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定投是一个专门为普通投资者所设的一个投资基金的方式。主要是为了解决投资者不能择时而容易导致错过投资机会的工具。因为普通投资者往往容易过度反应。过于乐观和过度悲观会使得市场超涨和超跌。这一点在中国股市是特点明显的。我们可以看看2007年和2015年上半年。还有2008年和2015年下半年。
如果一个投资者具备择时能力。那他根本不需要定投。完全可以一次性买入。然后等待牛市的到来。但即使放眼各种专业的投资人。包括公募和私募基金经理。绝大部分也都没有择时能力(可以参考过去10年中每年公募和私募的收益前十名是否有重复)。更何况一个普通投资者。
如果一个普通投资者在不具备择时能力的情况下。还要试着去判断市场的走势。那他很有可能会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在熊市末尾割肉。在牛市末尾满仓。从而完美的与行情擦肩而过。
众所周知的是。中国牛短熊市。如果我们没有办法进行择时。那又怎么确保牛市到来的时候。我们能够参与呢?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定投。通过拉长投资的周期。获取足够多的。成本低的基金筹码。从而静待牛市到来时能够乘风而起。
那就碰到一个问题。投资者应该在什么时候开始定投最好呢?是要在低估区域进行?还是任意一个区域都可以呢?下面我将拿上证指数为例。以汇添富上证综指指数基金作为定投标的。分别对比在市场低估和市场高估两个期间定投。一探定投收益的差距。
市场相对低估时更合适一次性买入
我们首先要学会判断市场的估值。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网站都提供各类指数的估值数据。比如投资数据网、理杏仁和且慢等都有。他们提供各种指数历史上的股指数据。包括PE和PB。还有所处的历史分位。以此衡量指数估值的相对估值水平。
根据理杏仁的统计数据显示。近10年来。上证指数曾在2014年1月17日曾出现过历史的估值低位。当时的PE不到10倍。处于历史最低的水平。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选择开始定投。那我们的收益会怎么样?
假设定投时间是3年。也就是从2014年1月7日到2017年的1月6日。基金的收益率为18.97%。而期间上证综指的涨幅是54.19%。也就是说我们用定投完美的错过了行情?为什么。因为再在开始定投不久。市场就开始了一路飙升。我们的成本也就越买越高。当然拉低了整体收益。
而如果我们在前两次市场出现低估的时候就开始定投呢?比如在2012年的11月。上证指数就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低估的位置。当时的PE只有10.24倍。处于历史分位的0.12%。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开始定投3年呢?
定投的收益率是51.41%。而同期上证指数的涨幅是66.53%。我们跑输了指数约15个百分点。
而如果当市场进入低估的区间时。我个人反而倾向于一次性买入50%。然后留出部分资金用于市场继续下跌的时候进行补仓。如果市场没有继续下跌。而是继续上涨。那我也不再加仓。因为市场总是要回归的。低估是不可能一直存在。
假设我们是在2014年1月7日一次性买入汇添富上证综指的。就算拿着穿越熊市。一直持有到2017年1月6日。基金的累计收益率57.98%。比定投的累计收益率高出将近40个百分点。
而如果我是在2012年11月30日开始一次性买入。然后持有到2015年的11月30日。我的基金收益率是75.72%。超越同期上证指数约10个百分点。这就是市场低估的魅力。但要能够获得这样的收益。是需要漫长的等待的。
最近一次市场低估的例子就是发生在2018年底。2018年12月21日上证综指的估值进入了近10年来的低估位置。PE最低只有11倍。去到历史分位的20%以下。出现了明显的投资机会。如果这种时候。我们能够一次性买入。然后坚定持有。等待我们的就是2019年的这一波估值回归。
从2018年12月21日到2019年4月23日。上证综指的涨幅为26.11%。虽然我不知道后面会怎么样。但是在市场低估时候买入。足够低的成本是可以帮我们抵御绝大部分的风险。因为最坏的结果就是市场又重新回到2018年12月份的低位。但反过来这也是进场最好的时机。
所以市场低估的时候。反而是市场信心最不足的时候。包括2018年年底。敢于买入的都是外资机构。他们通过指数基金大举入市。也间接促成了2019年这一波的估值修复行情。
市场高估的时候适合分步离场
那既然市场低估并不是最好的定投时机。那如果在市场高估的时候定投。我们是否可以在市场随后的下跌中能够取得足够多的便宜筹码呢?
定投的收益率是3.77%。而期间上证综指的涨幅是-39.87%。也就是说定投的收益率跑赢了同类指数40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即使我们在市场相对高估的时候开始定投。就算随后开始碰到市场大跌。定投的收益率也能够跑赢市场。哪怕是碰到2015年这样的大熊市。
因为在市场不断下跌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定投收集了足够多的的筹码。拉低了整个基金的成本。使得市场在超跌反弹后依然能够取得正的收益。但是在市场高估的时候。最合适的方法并不是一直定投。而是分步离场。撤出一部分资金。
也就是说。在市场相对高估或者高估的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定投。而是进行定投止盈。谁都没办法判断市场的涨跌。但是投资者可以在市场过热的时候。或者市场高估的阶段。对于达到盈利目标的部分基金进行赎回。从而保护胜利的果实。
综上所述。在市场最为低估的时候定投反而不是最好的投资时机。而是在相对低估的阶段。在市场高估的时候。即使随后碰到了大跌。通过定投。我们也依然可以跑赢市场。但是碰到漫长的熊市。资产依然无法避免产生损失。因此在市场相对低估的阶段开始定投。在市场相对高估的时候撤出部分资金。也就是说要懂得止盈。而不止损。
比如我在2012年1月相对低估的位置进行定投。但是其实在2012年的11月、2013年的8月和2014年的4月。市场都出现更为低估的情况。假设我就在2012年认为市场低估了。开始进场定投。一只定投到2019年4月23日。我的收益率是32.09%。而同期上证指数的涨幅是多少?是48.88%。我的定投反而跑输了市场?
为什么呢?因为我在市场快速上涨的过程中。也定投拿到了很多贵的筹码。我在2015年6月5日的时候。定投收益率曾高达117.94%。我还不满足。选择继续定投。也就是不止盈。
不要说我止盈在最高点。我在定投赚了70%、80%、90%、100%的时候分布离场。保全部分的获利资金。我的收益率将会得到大幅提升。这就是为什么要进行动态管理的原因。
上面的定投例子都只是用了3年的定投周期。如果我们用5年的定投周期。也许会有不一样的结论。但是从上面的案例。其实我们可以知道。定投最好的时机。不是牛市开始初期。也不是熊市开端。而是熊市的中后期。因为我们可以通过不断下跌的时候收集便宜的筹码。那我们怎么判断市场是低估还是高估呢?可以借助一些第三方的数据网站参考历史上指数的估值水平。对比现在所处的历史位置。从而制定我们的定投策略。我们应该忠于数据。而少听各种专家的口号。
综上所述。定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定投也是有适用条件和适用环境的。在市场高估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撤出部分达到预期收益的资金。等待时间机会;也可以在市场低估时。选择加大定投的金额。从而进行主动的成本管理。进一步降低定投的成本。提高我们未来的获利空间。
以上就是个人对于定投是否一定要在低估区域这个问题的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其他观点:
定投一定要在低估区域才可以吗?对于这个问题。个人是这样看待的。先将答案公布出来:定投。不需要看待是否处于低估区域。如果处于低估区域会更好。定投。是什么意思呢?常指的是基金定投。在固定的时间以固定的金额投资到指定的开放式基金中。而基金常说的是证券投资基金。
一、我们先来看看几家ETF基金的表现。了解了解。
常听说的基金。虽然说是银行划拨直接进行定投。资金可以为300元、500元、1000元。但是这些资金还是流入到股市中去。与实际投资没有任何区别。为了更好的让大家了解到基金定投并非选择低估区域才可以。我们对几家常见的ETF基金进行剖析。
这是300ETF指数型基金。全名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主要投资标的为沪深两市流动性最好的300家上市公司。为被动式指数化投资。紧密跟踪沪深300指数。简单来说。就是投资沪深300指数下的成分股。各投资标的是按照权重进行投资。从图片中来看。相对低估值区间确实有更好的收益性。但并非只有低估值区间才能实现盈利。在相对高位估值区间进行投资。当指数下跌的时候。也能更好的吸筹低位筹码。计算综合成本。是一个平均值。也能实现盈利。我们再来看看50ETF指数:
50ETF指数基金的全名为:上证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主要跟踪的是上证50指数。与300ETF指数基金是一样的。上证50指数基金完全复制。按照指数成分股组成及其权重构建基金股票投资组合。一旦50指数出现调整。50ETF指数基金也会调整成分股。那么。从图片中来看。从成立第一个月开始定投。现在是不是能盈利呢?答案:是的。为什么?因为有足够长的时间。能摊平成本线。当指数出现上涨的时候。投资成本与持有成本会升高。可是。当下跌的时候。能低吸低位筹码。这种情况。就能摊平持有成本。使自身持有的成本越来越处于波动中间水平。只要股指高于这个水平线。就能实现盈利。当然。要是等于这个水平线。也是有着股息分红的收益。
不仅仅是这两个ETF指数基金。还有很多基金。非指数型基金、定投股票等。都能够达到这类情况。也就是说。定投不一定要在低估值区域定投。是能在任何位置进行定投的。时间需要长一些。如果处于低估值区域定投。效果会更明显一些。
二、基金不能乱投资。还需要详细分析、研究。没有价值。就算是低估值区间。也是白搭。
我们还是以以上两家基金作为案例说明。为什么说基金不能乱投资呢?基金也分为几类。ETF指数型基金是其中一类。还有很多类。从投资的激进程度看分为:价值型、成长型、平衡型。从字面意义的角度看。价值型就是偏向于价值股投资。成长型偏向于成长型好的上市公司投资。平衡型是一个综合投资。从稳定程度的角度讲。普通投资者偏向于价值型、平衡型基金更合适。我们先来。看看沪深300指数型基金的最新持股:
持股最多的是中国平安、贵州茅台、招商银行、格力电器、美的集团、兴业银行、中信证券、五粮液、伊利股份、恒瑞医药。那么。如何分析这些上市公司具有投资的价值性呢?这些上市公司。其中超过五年净资产收益率大于15%的有:中国平安、贵州茅台、招商银行、格力电器、美的集团、伊利股份、恒瑞医药。也就是说。前十名持股比例中就有7家的净资产收益率能实现连续五年大于15%。这样的基金会更注重于价值。其他基金。也需要使用这样的方式方法进行比对。能更好的查出基金的投资趋向。我们再来看看50ETF指数型基金的持股:
50ETF指数型基金的持股与300指数型基金有所区别。毕竟50ETF指数型基金是投资于沪市。而300指数型基金投资的是沪深两市。所呈现的是市值大。银行股居多。并没有沪深300前十位的丰富。连续五年净资产收益率大于15%的上市公司有中国平安、贵州茅台、招商银行、伊利股份、恒瑞医药。为什么要看净资产收益率呢?这是一个很能凸显净利润与净资产之间关系的财务指标。再加上五年的连续时间。能很好、有效的规避风险。比如贵州茅台的净资产收益率(例子):
不仅仅是连续五年净资产收益率。更是能达到16年净资产收益率连续大于15%的水平。选择投资基金。不能是乱选择。需要知晓这些基金所投资的哪些上市公司。或者说哪些上市公司所占比例大。看一看这些上市公司的价值性是否具备的。如果不具备价值性。为什么还要投资呢?就算是基金处于低估值区间。投资入内。也是白搭。
总结:定投。不需要看估值是否高低估。只要长时间进行即可。最终能实现好的效果。因为经济是向上的。如果。处于低估值区间进行定投。效果会更好一些。
其他观点:
答案是:不一定。
但是对于基金定投而言。肯定是在低估区域买入。收益情况能好一些。
投资者投资于单独一项资产。获利的法门就在于:卖价比买价高。获取二者之间的差价。即所谓的“低买高卖”、“高抛低吸”。除此之外。当然还可以通过资产本身的分红、孳息获利。
如下图所示。如果投资者购买沪深300指数基金。不管你是在低估区域还是高估区域。只要是买点比卖点价格低、卖点比买点价格高。一买一卖就可以获得二者之间的价差。获得投资收益。
但是。人们总是做事后诸葛亮容易。在购买资产的当时并不能准确预测以后的价格走势。三年五年的长期趋势大概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但是一个周、一个月、一年的走势估计很少有人能预测对。
这就是说。很少有人具有择时操作的能力。可以做到在低点买进、在高点卖出。从而长期稳定的投资获利。
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你以为价格跌到不能再跌了。但事实却是它还会下跌。跌到你怀疑人生有没有意义;相反。你以为价格涨到不能再涨了。但现实是它强者恒强。就是涨个没完没了。天花板一次又一次被它捅破。
这样。在实际交易中就存在价值投资、趋势投资两派。一派主张左侧交易。低价买入、越跌越买、持股待涨;另一派主场右侧交易。顺势而为、追高买入、越涨越买。
这两种交易策略。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对与错之分。不同的人运用起来都可以获得相应的收益。当然也会有大多数人因此弄巧成拙、不盈反亏。
但是。要是谈及基金定投。比较好方式当然是在低估值区域开始收集筹码。或者说在熊市的中后期、底部区域、牛市的早中期持续不断的买入。然后待价而沽。通过定期定额或定期不定额的投入。起到摊平投资成本的作用。等到价值高估、市场上涨、牛市中后期阶段沽出基金。获得不错的投资收益。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46448.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市场,指数,基金,估值,区域,收益,熊市,收益率,投资者,是在
没想到大家都对定投一定要在低估区域才可以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定投是一个专门为普通投资者所设的一个投资基金的方式。主要是为了解决投资者不能择时而容易导致错过投资机会的工具。因为普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