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抗日战争”始末,东亚“世界大战”是如何终结的?
原创

明朝“抗日战争”始末,东亚“世界大战”是如何终结的?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随着明军水师入朝。丰臣秀吉的逝世而结束。

其他观点:

中国明朝万历皇帝统治年间。日本入侵朝鲜。并准备以朝鲜为跳板。侵略中国(明朝)。万历皇帝派大军入朝参战。“抗日援朝”。时间为1592年到1598年(中途有休战和谈判)。

中国的历史称次战争为。万历朝鲜战争(万历朝鲜之役、万历援朝战争);朝鲜或韩国称此次战争为壬辰倭乱;日本历史上称文禄・庆长之役)。

一、丰臣秀吉崛起和侵略朝鲜的决定

丰臣秀吉。出身低微。但是为人有勇有谋。投靠织田信长。最终崛起于日本战国时期。经过一系列征伐和谈判。1591年。丰臣秀吉形式上统一了日本。初步结束日本多年的战乱时代。

(丰臣秀吉。日本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出身低微。但是最终成为日本的实际统治者。此人的侵略计划算是日本几百年后的扩张计划的“原始版”。)

天下太平了。丰臣秀吉的心反而不平静。原因有以下几点:

1、自己成为了日本的实际统治者。当年打天下的老部下们该分地盘。安度余生了吧?麻烦啊。日本地方太小。怎么样算都不够分。这可难为了丰臣秀吉大人。

2、日本已经多年战争。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武士群体。这些职业军人数目庞大。解散?不好意思。这些人生下来的目的就是为了打仗。什么经商。什么务农。那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3、此外。丰臣秀吉虽然“形式上”统一了日本。但是反对势力仍然存在——那些不是自己嫡系的“大名”(诸侯)。这些人表面上臣服。但是内心都心怀鬼胎。这些人该怎么收拾?武力解决肯定不是上策。

(日本国小人多。日本人一直有对外扩张的想法。丰臣秀吉也不例外)

难题来了。自己的老部下们该怎么分地盘?一大“波心怀异志的“大名”和他们身边的武士该咋处理?处理不好可不是闹着玩的。这可是一个巨大的火药桶啊!

丰臣秀吉脑瓜子灵光一现:这些家伙要地盘?日本没有。可以去朝鲜和大明国要啊。来来来。大家(不管嫡系非嫡系)一起出兵打朝鲜和大明!

(日本人历史上一直想吞并朝鲜。从图中看到。日本的对马岛和朝鲜半岛的釜山很近)

二、日本侵略朝鲜

说干就干。1592年。丰臣秀吉出兵14万征伐朝鲜。当年4月跨过朝鲜海峡。在釜山、庆州一线登陆。入侵朝鲜。

当然丰臣秀吉也不是一介莽夫。他还是有预谋有计划的。目标也不仅限于朝鲜。

1584年。丰臣秀吉构思了一个扩张计划:先占朝鲜。再占大明并把日本天皇迁居北京。最后进军天竺(印度)······读者们是不是有些眼熟?几百年后。日本“皇军”的“奋斗目标”和这个版本相差不多。

更离奇的是。1590年。丰臣写信给朝鲜国王。直言不讳说道——“吾欲假道贵国。超越山海。直入于明。使其四百州皆入我俗。”

秀吉不是说着玩。而是真刀真枪去干。他觉得自己打了几十年的仗。谋略过人。手下又有一支能征惯战的军队(日本侵朝部队真的是在国内身经百战)。灭朝鲜打明朝问题不大。

此时的朝鲜国力虚弱。政治腐败。政府上下对日本人的侵略毫无防备。日本虎狼之军打过来。朝鲜人节节败退。朝鲜国王和一般大臣只得寻求大明保护(大明是朝鲜的宗主国)。

大明帝国此时还是很有实力的。万历皇帝一声令下。明军出动。“抗日援朝”。

(明军朝军和日军血战。日军战斗力还是很强的。并且日本人还大量装备火器“铁炮”即洋枪。)

三、艰苦的明日战争

这场战争的过程曲折。虽然中间有谈判和休战(1592年4月到1593年7月为第一次交战。1597年2月到1598年12月为第二次交战)。但是战况相当激烈。

日军久经战阵。明军也是派遣的一些有实战经验的部队(其中包含著名的辽东铁骑)。

一开始。明军战斗不利。原因一方面是明军兵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动员起来进入朝鲜)。另一方面是轻敌和朝鲜人的情报错误(朝鲜国王和大臣大多只顾逃命。有效的侦查和抵抗根本无从谈起)。

名将李如松和大明援军驰援战场后。局势稍有改观。李如松久经战阵。有谋有略。率军经过苦战。收复了平壤。当然。日军此时战线也过长。这也是遭遇失利的原因。

但是之后的碧蹄馆之战。明军遭遇惨败。原因是情报有误。其次明军战线过长。日军的战线此时反而收缩了。最重要的是日军人数占优势。明军有些轻敌冒进!

(明军、朝军和日军在海陆上都激烈交锋。战争相当艰苦)

(明军、朝军和日军在海陆上都激烈交锋。战争相当艰苦。明军和日军双方都是身经百战的军队。双方各有胜负)

之后又经历了大小数战。明朝方面和日本开始了谈判。谈判相当有意思。明朝的谈判使臣和日本的使臣方面都“弄虚作假”。双方都说对方“愿意臣服”。最终真相拆穿。自然而然又是开打。

四、万历朝鲜战争结束。没有胜利者的结局

1597年2月。丰臣秀吉出动陆军141490人。水军7200人。水陆配合再次入侵朝鲜。明朝方面再次出兵打击日本。

初期。日本人攻势凶猛。朝鲜仍然不敌(果然是软柿子)。之后。明军经过血战。逐步挽回一些局势。但是战争仍然胶着!日本人的战斗力果然有两下子。毕竟战国时期国内大打小打不断。

1598年8月。丰臣秀吉病死。日军士气受到巨大的打击。开始准备撤退。其实这场战争丰臣秀吉本身也是准备“亲征”的。但是国内的反对势力(或者潜在反对势力)让他不敢离开日本。秀吉一死。顿感疲惫的日军再也不想撑下去了。日本人撤退了!可以理解为大明和朝鲜胜利了。毕竟不管怎么说。日本人撤走了。但是日本人毕竟是无心恋战了。才走的。不然结局如何?

总之。这场战争反映出了大明帝国的威严仍在(当然此战之后国力大大受损)。日本人的战斗力让人不敢小觑(要知道这还不是真正完全统一的日本军队。算是拼凑起来的军队)。朝鲜人的战斗力让人不敢恭维(估计只有李舜臣的海战拿得出手。陆战朝鲜渣的要死)。

战争稀里糊涂结束了。如果丰臣秀吉不死。明军方面要取胜。不知还要付出多少时间和多少将士宝贵的生命。

其他观点:

从1467年应仁之乱起。日本经历了长达一百多年的战国时代。直到1590年才由丰成秀吉完成统一。并掌握了日本的军政大权。正如历史上所有完成统一大业的枭雄一样。丰成秀吉也有一个很大的梦想。那就是征服世界。

当时他眼中的世界可能也就是亚洲东部而已。包括日本。朝鲜。中国。印度。菲律宾。据说他还曾向菲律宾的西班牙总督下令。让菲律宾向日本称臣。当然人家也没鸟他。他还想着\"奉天皇于大唐之京都。可于明后年幸。将京城附近之十国可供圣上御用。周围百国吾儿领有。\"\"乘日本船渡海。居守宁波府。近天竺。以便尊圣意。占领天竺。\"瞧。这家伙居然想迁都到北京。然后自己定居宁波。准备占领印度呢。

为了实现自己的伟大理想。丰臣秀吉在1591年开始整兵备战。并写信给朝鲜国王。信的内容简单来说就是\"我丰臣秀吉已经统一日本。现在国富民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人生苦短。并不能就这样浪费了。所以我想去征服明国。借你家路用用?\"

1593年1月。明朝总兵李如松率军3万余人入朝参战。2月收复平壤。开城。5月日军被迫退守庆尚。全罗两道沿海城市。并请求议和。整个谈判过程也是一出闹剧。由于日本提出的条件过于苛刻。包括明朝嫁公主给天皇。朝鲜割地给日本等等。其中也有明朝谈判代表沈惟敬欺上瞒下的原因。所以谈判破裂。

1597年初日本再度增兵攻朝。2月明朝再议定援朝。1598年8月丰臣秀吉病死。日本开始撤退。到年底战争基本结束。

这场战争给三方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朝鲜一方从亡国到复国。付出了数十万军民伤亡的代价。日本因此战元气大伤。丰臣秀吉集团彻底垮台。日本从此进入德川幕府时代。影响最大的还是明朝。前后用兵数十万。费银八百万两。并且在二十年内无力应对女真部落。使其逐渐强大。最后对明朝形成致命的威胁。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亦久亦旧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0:02:24

    朝鲜,日本,明朝,大明,日军,日本人,战争,万历,天竺,菲律宾

  • 眼角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0:02:24

    没想到大家都对明朝“抗日战争”始末,东亚“世界大战”是如何终结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苏梦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0:02:24

    随着明军水师入朝。丰臣秀吉的逝世而结束。其他观点:中国明朝万历皇帝统治年间。日本入侵朝鲜。并准备以朝鲜为跳板。侵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