。

被赶出皇宫后的溥仪

在1924年冯玉祥把溥仪和太监、宫女们驱赶出紫禁城之前。溥仪是一直都没有感受到过民间疾苦的。

不过他后来虽然被赶出了紫禁城。他同样没有经历过太多的民间疾苦。

甚至连张作霖这样虽然从来没有想过帮溥仪恢复江山的风云人物。在看到溥仪时。也出人意料地给溥仪下跪了。

溥仪被俘虏、关押期间手下们不变的愚忠

伪满洲国时期人们对溥仪这位傀儡皇帝的态度我们就不说了。

我们就说一下溥仪在被苏联俘虏之后的待遇。

在关东军被苏联百万大军轻易击败后。溥仪随同着那些被苏联俘虏的几十万关东军一起被押赴到了寒冷得撒尿都会结冰的西伯利亚。

时间来到了50年代。这个时候溥仪从苏联的俘虏营被转交回了国内的监狱。

最开始在没有管理人员专门要求溥仪自食其力之前。他的身边也一直有着很多不求其他忠心伺候着溥仪的手下。他们的愚忠使得他们没有因为溥仪的落魄而改变对溥仪的态度。

溥仪出狱后的经历

在溥仪出狱之后所经历的两件事情也可以显示出他在某些人心中留存的地位。

另一件事情是他去专门收留太监们的寺庙看望太监们时发生的。

那些已经老朽得难以动弹的太监们在认出溥仪之后。他们刹那间挪动着自己风烛残年的身躯。给溥仪行了一个跪拜礼。

仍然像对待溥仪没退位之前一样给他行礼。称呼他为万岁爷。

要不是溥仪怕别人以这样的礼节对待他会招惹来麻烦的话。可能他的后半生将会处在这种相关人员的尊敬中。直至走到自己的生命尽头。

所以说在溥仪出狱后看望那些老太监们时。那些老太监们对他是一直非常恭敬的。仍然称呼他为万岁爷。只不过后来在溥仪的强烈要求下。才改成了非常时代化的同志称呼。

其他观点:

溥仪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封建皇帝。是醇亲王载沣的儿子。他三岁时继位。1912年颁布退位诏书。标志着大清帝国灭亡。然而溥仪仍然居住在皇宫中。皇帝尊号不变。是成了名副其实的紫禁城的皇帝了。他有很多宫女和太监伺候。每年开销400万两白银。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被赶出皇宫最后一批宫女和太监被出皇宫。溥仪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溥仪被赶出皇宫。最苦的还不是溥仪而是太监和宫女。那些宫女和太监生活在皇宫中。与社会隔绝。除了伺候人根本没有什么求生技能。有好多的宫女堕落青楼。有些聪明的太监宫女从主子或者宫里储存点东西有备无患。他们被谴出皇宫后。有的太监继续当仆人。找有钱人家收留。还有的去寺庙当和尚。有积蓄的太监的生活比较优越。例如太监小德张盖洋楼娶四个老婆。还有自己的铺子。溥仪几经周转成了日本扶持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又被苏联俘虏。后来被苏联遣送回国。在中国继续改造。学会了独立自主的本能。还有了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开始了普通人的生活。

1959年经过改造后的溥仪心存愧疚。专门探望曾经为自己效力的太监。那是一个破旧的大杂院。很多太监住在这里。他们已经年老体衰。有没有自己的子嗣。大家相依为命。太监们刚见溥仪直呼“万岁爷”。正要下跪行礼。被溥仪一把拉住。“万岁爷”这称呼让溥仪的心里五味杂陈。他连连摆手说:现在是新中国了。没有皇上。叫我同志就好!大家都是平等的。他想到以前的种种不堪。心里愧疚。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就提到了二十岁之前。他数次毒打太监。毒打宫女。让太监吃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甚至铁豆。还让太监跪在地下吃那些恶心人的脏东西。在溥仪十一二岁时开始鞭打太监们哪怕只有小过错。有一次。溥仪一个小时就鞭打了17名太监。反正也没人管他。只有他的乳母王焦氏去劝他。他才会听。醇亲王府的一位资深老太监李长安。听到溥仪传唤就吓的浑身哆嗦。以为溥仪要打他。结果溥仪要他变魔术。生吞活鱼。老太监就真的吃下去了。溥仪又变本加厉让老太监生吞螃蟹。那螃蟹壳子很硬不说。还带着很硬的刺。想想都可怕。结果那老太监迫于君王至上的思想。他为了取悦溥仪又快速吃下了。哪知溥仪来了兴致。又令人拿来铁砂让太监吃。那太监吓的直冒冷汗。再吃下去小命不保。老太监赶紧给身边人使眼色。叫来了她的奶娘王焦氏。这才保住一条老命。

溥仪为什么这样对太监们。是有缘由的。他和太监的恩怨从“吃”开始。溥仪本来有胃病。太监却让他吃一袋板栗。差点撑死。结果溥仪被隆裕太后罚一个月不能吃东西。天天喝稀粥。后来溥仪饿的受不了竟抢鱼食吃。还有一次溥仪偷猪肘子被太监发现了。那太监追上他。一把把肘子从溥仪手上夺了回来。把溥仪馋的。一直到晚年还想着这个美味的肘子。这件事写在溥仪的晚年自传中。有一次溥仪又吃撑了。两个太监抱住他使劲往地上蹲屁股。砸手。手都摔肿了。太监还说这样助消化。溥仪哭闹时。太监们把他关到黑黑的屋子里。让他哭到求饶。喊道不能再喊。还说是“败火”绝招。他13岁那年宫女太监们让他得了生理缺陷。从此绝后。他的心理开始慢慢畸形。所以有了经常惩罚太监的行为。

溥仪这次重见昔日的太监。看到这些太监骨子里的奴性不减当年。曾经的自己也是万人之上。高贵的皇上。万万没想到有一天却和低声下气的奴才们平起平坐。更可悲的是这些太监们可被自己的王朝害惨了!此时的溥仪泪如雨下。心里可能既难受又感慨吧。

其他观点:

“罪犯溥仪……该犯关押已满10年。在关押期间。经过劳动改造和思想教育。已经有确实改恶从善的表现。符合特赦令第一条的规定。予以释放。”

什么是恶?什么是善?

溥仪的过去是恶。溥仪的未来是善。善恶只在一念之间。只要溥仪没放下对过去的贪恋。就会重新堕入“恶”。再次受到人民的审判。临离开战犯管理所之前。管理所所长嘱咐溥仪:

“不要忘掉那些被你伤害过的人。”

带着这句叮嘱。溥仪离开东北。重新回到阔别35年的北京。

第二年。溥仪拿着北京市民政局的介绍下。被安排到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园工作。在这里负责收门票。民政局还为溥仪在东冠英胡同(冯小刚也住此胡同)准备了一套房子。房子有些破旧。好歹意味着自由。

溥仪的住处。离紫禁城很近。稍微走几步。就能看到紫禁城的金顶;若只待在家里。一抬头就是北海公园的白塔。这些窗外的皇家故景。很容易让溥仪“生情”——尽管他已经改恶从善。过去的事情怎么可能忘得一干二净?

金顶红墙之下。埋藏着溥仪太多的记忆——

第一次爬上高墙。第一次向远方眺望。第一次在偌大的紫禁城里捉迷藏……所有的这些记忆里。都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太监。

关于这帮太监。在溥仪的记忆里。他们是紫禁城里最低贱的存在。办错事要受罚、说错话要受罚、走错路要受罚;有时候溥仪手痒了。他们还要受罚。总之。只要溥仪不高兴。他们就一定会倒霉。

对于这群太监。溥仪是又爱又恨:爱的是。生活中的任何事都要他们来办;恨的是。太监们把他的“小九九”给搞得终生不育。

溥仪大抵不知道。在他离开紫禁城时。宫里尚有千余名太监;到了北京解放时。只剩下不足10人。其中还有2个是跟着溥仪到伪满“当汉奸”活下来的。

可见。太监在“宫外”的生活。十分悲惨。

解放后。仅存的这几个太监。又被打上“地主阶级”的标签。在那样的年代。这样的阶级属性意味着什么。冷暖自知。

有一天。溥仪的小妹韫欢告诉他:“宫里过去的几个太监还有七八个尚在人世。现在住在万寿兴隆寺。您要是得空。可以去看看他们。”

万寿兴隆寺和紫禁城挨着。虽然隔着一条护城河。溥仪却从来没有去过这里。因为那里过去是老太监住的地方。溥仪觉得那里“脏”。去那里有失身份。没想到几十年过去了。还是绕不开这里。

溥仪听了此话。心里咯噔一下。

若论溥仪的本心。他并不想见到这些太监。过去。他们是主仆关系;现如今。他们都是新社会的同志。天知道。溥仪见到这些太监之后。会发生怎样的事情。

可是。如果不见的话。又有些不妥。毕竟溥仪已经“改恶从善”。拒绝见这些被他伤害过的人。就是没有正视自己过去的恶。这要是传出去。溥仪十有八九得回炉重造。

那是一个周末。溥仪早早地起了床。随便吃点东西之后。决定走路去看望这些太监。路程说远不远。抄近路的话。半个小时就能到。

当溥仪出现在万寿兴隆寺门口时。他再次犹豫了一下。门口晃了一小会儿之后。溥仪毅然迈着步子。走进了兴隆寺。

彼时。几个太监正忙活着在寺里打扫卫生。准备新的一天。忽然。有一个太监跪在地上。嘴里失声尖叫道:“皇上!”

与此同时。脑袋不住地往地上磕头。其他几个太监闻声。赶紧跑过来。抬头一看门口站着的那人是过去的老主子。顿时老泪纵横——没想到。忍辱偷生了半辈子。还能再次以太监的身份跪拜皇上。何其幸哉!

于是。他们纷纷跪在地上。嘴里喊着“皇上”。溥仪看到这几个太监如此称呼他。吓得魂都飞了——

要知道。这都新社会了。人人平等。冷不丁被几个太监跪下来叫皇上。万一有人揭发他“倒行逆施”。溥仪是百口莫辩呀!

想到这里。溥仪赶紧迎过去。将为首的太监孙耀庭扶起来(溥仪认识他)。嘴里细细碎碎的重复一句话:“我是来赎罪的。你们不要喊我皇上……”边说。身体边颤抖。似乎被噩梦惊着了一般。

孙耀庭看到“皇上”如此失态。恍然大悟。原来现在已是新社会。哪儿还有什么皇上?

(图为溥仪最后的故居。被雨淋塌了)

确定没人找他麻烦之后。才再一次出门去上班。

这一次见面。是溥仪一生中最后一次见到“伺候过”他的太监。也是最后一次被人当着面跪下喊“皇上”。从溥仪的表现来看。他的确已经“改恶从善”。毕竟像他这样的甲级战犯加汉奸身份。理应按枪毙处理。

唉!溥仪的一生。是悲惨?是无奈?还是该有的惩罚?但是。他肯来见太监最后一面。对这几个太监来说。也算是一种“善”。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9:20:33

    溥仪,太监,紫禁城,宫女,皇上,苏联,皇宫,皇帝,自己的,帝国

  • 旧日梦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9:20:33

    没想到大家都对溥仪出狱后,去看望尚在世的太监,太监是如何称呼他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小新卖蜡笔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9:20:33

    末代皇帝溥仪的人生非常的大起大落。在他的年龄只有三岁、还什么都不懂的时候。他就被垂垂将死的慈禧太后给选择为了光绪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