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中李云龙还是团长时旅长为什么就消失了
原创

《亮剑》中李云龙还是团长时旅长为什么就消失了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一二九师由原来的红四方面军留在陕北的第四、第三十一军改编而来。另外还包括陕北红军第二十九、三十军。独立第一至第四团。以及十五军团骑兵团等部编成。下辖两个旅。也就是三八六旅和三八五旅两个旅以及教导团。另外还有工兵营、辎重营等其它师部直属部队。刘伯承任师长。徐向前任副师长。恢复政委制度后。张浩任政委。

第四军改编为三八五旅。王宏坤任旅长。副旅长王维舟。第三十一军改编为三八六旅。陈赓任旅长。许世友一年后赴任三八六旅。任副旅长。每个旅下属两个团。三八五旅下属769团、770团。三八六旅下属771团、772团。抗战开始后。开赴前线时。三八五旅旅部及770团留守陕北。驻地在陇东庆阳。实际上只有769团一个团开赴前线。团长为陈锡联。

为什么三八六旅改编为八路军的时候。要让中央红军的刘伯承任师长。而原来的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只是任副师长呢?其实徐向前也不是四方面军的创业元老。同样是半路加入的。在广州起义失败之后。徐向前一度被派到广东的游击队打游击。后来才被派到四方面军去。长征中一、四两个方面军会师时。徐向前因为在张国焘手下比较压抑。曾经主动向中央建议。希望到中央红军工作。而让刘伯承担任四方面军的军事指挥。但考虑到当时比较复杂的局面。这个提议没有通过。

四方面军北上会师之后。和中央发生分歧。张国焘坚持西征。中央希望四方面军留在陕北。但最后四方面军还是选择了自己独立西进。渡河时被半渡而击。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留在陕北。也就是后来改编为一二九师的第四军和三十军。其他部队全部西征。包括第九军、第三十一军、第三十二军。以及被裹挟的中央红军五军团。此时已经缩编为第五军。

西路军失败后。中央原计划派四方面军余部接应和救援。所以在陇东镇原成立了援西军指挥部。总指挥就是刘伯承。下属的部队也就是四方面军留在陕北的第四军和第三十一军。但因为后来形势不断变化。援西军并未出动。而是留在陕北。四方面军干部分散回到陕北后。也基本上都安排在援西军工作。因此。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四方面军被改编为一二九师。刘伯承任师长。徐向前任副师长。

但陈赓在战斗中负伤。为了疗伤。又在中央安排下。离开了鄂豫皖根据地。前往上海就医治疗。伤愈后。陈赓留在上海的中央机关。参加了情报工作。也是在这个时期。陈赓一度被捕。在监狱里受过电刑。对他身体损伤很大。后来壮年猝死。应该与此有关。在黄埔同学会的联名请求下。加上陈赓对委员长有救命之恩。在东征的时候把委员长从死人堆里背出来的。所以蒋委员长释放了陈赓。

之后。陈赓随中央从上海到了中央根据地。又重新回到军队工作。长征开始时。陈赓担任干部团团长。别看这只是个团。但其实是一个军级单位。因为这个团的组成人员都是红军各级干部。所以。这个团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被派上战场。一直到飞夺泸定桥的时候。形势比较紧急了。陈赓这个团才被派上去了。

因为他资格老。四方面军干部对他也是服气的。没什么话好说。这也是李云龙虽然桀骜不驯。对谁都不服气。但只要看到陈赓。立刻就服服帖帖、点头哈腰的原因。陈赓的资格、声望都摆在这。不要说李云龙。就是一贯谁都不服的许世友。给他当副手。也是没什么话好说的。当然。许世友没过多久就被派到山东去了。没有继续和陈赓在一块共事。

1941年后。华北地区大旱。加上日军频繁扫荡。前线形势比较恶劣。中央分批抽调干部回到陕北。安排在抗大学习。部队分散打游击。这就是《亮剑》里李云龙的部队也分散开来。去打游击的大背景。不过。陈赓则是在1943年奉命去陕北。准备参加七大。但七大因为战争的原因。干部比较分散。集中起来不容易。所以时间一拖再拖。一直没有开成。陈赓也就一直待在陕北。没有回到前线。

陈谢兵团在解放战争中虽然隶属于晋冀鲁豫野战军。后来也被划入中原野战军。但实际上一直是充当着中央的总预备队和机动兵团。由中央直接指挥。行动并不完全由刘邓指挥。到一九四七后。中原野战军千里跃进大别山。陈谢兵团出豫西。基本上也是分开行动。陈谢兵团独立解放了洛阳、襄阳等城市。一直到淮海战役时才又回归建制。参加围歼黄维兵团。四野南下时。陈谢兵团又被配属给四野指挥。直接南下广东。再向西南迂回。

从《亮剑》的剧情看。李云龙的独立团在解放战争初期就已经脱离了陈赓指挥的太岳军区。应该是被配属给了中原野战军的其他部队。在淮海战役之前。又被配属给了华东野战军。所以。《亮剑》中的李云龙团没有参加对黄维兵团的围歼。但却参加了围歼杜聿明集团的战役。这之后。李云龙也一直留在华东。并没有随刘邓大军解放大西南。也没有参加陈谢兵团南下解放广东和围歼白崇禧集团。

另外。剧中的晋西北铁三角中的丁伟团在解放战争中被调往东北。一直随四野作战。孔捷团和丁伟团一样。解放战争中被调往东北。参加了四野的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四野几乎全部重要战役。因为电视剧是综合加工了许多人的事迹。实际上。陈赓的三八六旅被调往四野的部队。主要是被分出来到山东的部队。而这是在抗战期间1939年的事。之后就脱离了陈赓的指挥。抗战结束后。陈赓的太岳军区并没有抽调部队前往东北。

其他观点: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亮剑》李云龙的旅长。是著名的陈赓大将。

陈赓大将文武双全。绝对是我军历史上传奇一样的人物!

其能力之强。运气之好。威望之高。人脉之广。故事之多。在将星闪烁的我军名将之中。也是名列前茅的存在。

别说李云龙见他不敢滋毛。就连我军著名的悍将许世友上将。见了陈赓大将也是毕恭毕敬。

那可是连粟裕大将也敢顶撞的人物。

李云龙的故事取材于我军多位著名将领的故事。其中之一是著名的“王疯子”王近山中将。

抗战期间。王近山中将作为陈赓大将的爱将。不但长期在陈赓大将麾下征战。后来还担任了386旅旅长的职务。

比李云龙职务高。

因此在《亮剑》前期。李云龙与陈赓大将多有交集。这些是符合当时王近山与陈赓大将关系的。

后来陈赓大将就在电视剧中消失的原因是1943年11月离开太岳区前往延安。进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

直到1945年才重返太行山。

而李云龙的故事在1945后已经脱离了王近山中将的传奇。以别的将领为原型继续书写了。

这也可以理解。完全以王近山中将为原型。那就不叫小说了。直接写《王近山将军传》不香吗?

书中的李云龙此后划归三野作战序列。军事轨迹不再与陈赓大将重合。因此也就不可能再相遇。

《亮剑》毕竟不是网络小说。书中情节原型都有出处。

李云龙划归三野之后。属于粟裕大将的战斗序列了。

此前按剧中所述。应该是跟随二野千里跃进大别山。

然后帮忙二野打援被粟裕大将截流了。

此时陈赓大将已经独当方面。率领陈赓兵团挺进豫陕鄂。与中野。华野共同驰骋中原。

此后李云龙负伤养伤。一直都是按照三野的历史轨迹行动。

陈赓大将则率军渡江。千里大迂回。南下包饺子去了。

此后援越。赴朝。回国组建哈军工。与李云龙再无交集。

因此《亮剑》故事后期。陈赓旅长的消失完全符合历史轨迹。

书中的李云龙。战友遍布四大野战军。而且深受四大野战军首长的集体赏识。

都是他的老首长。

如果他没有遇到田雨和赵刚。一辈子也不会吃亏。

田雨引出来智者田墨轩。赵刚则是充满牺牲精神的完美理想主义者。

这两个人改变了李云龙的人生轨迹。否则李云龙就是孔捷第二。

这个事儿敏感也不在本文叙述范围。就此作罢不提了。

其他观点:

电视剧《亮剑》作为近年来比较优秀的战争电视剧。不仅仅是因为他所讲述的故事非常精彩。其以历史人物为原型也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主角李云龙是融合了我军开国中将王近山、皮定均等人为原型。作为他的旅长原型则是我军杰出的军事将领陈赓。

《亮剑》中他是李云龙的直接领到。李云龙见到它就像老鼠见到猫。秒怂。但是细心的人会发现。在亮剑后期这位旅长基本就没有出现过。这是为什么呢?

解放战争爆发后。陈赓的部队改名为太岳纵队。隶属晋冀鲁豫野战军。按照电视剧的剧情说此时的李云龙依旧是陈赓的部下。但是电视中并没有描写这一段情节。直接就到淮海战役。但是此时的李云龙也被调到了华东野战军。而那位说“拿五吨炮弹换下李云龙”的首长。原型就是粟裕大将。

建国之后。李云龙到军事学院学习。军事学院是由刘伯承元帅建立。电视剧的中老师长的原型就是刘伯承元帅。所以他教训李云龙的时候。李云龙虚的很。而此时陈赓大将正在东北建立军事工程学院。两人没有交集。

从《亮剑》的后续故事中。陈赓就和李云龙没有交集。所以我们也就没有看到旅长的身影。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一路有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0:44:19

    陈赓,陕北,大将,旅长,野战军,中央,面军,原型,部队,师长

  • 夜深时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0:44:19

    没想到大家都对《亮剑》中李云龙还是团长时旅长为什么就消失了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意中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0:44:19

    一二九师由原来的红四方面军留在陕北的第四、第三十一军改编而来。另外还包括陕北红军第二十九、三十军。独立第一至第四团。以