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技大学怎么样?
原创

国防科技大学怎么样?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国防科技大学非军籍报考分析

(声明:文中所使用的数据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本文观点若有不妥之处。请多批评。)

在现今开放的社会环境下。国内外众多高端大学纷纷摇旗呐喊拼命争夺优质生源的时候。国防科技大学却好像安逸于体制内思维惯性时间长了。似乎不懂得怎么宣传和定位自己了。学校的整体社会形象和宣传侧重似乎还一直停留在过去。学校的社会认知和优势学科等等几乎越来越被淡化。

讨论之前。先强调无军籍这个称呼。一直是国防科大单方面站在军校自我角度上的称呼。如果说非军是大众性的土壤。\"非军籍\"代表着一种平等;军籍则彰显着戍边安邦的荣耀。\"无军籍\"则反衬着军籍的优越感。当学校开始招收非军籍生以后。从社会和地方的角度来看。称之为非军籍应该更合适。

个人觉得称为非军籍。相对比较妥当。

大学;作为奋斗12年的目标。在终极选择的时候一定会慎之又慎。因为它决定着人生未来的方向和幸福。在分析国防科技大学究竟值不值得选择报考。应该尽可能地多汇总各方面的信息。然后再结合自身实际和自己的职业发展预期。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重点考虑。

下面具体就这几个方面。浅泛而谈。

选择报考志愿。在兴趣和爱好的大前提下。需要考虑到的主要问题有3方面:

地域。学校和专业。

地域:

大学地域的首选当然是北京、上海和深圳这些一线城市。还有南京、广州等。除了这些城市以外。西安武汉也都是高校相对集中的地方。

如果是找工作的话;应该选择一个人口净流入的城市。而读大学。就可以综合考虑。

许多人动辄喜欢拿北京和上海的地域来说事。其实。一个好大学讲究的是学风和学术水平。越是在不起眼的地方办出好大学。就越能显示出这个大学的真正实力。

学校定位;双一流重点建设院校。

办学规模;小而精;学科精度高。


40年前的中国一线城市只有两个北京和上海。2000年之后变成了4个。也就是北上广深。而现在。一线城市进一步扩展到杭州、南京、武汉、重庆和成都等城市。从产业结构上讲。40年前中国相对高端的产业只在北京、上海。现在中国的经济则是多点开花。高端的产业。优秀的公司可能会陆续出现在全国的更多地方。

个人的态度是:如果地域大范围目标基本明确了。其实选学校和选专业还是有一个平衡的;分数在985院校的层面上。如果学工科的话。选择专业优先应该是值得认真的一个考虑。至于上大学后换专业毕竟还有着很多的未知性。

引用网络上的一段话——

学校是大家的。专业是自己的。好学校是一个拳头。好专业是一根针。好学校一时荣耀。好专业一生饭票。现实中毕业的时间越久。好大学的牌子带来的个人利益就越会弱化。而好专业体现出来的个体价值则会强化。面子里子不可兼得时。心智成熟的会选里子。

专业是报考者需要特别突出强调的。尤其是男孩;而如果是女孩。则可以淡化专业考量因素。

在兼顾个人职业规划和兴趣的大前提下;

高考报志愿有这样一种说法就是:

如果想学经管文哲专业。选择学校排名;

如果想学理工农医专业。选择专业排名。

男孩选专业;(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啊。行业高度决定人生高度。)

女孩则建议侧重选学校。(女要出豪门。大家闺秀比起来更抢手。)

另外考研张雪峰的说法是:如果学工科的话。那么看专业;如果是学其它人文类的就看学校。

还有:不管男女。如果你抱着读完本科继续深造的想法。那么报考时就应该把专业因素放在前面可能更合适。考研可以换地域。换学校。而跨专业考研则越来越难。所以尽量淡化地域和学校因素。

所以。专业因素是应该认真权衡的。原因以后你就会懂的。不信的话你就多问问已经上大学的师兄师姐。专业太重要了。

其实。现在很多高校的大类招生。基本上都已经清晰的是行业范畴。同时也缓冲了专业的局限。如果入校后换专业基本上等同于换行业。

国防科大因为是军事院校。加之耕耘的领域是国防范畴。所以没有江湖排名也就很正常(其实有时候低调更是一种态度的表达);而军校的特质决定了国防科大无法张扬。但身处网红浮躁的时代。巷子深处的好酒也需要扯嗓子吆喝了。以往低调内敛的国防科大知名度和关注度已经越来越弱。另外因为招生数量少以及偏工科的缘故。相比其它综合类大学。排名也难以靠前。还有哈军工正统传承的身份。在国防科大的学校实际宣传认知中也没有被更多地提及强调。尤其是在今天的娱乐至上的时代。国防科大的军校属性和总体知名度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考生的报考意愿。而事实上。军籍生毕业分配的制度性缺陷和学生畏难于军校严格的管理。以及学校本身在形象营造上人设不足。信息传播上的滞迟。还有宣传推广的欠缺。这些都是制约国防科大报考意愿的关键。

网络上曾有这样的言论——\"没有哪个高校毕业生像国防科大毕业生这样热衷于黑自己的母校。 毕竟学校是好学校。生源是好生源。师资是好师资。科研是好科研。因为分配工作真烂!\"其实;17年军改之后。科大分配矛盾的凸显问题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改观。



国防科大2018年开始首次在辽宁、山东、湖南、河南、江西、四川、贵州这7个省份内总共招收非军籍生源300人。共3个专业;分别是计算机。电子信息和航空航天。每个专业各100人。相比国内其它高校。国防科大这3个专业的学科评估在国内都是能够排进前五的。在专业选择上不用存在什么顾虑。

其次。这4个专业都是科大的王牌专业。在国内的学科排名都名列前茅。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国防科大未来的生命力和希望。一定会体现在非军籍!原因就是国防科大立校的技术属性和非军籍的社会土壤性。这应该也是国防科大重启非军籍的意义所在。

2017年因为军改缩招。让国防科大以培养技术人才为主的建校和立校之本受到冲击。一方面。大量优秀师资力量无法释放。很多老师无课可上。无学生可培养。纷纷想转业。另一方面。研究生招不到好生源。国防科大已经尝试招收非军籍研究生好几年。但一直没有起到很强的生源补充作用。因为一流大学的一流学生都被人家学校留下了。能被国防科大薅走的非常少。求人不如求己。与其外求。不如自己培养优质生源。

再联系科大近几年的生源实际。军籍生无论是技术类还是指挥类。录取生源的分数实际上是在持续下滑的。所以国防科大办学定位做出非军籍回归这样的战略性调整。不仅意义非凡。而且应该也是面对现实的明智之举。不二选择。否则。国防科大在同其他高校以及国外院校招生的激烈竞争中。不改变只能会望尘兴叹。

2019年国防科大招收军籍生1530人。非军籍360人。并且增加了无人机专业。这是一个更热门的选择。


有一种说法是说国防科大是隐藏的BOSS。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1. 低调超脱;不参与各种大学排名。

2、继承了哈军工的血脉衣钵。同清北、中科大等一起列为8星级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存在。

3、规模小、精度高。

国防科技大学在校学生数量稳定在1.5万人左右。每年招生人数。本科和研究生加起来一共3000人左右。相比较其它的巨型大学。国防科大的办学规模在全部985院校里应该是最小的。

大众应该熟知的出自国防科大的技术有:


非军籍本科生入校后。本科期间即实行导师制。条件好的学院是一对一自主选择导师。这个在国防科大是比较真实的。毕竟学生少。老师平时的能够使唤的力工就少。这样的局面。就会使得本科生还是有着一定的机会参与科研项目。科大的官网上说。自2012年后。科大的本科生就有很多学生逐步参与了“天河”项目了。

关于培养方案;据科大的老师说:“非军籍本科的培养方案才是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才是符合人才规律的。是有质量保证的培养方案。......”“经过上百位老师的不懈努力。非军籍的培养方案迭代多轮。我们希望他们未来的对手不仅包括清华、北航的同学。还包括哈佛、剑桥、MIT的精英们。”——以上为引用科大空天科学学院赵玉新学员的留言




有序。忙碌。健康。

孩子在科大。家长大可放心。

网上有这么一句话形容非军籍生——

在军籍生眼里你逍遥的似天堂一般;

在地方大学生眼里你过得苦逼呵呵。

还有;想在外租房子。跟女朋友同居。这样的事情就不要想了。女朋友和房子都比较茫然。

6:50-7:20 整理内务。叠被子;

8:00-1200 上课;

中午:吃饭;午睡

下午:2:30-4:10 上课;

4:30-5:30 体能训练;

记住!这所学校会培养你很多好习惯!也许要等到工作以后。你才会理解。

国防科大的非军籍生的必修课。包括高数。线代。计算机语言等几乎都是英文版教材。教师授课使用中英文双语。而且要求作业必须提交英文版。学校说为了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这点被同学戏称为国防外国语大学。即便决定仓促。但磨合下来希望是利大于弊。这也应该是非军籍的一个亮点。相信这些学生4年后会获益匪浅。








贴一组国防科大的风雨球场和校园写真。





还有。非军籍招生2018年才开始。很多实际情况并不能简单地参照军籍生。国防科大因为是985二期学校。也就是后加入的5所院校之一。所以。国防科大的研究生招生是没有自主划线权的;这一点涉及到科大研究生的推免保研以及就业推荐等等针对非军籍生的一系列政策也都有待商榷;另外还有出国交流以及国内外院校的学术交流交往活动等等。这些对国防科技大学来说都是弱势的存在。虽然有说科大对外交流不少。但非军籍生毕竟第一届。学校在这方面究竟具体如何努力。这些都还要拭目以待。

关于就业:目前这点绝对是国防科大的弱点。

因为之前没有非军籍生。在网络上。国防科大军籍生的分配矛盾。一直是被吐槽病诟的存在。几乎所有的负面。都是针对国防科大最突出的分配问题。而非军籍生则先天性的绝缘了这些弊端。对于网络情绪所抱怨的诸如新西兰拔草。博士扫厕所等等矛盾。在非军籍生的职业选择里完全就没有了这些顾虑。面对未来几年后。非军籍生的就业问题。目前一定是所有人重点关注的一个因素。校内校外非军籍军籍大家都瞪大眼睛盯着这项措施的成败;有国防生的前鉴。所以我们也希望学校能够在战略角度上未雨绸缪尽最大可能的提前考虑谋划。






因为之前国防科大军校培养模式的缘故。所以非军籍学生的就业。目前只能参照前几届的非军籍硕士生。国防科大招生数量小。加之毕业生大多数集中在军事领域和国防领域。所以社会校友的数量一定比不过别人。再加上非军籍是时隔19年之后的第一次招生。所以现在从这一点上来说。跟其他985院校比。就业上相对其它同质高校。出来在体制内可能要好一些。如果是体制外的话基本上没有优势。甚至比较弱。但是也要考虑以下因素:

其一;国防科大在业内的口碑和认可度还是比较高。

网上有建议说。国防科大的这几个王牌办学专业。应该集中优势资源。充分发挥国防科大自身独有的其他大学不具备的优势倾斜。把非军籍学员培养成科大的招牌和精品办学模式。这样非军籍会成为社会的抢手饽饽。尤其是头几批示范性学员。解决好就业问题解决。比如部队文职。或军工研究院所。尤其是更要侧重倾斜学生和家长比较注重的几个因素。比如社会影响力比较大的保研升学深造。考取国外知名大学的研究生等。以及华为、腾讯等BAT、TMD等高关注度的互联网公司的offer等。

总之。个人观点;

对非军籍生来说。这是一个能够让你骄傲的学校。他与众不同并且比较低调。

相对军籍生。他能够给你充分的自我缓冲空间。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冲动于一时青春热血的选择性错误。

我们换一个角度考虑;

在花学费读大学学习知识的同时。又能够有部队相对严格的制度帮着约束管理自身习性。培养塑造自家孩子的各种良好的行品。为未来走向社会提前做好性格适应。做父母的应该会觉得这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尤其是对于比较贪玩。自我控制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选择学科实力强。招生数量少。关注度高。管理相对严格的国防科大非军籍。相对于其它选择。也许会是一种惊喜。

我们再换一个角度;

如果你喜欢新工科类的专业。未来的职业预期从事比如计算机、大数据人工智能、或者电子信息和航空航天类等相关的专业方向。那么你可能要考虑的学校从清北之下。就是北航、哈工大、电子科大、北邮、西电以及国防科大等等院校。跟前面这些学校比。国防科大的计算机、电子、空天学科实力都排在前面。而相比传统的复旦微电子和交大的航空专业。除了学校名气。目前似乎并不见得比国防科大有更多优势。

国防科大的信息类学科集群和空天类学科集群和光电类学科集群都是国内第一流的水平。并且非军籍学员的报考。几乎可以不用考虑专业不喜欢或者掉档等问题。如果考生侧重考虑新工科专业。相比中坚9校。国防科大是华5之下的非常好的一个选择。甚至可以相较北航。同济。南开等毫不逊色;尤其是专业选择上甚至犹有胜出。


2019年国防科大很多优秀教师转成了文职。相信针对文职的续接政策。应该会有针对性的新措施。比如科研成果转化和项目外接等等。这应该是一种顺应潮流的进步。希望文职和非军籍。都能给沉闷的国防科大带来清新的科研激情和学术活力。

另外。国防科大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也有着其很多自身的局限和缺点。这些问题也是其它很多大学都存在的。比如体制僵化。人才流失存在。激励机制缺乏等等。比如科研成果转让转化等等。还有。国防科大对于高水平人才的引进。学术学科领军人的打造。人才对外交流等等制度性的局限。都需要以新的智慧和四两拨千斤的技巧。以求到达举重若轻的效果。

相比其它高校。在学术研究的范畴内。军校的身份标签已经非常清晰地突出显了国防科大自身的制度性局限。弊端鲜明。挑战真实。这应该就是科大的现状。而在在新时期军民融合的大背景下。尤其需要以更高的智慧。拨开遮眼浮云。绸缪国之重器。

总之。这个时代不是守成的季节。而是开拓的契机。如果一个有所追求的大学执牛耳者。需要具备舍我其谁的无畏品质来面对继往开来的挑战。而不是但求无过的明哲保身。


非军籍政策也是国防科大拉高生源分数。抢夺高端优质生源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在实际的具体操作上甚至应该还可以更进一步。比如本硕本博连读方式等等。如何吸引更多的高分生源的选择报考。对于国防科大这所学校来说。至关重要。

学校的预期目标应该是生源分数比肩航开济甚至华5人水平。而实际上。国防科大和中科大、中国科学院大学一起。都是难得的清北华5人层面的骄傲存在。

另外。国防科大这3个专业。尤其建议工科女生报考。毕竟女生进军校家长比较放心。校园生活比较安全。而且科大女生少。相对受宠度高。除了跟其它高校一样自由选择职业。还有就是未来就业可以优先考虑部队文职。对985高校的女生来说。机关孔雀蓝制服。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个人认为。在民族复兴和中国崛起以及中美贸易战大背景环境下。国家的学术侧重和大众认知会逐渐向国内倾斜。也许随着国内科技的强大和学术的争鸣。国内的高端院校在接下来几年内。会逐渐成为东南亚和拉美非洲一些国家精英留学的首选。包括国内学子也将会不再单纯地推崇留洋求学。而现在国内就已经有多达49万的留学生。其中60%是亚洲留学生。东风渐起。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大政策的拓展。接下来如果科技硅谷东移亚洲。伴之而来的就是企业对国内高端院校人才的追逐。所以选择一个专业领域排前的国内院校作为自己读大学的选择。进而在国内读研深造。也许不失为一种预见性的前瞻规划。

引用官网的一段话来结尾。意犹未尽——

\"国防科大一路走来吸引了太多的目光。这是一个为国家和民族铸造“重器”的地方;这里创造了“中国速度”。多次问鼎世界超级计算之巅;这里创造了“中国高度”。支撑中国北斗导航卫星环绕地球;这里创造了“中国精度”。使我国光学制造加工进入了纳米时代……\"

希望以上言论。不会误导其它学子。

不沾因果。不沾因果。

其实;当面对选择时。衡量的标准应该是:最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反之就不好。

有说纵观哈军工到国防科大的历届毕业生。综合起来比较发展最好的还是非军籍。如果国防科大能够自醒于以往辉煌的基础。不拘泥于体制性的制约和束缚。站在时代军改转型的节点上。以超越时空的格局视野。来规划非军籍的今生未来。也许不失为一种美好。

期盼国防科大在接下来的非军籍生培养中。心有真诚。轻嗅蔷薇。努力以特色大学之理念。鲜明化非军籍自己的独特风采。走出非军籍之nudt特色。而不是简单套用延续军校所固有的思维和意识。

附:

国资委管理实体中央企业 97家(49家正职为副部级、48家正职为司局级)中掌舵领导人中。本科毕业的学校分别有——

清华大学:9人!人数最多。8为副部级、1位司厅局级!

人数第2多高校有——

上海交大:4人。4位副部级

国防科大:4人。4位副部级

(国防科大本科毕业的副部级央企掌舵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电子信息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铝业集团)

浙江大学:4人。2位副部级。2位司厅局级

华中科大:4人。2位副部级。2位司厅局级

西安交大:4人。2位副部级。2位司厅局级

大连理工:4人。2位副部级。2位司厅局级

北京科大:4人。1人副部级。3为司厅局级(1人只能查到博士学历)

其他观点:




其他观点:

对一些知名的大学很感兴趣。特地去了解了国科大。全称叫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前身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1953年搬到长沙。由中央军委和教育部共同管辖。当初看到简介985、211、双一流、军中小清华。觉得小清华欸。一定超厉害。虚伪地动心了。后面发现。它的确很厉害。不过雨我无瓜啊。它的科研真的厉害。不过本科还是有很大进步空间啊。在这块又红又专的土地。学生有独特的称呼。叫“学员”。老师也有个与众不同的叫法“教员”。学员分为军籍学员和非军籍学员。下面就简称为非军了。报考军籍学员就是入伍。高考提前批精确筛选进来。军籍有很多军事类专业。要仔细挑选。本科毕业以后授予少尉军衔。非军报考第一批次进来(就是本科一本线)。和正常地方大学一样流程。本科招收非军籍是18年恢复的。且只在辽宁、河南、山东、湖南、四川、贵州七个省招生。所以现在只有大三学长学姐。注意啊。毕业后不包分配的啊。别乱想。至于以后会不会在其他省招生。未知军籍生入伍就是军人。每个月都有工资补贴直接打卡里(挺多的)。非军每个月一百。还有国防补助金。奖学金。而且学校很大方地给每个学生发放了统一地床上三件套。床都给你铺好。专业级拎包入住户。很多生活用品都免费发放。非军籍同学赚了。让我列举列举。它会发洗漱用品:盆帕子牙缸牙刷花露水。还有学习用品:书包电脑包笔草稿本笔记本。就差发台电脑了。来这里带几套衣服和电脑真的足矣。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初心未变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9:38:03

    军籍,科大,国防,专业,学校,大学,生源,都是,自己的,中国

  • 听闻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9:38:03

    没想到大家都对国防科技大学怎么样?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9:38:03

    国防科技大学非军籍报考分析(声明:文中所使用的数据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本文观点若有不妥之处。请多批评。)在现今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