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这里具体介绍一下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从几个关键节点入手:
达特茅斯会议
1956年夏天。美国东部的达特茅斯学院校园。一群年轻的科学家聚集一起。他们试图利用整个暑假时间。讨论如何建造一台会思考的机器。
会议上。他们决定把“像人类思考的机器”称为“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至此。AI这个称谓沿用至今。而这次会议。被认为是人工智能正式诞生的标志。
图灵测试
1950年。英国数学家图灵发表了跨时代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这篇文章后来被改名为《机器能思维吗?》。提出了著名的图灵测试。
“将人与机器隔开。人向机器随意提问。多次问答后。如果有超过30%的人不能确定出被测试者是人还是机器。那么这台机器就通过了测试。并被认为具有人类智能。”
图灵曾经乐观预言。在2000年就会出现这样的机器(超过30%比例)。至今为止。通过图灵测试。依然是所有人工智能科学家的最高目标。
最让人遗憾的。图灵在1954年英年早逝。计算机领域最高奖“图灵奖”就是为他而设立的。
“符号主义”的兴起
1957年。心理学家赫伯特·西蒙和计算机学家艾伦·纽厄尔。发明了逻辑机。使机器迈出了逻辑推理的第一步。
1958年。约翰·麦卡锡发明了表处理语言LISP。使计算机不仅可以处理数据。还可以处理符号。这是人工智能界第一个最广泛流行的语言。至今仍有着广泛应用。
至此。基于物理符号研究人工智能的“符号主义”学派。在世界各地风生水起。
知识工程和专家系统
符号主义学派自成立以来。便一枝独秀。影响越来越大。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但是。因为符号主义以推理为核心。无法处理“常识问题“和”不确定事物”。这个弊端逐渐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显现。
1977年第五届人工智能联合会上。曾是赫伯特·西蒙的研究生。来自斯坦福大学的青年学者费根鲍姆。提出了知识工程的概念。
知识工程的核心在于。设计一个基于知识的系统。知识系统中有大量专家提供知识。机器使用系统中的知识。进行推理解决问题。
人工神经网络:连接主义
基于知识工程的专家系统虽好。但在“交互问题”和“拓展问题”上却是一筹莫展。
1943年。心理学家麦克洛奇和数理逻辑学家皮兹。提出了神经网络模型。即著名的M-P模型。
以麦克洛奇和皮兹为鼻祖。基于神经网络的人工智能研究。被称为“连接主义”。也叫仿生学派或心理学派。
1987年。美国召开了第一届神经网络会议。成立了国际神经网络学会INNS。神经网络正式成为了一个学派。
行为主义-智能主体
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定义人工智能的方法:人工智能的目标是构造能表现出智能行为的主体。即智能主体。
围绕着智能主体来研究人工智能。极大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兴趣。并逐渐衍化为一种流派。
这个流派被称为行为主义。或者进化主义。或者控制论学派。
行为主义的代表作。还得推罗德尼·布鲁克斯的六足机器人。他在1991年美国麻省理工人工智能实验室研制成功了一个由150个传感器和23个执行器构成的能做6足行走的机器人试验系统。
仔细梳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仅仅60年。AI取得的进步让人惊叹。
人工智能作为新生事物。发展充满曲折。有高潮有低谷。从历史发展来看。其高潮或许就几年。进入低谷。很可能会跨度一个人的大半生。
从一枝独秀到百家争鸣。三大主义从不同角度。在不同时空阶段。不断在实践中。进行各自理论的修正和完善。
希望以上回到能够帮助到你。欢迎关注“汽车人参考”。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其他观点:
如果谈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我们还必须从科幻小说等文学作品谈起。 上个世纪的1920年。捷克斯洛伐克人恰培克的戏曲《R.U.R》中出现”ROBOT-机器人”这个词。\r
1950年。美国人阿西莫夫在《我。机器人》这本小说中发表了“ 机器人学三定律”。\r
1954年。美国人德普尔通过申请专利。提出了工业机器人的概念。1956年。美国科学家首次提出“人工智能(AI)”概念。 \r
人工智能先后经历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第一次发展浪潮。和上世纪80年代的第二次发展浪潮。\r
上世纪80年代。日本生产和使用的机器人最多。超过了美国。成了机器人王国。1986年。日本出版了一本书。书名就是《机器人》。 日本人把机器人分为三代: 从事焊接。喷漆和上下料等大量重复作业的叫做第一代机器人;具有判断能力。可在轨道上活动。并能做装配之类较为复杂工作的叫做第二代机器人;具有感觉和识别功能、声音合成功能、操作和行动功能以及判断、思考和处理问题等功能的叫做第三代机器人。第三代就是人们所说的智能机器人。就是说这种机器人采用了人工智能技术。\r
人工智能发展的第三次高潮是从2016年开始的。美国谷歌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阿尔法go。战胜了世界围棋九段选手韩国人李世石。引起全世界的巨大反响。\r
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国的起步较晚。在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的机器人主要是从外国购买。这些机器人以焊接机器人为主。是普通的机器人。算不上是人工智能机器人。
据我所知。在我们国家人工智能这个说法的是最近几年才有。为了追赶世界上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步伐。中国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目前我们国家的四家互联网巨头腾讯、阿里巴巴、京东、百度。他们都参与了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我国的人工智能发展目标是。在公元2030年达到世界领先水平。\r
说到这里。我想说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是两个概念。机器人有两种。一种是普通机器人。没有智能。第二种是智能机器人。采用了人工智能技术。我还要和大家说的是。机器人并不一定都是人的形状。\r
人工智能的优势。人工智能的决策和判断能力远远超过人类。人工智能可以把人类从重复琐碎的工作中和危险、恶劣的劳动环境中解放出来。比如说工厂中使用的焊接机器人。汽车无人驾驶。促销工作的电话机器人。还有能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机器人战士。等等应用。\r
那么人工智能到底是什么呢?按照我们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人类设计开发出一种和人一样聪明的机器。这种机器可以代替人类去工作。\r
自从人类开发出人工智能技术以来。人类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存在忧虑。比如说。机器人既然能够取代人的工作。那么它会不会抢了工人的饭碗。让工人失业啊? 将来机器人会不会取代人类统治地球?\r
针对人类的这些疑问。美国小说作家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说中提出了机器人三大定律。 但是这个机器人三大定律是否能够真正的解决机器人和人类的矛盾也不一定。在人类研究人工智能的实践中。美国科学家提出了针对人工智能的23条军规。 以此来约束人工智能的行为。\r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竟相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希望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推动本国的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当然也免不了把这个技术用到军事上。\r
从上个世纪人工智能这个概念的提出到现在已经经历了60年。最近几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在我国已经出现了很多应用。现在我们在淘宝上已经可以看到很多家用教育机器人。有些城市已经出现了无人商店、无人银行;在新闻行业出现了无人电视主播;在军事上出现了军用无人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例子很多。不胜枚举。
其他观点:
人工智能一词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的。随之这一概念也扩展开来。产生了多种表现形式。大概可以归结为两类。强人工智能与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认为机器会有知觉。有自我意识。而弱人工智能恰恰相反。
现如今。主流科研都集中在弱人工智能上。其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这一领域已经取得可观成就。而强人工智能则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强人工智能
提到强人工智能可能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各种炫酷的机器人。先进的机器人不但拥有可以乱真的人类外表。还能感知自身的存在。这正是强人工智能的特征。
世界上还有不少人热衷于研究强人工智能。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有相应的理论支撑。这个世界是一个可以对信息进行编码的世界。
即使是人类的思考。在大脑中也有类似的像计算机处理信息的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能够进行分析模仿。
弱人工智能
弱人工智能。就是表现得像人类的系统。但并不会为我们展现大脑工作的图像。IBM公司研发的“深蓝”便是个例子。在棋盘上开始实际步骤之前。它已经计算过了说百万次步骤。用现在的流行词语说就是“机器学习”。
-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47896.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人工智能,机器人,机器,人类,美国,主义,提出了,智能,学派,神经网络
没想到大家都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说得具体点?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这里具体介绍一下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从几个关键节点入手:达特茅斯会议1956年夏天。美国东部的达特茅斯学院校园。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