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公元1392年(明洪武二十五年)。李成桂推翻高丽王朝。自立为王。上奏明太祖朱元璋册封。朱元璋封国号为“朝鲜”。并将朝鲜列为永不讨伐的藩属国之一。因为历史上曾经出现箕子朝鲜、卫满朝鲜等王朝。历史学界为了区别李成桂所建立的朝鲜。一般称为李氏朝鲜。
朝鲜王朝之所以如此尊崇明朝。就是朝鲜自立国以来。在文化、制度各方面都效仿明朝。接受全盘汉化。自此在之后长达几世纪的统治中。朝鲜国内始终存在一部分儒家势力。并长期控制朝鲜政权。朝鲜王朝与大明王朝是制度和文化上非常相似的两个国家。
另外朝鲜与明朝存在深厚友谊。比如在明万历年间。日本太阁丰臣秀吉基本统一日本后。开始侵略朝鲜;面对朝鲜求援。明朝政府先后两次派兵援朝抗日。最后打败了日本侵略军。保护了朝鲜主权。朝鲜人引以为傲的鸣梁海战就是这段时期发生的。
其他观点:
从时间上看。明朝与朝鲜的建立时间也基本相仿。明朝建立起来二十余年。朝鲜也紧跟着建立了。打从一开始。朝鲜就下定决心效仿先进的汉人文化。
朝鲜尊崇明朝的文化。打从建国以来就尊崇明朝文化。可以说。当时的朝鲜完全拥有小中华的称呼。朝鲜无论是经济。政治。抑或是文化等各个领域。与明朝都极为相仿。朝鲜才是彻头彻尾的抄袭汉文化。
朝鲜内部也推崇儒家文化。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掌控朝鲜权力的人都是信奉儒家文化的人。这些人信奉儒家文化。自然而然的也就信奉明朝。
朝鲜与明朝的关系不仅仅是个国号那么简单。朝鲜当时是明朝的藩属国。明朝的巅峰时期。藩属国数目还是不少的。但忠心的却不多。朝鲜可以说是其中最忠心的几个之一。
明朝万历年间。日本刚刚结束了战国时代。丰臣秀吉完成了短暂的统一。此后。丰臣秀吉集合了日本兵力。对朝鲜发动了战争。这次战争。朝鲜一方几无抵抗之力。很快朝鲜一方就节节败退。
在向明朝求助以后。万历皇帝也没有犹豫不决。派兵进入朝鲜。帮助朝鲜人抗击日本武士。可以说。是明朝帮助朝鲜人复了国。若非如此。现在的朝鲜如何或许还会是另一幅景象。
也是后来。后金皇太极多次警告朝鲜。威胁朝鲜帮助自己进攻大明。朝鲜依旧誓死力争。皇太极率军扫平了朝鲜半岛。这才算是让朝鲜明面上倒向了后金。
后金骑兵入关以后。明朝已经灭亡。但朝鲜人对清朝的态度却与对明朝的态度截然相反。与很多汉人思想一般。朝鲜人也认为清朝是由女真建立起来的王朝。不具备正统性。因此。暗地里。朝鲜始终存在着一种抗清亲明的思想。
还是到后来。朝鲜又一次受到了日本的进攻。此时的大清自顾不暇。朝鲜被日本人占据。沿用了两百余年的崇祯年号才就此中断。
其他观点:
崇祯九年(后金天聪十年。1636年)冬。皇太极率兵十二万亲征朝鲜(“丙子胡乱”)。被围困于南汉山城的朝鲜仁祖被迫投降。史称“丁丑下城”。而在朝鲜和清朝订立的合约中。便包括朝鲜成为清朝的藩属国。并断绝和原宗主国明朝的关系。当然朝鲜也不再被允许使用明朝皇帝年号。而要改用清朝年号。然而。朝鲜王朝虽然在正式场合履行了这个条约。但在其他场合却依然沿用着“崇祯”这个年号。这又是为什么呢?
国仇:“丁丑下城”被认为是朝鲜历史上的耻辱事件
清军凭借庞大的军事实力。虽然成功迫使朝鲜投降。但朝鲜君臣从内心非但没有认同。反而认为“丁丑下城”是朝鲜历史上的耻辱事件。
要知道。朝鲜一直都是以“小中华”自居的。如今沦为清朝的藩属国。这令朝鲜上下极为痛心疾首。再加上经济上的掠夺、政治上的欺压和文化上的差异。使得朝鲜始终有着一股极为浓烈的思明反清浪潮。而这种思潮更是长期成为了社会主流。
即使在明朝灭亡之后。朝鲜上下依旧视清朝为“犬羊夷狄”。私下里称清朝皇帝为“胡皇”。称清朝的使者为“虏使”。尤其是在葬礼和祭祀中。朝鲜上下更是一贯反对使用清朝年号。而一直用着明朝年号。一旦有人使用清朝年号。便会被人骂做“家贼”。
除了暗中的无声对抗之外。朝鲜方面更是进行过公开的反抗。朝鲜孝宗李淏(1649年-1659年在位)直接便以光复大明为己任。而且不仅仅是说说而已。曾意图联合南明、日本一起“反清复明”。更是进行了一系列的备战。可惜最终未能成行。
而到了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朝鲜更是玩了一票大的。3月19日这天朝鲜竟然举行了盛大的祭祀活动。而祭祀的对象便是60年前殉国的大明皇帝崇祯。祭文的开篇便是。“崇祯七十七年岁次甲申庚子朔十九日戊午。朝鲜国王臣李焞。敢昭告于大明毅宗烈皇帝……”而在祭祀活动之后。朝鲜肃宗竟然又命人在汉城府筑了一座“大报坛”。并表示要年年祭祀。
此后。到了肃宗的儿子英祖在位时。更是直接将崇祯皇帝和洪武皇帝的神位请进了“大报坛”。使“皇朝之日月。复照于朝宗之邦”。而这座大报坛自此便成为了朝鲜君臣表达对明朝皇帝感恩、怀念之情的场所。直到1908年被日本人拆毁。
家恨:部分朝鲜臣民对清朝充满了怨恨
为了确保侧翼安全。后金(清朝)曾先后两次大举进攻朝鲜。第一次天启七年(1627年)正月的“丁卯胡乱”。第二次便是前文所说的“丙子胡乱”。而在这两次战争中。不少朝鲜臣民死于清军手中。这导致不少人对清朝怀有着深深的仇恨。这也是民间使用“崇祯”年号的原因之一。
在这种仇恨下。甚至有大臣公然反对使用清朝年号。例如仁祖朝的金光炫。按照规矩大臣上疏时是要采用清朝年号的。毕竟这算是公开场合。然而金光炫因父亲死于清军之手。便坚持不肯使用清朝年号。虽然他也没有采用“崇祯”年号。但却只使用了干支。然而即使如此。朝鲜君臣却对此表示了默认。即使金光炫此后因事触怒了仁祖。仁祖也并未对此深究。
而在朝鲜肃宗三十九年(1713年)。画师在为肃宗画像后。肃宗竟然特意吩咐。在纪年处“当以崇祯后几年书之”。而在朝鲜的官方史书《仁祖实录》中。更是在明朝灭亡以前(即1644年以前)均使用“崇祯”年号。而即使明朝灭亡以后。也仍然未使用名义上的宗主国清朝的年号。这一习惯直到编修《景宗实录》时才改用清朝年号。
公开场合尚且如此。民间抵抗之激烈可想而知。当时朝鲜民间便流传着“虽下贱无书清国年号者”。例如纯祖三年(1803)时。忠清道怀德县知县姜世靖在主持地方祭祀时。将祭文中的“崇祯”年号改为“嘉庆”年号。结果激起民愤。以儒生李近源为首的七百多人上疏强烈抗议。姜世靖最终被贬。
清朝作为朝鲜名义上的宗主国。每年都要朝鲜“颁朔”。也就是赐予朝鲜历书。以便其使用。然而朝鲜人在使用的时候。却故意将清朝年号涂掉。反而在旁边书写上明朝年号。朝鲜文人在记载此事时所提到的年号是“大明永历二百二十九年”(1875)。也就是说这种做法一直持续到了十九世纪后期。
由此可见。由于清朝对朝鲜的入侵。导致朝鲜大量军民死于战乱。亲人的去世使得这些朝鲜军民始终对清朝饱含怨恨。他们从内心对清朝怀有一种抵触。
如上所述。由于历史上明朝与朝鲜的关系极为亲近。不仅从未侵犯过朝鲜的主权。甚至多次挽救了朝鲜的统治。因此当清朝通过武力迫使朝鲜投降后。在这种“国仇家恨”的刺激下。朝鲜上下始终对清朝怀有一种敌意。而对明朝充满了思念之情。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45164.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朝鲜,明朝,年号,清朝,崇祯,王朝,日本,大明,藩属,朝鲜人
没想到大家都对李氏朝鲜为何尊崇明朝,还将“崇祯”年号用了265年?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公元1392年(明洪武二十五年)。李成桂推翻高丽王朝。自立为王。上奏明太祖朱元璋册封。朱元璋封国号为“朝鲜”。并将朝鲜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