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说她的人生有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梦》未完。你怎么看?
原创

张爱玲说她的人生有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梦》未完。你怎么看?

好文

热门回答:

张爱玲的人生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梦》未完。出自于她的《红楼梦未完》。可见她的前两恨只是一种铺垫。是用来衬托第三恨的。

其实。对于绝大多《红楼梦》爱好者来说。对八十回后为别人所续。而非原璧。多多少少都会感觉有所遗恨的。但是。因为对小说的理解不同。对结局的想象也不尽同。所以心中所产生的期待也各不相同。

鲁迅先生不是说了吗:“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张爱玲应该属于第三类“才子看见缠绵”。而她又是位感情特别丰富的女才子。于“缠绵”中就会比一般人陷入得更深。

她会久久地沉浸在“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之间不能自拔。感觉自己已经与书和作者溶为一体。

她会因为“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而哭得稀里哗啦。甚至将其转移到自个身上。来不止地自艾自怜、自泣自怨。

她会为“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而感叹世间。怎么总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是。在张爱玲把所有思想感情都倾注聚焦到才子佳人的缠绵当中时。也就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在开卷中。作者所强调的“真事隐去”“假语村言”。

因此上。对于“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她认为自己是解“其中味”的。甚至还会觉得自己有感同身受的“辛酸泪”。可是由于她忽略了“真事隐去”“假语村言”。让她所有的感觉都变成了“只不过是一场误会”。

也正因为如此。书中的“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她只记着了下句。书中数次出现的“末世”。她不会认为是天下之末世。“木石前盟”“金玉良缘”隐含的深意是什么。她也不会去深入探究。

所以说。张爱玲的“三恨红楼梦未完”也只不过是一场误会而已。

其他观点:

我在想。如果张爱玲经常吃不饱饭。她还会有这三样遗憾吗?我看肯定没有。吃不饱饭的人。既不会欣赏海棠。也不会嫌鲥鱼多刺。更不会有兴趣读《红楼梦》。就是说。人的思想活动是由他的生活现状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就有什么样的思想。另外。张爱玲的三大恨。也说明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的。美中也有不足。我们在生活中可以追求美好。但必须适可而止。总而言之。张爱玲的三大恨。对我们这些平民百姓来说。就是啥事没有。

其他观点:

文人骚客人人都有恨。只不过是名人效应。我想现在普通人也有恨。一恨生而为人不能顶天立地。二恨伯乐己死无人识君纵有抱负无从施展。三恨银行卡多而卡中无钱而挺不起腰来。这应该是大多数普通人的三恨吧?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渭城曲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难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9:21:16

    红楼梦,鲥鱼,才子,也有,未完,会有,是由,三大,真事,思想

  • 渭城曲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9:21:16

    没想到大家都对张爱玲说她的人生有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梦》未完。你怎么看?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苏梦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9:21:16

    张爱玲的人生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梦》未完。出自于她的《红楼梦未完》。可见她的前两恨只是一种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